选必一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必一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4 00:1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第5课————————
01
02
03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目录
CONTENTS
01
中国古代的
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一)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世官制,顾名思义 ,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世官并不等于世职,并不局限于某家族世代担任某一固定官职
1、标准:血缘
2、特点: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3、影响:
①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②重血缘、轻才能,导致阶层固化,阻碍社会发展。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二)春秋战国
举荐有才之人或依军功授爵
李悝相魏文侯时说:“为国之道 , 食有劳而禄有功 , 使有能而赏必行 、 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刘向《说苑》
1、标准:尚贤(才能和军功)
2、选拔方式:
①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
②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军功爵制)
3、影响:
①打击了贵族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②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适应了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
商君为发于秦,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汉书》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三)秦朝时期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
百姓和一般官吏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而为官,法官、法吏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
途径: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实质: 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文化上的专断、专制
评价:
维护了中央集权制度
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提升了法律的社会地位
造成了严重的文化专制。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四)汉朝时期
察举制
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汉初选官沿袭秦制,重在军功。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中央集权国家的不断完善和巩固,武帝出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以强化中央集权制政治的需要,开始推广行“以儒取仕”的察举制,并逐步发展成为完善的选官制度。
——王震亚《论汉代的察举制度》
1、原因、背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四)汉朝时期
察举制
2、内容
分类 标准 特点
常科 孝廉、茂才 一年一举,有人数规定
特科 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 无固定时间,无人数限制
补充 积功劳为官和征辟是两汉官员选拔的重要补充 征辟(bì),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四)汉朝时期
察举制
3、评价
积极:
①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局限:
①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
②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背景 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
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察举制弊端暴露,选举不实;
人员流动大,察举失去社会基础。
确立 220年魏王曹丕开始推行
标准 家世、道德、才能
流程 中正评定资品——吏部按品授官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实行初期,品第人物能以才德为主要依据。西晋以后,“九品中正制”逐渐被势力庞大的门阀世族控制, 东晋时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薛林军、马晓霞《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咏史
?魏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积极: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的人才;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后期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士)族”的局面,阻碍社会阶层流动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六)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1.背景
2.方式: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①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②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③铨选: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旨在检测应试者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才学识。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六)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3.发展历程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唐玄宗 武则天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之法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任命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开创武举和殿试
进一步完善:“取士不问家世”;锁院、糊名、誊录;公开公平
一度废止,后又恢复,时断时续
三级考试;八股取士;生源受限(以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为主)南北分卷;1905废除
明清
元代
宋代
隋唐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六)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4.评价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打破了豪门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形成了重学风气;加快了社会阶层流动;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影响到西方的文官制度。
重才轻品;
易形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价值取向;
促成“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社会观;
不利于科技发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朝代 制度 途径 标准 特点
西周 世官制 世袭 血缘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战 荐举功劳制 举荐、军功 才能、军功 缺乏制度化,战时
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学习律令 明习法律 专任法家思想
两汉 察举制 考察、推举 品德、才能 形式多样
魏晋 九品中正制 中正举荐 道德、才能、家世 维护士族特权
隋唐 科举制 分科考试 才学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两宋 科举制 考试 才学 科举进一步完善
元 蒙古传统和科举制 世袭、军功、 血缘、军功、才学 时断时续;等级色彩
明清 科举制 考试 才学 八股取士,内容僵化
选官方式:
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
选官标准:
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
选官权力:
选官权从地方到中央,体现中央集权加强。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巩固练习
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 )
A.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 B.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C.彰显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 D.体现对官员吏治才能的重视
D
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敦得敦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 )
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 B.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
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 D.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
D
02
中国古代的
官员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考核:也称考绩、考课,是中国古代政府对官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察、核实并评定优劣等级的一项人事管理制度。
一、秦汉——上计制
1.考核标准:
2.考核官员:
3.呈现形式:
4.作 用:
御史
计簿
考核结果作为官员赏罚的依据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
二、魏晋——流于形式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三、隋唐
①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考核,地方向中央报告,皇帝遣使考察。
②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
1.考核机构:
2.考核方式:
3.考核作用:
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尚书省吏部
唐代“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指品德方面的四项标准。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二十七最:这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不同要求,偏重对其在职才能的考察。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四、宋朝——磨勘制
宋代定期勘验官员已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标准:“四善四最”。
“四善”:
德义、清谨、公平、勤恪。
“四最”:
断狱平允、赋人不扰;
均役屏盗、劝课农桑;
赈恤饥穷、导修水利;
户籍增衍、整治簿书。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五、明朝——考满和考察
考满
考察
明朝考核
初考
再考
通考
结果
称职
平常
不称职
依据
升迁
降调
朝觐考察
京察
3年
6年
9年
6年
3年
内容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六、清朝——京察和大计
考察外省文官
考察京官
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疲软、不谨者免职;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
3年
清代考课
京察
大计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如何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特点趋势
①考核制度渐趋完善②品德与政绩并重③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④考核标准日趋严格细致;⑤奖惩结合,考核与惩贪结合。
积极作用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政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
本质局限
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只唯上,不唯实”,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
深远影响
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03
中国古代的
官员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一、秦汉
1949年
1954年
1957年至文革期间
1982年
(1)秦朝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地方:监御史)
(2)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位卑权重,代皇帝巡行郡国,依据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不法行为
(3)影响:前期澄清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后期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1)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系统。
(2)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二、隋唐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三、宋代
1949年
1954年
1957年至文革期间
1982年
中央: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中央监察
谏院
御史台
地方 监察
通判
四监司
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四、元代
1949年
1954年
1957年至文革期间
1982年
中央:设有御史台
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两级地方监察机关
蒙古至元初置提刑按察司,纠察地方吏治,所巡视地区称道。后改称肃政廉访司。全国分二十二道,遍于全国,分隶御吏台、江南行台、陕西行台,成为定制。 其中内八道属御史台,江南十道属江南行御史台,陕西四道属陕西行御史台。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五、明清
1949年
1954年
1957年至文革期间
1982年
明:
(1)中央:都察院(之前的御史台)监察御史(纠察内外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科道并立”
(2)地方: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
清:
(1)中央:六科并入都察院(科道合一),统一监察权
(2)地方: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在六部下各设一个给事中部门,各部门人数不等,只对皇帝负责,对六部百官都有监察和弹劾的权力。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1949年
1954年
1957年至文革期间
1982年
如何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特点:
①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
②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管理,以轻制重;服务于皇权
③监察方式多样
积极:
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局限: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巩固练习
秦始皇时设置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任何权力机构限制,其监察事务一律上报至皇帝。御史大夫的权力范围涉及中央禁钱的调拨、官员的任免、刑狱的考课等,皇帝颁布诏书时先将诏书交与御史大夫,再由御史大夫传至承相。该职务的设置( )
A.提升了行政运行的效率 B.有助于制约丞相的权力
C.减少了君主的决策失误 D.主要用于处理行政事务
B
右图为宋朝官吏考核机构图。该图反映出宋朝官吏考核( )
A.官僚集团运行廉洁高效
B.对官员考核持审慎态度
C.尤其重视对京官的管理
D.对官员的考察较为全面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