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武功县绿野中学 刘云峰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第11课————————
01
02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目录
CONTENTS
03
04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01
秦汉时期的
民族关系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
北方匈奴、乌桓;
西部氐、羌;
西南夷;南方越族。
1.民族分布
夫
余
匈奴
羌
氐
东
越
南越
西南夷
乌桓
2.机构设置
3.边疆管理
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
北逐匈奴,筑长城以防之
南抚夷越,设郡县以管之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汉朝:
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1.机构设置
2.边疆管理
(1)军事打击和行政管理
北方——匈奴
西汉初
汉武帝
东汉初
89年
朝廷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
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
窦宪出击北匈奴,北匈奴西迁,无力再犯中原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汉朝:
②西部
③东北
设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设护乌桓校尉:
(2)屯垦戍边与经济开发
①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
②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屯戍政策,将部分军队和民众迁移到边疆地区,通过建立军事据点和开垦荒田,实现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和防御。屯戍人员不仅负责军事防御,还参与农业生产。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汉朝:
汉代屯戍政策的作用
有利于抵御外敌入侵
降低了军费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
有利于边疆开发,推动了民族交流交融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为后来的屯田制奠定了基础
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东汉以来,西部、北部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时,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他们在西晋灭亡后开始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间彼此频繁接触,通婚杂居,互相影响。5世纪,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推行汉法,进一步推动民族交融。在南方,三国时期的吴、蜀两国以及东晋、南朝的经济开发,加强了南迁中原人民与东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融。
巩固练习
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B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一般对边疆地区采取怀柔笼络的政策,主要表现为通婚、册封、委以要职等。同时各朝代在一些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地区都有驻军,如汉朝在西域的驻军、明朝在西藏的驻军、清朝在新疆的驻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
A.积极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
C.实行开明包容的民族自治政策 D.民族政策具有“恩威并施”的特点
D
02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隋朝的民族关系
1954年
1957年至文革期间
1982年
周边多族归附:突厥、吐谷浑、党项
加强岭南治理:“谯国夫人”
边疆广置郡县:因俗而治
三次抵达流求:加强与台湾联系
△谯国夫人(冼夫人),岭南俚族的女首领,她率领族人归附隋朝,被加封谯国夫人,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积极传播中原文化,为岭南地区的稳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公元230年,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唐朝的民族关系
民族政策:
1982年
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
西北:因政策开明被称“天可汗”
西南:
与吐蕃:和亲、会盟
与南诏:册封
设置各种边疆管理机构如大都护府(管外)、都督府(管内)、羁縻州,用民族首领任职,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机构设置: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唐朝的民族关系
1982年
含义 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管理边疆民族的一种常用政策。“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前提 主体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客体在羁縻政策中能存在发展
方式 保持朝贡关系、设立羁縻性质的行政机构
表现 汉朝的属国、南朝的左郡、唐朝的羁府州县、明朝的羁卫所以及明清在西南一带的土司等
意义 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种补充治理方式
趋势 逐渐被直接的行政管辖取代,行政管理实现一体化
羁縻政策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唐朝的民族关系
1982年
思考: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特点、影响?
(唐太宗认为)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丰盛的嫁妆,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记载,“释迎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很多烹技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404种病的医方100种,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带了芜菁种子等入藏。 ——摘自《中国通史》
方式:设立机构;册封首领;武力征服;和亲;会盟通好。
特点:以和为主,政策开明,因俗而治,手段多样,措施灵活。
影响:①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
②有利于边疆的稳定,促进边疆开发,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③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三)宋朝的民族关系
1982年
女真族——金
契丹族——辽
党项族——西夏
△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
△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
1140年郾城大捷
1004年澶州之战
1044年宋夏之战
绍兴和议
隆兴和议
嘉定和议
榷场贸易
南北面官
澶渊之盟
仿宋建制
庆历和议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三)宋朝的民族关系
女真族——金
契丹族——辽
党项族——西夏
民族关系:
长期并立
学习中原
交流交融
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促进了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得到加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繁荣;有助于促进民族交融;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南北面官,辽代的中央官制。辽建国后,按照"以国法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原则,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
巩固练习
为处理外邦和边疆地区的蕃务,西汉景帝时设大行令,汉武帝改为大鸿胪,开始取代大行令的职能,魏晋南北朝继承其制。隋唐时这一机构日益庞大,称为鸿胪寺,主管大员称鸿胪卿,演变为九卿之一。材料表明( )
A.大鸿胪和鸿胪寺的职责不同 B.民族间的交融进一步加强
C.历代重视边疆管理和中外交往 D.大鸿胪不能有效处理蕃务
C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
A.疆域拓展 B.民户管理 C.文化认同 D.政权认同
C
03
元明清时期的
民族关系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元朝的民族关系
1982年
1.背景:多民族国家重归统一
2.民族政策:既行汉法,又区别对待
宣政院辖吐蕃军政,掌全国佛教
吐蕃:
西域:
台湾:
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军政
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云南 东北:
设行省,征发赋役
3.边疆管理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吐蕃既服,世祖携喇嘛八思巴而归,即位以后,尊为国师,号为“大宝法王”。……其后八思巴返回吐蕃,世祖授以吐蕃统治权,以酬其劳绩,这是以宗教领袖统治吐蕃的开始。
——傅乐成《中国通史》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明朝的民族关系
1982年
1.中央机构:礼部、鸿胪寺、四夷馆
2.边疆管理:
四夷馆,明朝官署名,掌译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为培养翻译人才而设的官方专门机构。
北方:防御与交流并存
防御——修筑长城,布置军镇
交流——开放马市,开展贸易
东北:设都司、卫、所管理女真等族
西北:设赤斤蒙古、沙洲、哈密等卫
西南:设土司
西藏:敕封西藏僧俗领袖,建立都司等机构管辖,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土司”又称“土官”,由中央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任地方长官,辖区内有行政自主权,需向朝廷交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可世袭但须经朝廷批准。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三)清朝的民族关系
1982年
1.中央机构:设理藩院管边疆民族事务
2.边疆管理:
北方:满蒙联姻, 控制漠南
东南: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西北:平定准噶尔部,设伊犁等将军辖区,迎土尔扈特部回国,巩固西北
西南:“改土归流”
青藏:册封达赖班禅;设立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
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对地方土司制度进行改革,将其改为由中央政府直接派任流官治理的制度。旨在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982年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①战和结合,以和为主。
②抵抗和防御相结合。
③平叛与有效管理相结合。
④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与利用当地民族首领统治相结合。
(2)意义:
通过多种方式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巩固练习
清朝人主中原后,推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汉族人保留前朝衣冠;由明朝藩国变成清朝藩国的朝鲜,向清政府请求继续穿明朝官服,皇帝认为“化外之民”可不用深究,“东夷之邦也,风殊俗异”,默许了请求。这说明此时的清政府( )
A.倾慕汉族地区的风俗和文化 B.对藩属国的控制力不如明朝
C.十分重视中朝间的礼仪规制 D.对内政外交问题有明确区分
D
元代在西南部分地区实施土司制度,土司官员由各少数民族首领世袭担任。清代则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元清两代的做法都( )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 B.延续了前代边疆治理体制
C.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局面 D.阻碍了民族间的交流交融
C
04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982年
1.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指的是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2.汉朝时期:
①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
②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③对日本: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赐金印一枚。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982年
3.隋唐时期: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陆路交流畅通
与西域的商业交流: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与大食的技术交流:唐朝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海路交流活跃
与赤土国: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也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
与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近20次,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赤土国,古国名,现大致在今马来半岛上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北部一带。《隋书》卷82赤土传说:“赤土国,扶南之别称也,在南海中,水行百日而达,所都土色多赤,因以为号。”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982年
大食(yi)国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单一国家,而是对历史上阿拉伯帝国的一种称呼。大食国分黑衣大食国、白衣大食国、绿衣大食国。黑衣大食国是现在的阿拉伯半岛、伊朗及伊拉克地区;白衣大食是现在的西班牙地区;绿衣大食是现在的西亚及北非地区
大秦并非指现今的某个具体地点,而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其周边近东地区的统称。
安息是现在的伊朗。 古代中东的地名和国名,又作“帕提亚”,是伊朗古代奴隶制王国,建于前247年,公元226年被波斯萨珊王朝代替。其疆域最大时北至里海,南至波斯湾,东接大夏、古印度,西至幼发拉底河。
大月氏(dà ròu zhī)是现在的中亚地区,是公元前2世纪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原本居住在中国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一带。后因匈奴崛起,被迫西迁,最终定居在阿姆河流域。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982年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往的“遣唐使” 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
——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范围广泛
形式多样
包容兼蓄
影响巨大
△唐代长安城
△日本平城京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陆路受阻原因
4.两宋时期:陆路受阻,海路发达
周边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兴起与强大
海路发达原因
经济格局:商业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地缘政治:少数民族政权使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政府政策:政府对海外贸易的依赖和对贸易港口有效的管理(市舶司管理)
技术条件: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应用使远洋航行能力增强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5.元朝时期:陆路海路通畅,《马可·波罗行纪》,泉州“世界第一大港”
△元代对外贸易示意图
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元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司,严密控制对外贸易。联合国考查证明这里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马可·波罗行纪》在14、15世纪的欧洲广为流传,是欧洲人前来东方掀起“寻金热”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6.明清时期:
维护朝贡体系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朝,就是指臣下觐见君主;贡,就是指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外国使节来华被视为“朝贡”,即承认中国为宗主、自己为藩属,外国使节觐见皇帝时需行臣属之礼。中国君主会“册封”那些国家统治者各种名号,“回赐”各种礼物。反映到经济上就是“朝贡贸易”,具有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回报)的特点。该体系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
浓厚的君臣等级色彩;以儒家价值为基础;结构稳定,持续时间长;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特 点
解体原因
清朝国力衰弱(内因);西方列强侵略(外因)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6.明清时期:
外交缓慢转型
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是在中国政府做了让步的前提下,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的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晚清时期的外交缓慢转型有何表现?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6.明清时期:
外交缓慢转型
外交理念的变化:清朝前期,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对外关系主要表现为朝贡体系。而到了晚清,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被迫接受西方的外交理念和国际法,开始建立起近代外交关系。
外交机构的建立:鸦片战争后,清朝逐渐建立起近代外交机构。1861年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后来,又设立了外务部,专门负责外交事务
外交人员的培养:随着外交活动的增多,开始注重外交人员的培养。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法律和政治学科的学生,他们回国后成为了外交领域的重要人才。
参与国际会议和组织:晚清时期,清朝开始参与国际会议和组织,如参加海牙和平会议,签署《海牙公约》等,努力融入国际社会
外交政策的调整:面对西方列强的压力,清朝的外交政策也发生了一定的调整。从最初的闭关锁国到后来的对外开放,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6.明清时期:
走向闭关锁国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基于明代市舶司制度,存在于一口通商政策之下,其存在不仅促进了广州甚至整个清朝的财政收入,也折射出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下的外交和经济互动。
18世纪末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希望打开中国市场,封建的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观念,双方政府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而互不相让,导致外交谈判失败。中国丧失了一次与近代工业文明接触、改变封闭状态的机遇。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6.明清时期:
走向闭关锁国
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若必似来京当差之西洋人,令其一律改易服饰,天朝亦不肯强人以所难。设天朝欲差人常驻尔国,亦岂尔国所能遵行?况西洋诸国甚多,非止尔一国,若俱似尔国王尽请派人留京,岂能听许?天朝扶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资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
巩固练习
宋太宗当政之初,曾下诏,“敢与番客货易,计其直满一百文以上,量科其罪,过十五千以上,面配海岛”:到执政晚年,他则“诏广州市舶,每岁商人舶船,官尽增常价买之,良相杂,官益少利,自今除禁權货外,他货择良者·止市其半,如时价给之”。这一变化( )
A.推动了中外之间的商贸往来 B.解决了宋代严重的财政危机
C.营造了公平合理的经商环境 D.说明了抑商政策已难以维系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