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一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必一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4 00:2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当代中国的和平外交
国家实力
根本利益
社会制度
影响国家外交的因素:
内外形势
当代中国的外交
武功县绿野中学 刘云峰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第14课————————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01
02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目录
CONTENTS
03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01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外交背景
国内:
国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两大阵营的严重对立
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封锁、军事包围、政治孤立
有利形势: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壮大,亚非拉地区大批民族国家独立。
不利形势: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我们的敌视、孤立、封锁、包围。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外交政策
具体方针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使新中国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改变了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的半殖民地的地位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如何认识建国初“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1)原因:
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发展经济的需要(主观因素)。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孤立、遏制中国(客观因素)。
中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相同(有利条件)。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如何认识建国初“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影响:
积极:赢得苏联的支持和帮助;有利于巩固新生政权、维护国防安全,保障经济建设
消极:带有意识形态的特点,客观上加剧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长期敌对;苏联模式与其霸权主义政策给中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一边倒”政策在具体的实践中,虽然能够获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及帮助,这对于当时面临西方经济政治封锁的新中国而言无疑是有益的,但遭受到走“中间道路”的新生中国的质疑与猜忌,万隆会议上的争吵便是集中体现。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外交成就
1.建国伊始与多国建交,形成第一次建交高潮
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阿尔巴尼亚、蒙古国、朝鲜
新兴独立国家:
印度、缅甸、印尼、巴基斯坦
资本主义国家:
瑞典、瑞士、丹麦、芬兰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外交成就
2.1950年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使得中苏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生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有助于新中国的恢复和发展。1980年该条约废止。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外交成就
3.1954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周恩来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首次提出;1954年中、印两国在北京签订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写入了这些原则。1954年6月下旬,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在中印和中缅会谈联合声明中,中印、中缅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国内:标志中国外交从强调意识形态为主向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主;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国际: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意义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外交成就
3.1954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适用于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适用于发展中或发达国家;
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或经济关系。
在不同历史时期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
其内涵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
包容性:
开放性: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外交成就
4.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苏、美、英、法、中五国外交会议在日内瓦国联大厦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朝、苏方面提出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举行南北朝鲜统一自由选举等平等合理主张。由于美国的破坏,结果未能达成任何协议。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在中国的努力下得以解决。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显示了新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外交成就
5.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由于在万隆召开,所以也称万隆会议。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推动与中国的建交热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顺利进展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外交成就
5.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对“求同存异”的认识
(1)“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遭受殖民侵略:二是与会各国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2)“异”:是指各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存在差异。
(3)“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与合作。
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外交成就
6.1956年与挪威等国建交,同英、荷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代办本意是大使、公使因故不在,由一名低级别外交官代为办理各种必要外交事项,为最低级别的外交关系。代办并无外交权,只能受命办理最基本的外交事务。
中国同英国、荷兰两国,在很长的时间里只互派代办。直到1972年,这两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后,外交关系才升为大使级,1981年由于荷兰向台湾当局出售海军潜艇,破坏了两国关系升格的原则,中荷的外交关系又一度降为代办级。
2021年11月18日,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11月21日外交部发布声明,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20世纪末-60年代中期的中国外交
外交背景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给予支持,赢得友谊与信任
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美国继续推行反华政策,中美关系持续恶化
外交策略
“两个拳头打人”、“两个中间地带”
两个拳头打人
两个中间地带
一拳打美帝,一拳打苏修(反苏反美)
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
以西欧、日本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20世纪末-60年代中期的中国外交
外交成就
形成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高潮
1964年中法建交冲破西方国家封锁
中法建交60周年
1964年中法建交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三)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外交背景
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在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中苏关系持续恶化;
欧洲逐渐联合,日本经济复苏;
亚非拉国家团结联合日益强大;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发展
外交策略
实行“一条线,一大片”战略
“一条线”指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
“一大片”指团结“一条线”周围的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扩张势头。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三)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内容之一是,为抵抗苏联对中国的严重威胁,中国撇开与美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联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的全球霸权主义行径。
“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内容之二是,中国要联合世界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共同反对苏联的全球霸权主义行径。
“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内容之三是,虽然联美抗苏,但中国始终注意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努力维护中国的利益包括国家尊严。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三)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外交成就
与西方国家建交: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而非“加入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乔冠华作为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团长,在联合国讲坛上为中国人扬眉吐气,“乔的大笑”潇洒豪放成为中国外交自信的符号。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思考: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有所减弱;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对中国的支持;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内政、外交上取得的成就。
思考: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何重要意义?
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
标志着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三)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外交成就
中美与中日关系改善:1972年, 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第三次建交高潮:1976年,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思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方面:
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相对衰落
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中国方面:
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
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滞胀危机
△越战泥潭
△西欧联合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思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结束了两国的敌对状态,有利于两国的交流与发展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国际上掀起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当代中国建交经历了三次高潮
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
第二次:1956-1965年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
第三次: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02
改革开放后的
外交成就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一)外交背景
1954年
1982年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国际方面
国内方面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经济发展成为工作重心
(二)外交政策
奉行不结盟政策
施行全方位外交
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国坚持独立自主,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也不支持它们一方反对另一方。对于所有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我们全面贯彻外交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三)外交成就
1、发展大国关系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2、巩固发展周边关系
解决了与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 “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取得新进展。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三)外交成就
3、积极建立大国伙伴关系
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
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4、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集体对话机制。论坛的宗旨是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由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员国于1976年签署。条约的宗旨是“促进地区各国人民之间永久和平、友好和合作,以加强他们的实力、团结和密切关系”。除东盟成员国外,目前加入该条约的还有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新西兰等共54国。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三)外交成就
5、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发起成立博鳌亚洲论坛
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
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6、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多边外交主要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一般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展开的各个领域的国际对话、协商与合作。
03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982年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十八大以来的外交理念与实践
大国关系
邻国关系
中非关系
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法、德、英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以“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
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982年
十九大以来的外交理念与实践
外交理念
“一坚持,三推动”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贏的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外交实践
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为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贡献中国方案。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982年
二十大以来的外交理念与实践
“四个反对”
①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反对冷战思维;
③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④反对搞双重标准。
“一个宗旨”
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个价值”
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巩固练习
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出“上海精神”( )
A.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B.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C.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 D.强调中、俄强化结盟关系
B
1990一2002年,我国积极参与创建并大力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与东盟“10十1”和中日韩与东盟“10十3”定期会唔机制、亚欧首脑会议、中欧首脑定期会唔机制、亚非首脑会议、中非首脑定期会唔机制等。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我国( )
A.侧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B.努力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确立了反霸维和的外交目标
C
巩固练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外交理念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20世纪80年代体现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21世纪初的外交理念为“和谐世界”:2012年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据此可知,我国外交( )
A.逐渐摆脱意识形态干扰 B.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C.始终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D.致力于打破国际旧秩序
C
有人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归根结底,在于坚定不移地实践和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期、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由材料可见,“上海精神”的实质是( )
A.加强亚非拉国家间友好关系 B.谋求区域间的和平与发展
C.推进区域国家间结盟友好 D.共同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