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孙权劝学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3 17: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本文写的是孙权劝说吕蒙(三国时吴国的名将)要勤奋学习的事。文言文学习要点1、了解并掌握文学常识2、正确朗读——划分出节奏3、掌握字词义:实词 虚词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成语 4、掌握句义学会翻译5、理解文章内容,主旨,写作手法,人物形象,从中
得到的启发等
(充分利用注解中的知识点)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分析人物形象。
3、联系生活,使学生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1、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字 ,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 国的创建者。《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年战国五代仲谋吴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解决字、词、句、义 A、先结合注解边读边自己翻译,圈出不会的字词 ,句子 B、四人一组,小组交流讨论,不理解字词句义,互相解决 C、还不会的举手提问,全班来解决 D、余下的难点,老师解决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 曰:“卿今 当涂当初对……说, 说现在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掌管事情用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想要做、成为句末语气词当权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只应当历史罢了说与……相比怎样认为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于是开始到了……的时候了解与蒙论 议,大 惊曰:“卿今者和讨论议事非常惊奇现在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就为什么认清事物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长兄迟于是拜见表顺接通假字邪:
涂:同“耶”表反问语气,吗。
同“途”,即道。古时称谓
卿:
孤:
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古代王侯的自称。以蒙辞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宜(认为)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说人没有学问,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这一词。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的眼光来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成 语译 文 当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如今的才干谋略来看,已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长兄你为什么认清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告别而去。 文章围绕学习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吕蒙在孙权的多次劝学下开始学习,才略大有进步,令鲁肃刮目相待。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启示: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开卷有益;活到老,学到老。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3、卿言多务,孰若孤? 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的可能性。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既感到惊奇,又为吕蒙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侧面表现吕蒙因“学”而取得了很大进步。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指责中带有自豪,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孙权吕蒙 鲁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知错能改、谦虚好学、
有军人的坦诚豪爽。敬才、爱才,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劝赞 我们学过《伤仲永》一文,你一定会为他的天赋诗才所折服,也一定会为他“泯然众人”而感叹,结合所学内容,试从内容、主题、写法上进行比较阅读,完成下列表格:
方仲永由神童到“泯然众人”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就会有长进后天学习对一个人的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对话描写借事说理叙议结合吕蒙由推托到乃始就学成才少而好学,如日之初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师旷论学》刘向 译文: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 启示:学习是不论年龄大小的,活到老,学到老。当然,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的最好阶段,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因为它“如日出之光”。劝学诗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启示: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有志者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好读书
读好书
读书好 1、背诵全文。
2、如果有一天仲永巧遇吕蒙,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表达出本人看法即可。
3、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或者古人读书的故事。 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怎样劝说吕蒙学习的?结果怎样?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学习的必要性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读书的方法、目标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结果:蒙乃始就学。 2、从劝学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劝学的结果看,吕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鲁肃为什么主动与吕蒙“结友”?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师旷论学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学习是不论年龄大小的,活到老,学到老。当然,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的最好阶段,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因为它“如日出之光”。老了也要学习,因为“炳烛之明”总比“昧行”好。启示:(3)吕蒙字 ,三国时 国的名将。
(4)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5)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
子命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