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4 22:4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导入新课
“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他(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已经非常精微深邃,但如果他的思想再加上一个方面,或许就能认识到,战争包括的远不只是政治。战争从来就是文化的表现,它还经常是决定文化形式的一个因素,在有的社会中,战争就是文化本身。”
——约翰 基根《战争史》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了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时空坐标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
1、概况:
(1)BC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
(2)前333年10月,远征军在伊苏斯之战中击败大流士三世大军,BC332年11月,亚历山大进军埃及,占领上下埃及。
(3)BC331年10月在高加米拉之战中大获全胜。大流士三世逃往米底。远征军轻取巴比伦,占波斯都城苏萨,随后进入伊朗高原,洗劫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波斯波利斯战役)
(4)BC330年夏,亚历山大沿里海南岸东进,进入帕提亚(安息),大流士三世被其属下所杀,古波斯帝国至此灭亡。
(5)BC329年侵入中亚巴克特里亚(大夏),遭粟特人激烈反抗,BC327年夏入侵印度河流域,迫使波鲁斯国王投降。
(6)军中疫病流行,官兵厌战情绪增长,亚历山大被迫于BC326年10月决定停止东征并撤军。BC324年春,亚历山大返抵巴比伦,东征结束。
2、性质:掠夺性战争,侵略战争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
3、影响:
(1)消极:破坏性
①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③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被征服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
(2)积极:
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希腊文明、两河流域、印度、埃及文明)
②建立统一的大帝国,加强了地区经济的联系与发展。
③促进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概念解析
相关史料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二)“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4-公元前30年)
(1)“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
材料一:亚历山大确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一词源子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
—[美]杰克逊·丁·斯皮瓦格尔著,董仲瑜等译
《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
(2)“希腊化时代”:从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东征开始)到公元1世纪(古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长达300年左右,爱琴海以东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特点,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
1、含义: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二)“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23-公元前30年)
2、表现:
(1)亚历山大统治期间以希腊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材料:亚历山大下令不许侵犯巴比伦的神庙和居民住所;自己号称“巴比伦之子,巴比伦之王,四方之王”,之后向巴比伦的保护神——马尔都克神奉献牺牲,巴比伦祭司称亚历山大为“马尔都克神之子”,重建和修复被薛西斯破坏的神庙,尊重巴比伦的宗教和祭司。
① 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宣示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② 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帝国制度,推广波斯礼仪,任用波斯人为官员,鼓励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因地制宜,巩固统治,缓和与被征服者的矛盾)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二)“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23-公元前30年)
2、表现:
(1)亚历山大统治期间以希腊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材料一: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
——赵林《西方文概论》
(2)亚历山大去世后,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二)“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23-公元前30年)
2、表现:
(3)文化融合:
① 民族融合: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
② 文化中心:建造希腊风格的城市,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帕加马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③ 文化碰撞:被征服地区与希腊文化碰撞,促进文学科学等诸多文化领域发展。
A、系统研究和整理《荷马史诗》和古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
B、欧几里得编写《几何原本》;
C、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
D、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的精确计算;
E、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基础研究。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二)“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23-公元前30年)
2、表现:
(4)局限性:
材料一:托勒密埃及经常让士兵借用埃及人的房屋。埃及人则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反抗:在鳄鱼城,我们发现原来用来安置军队的一些房屋,房顶已经被揭掉,门被墙封住了,那个地方修起了祭坛。他们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这些房子不致被占。
——摘译自[美]威廉 · 弗格森《希腊帝国主义》
①希腊化对西亚、北非地普通民众和农村区影响有限;
②文化差异引发反抗,甚至武装冲突。
材料二:马卡比起义
公元前198年,巴勒斯坦被塞琉古王国占领。塞琉古王国的统治者推行希腊化政策,向当地的犹太人征收重税,引起犹太人的强烈不满。公元前168年,犹太祭司马卡比发动起义,以灵活的战术与塞琉古周旋,同时积极争取外部支持,与罗马结成同盟。公元前165年,犹太人基本赢得独立,传统的犹太教文化继续发展。
学思之窗
相关史料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这本是一场平常的民间纠纷,但这个希腊人为什么特别强调自己的希腊人身份和对方的埃及人身份
公元前218年5月5日,一个希腊人与一个埃及妇女发生冲突。后者把尿倒在希腊人身上,而且拒绝道歉。这个希腊人写信向托勒密埃及的国王控告说:
国王啊,我请求你,如果你同意,就请不要坐视一个埃及女人这样无理地侮辱我,我是一个希腊人,一个外地人。——摘译自《恩泰克塞伊斯莎草纸文献》英文版
希腊人在当时的埃及是统治者,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拥有一系列的特权,希腊人在控告时强调身份,是为了能获取更有利的裁决。
探究总结
相关史料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二)“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23-公元前30年)
3、“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1)以希腊文化为主,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2)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3)文化中心逐渐东移;
(4)文化融合是军事征服的结果。
材料一: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侵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最后吞并埃及,这300多年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历史上被称之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会的结晶。虽然它承袭希腊的传统,但与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不同。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文化则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多民族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文化中心也从雅典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课后探究
相关史料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罗马人本来是胜利者,为什么也甘愿学习希腊文化 查找资料,看看罗马人如何借鉴希腊文化,并谈谈你对贺拉斯这句话的理解。
罗马人很早就接触到希腊文化,拉丁字母就是他们改造希腊字母的结果。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大约100年后,又征服了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南部,把马其顿和希腊都变成了罗马的行省。但在文化上,罗马人更愿意拜希腊人为师,学习希腊文化。如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被征服的希腊人征服了野蛮的征服者,把艺术带给了粗鄙的拉丁姆。”
学习原因:当罗马征服希腊时,希腊人已经创造了非常辉煌的文化,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无不领先于罗马人。罗马人意识到,要真正统治希腊,必须像他们在战场上不断学习他人的战斗技术一样,学习希腊的文化。所以罗马人主动向希腊学习。
如何借鉴:从公元前3世纪起,罗马人广泛学习希腊语,并且学习希腊人的哲学、艺术和辩论术,连他们的历史最初都是用希腊文书写的。罗马人不但在战场上打败了希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文化也在很多方面开始超越希腊文化,这才实现了罗马帝国数百年的长治久安。
理解:说明只有相互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哪怕是所谓的胜利者,也只有从战败者那里汲取长处,才能真正取得胜利。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马克思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一)蒙古西征
1、蒙古西征的原因:
材料一:据说成吉思汗曾经说过:“人类最大的幸福在胜利之中:征服你的敌人,追逐他们,夺取他们的财产,使他们的爱人流泪,骑他们的马,拥抱他们的妻子和女儿。”
——摘自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开疆扩土,夺取资源,建立帝国;
(2)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
(3)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
(4)东西无强国。
材料二: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 ,其职责便在于对内能保证部民的安全 ,对外则能掠夺更多的财物。成吉思汗是当时最能胜任这两种职责的第一人选。他的理想就是对外征服和掠夺。12 世纪末期 ,中国四分五裂的版图和互相征战的纷杂局势为成吉思汗的征服提供了有利条件。
——摘编自纪宗安 李强《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一)蒙古西征
2、蒙古西征的过程:
(1)第一次:1219年,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2)第二次:灭亡金朝之后,蒙古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3)第三次: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一)蒙古西征
3、蒙古西征的影响:
(1)对蒙古:发展为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性帝国(形成了四大汗国)。
材料:据估算,在两年的时间里,成吉思汗的军队杀了125万人,当时花刺子模的全部人口大约是300万。……在攻陷这些城市后,蒙古士兵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分批屠杀。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战斗人员还是非战斗人员,都死在了他们的刀斧之下。颅骨成堆,血流成河。
——[英]安德鲁·马尔著,邢科译:《世界史》
(2)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3)客观上推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4)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改变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和文化面貌。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二)东西方交流
1、表现:
(1)欧洲传教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来华,来漠北与蒙古交涉;
材料:元代欧亚交往频繁,促进了文化交流。中国的印刷术和火药武器在这一时期传到了欧洲。中国的医学成就也传向西方。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被译成波斯文,取名《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
——杨共乐《历史长河中的人类社会》
(2)意大利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行记》对后世欧洲产生深远影响;
(3)列班·扫马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国王;
(4)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宗教、科技方面交流频繁。
合作探究
相关史料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二)东西方交流
2、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1)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2)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3)蒙古统治者对东西方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的 注重和保护措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
(4)蒙古帝国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材料一:从成吉思汗动身西征起,蒙古人就采用了中原的 “驿站”制度。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帝国时期,仅元各行省范围内设置的主要水陆驿站就达1500多处。这一制度,对于东西方之间,中原和北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畅通和扩大,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蒙古西征横扫欧亚大陆,消除了国界的限制,使整个亚洲畅通无碍。……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艺术等成 果传人了中国;中国的历史、算术、制图、医学和艺术 等方面的成就,通过阿拉伯人更加广泛地传播到西方, 这些都对西方社会的变革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三:蒙古帝国时期,欧洲的商人、使节、游人来远东的络绎不绝。他们或长期留居,经商传教,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被蒙古帝国所重用。与此同时,蒙古帝国也常派使节、商队到欧洲。欧洲和东亚间的来往还有双方人口的相互流动和迁居现象,这对扩大东亚和欧洲之间的联系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决不能低估。
材料四:《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对马可 波罗讲过这么一段话:“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 他人敬穆汉默得,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通过宗教传播,不仅使不同的宗教受到了影响,而且在宗教传播过程中由于人 们的广泛交往,使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甚至连物质文化等方面都也受到了影响。
学习拓展
相关史料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3、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影响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毛昭晰等译《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1)对中国:
①中亚西亚移民来华成为色目人,与汉人融合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②伊斯兰教在中国大范围的传播。
③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
(2)对中亚和西亚的影响:
① 伊斯兰文明受到战争的沉重打击;
② 当地蒙古人被西亚中亚文化和民族所同化。
(3)对欧洲:
①受到震撼,激发了探索东方的热情;
②中国印刷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③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推动了文艺复新人文主义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探究总结
相关史料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的相同特点与影响
(1)相同特点:
①武力侵略,手段残暴; ②政策灵活;
③宗教政策宽容; ④重视科技;
⑤传播先进文化。
(2)相同影响:
①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
②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产生新的民族;③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④带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东西商业的交流与发展;
⑤对被征服地区的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当地文明的延续。
材料:成吉思汗西征过程中显示了他极其残酷的一面,在战争过程中有极其野蛮的屠杀屠城行为,但在宗教政策上极为宽容,“在成吉思汗统治下,我们见到了在整个亚洲大陆上建立的最为彻底的宗教宽容”。成吉思汗每攻占一城一池总是搜索当地的工匠、科学家、天文家等并将其带回蒙古帝国,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尤其是火药、罗盘、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入欧洲,打破了汉唐以来欧亚各国封闭壁垒,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他建立了庞大的驿站传递系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联络线、运输线。海上丝绸之路也在宋元时期继续发展,泉州成为当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窗口。
——摘编自王雪娜《历史的跨越——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
材料一 远征后的头一个世纪,借鉴几乎是单向的:东方向希腊学习。这时征服者的自信还没衰退,希腊本土的社会活力还衰而未竭,希腊移民涌向东方,带来了他们风格独特的生活方式。希腊化城市中上流社会不管是何种出身、何种文化背景都希望被视为标准的希腊人,他们全盘模仿希腊生活方式。然而,正是在希腊、东方文化交流表面上一边倒的时代,希腊本土的社会结构逐渐被东方早已流行的模式所同化。
——摘编自陈恒《从希腊化文化的传播看全球化之起源》
材料二 蒙古人自身有两个根本因素决定了他们所创建的帝国必然终会衰落。首先,他们的数量不足以服众,因而容易受其属下外族臣民的影响;其次,他们的文化过于原始,难以帮助他们处理与比他们更超前的臣民之间的关系。蒙古人,恰如普希金所说,是“没有亚里士多德和代数学的阿拉伯人”,这也就是说他们一旦离开了马背,或者说是脱离了他们游牧民族战无不胜的形象,他们就暴露出了他们落后、野蛮、易受同化的本来面目。而且这时候,他们与阿拉伯人的不同之处当然就不仅仅在于他们没有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最重要的是,蒙古人缺少阿拉伯人所拥有的特殊宗教和语言令他们所有的臣民接受并形成一个普遍的共同点以促进帝国的团结统一性。阿拉伯人的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甚至传播到了许多未被他们征服的地区,其影响力可想而知。无奈文明不及阿拉伯人那么先进的蒙古人不但无法采用宗教和语言来同化他们的人民,蒙古大汗旗下各个汗国的可汗反而还主动接纳了他们所统治的外族人民的语言、文化和宗教,因此也使蒙古人作为征服者的至高地位受到了严重的质疑,成就旷古绝今的蒙古帝国于是就这样毁在了蒙古游牧民族的缺乏文明根基上。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总结
相关史料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角度比较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
异:蒙古西征是单纯的武力征服,而且最终被征服者的文化征服;亚历山大远征不仅是武力的征服还有文化的输出。
同:都以武力征服的方式为文化交流开辟了道路,都受到了被征服地区文化的影响。
本课小结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延伸。在战争中,不同民族、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文化,相遇并发生碰撞。古代战争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蒙古西征开启了欧亚文明交流的新时代。我们要辩证看待古代战争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给被征服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当今社会,我们从不否认战争促进文化交流,但是我们尽量避免战争,避免战争带来的危害。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倡导“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前提下 促进文明间的和谐共生。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1)和平和暴力是文明交往的主要两种方式 ;
(2)文化的征服才是最持久的征服;
(3)在文化竞争中落后文化要被先进文化淘汰;
(4)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板书设计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一)亚历山大远征
(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
(二)“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334-公元前30年)
(二)东西方交流
(一)蒙古西征
1.(2024·银川)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世纪,托勒密埃及境内的希腊人拥有特权,他们遵守希腊法律,受希腊法庭审判,接受希腊式教育。希腊人享有的这些“待遇”(   )
A.阻断了埃及文化在希腊化世界里的传承
B.避免了各个族群间的矛盾
C.埋下了希腊军队征服托勒密王朝的隐患
D.扩大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托勒密埃及境内的希腊人享有特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希腊文化在托勒密埃及的传播,D项符合题意;A项“阻断了”太绝对,事实上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的时代,排除A项;希腊人、埃及人等不同族群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排除B项;托勒密埃及最终是被罗马军队征服的,排除C项。
3.(2024·沧州)亚历山大之后,雅典这个昔日的“希腊的学校”,在“希腊化世界的学校”亚历山大里亚面前,确实“稍逊风骚”。在亚历山大里亚,东西地中海的学者、艺术家都蜂拥而来,竞芳斗艳,甚至还有来自印度的佛僧。这反映出当时(   )
A.雅典日渐衰落 B.希腊文化的地位下降
C.文化中心东移 D.欧亚非文化开始融合
C
[解析] 根据材料“在亚历山大里亚,东西地中海的学者、艺术家都蜂拥而来,竞芳斗艳,甚至还有来自印度的佛僧”可知,在亚历山大里亚,来自东西方的学者在此汇聚,说明欧洲文化中心从希腊东移到了亚历山大里亚,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文化中心的东移,而非雅典衰落以及希腊文化地位下降,排除A项和B项;“开始”一词说法错误,欧亚非文化交流在古典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D项。
3.(2023·广东·11)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
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托勒密埃及境内的希腊人享有特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希腊文化在托勒密埃及的传播,D项符合题意;A项“阻断了”太绝对,事实上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的时代,排除A项;希腊人、埃及人等不同族群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排除B项;托勒密埃及最终是被罗马军队征服的,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