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一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与应用
金属活动性的应用
1.如表是部分金属被开发的年代,从化学视角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 )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熔、沸点高低
C.金属的导热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
2.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
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
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表示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浓度相等的稀硫酸
B.②表示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铁粉
C.③表示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浓度相等的稀硫酸
D.④表示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铝粉和铁粉
4.(2024齐齐哈尔中考)(易错题)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锌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亚铁
B.若滤渣中的成分能被磁铁吸引,则滤渣中一定含有两种金属
C.若向滤液中加入锌片,有固体析出,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
D.将所得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可能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
5.向m g 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 g,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滤液可能是无色
B.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C.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
D.向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6.(2024陕西中考)化学课堂上,老师为同学们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铜丝插入AgNO3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两个现象分别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时,试管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
7.如图实验操作流程图中的A、B、C分别是Al、Fe、Cu中的一种。请回答以下问题:
(1)A是 (填化学式,下同),B是 。
(2)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填字母,下同)> > 。
(3)写出步骤①所涉及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操作a的名称是 。
(5)步骤②所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填“化合”“分解”或“置换”)反应。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8.现有铝、铜、银三种金属,另选一种试剂就可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该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硝酸镁溶液
C.硝酸铜溶液
D.硝酸铝溶液
9.现有X、Y、Z三种金属,其中只有金属X常温下易被氧化;把金属Y、Z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只有金属Y表面析出红色固体。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
A.金属X可能是金 B.Y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C.金属Z可能是铁 D.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Y、Z、X
10.为验证Zn、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现提供Zn、Fe、Ag、稀硫酸、FeSO4溶液、ZnSO4溶液、AgNO3溶液等七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gNO3溶液是不可或缺的物质
B.为达到实验目的,最少要选择三种物质
C.在Zn和FeSO4溶液反应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
D.用Ag和FeSO4溶液不反应,不能验证Fe和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1.为验证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下图所示的6个实验。图中,“→”表示将金属加入盐溶液。
(1)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设计②的目的是 。
(3)仅由④和⑥不能得出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理由是 。
12.小亮学完有关合金的知识后,知道了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白铜中含有铜和镍(Ni)。他决定探究Fe、Cu、Ni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查阅资料】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NiSO4,并放出氢气。写出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猜想与假设】根据教材中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查阅的资料,对以上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作出猜想:
猜想①:Fe>Ni>Cu;
猜想②: 。
(3)【实验探究】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镍片浸入Fe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发现镍片表面无明显变化。证明 (填“猜想①”或“猜想②”)成立。
(4)【拓展延伸】用铜片、NiSO4溶液和 ,通过实验探究也能判断Fe、Cu、Ni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详解答案】
1.A 解析:金属的活动性弱,不容易形成化合物,被开发利用的时间早。
2.B 解析:银的导电性强于铜,是物理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
3.C
4.B 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铁>银,则铁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但不能和硝酸锌反应。若滤液呈浅绿色,不确定硝酸银是否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若滤渣中的成分能被磁铁吸引,则说明铁过量,则滤渣中含有银和铁;由于锌能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锌,则向滤液中加入锌片,一定有固体析出,不能说明滤液中是否含有硝酸银;由于
Fe+2AgNO3Fe(NO3)2+2Ag
56 216
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则所得滤渣的质量比所加铁粉的大。
5.B 解析: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将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
Zn+CuCl2ZnCl2+Cu
65 64
固体质量会减小。当锌反应完后,铁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
Fe+CuCl2FeCl2+Cu
56 64
固体质量会增加,而反应后金属的质量不变,故铁一定参加了反应。铁参加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因此滤液颜色一定不是无色的;因为锌和铁都与氯化铜发生了反应,因此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滤渣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铜,可能含有铁,因此滤渣中的物质不可能有3种;滤渣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铜,可能含有铁,如果没有铁,则加稀盐酸时没有气泡产生。
6.(1)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Cu+2AgNO3Cu(NO3)2+2Ag
(2)硝酸铝[或Al(NO3)3]
解析:(1)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现象为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2)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时,是因为铝和硝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硝酸铝,所以试管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硝酸铝。
7.(1)Fe Cu (2)C A B
(3)Fe+H2SO4FeSO4+H2↑[或2Al+3H2SO4Al2(SO4)3+3H2↑]
(4)过滤 (5)置换
解析:(1)由金属Al、Fe、Cu活动性顺序是Al>Fe>Cu和实验操作流程图可知:金属B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则金属B应是铜,金属C能将金属A从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金属C是铝,金属A是铁。(2)由于金属C是铝,A是铁,B是铜,所以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C>A>B。(3)步骤①所涉及的反应有铝和铁分别与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Fe+H2SO4FeSO4+H2↑、2Al+3H2SO4Al2(SO4)3+3H2↑。(4)通过操作a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所以操作a是过滤。(5)由以上分析可知,步骤②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FeSO4Al2(SO4)3+3Fe,是一种金属单质与一种金属化合物反应得到了另一种金属单质和另一种金属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8.C 解析:A.铜、铝、银三种金属单质只有铝与稀硫酸反应,只能验证铝的活动性强于氢,铜、银的活动性弱于氢,无法验证铜、银的活动性,使用稀硫酸不能完成比较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目的,错误;B.铜、铝、银三种金属单质都不能与硝酸镁溶液反应,使用硝酸镁溶液不能完成比较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目的,错误;C.硝酸铜为可溶性盐,铝能与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能验证铝的活动性强于铜,银与硝酸铜溶液不反应,能验证铜的活动性强于银,从而可以得出铝、铜、银的活动性顺序,正确;D.铜、铝、银三种金属单质都不能与硝酸铝溶液反应,使用硝酸铝溶液不能完成比较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目的,错误。故选C。
9.B 解析:X、Y、Z三种金属,其中只有金属X常温下易被氧化,说明三种金属中X的活动性最强;金属Y、Z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只有金属Y表面析出红色固体,说明Y的活动性比铜强,而Z的活动性比铜弱。由于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金属X不可能是金;由于Z的活动性比铜弱,金属Z不可能是铁,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
10.B 解析:如果选择Zn、FeSO4溶液、Ag,Zn和FeSO4溶液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FeSO4溶液与Ag不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银强;通过Zn+FeSO4ZnSO4+Fe,可知反应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生成161份质量的硫酸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11.(1)Fe+CuSO4FeSO4+Cu
(2)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
(3)④可证明铜比银活泼,⑥可证明铁比银活泼,但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合理即可)
12.(1)Ni+H2SO4NiSO4+H2↑
(2)Ni>Fe>Cu
(3)猜想① (4)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