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2025届高考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解题技巧——
题型四
文言文阅读
2025届高考二轮复习
新教材新高考
目录
高考题型归纳
了解高考命题趋势
高效备考
总结解题技巧
了解设问方式,明确提分关键
同类题型练习
壹
贰
叁
当堂检测学习成果,灵活运用
第壹部分
高考题型归纳
新高考Ⅰ卷文言文近三年考点比较:
年份 文本选择 体裁 客观题命题角度
2022 《战国策·魏策三》 国别体史书 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比较事件不同)
2023 材料一:《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孔丛子·答问》 先秦诸子散文、杂记 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概括事实依据)
2024 材料一:《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读通鉴论》 编年体通史、史论 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理解观点)
新高考Ⅱ卷文言文近三年考点比较:
年份 文本选择 体裁 客观题命题角度
2022 《东观汉记》 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概括人物特点)
2023 材料一:《百战奇略》 材料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军事理论专著、问答体兵书 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概括分析原因)
2024 材料一:《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论衡·非韩》 纪传体通史、古代唯物主义论著 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间,却强秦之兵”,请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比较不同)
综观近几年的新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呈现以下几大方面特点:
角度 解说
选材 2022年,1卷和甲卷选文均出自《战国策》,2卷出自《东观汉记》(纪传体史书),乙卷出自《说苑》 (探讨“德”,又名《新苑》,是汉代刘向所编纂的小说集,记述了一些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奇闻轶事)2023年、2024年新高考Ⅰ、Ⅱ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均采用了复合文本,材料由相关的两、三则文言文组合而成。单一材料变成复合材料后,阅读的文字量与之前相比并没有增加,但是阅读的要求显著提高:考生要对两则材料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二者的异同,并按题干要求解决相关问题。这种命题方式不仅可以考查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可以考查考生对比分析、辩证思考的能力。
题型 新高考卷的文化常识题表现出三点变化:一是文化常识贴近课文,较简单;二是Ⅰ卷考查语境中重点实词的含义,并将其与课文中所学的相比较;三是Ⅱ卷考查的内容更广、更灵活,有成语、重要实词、古今异义、文化常 识和修辞现象。新高考大方向开始重视教材,教考结合,题目与教材有一定程度衔接。
备考 策略 强化基础,迁移联想。文言文的命题往往是“选文在课外, 答案在课内”, 因此,应该扎扎实实进行初高中语文教材文言基础的梳理与积累, 熟而能化, 联想迁移。文言文备考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言基 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考生平时要熟悉课本上的文言文, 还要有充足的知识积累。
第贰部分
总结解题技巧
(1)选材呈多样化趋势。继2023年新课标卷采用复合文本命题之后,2024年新课标卷仍然采用这一方式命题,Ⅰ卷为两则材料,Ⅱ卷为三则材料。2023年侧重选先秦诸子散文,2024年侧重选史传+史评。
(2)选文重视立德树人,在内容上积极向上,与当代社会价值观相符。重视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引导考生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比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文言文材料重视军事韬略与强军,体现社会热点;2023年新课标Ⅰ卷和全国乙卷文言文材料重视法治思想,聚焦“赏罚”问题,强调思辨性;2023年全国甲卷文言文材料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
(3)选文以记叙、议论为主,过去考单篇,文字量一般在600字左右;现在考复合文本,文字量大多超过700字,2024年新课标Ⅰ卷已达830字,不仅阅读量增大,而且阅读障碍偏多。
高考命题变化
一、文言文断句题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断句前不要急于答题,先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和方法。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常见设问方式
解题技巧指导
1.文言文断句“三原则”
第一,通读全文,结合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第二,先易后难,把能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第三,重视复查,断完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句子的含意、情理逻辑再检验一遍。
2.找关键词
(1)找名词。
一、文言文断句题
解题技巧指导
名词常作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其后面就可以断句。然后考虑:什么人,做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获得什么结果。
如: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 (《鸿门宴》)
通观上句,共有四个名词:张良、项伯、项伯、沛公。其中, “张良”是主语,第一个“项伯”是宾语,第二个“项伯”是主语, “沛公”是宾语,意为“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沛公”。因此,可以进行断句: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
如果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如: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鸿门宴》)
先用全称,后文“哙曰:‘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中的“哙曰”就不再提姓。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代词,基本上就可以断出句读了。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常见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此、是、斯、兹、夫,表示“这”。
一、文言文断句题
解题技巧指导
(2)找虚词: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他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句首语气词,如“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其前可断句。例如:
①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句末语气词,如“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其后可断句。例如: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语,如“苟”“纵”“故”“是故”“是以”“于是”“向使”“然而”“然则”“虽然”“无论”“至若”“至于”等,其前大多可以断句。例如:
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
②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桓晋文之事》)
●常放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久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例如:
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苏武传》)
●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嘻”“嗟夫”“嗟乎”“呜呼”等,其前后都可断句。例如: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一、文言文断句题
解题技巧指导
(3)看对话: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3.看句式
(1)判断句。
“……者,……也”“……,……也”等。还有表示加强判断的词,如“为”“即”“乃”“则”等。例如:
①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醉翁亭记》)
②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疑问句。
如“奈 何”“如 何”“若 何”等。例如: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②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与妻书》)
(3)反问句。
如“不亦 乎”“何有于 ”“岂 哉”等。例如: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4)选择句。
如“其……其……”“非……则……”“与其……毋宁……”等。例如: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与妻书》)
一、文言文断句题
解题技巧指导
4.看修辞
文言文中常见的反复、对比、排比及并列结构,一般在相同位置有相近或相反词语,应当在它们之间断开。如贾谊的《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例:画横线的句子有四处需要断句,请勾画。
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谓其相曰:“此南朝少年状元也,入翰林十五年,故吾厚待之。”
(节选自《宋史·王拱辰传》)
实战演练
答案: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
解析:画波浪线的部分涉及年号、纪年、升任官职等信息,断句时要考虑这些词的用法以及语法结构等因素。如“至和三年”指时间, “三司使”是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后面都应断开。“聘契丹”意为访问契丹,句意完整,应在“契丹”后断开。在语法结构上, “见其主混同江”是状语后置句,即“于混同江见其主”;“设宴垂钓”是主语省略句,即“其主设宴垂钓”。应在“混同江”后断开。
二、文言词语理解
高考对此考点的考查,从侧重记忆能力的文化常识考查过渡到侧重理解能力的文言实词、虚词考查,或考查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也涉及一定的文化常识。
而2023年则进一步将文言实词单独命题,更加重视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考查。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四个选项,A项考查实词“围”的意义和用法,并与初中教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关联;B项考查实词“劝”的含义,并与高中教材(《兼爱》)关联;C项与原文语境结合,考查对重要词语“具臣”含义的推断能力;D项考查文言古今异义词“诬说”。这说明试题考查形式更加灵活,课内外结合更加紧密,重视考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提醒考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应更加注重知识的内化理解和迁移运用,提升积累运用的能力。
2024年更是延续了这类命题方式,所以备考时,仍然要以教材中的重点文言实词为主。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常见设问方式
二、文言词语理解
解题技巧指导
1.语境推断法
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阅读准则,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这是最常用、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前提是必须了解文段大意,抓住前后关键语句,否则就会无处下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并处在谓语位置,便可推断它是动词“游泳”之义。
2.结构推断法
有些文言文的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在同一位置上的词语意思相同、相对或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如《阿房宫赋》中的“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从句式结构上看属于对称句, “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 “族”就是“灭族”的意思。
3.语法推断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多由形容词、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多由副词充当。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句子的语法结构上基本是一致的,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因此我们解释词语时就
二、文言词语理解
解题技巧指导
可根据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充当的成分来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第11题 A项:围,指被围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从语法上看,文言文中的“襄子围于晋阳中”一句,意思是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地区。“围”处于谓语位置,联结“襄子”与“于晋阳中”,依据语境可知“围”的意思是“被围困”,是被动用法;而“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的“举”,意思是“被推举”,在句中作谓语,属于被动用法,所以二者的用法相同。
4.联想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如: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词义:登上
推知:“使老弱女子乘城。”句义:让年老体弱者以及妇女儿童登上城墙。
如: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苏武传》) 词义:年纪
推知:“公父母春秋高。”句义:您的父母年纪已老。
常见设问方式
三、概括分析题
概括分析题的内容多是命题人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准确解读文本,采用比对法找出正确答案。比对法就是将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比对,反复推敲,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答题技巧归纳为:五大比对。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题技巧指导
1.比对人物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解题技巧指导
三、概括分析题
命题设误 张冠李戴 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
误解形象 把通过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比对方法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例:【原文】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司马光《颜太初杂文序》)
【错误选项】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
【解析】“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说法错误,根据原文“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可知, “效法嵇康、阮籍”的是青州牧,不是颜太初。
2.比对时间、地点
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搞错。考生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并与原文
解题技巧指导
三、概括分析题
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何事,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防止地点概括错误。
命题设误 时序颠倒 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 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空间错位 把不同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时,命题者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
比对方法 分析时特别注意选项中表示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例:【原文】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晋书·鲁芝传》)
【错误选项】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解析】由原文“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可知,被侵占掠夺的是天水郡,不是蜀地。
解题技巧指导
三、概括分析题
3.比对关键词
命题设误 曲解文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
归纳不全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 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比对方法 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命题者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因为故意曲解的词语往往起关键作用,且不易把握,故要认真比对。
例:【原文】(陈登云)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钟化民赍帑金振之。(《明史·陈登云传》)
【错误选项】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钟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解析】“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钟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错误。“帑金”是指国库中的钱币。
解题技巧指导
三、概括分析题
4.比对内容,避免增、减内容
命题设误 无中生有 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 点等内容,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
以偏概全 将原文对某一个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 表范围或程度以及其他类的词语,故意扩大 或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
比对方法 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 查是否有故意添加而原材料未涉及的内容或 词语,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 (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比对选项中有无被命题者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防止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例:【原文】三年,为左丞。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错误选项】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解析】王安石是”自请前往“,而不是”自请燕山府任职“,无中生有。
解题技巧指导
三、概括分析题
5.比对因果关系
命题设误 改变因果 命题者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 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 系改成其他关系。
事件杂糅 命题者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 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是一个人做的,故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
比对方法 辨析时应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产生的原 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 检查关系是否恰当。 比对命题者是否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防止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
例:【原文】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四传为处士文深。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同里闬,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遂命方伯公委禽焉。
【错误选项】赵太夫人当年待字闺中时,烧得一手好菜,父亲的好友十分欣赏,命其子前来求亲。
【解析】父亲的好友因熟悉太夫人勤劳谨慎的情形,才命其子前来求亲,而不是因为烧得好菜。
四、翻译题
文言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的文言知识点多,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了考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解题技巧指导
1.关键实词:对于句中的关键实词,一定要准确译出其意思,不含糊,不意译。例如通假字,翻译时一定要写出其本字, 不能照抄句中原字。
(1)古今同形异义的双音节词语,一定要拆开翻译。如“妻子”,翻译时一定要拆成“妻子、儿女”两个词。
(2)活用词。它们在翻译时大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固有的格式。
①用作状语的名词大都要在前面加上适当的介词。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兄”译为“像对待兄 长一样”。
②活用为名词的动词、形容词,要用动词、形容词作定语并补出中心语。如“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 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中的“坚”“锐”本是形容词,有“坚硬”“锐利”的意思,这里 用作名词,指“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解题技巧指导
③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大都要带上该名词再加一个动词。如“填然鼓之”中的“鼓”应译为“擂鼓”。 ④意动用法要用“认为(以为)……”或“以(把)……为(看作、作为)……”的格式翻译。如“侣鱼虾而友麋 鹿”中的“侣鱼虾”译为“以鱼虾为伙伴”, “友麋鹿”译为“以麋鹿为朋友”。
⑤使动用法要用“使(让)……”的格式翻译。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中的“归”,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之归”。
(3)疑难或陌生的词,要借助语境和实词的推断方法,并联系自己平时的积累去合理地翻译它,而不是硬译或干脆不译。
四、翻译题
2.关键虚词:
(1)必须译出的虚词——换
①有实词义项的则需译出实义,如“之”“其”等。
②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可以进行替换的,如“之”“而”“以”等;即便是语气词也可用相对应的词 替换,如“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中的“于”要译为“在”, “之”要译为“的”。
(2)不必译出的虚词——删
①起语法作用的。如“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又如作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标志的“之”
解题技巧指导
四、翻译题
“者”,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中的“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②表停顿作用的。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也”表示句中停顿,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③起衬字作用的。如“顷之,烟炎张天”中的“之”起补充音节的作用,不译。
④发语词。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中的“夫”为发语词,不译。 虚词翻译时,能译出的要尽量译出,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不然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3.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
②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
③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译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过来。如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状语调到动词 前;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定语和宾语恢复原位。④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 分,确保句意通顺。
⑤固定句式(结构):千万不要生硬地翻译,固定句式有固定的译法,须在平时掌握好。
五、简答题
在文言文阅读中,设置简答题这一题型意在引导考生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归纳、概括分析,体现了对“文”的重视,以此提醒考生备考时要注重进一步疏通文意、扫除文言知识的盲点,从而增强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这一题型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主观题的加入,能让考生通过自身的文言素养读懂文言文,提高考生的理解、概括能力。要准确、熟练地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需要读懂文言文材料,从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并通过认真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整合加工。
常见设问方式
1.比较异同题: (2022新高考Ⅰ卷) 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 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概括。
2.归因分析题: (2021新高考Ⅱ卷) 文中说到“边境之间, 稍得休息”, 具体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2020新高考Ⅰ卷) 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 救助成功没有 请简要说明。
3.内容概括题: (2022新高考Ⅱ卷) 《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 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
4.观点评价题: (2021新高考Ⅰ卷)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 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解题技巧指导
五、简答题
1.比较异同题。
此类题属于创新题,它不仅仅集中在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上,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在试题命制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开拓性、探究性、创新性的要求。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的指向性,即比较的内容;其次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本,注意勾画与题目相关的词句;最后筛选提取要点,分点分条组织答案。
2.归因分析题。
在近几年高考题中所占比重比较大,这类题重点考查考生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以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的能力。
①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出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
②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一段中,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选。
③据果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
④在转述概括文中带“原因”的词句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尤其是对于表示原因的相对委婉、间接的词句,应注意转换说法,以求既符合原意,又符合题干要求。
解题技巧指导
五、简答题
3.内容概括题。
仔细审题,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之上,确定问题所涉及信息的区间,然后分析归纳,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条分缕析,争取答题全面。具体应注意如下方面:
(1)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或精神品质
①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来概括;
②从文中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
③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概括。
(2)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
①细读文本,勾画与事件相关的关键词语(时间、地点、人物等);
②根据题干要求,筛选提取有效信息;
③按照“人物+事件”或“事件+怎么样”的思路组织答案。
4.观点评价题。
这类题难度较大,它要求在分析概括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人、事作出评价,阐明理由。答好它,要把握两个关键点:
①准确把握原文意思,尤其是题干涉及的关键文字。弄清楚事件的始末、人物的言行等。
②基于文本作中肯的分析、评价。分析、评价不要脱离原文,发表看法要实事求是,不要武断,也不要拔高或无中生有。
就答案构成来讲,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看法、观点,要求鲜明、准确、简洁;另一部分是阐明理由,要求结合文字,理由充分。
第叁部分
同类题型练习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十二月,丁未,朗陵公何曾卒。曾厚自奉养,过于人主。司隶校尉东莱刘毅数劾奏曾侈汰无度,帝以其重臣,不问。及卒,博士新兴秦秀议曰:“曾骄奢过度,名被九域。宰相大臣,人之表仪,若生极其情,死又无贬,王公贵人复何畏哉!谨按《谥法》,‘名与实爽曰缪,怙乱肆行曰丑’,宜谥丑缪公。”帝策谥曰孝。
绥,曾之孙也。初,何曾侍武帝宴,退,谓诸子曰:“主上开创大业,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及身而已,后嗣其殆乎!汝辈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属必及于难。”及绥死,兄嵩哭之曰:“我祖其殆圣乎!”曾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子劭,日食二万。绥及弟机、羡,汰侈尤甚;与人书疏,词礼简傲。河内王尼见绥书,谓人曰:“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人曰:“伯蔚闻卿言,必相危害。”尼曰:“伯蔚比闻我言,自己死矣。”及永嘉之末,何氏无遗种。
臣光曰:何曾议武帝偷惰,取过目前,不为远虑;知天下将乱,子孙必与其忧;何其明也!然身为僭侈,使子孙承流,卒以骄奢亡族,其明安在哉?且身为宰相,知其君之过,不以告而私语于家,非忠臣也。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有删改)
材料二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节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有删改)
1.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吾A每B宴C见D未E尝F闻G经H国I远J图K惟L说M平N生O常P事Q非R贻S厥T孙U谋V之W道X也
答案:DKQ
解析:“吾每宴见”省略了宾语“他(武帝)”,构成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应在“见”后断开,即在D处断开;“闻”的宾语是“经国远图”,应在“图”后断开,即在K处断开;“说”的宾语是“平生常事”,应在“事”后断开,即在Q处断开。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爽”,意为“违背”,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 卫风 氓》)中“爽”的意思不同。
B.“殆”,意为“大概”,与“县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中“殆”的意思相同。
C.“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态度,与“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相”的意思相同。
D.“比”,意为“等到”,与“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为政》)中“比”的意思不同。
B
2.解析:本文中“殆”意为“危险”,“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中“殆”意为“近,接近”。二者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曾生前生活奢侈无度,多次遭到弹劾,但皇帝都因其已然去世而不查问追究。
B.何曾子孙后代更加奢侈,且为人十分傲慢,最终落得家族灭亡的后果。
C.河内王尼断言何绥的德行有亏,必定命不长久,自己直言批评也不可能被何绥伤害。
D.司马光认为何曾缺乏真正的智慧,缺乏作为一个臣子的忠正品格。
A
解析:“皇帝都因其已然去世而不查问追究”错误。由原文“司隶校尉东莱刘毅数劾奏曾侈汰无度,帝以其重臣,不问”可知,应是皇帝因其是重臣而不加追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2)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答案:(1)伯蔚身处乱世却如此骄傲豪奢,难道能免除祸患吗?
(2)平民百姓欲望少就能自我谨慎,节约费用,远离罪过,使家庭丰足。
解析:(1)“矜”,骄傲,自满;“乃尔”,如此,竟然这样;“其”,表示反诸,岂,难道。(2)“小人”,地位低下的人,平民百姓;“谨”,小心,谨慎;“丰”,使……丰足。
5.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与《训俭示康》中均对“侈”发表议论,但论述方法有异,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在《资治通鉴》中,采用举例论证:举何曾侈奢亡族之事来说明何曾“不明”。②在《训俭示康》中,采用对比论证:将“俭”与“侈”的影响进行对比,证明了“侈,恶之大也”。
解析:由材料一“曾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子劭,日食二万。绥及弟机、羡,汰侈尤甚;与人书疏,词礼简傲”“及永嘉之末,何氏无遗种”可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采用举例论证:举何曾侈奢亡族之事来说明何曾“不明”。由材料二“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故曰:侈,恶之大也。”可知,在《训俭示康》中,司马光采用对比论证:将“俭”与“侈”的影响进行对比,证明了“侈,恶之大也”。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十二月丁未日,朗陵公何曾去世。何曾丰厚地供养自己,超过了君主。司隶校尉东莱人刘毅多次弹劾何曾奢侈无度,晋武帝因为何曾是重臣,没有追究。何曾死后,博士新兴人秦秀议论说:“何曾骄纵奢侈超过限度,名声传遍了九州。宰相大臣,是人们的表率,如果活着的时候随心所欲,死了以后又不受贬抑,王公贵人还怕什么呢?我慎重地查阅《谥法》,‘名称与实际违背叫作缪,乘乱肆意妄为叫作丑’,应当为何曾定谥号为丑缪公。”晋武帝(没有采纳秦秀的建议,)下令赐何曾谥号为孝。
何绥是何曾的孙子。当初,何曾曾在晋武帝的宴会上侍奉,离开宴会回到家后,对儿子们说:“皇上开创伟大的基业,我每次在宴会上见他,从没有听到治理国家的长远打算,只是听他说平生的日常事情,这不是为子孙后代考虑的方式;他只考虑自己罢了,他的后代危险呀!你们还能够免于灾祸。”又指着孙子们说:“(你们)这些人一定会遭到国难。”等到何绥死后,哥哥何嵩哭着说:“我们的祖父大概接近圣人了啊!”何曾吃饭一天要花费万钱,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儿子何劭,吃饭一天花费两万钱。何绥和弟弟何机、何美,更加奢侈;给人写信,用词傲慢。河内人王尼看到何绥写的信,对人说:“伯蔚身处乱世却如此骄傲豪奢,难道能免除祸患吗?”听的人说:“伯蔚听到你的话,一定会加害你。”
王尼说:“等伯蔚听到我的话,自己已经死了。”等到永嘉末年,何氏一家已经没有子孙留存在世了。
臣司马光说:何曾议论晋武帝苟且懒惰,只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考虑;而预知天下将要发生变乱,子孙一定会卷入这忧患当中,多么英明!但是自己超越本分奢侈无度,使子孙继承这坏毛病,最后因为骄傲奢侈而亡族,这英明又在哪里呢?况且身为宰相,知道自己君主的过错,不忠告君主却在家私下议论,不是忠臣。
材料二
御孙说:“节俭,是所有德行共有的;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共,就是同,是说有德行的人都是从节俭做起的(或:有德行的人都是从节俭中培养出来的)。节俭就会欲望少,君子欲望少就不会被外物役使,就可以正道直行。平民百姓欲望少就能自我谨慎,节约费用,远离罪过,使家庭丰足。所以说:节俭,是所有德行所共有的。奢侈就会有过多的欲求,君子欲求过多就会贪图富贵,走邪道,招惹祸端。平民百姓欲求过多就会贪求浪费,使家庭破败,使自身丧命,因此他们做官必会接受贿赂,住在乡野必然成为盗贼。所以说: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
——2025届高考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解题技巧——
感谢观看
2025届高考二轮复习
新教材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