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 选择性必修三册复习(共194张PPT)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复习课件 选择性必修三册复习(共194张PPT)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4 22:4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4张PPT)
选择性必修
三册合集复习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政治:以世袭制打破禅让制传统。
2.商
(1)实行内外服制。
(2)商朝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3.西周
(1)内容
①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和卿大夫继续分封,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②周天子和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特征
①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②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它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制约。
③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
(1)春秋时期,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都进行了重大变革,君主权力加强。
(3)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
(1)皇帝制:这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各司其职。
②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卿”。
③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3)郡县制
①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和县两级。
②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③郡下设县或道,郡县主要官吏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
(4)文书制度:秦朝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1)汉
①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是三公九卿制。
②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以后,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④东汉时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长。
(2)隋唐:三省六部制
①内容:三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②特点: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③意义: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宋: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
(4)元: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5)明
①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绵延1 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
②废宰相后设立内阁,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6)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2.地方行政制度
(1)汉
①沿袭秦的郡、县二级制,还包括王国和侯国。
②到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2)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3)隋唐
①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
②唐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统兵征战,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4)宋:初期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来又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5)元:实行“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地方制度。
(6)明清
①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其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安派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②清朝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
③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1)内容
①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③官员由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④陪审法庭是主要司法机关。
(2)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
2.斯巴达:寡头政治
(1)公民大会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军事统帅权。
(2)长老会议员终身任职。
(3)监察官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
3.罗马共和国:贵族寡头政治
(1)执政官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主要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
(2)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
(3)公民大会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4.罗马帝国:君主独裁统治
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实行独裁统治。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特征:封君、封臣为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是中古西欧国家制度的重要特征。
2.法国:等级君主制
(1)确立: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2)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3.英国:议会君主制
(1)确立
①13世纪初,英王约翰被迫签订限制王权的《大宪章》。
②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
③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2)特点: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议会以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
(1)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奠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2)18世纪,逐渐形成内阁制度。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
2.美国:联邦共和制
(1)背景:北美独立战争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
(2)内容
①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
②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国会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
3.法国:议会共和制
(1)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
(2)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新宪法。经过数年动荡,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背景: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诞生,其标志是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建立。
(2)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
(3)内容 ①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 ②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③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4)作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党政治
(1)开始:辛亥革命后。
(2)转折:1913年春“宋教仁案”发生和二次革命被镇压。
(3)失败: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位,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4)影响:袁世凯走上帝制之路,但不久被迫取消帝制。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
3.国民政府的“训政”时期
(1)开始:1928年。
(2)表现
①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②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党政府总揽执行。
③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3)实质:一党专政。
(4)结束: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
(1)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2)建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3)性质: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大众。
(4)作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1)措施
①中国共产党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
(2)作用: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3.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人民政权
(1)举措
①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②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
(2)作用: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理论探索: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基础: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2)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3)性质: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4)作用: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5)挫折:1957年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6)完善: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许多重要进展。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2)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③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4)完善
①改革开放后,该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②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③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
(1)背景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②这一时期,兼并战争不断。
(2)目的: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
②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③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内容
①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
②孝文帝亲政后,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3)作用
①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
③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3.北宋——王安石变法
(1)背景
①北宋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②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③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④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进行改革,但新法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因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失败。
⑤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2)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
(4)作用: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
(5)结果: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4.明朝——张居正改革
(1)背景
①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
②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③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2)内容
①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②裁减开支,清丈土地。
③改革税制。
(3)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4)结果: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4)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2.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9月。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
(3)结果: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慈禧太后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4)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③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3.清末新政(1901年开始)
(1)背景: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3)评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
4.民国时期的改革
(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新中国成立初期
①内容: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②作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①标志:毛泽东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
②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③结果: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3)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4)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5)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6)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7)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察举制
①形成:汉武帝时期。
②含义: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③影响: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3)九品中正制
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②开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
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④作用: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官员管理
(1)上计制: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主要办法。
(2)刺史制度: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
(1)背景:南北朝以来,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3)内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2.官员的考核
(1)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2)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3.官员的监察
(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2)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
(1)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2)明清
①形式: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②内容: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③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
2.官员的考核
(1)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2)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官员的监察
(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中古时期的恩赐制不能满足处理繁多国家事务的需要。
2.17—18世纪,欧美国家的官员选拔仍存在许多问题。政党分肥制造成官场腐败,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政府行政效率。
3.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迫切需要
(1)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2)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英国最早确立文官制度
(1)18世纪初,英国规定除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2)19世纪初,英国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长期任职的文官常务次官职位。
(3)1855年建立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4)1870年,英国规定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最终确立文官制度。
2.其他国家文官制度的确立
(1)1883年美国确立文官制度。
(2)二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最终建立起来。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1.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2.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
3.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四、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
1.积极
(1)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2)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2.消极: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的层次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1.科举制度的变化
(1)背景: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2)表现
①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
②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③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④1901年,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⑤1906年起,科举制度被废除。
2.选官制度改革
(1)新政开始后,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成绩优秀者可以“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2)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建立。
(3)1904年后,清政府又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
(4)1905年后,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2)内容
①在官员选拔方面,以考试制度为主,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②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
(3)意义: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2.北洋政府时期
(1)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
(2)1913年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3)甄别是指对已经在文职官位上工作的人,通过各种检验、调查、检查等决定其能否留任。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意在保持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2)公务员选任由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需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
(3)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第一部《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1.干部制度
(1)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的干部制度。后来,我国又建立了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2)改革开放后,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此时,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
(3)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2.国家公务员制度
(1)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2)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秦律十八种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唐律疏议》书影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背景
(1)西周统治者建立了礼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
(2)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3)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
(4)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①《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②郑国的子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2.内容
(1)儒家的德治思想
①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 ②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③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2)法家的法治思想
①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 ②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③韩非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要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评价
(1)儒家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律的编纂。
(2)汉承秦制,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
(1)特点:律令儒家化。
(2)表现
①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②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
(1)编纂《唐律疏议》
①律在唐初经过多次删繁就简,唐高宗永徽年间修订颁布《永徽律》,后又最终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
②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③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2)提倡礼治: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这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是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3)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著有《天圣令》。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教化
(1)背景
①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
②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和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③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内容
①宋朝以后,儒学人士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②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③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
(3)特点:乡约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罗马法
(1)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
(2)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2.英美法系
(1)11世纪,诺曼王朝王室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巡回审判。
(2)12世纪,在英国逐渐建立普通法。
(3)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
(4)“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5)美国等国也制定了本国法律,他们构成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
3.大陆法系
(1)13世纪以后,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2)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此后制定一系列法律。
(3)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被称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4)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议会行使)、行政权(行政机构行使)和司法权(法院行使)。
2.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3.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为了保证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4.西方法律制度存在很多局限性,如财产多少决定法律地位的高低及黑人、原住民和妇女不能享有完全的公民权等。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1.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
(1)基督教的发展
①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
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国家逐渐接受了基督教。
③基督教影响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基督教的教化
①教士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宣讲教义。
②他们还开办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基督教会都要介入,几乎所有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
④教会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财产等,要求人们逆来顺受、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
⑤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2.新教
(1)产生: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
(2)主张
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
②新教还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1)成就
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
(2)作用: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建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2.中国法制建设的形成时期
(1)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3.中国法制建设的完善时期
(1)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3)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中共十八大以来
①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②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③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④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⑤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⑥2020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背景: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杰出代表。
(2)表现
①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②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③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2.改革开放后
(1)背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表现
①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②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③1994年,中共中央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④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提出
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
③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意义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
(1)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2)秦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2.汉
(1)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汉初,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大败匈奴。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
(3)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
(4)在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5)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礼部及鸿胪寺。
2.隋朝
(1)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2)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统治。589年,百越女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
(3)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3.唐朝
(1)唐朝政府与边疆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2)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3)南诏王曾多次被唐朝加封并遣子弟入唐学习。
(4)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设安东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
4.宋朝:先后与辽、西夏、金并立,各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未中断过。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
(1)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
(2)元世祖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3)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
2.明
(1)明朝有礼部、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
(2)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九边”。
(3)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4)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在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在西南设土司。
(5)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3.清
(1)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3)通过军事斗争平定噶尔丹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西北边疆。
(4)清政府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
(5)在西南,清政府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汉
(1)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
(2)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2.隋唐至宋
(1)陆路: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管理通商事务。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地区。
(2)海路
①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也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
②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③宋朝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又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3.元: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13世纪,马可·波罗抵达中国,17年后,由泉州经海路回到威尼斯,留下《马可·波罗行纪》。
4.明: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
5.清
(1)1689年,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
(2)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但清政府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专制王权国家
(1)背景
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②宗教改革运动使各国的世俗权力得到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2)表现
①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②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到达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2.民族国家
(1)背景
①13世纪,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②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③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
⑤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2)经过: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3)特点: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原因
(1)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2)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2.过程
(1)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2)1618年,德意志新教同盟与天主教同盟爆发战争,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
(3)1648年,交战各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①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②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③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4)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在此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
3.意义
(1)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2)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维也纳体系。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2)表现
①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②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③1928年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遭破坏。
(2)表现
①1945年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a.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
b.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②1946年,国际法院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类国际组织数量的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④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国际法的实施仍然有很多局限性。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1)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逐渐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2)在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3)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4)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2.标志: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
①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②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
(2)意义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1.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2.表现
(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
(2)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进行了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
(3)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4)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5)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3.作用
(1)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
(2)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3)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
4.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2.特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3.内容: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1)“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3)“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4.成就
(1)新中国成立之初
①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
②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③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求异”方针,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
④到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①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②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3)20世纪70年代
①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
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④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背景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
(2)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2.成就
(1)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3)世纪之交,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4)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5)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6)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
(7)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
(8)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9)中国还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行有关职责,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背景: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成就
(1)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2)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3)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4)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5)中国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
(6)多项推进中外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也相继出台。中国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铜铸币
(1)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
(2)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4)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2.纸币
(1)北宋,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2)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3)明朝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3.白银
(1)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
(2)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3)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4)晚清时,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4.民国时期货币
(1)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2)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流通银元,将白银收为国有。
(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由于急速贬值,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国民政府又发银圆券,仍以失败告终。
5.人民币
(1)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
(2)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五套,形成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3)长期以来,人民币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金本位制
(1)形成: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形成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2)特点: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3)作用:金本位制的实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4)瓦解及影响
①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②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③英国、法国和美国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2.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
①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②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
(2)形成: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特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4)影响
①积极: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
②消极:美元取得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5)瓦解: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后来,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秦汉时期
(1)田赋
①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
②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
(2)人头税
①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
②汉朝时,分口赋、算赋,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
③汉朝还征收财产税,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
(3)徭役
①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
②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等繁重劳动。正卒役期一般是两年。戍卒役期一般是一年。
2.隋唐时期
(1)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2)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3)建中元年(780年),唐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3.宋朝
(1)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2)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
(3)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4.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
5.明清
(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2)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①内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②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3)清朝
①内容: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
②意义:中国历史上存在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2.个人所得税制度
(1)起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
(2)演变
①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
②1936年,国民政府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新中国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④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⑤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
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3.汉朝
(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4.隋唐
(1)隋建立后,重新核定户籍。
(2)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5.宋朝:宋朝户籍分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6.元朝:按职业划分户口类型,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7.明朝
(1)明朝以职业定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2)明朝的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
8.清朝
(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
(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
(3)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4)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社会治理
(1)秦汉: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相互监督。
(2)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互相监督。
(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法。
(4)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
(5)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宋之前
(1)社会救济: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
③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2)优抚政策
①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鸩杖,以示尊重。
②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2.宋之后
(1)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①代表: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
②作用: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2)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3.政府和社会救济的不同
(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2)社会力量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等。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村社实行自治,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2.西欧封建社会
(1)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
(2)10—11世纪,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其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近代
(1)背景:近代民族国家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表现
①英国在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②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③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4.二战后
(1)表现
①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②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
③社区不仅提供各项服务,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
(2)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5.20世纪80年代以后
(1)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2)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3)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得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基础知识复习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西方国家
(1)建立与发展
①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
②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③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
④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⑤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2)评价
①积极
a.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消极
a.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b.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2.现代中国
(1)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采集和渔猎经济
(1)时间:远古时期。
(2)特点
①食物: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
②工具: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
③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生活。
④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⑤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1)产生: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2)表现
(3)农业出现的影响
①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
a.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b.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c.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②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a.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
b.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
c.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a.天文历法获得较快发展。
b.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
2.物种外传: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农作物在美洲的推广
(1)农作物
①粮食类:小麦、大麦、水稻。
②水果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
③蔬菜类:黄瓜、豌豆。
④经济类:甘蔗。
(2)推广
①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②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2.畜禽在美洲的推广
(1)表现:欧洲移民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
(2)影响: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1)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
(2)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
(3)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1)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2)玉米、马铃薯、甘薯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1)水稻在北美的推广,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1)对美洲
①马、牛、羊等动物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
②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
③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对中国
①玉米、甘薯等耐寒高产美洲作物的引进,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
②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水土流失。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1)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过程
①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②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2.畜牧业现代化
(1)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2)生产规模大型化:大型养鸡场可饲养1 000万到2 000万只肉鸡,或100万只蛋鸡;大型养猪场可饲养1万到10万头猪。
3.渔业现代化
(1)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
(2)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
(3)养殖种类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1.农业家庭式劳作
(1)原因: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2)表现
①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②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2.农业庄园式劳作
(1)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
(2)表现
①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
②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③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3.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
(1)含义:手工业家庭式劳作是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作坊式劳作是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
(2)特点: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
(1)背景: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2)标志: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3)特点: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2.工厂制度
(1)背景:工厂的出现。
(2)特点
①为保证机器的昼夜运行,工人实行倒班制。
②规章制度严格,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迫使工人服从管理。
③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
④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3)影响: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近代中国的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
(1)产生: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2)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问题: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2)解决: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2.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1)工业革命中英国的人工运河、铁路运输发展迅速。
(2)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1)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2)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
(1)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1)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表现
①英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②中国: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6.消极影响
(1)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2)结果: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5)海洋技术
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②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 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③2012年,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试潜,成功突破7 000 米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6)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
2.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
(1)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
(2)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3)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
(2)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1.商业贸易的起源
(1)时间:原始社会后期。
(2)条件: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
2.古代中国的国内贸易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1.货币
(1)产生与发展
①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
②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
③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
(2)作用
①货币的诞生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
②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
③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2.信贷
(1)古代世界信贷的发展
①两河流域:公元前22-前21世纪,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不同形式的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
②古埃及:公元前16-前11世纪,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
③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雏形。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2)古代中国信贷的发展
①中国古代《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
②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
③唐朝: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
④宋朝: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
⑤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
⑥清朝:除传统借贷关系外,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
3.商业契约
(1)古代世界商业契约的发展
①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广泛使用。
②两河流域:公元前2600年左右,人们已经使用契约,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
(2)古代中国商业契约的发展
①商周时期:出现了契约。
②汉朝以后:凡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
③唐宋以后:契约应用更加广泛。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
1.开始形成
(1)推动因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2)过程
①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活动。
②17-18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
(3)影响: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初步形成
(1)原因
①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影响: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3.最终形成
(1)原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外,还利用资本输出,控制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大量的财富。
②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影响: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2.表现
(1)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3)商品品种的增多
①原因: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②表现
a.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
b.来自东方的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
c.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成为殖民者掳掠黑人奴隶的场所,奴隶也成为贸易商品。
d.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①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
a.形成:17世纪,英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荷兰,并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b.表现: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②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过程
①实施新经济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
②斯大林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使苏联工业总产值于1937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
(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2)表现
①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
②德国、意大利、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部门的生产效率。
4.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危机
(1)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
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
(2)表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5.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①原因: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②结果:改革陷入困境,最终导致东欧发生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
(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①过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影响: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6.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
(2)成效: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
(3)存在问题: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7.21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
(1)特点
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
②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中国的应对措施
①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1.二战后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1)原因:由于战争与经济危机,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国际贸易总量因此增速放缓,落后于生产的增长速度。
(2)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选择性必修三册知识点复习
经济与社会生活基础知识复习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2001年。
(2)意义: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