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象共舞C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与象共舞C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3 22:2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7课《与象共舞》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松弛、尴尬、气氛、熟视无睹、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对比导入,初识泰国象
1.师板书:象。
2.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在哪儿见过的?说说你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
4.师: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里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大象的故乡——泰国,在这个有着美丽风光与独特文化的国家,在这个被称为“万象之国”的异域国度,你又将见到怎样的大象呢?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赵丽宏去泰国感受“与象共舞”的魅力。板书补充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设计一个疑问:“如果你有机会到泰国,你又将见到怎样的大象?”把这个“疑”设在点子上,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泰国象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走进泰国象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归纳:谁与象共舞?象是怎么跳舞的?人怎么会与象共舞呢?人与象是怎样一起舞蹈的?
2.打开课文,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遍,思考:课文有五个自然段,看看每个自然段都在写些什么?如果能够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更好!
3.反馈:第一自然段:在泰国遇到象是很自然的事。
第二自然段:象是泰国的国宝。
第三自然段: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四自然段: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第五自然段: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4.小结: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并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本课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后分述的方法。抓住这些中心句,我们读起来就能比较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5.师生合作读五个中心句。
【设计意图】课始让学生读通课文,对全文有一个整体了解,是提高阅读效率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找到文中五个关键句,领悟先概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既突破了本课学习的难点,也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三、读悟课文,亲密接触泰国象
1.读悟第5自然段。
(1)师:说到人、象之间没有距离,我想你们脑海里面一定会有一幅印象特别深刻的画面、特别深刻的场景,是哪一个呢?在脑海里迅速搜索一下。  
(2)自由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3)老师范读第5自然段,学生说脑海中的画面。
扣住“翩翩起舞、拥、舞之蹈之、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挥舞”等词语充分谈体会。
(4)替换角色朗读。
  ①此时此刻我们就是观众,我们就是人群,我们就是舞之蹈之的每一个人,请把你们的这种陶醉读出来。
(课件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我们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我们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我们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②多么热烈的气氛,多么陶醉的场景啊!同学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成为一头舞之蹈之的大象吧。来,我们站起来,用自己的动作,用自己的声音,和人们舞之蹈之吧。
  (课件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我们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我们,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我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5)师小结:多么热烈的场面啊,这真是人与象共舞。人那么高兴,象也那么高兴,这实际上就是人和象之间的一份亲密,一份和谐。(板书:亲密和谐)
2.读悟第4自然段。
这份人象之间的亲密和谐仅仅体现在人与象共舞中吗?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课文还写了大象哪些有趣的事?
预设一:学习“为人按摩”。
(1)课件出示: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它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板书:为人按摩)
(2)课件演示:大象给人做按摩的图片。
(3)师:如果让我躺在地上让大象按摩,我可不敢,万一大象踩着我或伤害到我怎么办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慢慢地、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来谈。)
(4)师:你看,就是这么几处细致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大象多体贴,让我们也来接受大象的按摩,再次感受一下大象的体贴吧。
预设二:学习“与人开玩笑”。
(1)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有一次,我看到一头大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脱皮鞋的大象一点儿也不理会女士的乱叫,用鼻子挥舞着皮鞋,绕着围观的人群转了一圈,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身边,把皮鞋还给了她。那位女士又惊奇又尴尬,只见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那庞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竟然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板书:与人开玩笑)
(2)各位女士们,看到大象这样和你们开玩笑,你有什么感受呀?
(3)趣读。
预设三:学习“为人表演”。
(1)师板书:为人表演。
(2)课件演示:大象为人表演的图片。
(3)说说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充分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读通、读懂、读透,多种形式的读有利于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特别是替换角色朗读,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读出感受,读出画面,进一步体验人象合一的境界。
四、深化提高,感悟交流
1.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交流。
2.出示作家心语,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在泰国人和大象的关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泰国人和大象的关系,使我看到了这种人和动物共同生活的理想状态。              
——赵丽宏《天地间的美妙奇观 ——关于<与象共舞>》
3.师小结:如果我们也能与动物如此信任和尊重,我们必定能与动物和谐相处,也许有一天,当藏羚羊的耳朵不再被盗猎者的枪声惊醒,当水獭的家园不再被骚扰,当小鸟能安静地停靠在我们的肩膀,当金丝猴能向我们绽放美丽的笑颜时,我们或许也能达到与象共舞的和谐的境界。我们也会与象共舞,甚至与……共舞。
【设计意图】一节课应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把自己在课文中感悟到的、体会到的与大家交流,进行思想交换,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引出“作家心语”,内化文本内容,升华文章主题。
板书设计:
27 与象共舞
为人按摩 亲密和谐
与人开玩笑
为人表演
教学建议:
《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教学中,建议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1.紧扣教材特点,以读为主。教学略读课文,不可像精读课文一般字斟句酌,但也不可浮光掠影般一带而过。略读课文的学习是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本课的教学应以朗读为主,力求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精髓、以及言外之意。
2.找准着力点,引导求精。略读教学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与象共舞》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都是按照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但是五个自然段又单独成段,如果逐段上,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是我们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第4、5两段,抓住“与象共舞”等场景,品词析句,启发学生想象,入情入境诵读。在学生的自读自悟和老师的点拨引导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与象共舞是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极致表现,人与象不仅共舞,甚至共生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