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彩色的非洲
设计理念:
1.根据自主阅读课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时采用,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精讲与自主感悟相结全,抓住文章的两大特点:即结构上的和语言上的特点来展开学习,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2.根据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通过生动、形象、丰富、鲜明的画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体会非洲的非凡魅力——彩色的世界。
教材赏析:
《彩色的非洲》是“异域风情”的最后一课,描写非洲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这是一篇自主阅读课文,文章语言优美,条理非常清晰。文章开头以“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结尾又以“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两句直接抒发心意的感叹句,既首尾照应,又呼应了课题,表达了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这种在结构上采用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非常值得学生去借鉴。而且文中段与段的过渡也十分自然,层次分明,使文章顺畅自然。课文的另一亮点就是语言优美生动,如,“其颜色不仅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在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无不体现着意境的色彩美和语言文字本身的美,读来就像欣赏一幅幅五彩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同时,对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又是深深的佩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色彩斑斓、繁花似锦、绿海荡波、目不暇接”等词语。
2.了解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展示非洲的色彩斑斓的,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并学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了解文章的表达特点,仿写一种或几种动物。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展示非洲的色彩斑斓的,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通过对文章重点词句的品味,感受非洲的风情人情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通过对文章重点词句的品味,丰富对非洲风情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关于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特产、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非洲地图、动物图片、非洲绘画、工艺品等视频、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近非洲
说非洲。
(出示地图)【PPT2】这是哪里?对,这就是在非洲。谁能简介地向我们介绍一下你印象中的非洲。
揭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作者彭仁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因为在他眼中这是一个(板书)彩色的非洲。读题。【PPT3】
二、初步感知课文,走入彩色非洲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生字新词。读后想一想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
指名朗读印象深刻的语段,检查朗读是否正确流利。
教师随机发现需要强调的生字新词的读音。
斑斓(lán) 炽热(chì) 渗透(shèn) 聆听(línɡ) 红沙瓤(ránɡ) 粗犷(ɡuǎnɡ)
交流初读了解的信息。
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板书:蓝天、骄阳、植物、动物、日常生活、艺术)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来概括吗?
出示【PPT4】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课文的第一句就直接地告诉我们这是个彩色的非洲,最后又以类似的一个感叹句结束,这是一种什么结构的表达方式?(板书:总分总)
那么对于蓝天、骄阳、动植物、日常生活、艺术,又是以怎么样的方式来接连的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交流:过渡句。【PPT5】
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小结:作者运用一系列的过渡句,自然而有序地向我们介绍这个彩色的非洲,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好好把握,灵活运用。
品读课文,体验彩色非洲
精读第四段。
(1)师:下面我们就先去看看非洲的植物是怎样的色彩斑斓。【PPT6】默读相关的段落,想一想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非洲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PPT7】对于这部分文本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读后感受。
(3)交流反馈(随机出示)。
“无论是乡村,市郊还是城里,到处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过大多是野花,比我们栽在盆里的花还要硕大,还要茂盛,还要鲜艳。”【PPT8】
①“到处”会是在哪里?你也能用上“无论……还是……”说一说吗?
②是啊!真是处处是花海,在乡村,到处开放着……(引读);在市郊,…… (引读);在城里……(引读)。
③你从三个“还要”又读出了什么?
④是呀,所以作者才会说非洲真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一句吧。
“非洲的花之所以多,是因为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PPT9】
第一句在这一段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过渡句:承上启下)
“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你还读出了什么?(数量多,颜色艳)
默读这第二句,你能找到哪些修辞方法?(比喻、拟人)
读一读。
“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看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PPT10】
什么是妙不可言,妙不可言的是什么?(妙:美妙。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那什么又叫含情——脉脉(mò)(PPT)面着这位那你含情脉脉、频频点头的少女你想说什么?
指导朗读。多美的花树啊!读一读,重点读好:“紫的、黄的、绿的、红的。”(惊喜、深情)
引读: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写树开花,让我们仿佛置身一片花海中,你瞧,芒果树——,你看,仙人树——,你看这里——,在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贵宾吧!你瞧那里——让人啧啧称赞。最妙不可言的是花树,远远望去——怪不得作者说:非洲真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4)质疑:对于这部分还有什么问题吗?(选取些有价值的问题,利用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交流)
2.根据方法,自主学习。
刚在我们一起去领略了非洲植物的色彩斑斓,用了二读一问的方法。一读,就是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二读,就是读出文本的精彩之处(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非洲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一问,就是对于这部分文本你还有什么疑问。下面请大家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内容,也用这种方法去学一学。
3.交流反馈。
(1)骄阳、蓝天:
①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读后感受。【PPT19-20】
②你还有什么疑问?谁能帮帮他(她)?
③齐读。
(2)动物:
①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读后感受。
②理解“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为什么会这样?
③你还有什么疑问?
④仿写。
现在我们一起去扎伊尔维龙加天然动物园看看这个彩色的动物世界,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欣赏。【PPT11-18】
(小练笔:作者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介绍了彩色的植物,你能学学作者的样子来写一写彩色的动物吗?可以介绍几种动物,也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把一种动物写具体。)
(3)日常生活:
①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读后感受。
②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③思考:【PPT21】
a. 对于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去介绍的?
b. 填一填:
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你瞧,他们衣服 ,仿佛是 ;你看,他们吃的食物亦是 ,似乎 ;同样,住的地方更是 ,让人如同 。其实,他们的 , 也一样 , 。
④选择感兴趣的句子读一读。
(4)艺术:
①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读后感受。
②你还有什么疑问?
③非洲绘画、舞蹈视频欣赏。【PPT22】
④男女生分组朗读。
小结:彩色的非洲不光自然景观是色彩斑斓的,风土人情也是多姿多彩的。怪不得作者一再强调。(出示):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四、迁移拓展,课外延伸(可以任选一、二个)【PPT23】
摘抄文中你觉得优美的句子,背一背,积累语言。
推荐阅读:《多彩的非洲》——新华记者笔下的神秘大陆(高秋福著)。
以“走进非洲”为主题,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乡也是彩色的,依照课文的表达方法,写一写。
教学板书:
色彩斑斓(总)
↓ 骄阳、蓝天
植物:比喻、拟人
28彩色的非洲 (分) 动物
过渡句 日常生活
↓ 艺术
多姿多彩(总)
教学反思:
作为一篇篇幅很长的略读课文,要在一课时内让学生充分走进语言文字,感受非洲的魅力都显得有些仓促。于是,我紧紧围绕“色彩斑斓”这一中心词展开教学,精读与略读相结合,从扶到放,一步步来体会非洲的精彩。
1.梳理本文的文脉,了解本文表达特色。课文的结构非常的清晰,有特点。所以,一开始就让学生先去理清文本的脉络,通过找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使学生对作者的构文一目了然。理清文章的条理,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使学生产生对文本整体的直觉感受,为深入研读作好铺垫。
2.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抓住植物这一部分进行重点讲解,在优美的文字中畅游,体会非洲植物带给我们强烈的色彩美,领悟到作者的用词准确、想象丰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并在学习动物部分时进行模仿。而其他的内容,仿照植物部分“二读一问”的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自信的学习。这篇略读课文,就应放开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渔”去捕“鱼”。
3.在质疑中拓宽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文往往是高段学生最感兴趣的。略读不等于不读,只不过以学生的自主体会为主,利用质疑,可以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结合大家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补充、解疑,丰富他们的认知。在一边学课文的同时,一边介绍搜集到的资料,既能掌握书中的知识,又能增加课外的知识,增进对非洲的了解。
纵观整堂课,也有几处教学细节处理不当:
1.在质疑的过程中,一开始个别学生的问题讨论的价值不大,备课时欠考虑了学生这部分,所以开始有几个问题花时间较多,如能在自主学习时,要求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时,先对组内问题提炼成一二个有价值的,那在节约了时间的同时效果也会更好。
2.动物部分进行小练笔的仿写,花的时间多了点,导致交流时有些仓促。在点评上应该再多花点时间,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写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