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五星红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面五星红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3 22:2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面五星红旗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巩固多音字“背”的读音,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理解“凝视”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中国留学生热爱五星红旗的句子,感受“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3.通过朗读体会重点句,感受老板前后态度巨大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重点句,感受“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五星红旗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出示五星红旗,板书课题:
看到这一面五星红旗,你脑海里联想到了哪些文字、声音、画面?
2.是呀,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亲自按动升旗电钮,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新中国的上空,从那一刻开始,它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一位中国人都为她自豪,为她骄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去感受一面五星红旗背后的故事吧!
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交流:
(1)出示生字词:
背bèi包、筏子、狭窄、漆黑、无奈、摊子、犹豫、凝视、摔倒、无影无踪、趔趔趄趄、耸了耸鼻子、竖起大拇指
指名读:谁能够自信、响亮地来读一读?
正音:背bèi包(区分“背”的读音)
“背包”有两种读音, 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读法, “背”表示动作的时候念“bēi”,(实物动作示范:背-包);整个包叫背bèi包。
趔趔趄趄。(第二个字轻声,三、四第一声)
你觉得哪些生字的书写要特别注意的呢?(漆、鼻、摔)书空“漆”。(左边是三点水,右上是个木,右部中间是个“人”,下面是个变形的水,“水”字再一起书空)
(2)出示句子,指名朗读:
①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
②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③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④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⑤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⑥这时我才发现,在我床头的花瓶里,有一束美丽、芬芳的鲜花,花丛中插着那面心爱的五星红旗。
(3)出示填空,梳理课文内容:
课文讲了“我”在 的处境中,拒绝用 换 ,维护了 ,感动了 ,并得到 的故事。
交流反馈。
3.读了课文,你从哪些地方找到了五星红旗。
手举五星红旗 脖系五星红旗 拒换五星红旗
细读,内化情感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手举五星红旗” “脖系五星红旗”的部分。
请同学再读课文,将相关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1.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
作者去漂流旅行,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举着五星红旗?
作者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深处异地潜意识里系上了五星红旗。
2.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从这两处行为,你感受到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呢?
3.面对如此爱国的少年,文中老板两次对待处境困难的他,态度一样吗
自由读课文,用浪线划出老板态度的句子。
4.交流。
出示:
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面包,你能给我什么?”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话,圈出老板动作的词语
(2)通过双手一摊这个动作,你觉得老板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呢?
(3)小结:看,刚刚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知道了可以通过动作来体会人物心理。俗话说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这种方法很巧妙,平时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也要学会应用。(板书:动作---心理)
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他用手指着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惊奇地问:“那是什么?”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
他见我醒了,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1)同学们,你能用上这个句式说一说吗?
老板的态度是从一开始的……,到……,到最后……
(2)小结:老板的态度是由刚开始的讲究平等交易(一脸无奈),到想让留学生用国旗换面包,到最后帮助留学生,并且无偿提供医药费。也就是说老板前后的态度是从 讲究平等交易—无偿支付费用 (板书:平等交易—支付费用)
(3)从老板开始不肯给几块钱的面包到愿意付医药费,到底是什么让外国老板前后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下节课继续讨论。
四、巩固练习
1.火眼金睛。区别下面的形近字并组词。
摊( ) 竖( ) 作( ) 综( )
滩( ) 坚( ) 窄( ) 踪( )
2.锦上添花。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
( )的石头 ( )的大山 ( )的国旗
( )的鲜花 ( )的五星红旗 ( )地凝视
3.读一读,填一填。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无影无踪 无依无靠 无穷无尽
无( )无( ) 无( )无( ) 无( )无( )
课外资源:《国旗的故事》
1990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邀请北京中学生梁帆去荷兰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的活动。梁帆带着中国儿童的重托,飞往荷兰。她被安排在舒适的宾馆里,同来自世界各国的小兄妹相会,那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事情!活动开始了,宾馆门前升起了50多个国家的旗帜。梁帆在各国国旗中寻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但是她始终没有找到。为什么在这样大型的国际会议上,却没有中国国旗呢 梁帆立即找到会议组织者,严正要求:“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是代表中国来的!”临到吃午饭,会议组织者也没有把中国国旗升起来,梁帆把会议组织者拉到餐桌前,指着餐桌上的粉红色桌布说:“如果你们找不到中国国旗,好办,我就把桌布染红,做一面中国国旗!”梁帆的爱国行为深深地打动了会议组织者,这件事很快传开,受到组委会的重视,他们马上安排人找到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把它升起在宾馆前。梁帆的行为也因此受到各国与会代表的敬佩,纷纷称赞她是“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