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学习目标
1.知道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知道《资本论》;知道马克思主义组成。通过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学习他们坚持真理,为人类进步事业用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知道《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间,理解其内容,掌握其意义;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3.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和巴黎公社建立的史实,认识巴黎公社政权性质和历史影响;培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1.人物简介
马克思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决心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获博士学位后,被聘为《莱茵报》主编, 由于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报纸很快被查封。后来,马克思来到法国, 宣传革命思想,马克思被普鲁士政府开除国籍, 不得不在欧洲各国流亡,马克思风趣地说自己是“世界公民”。
恩格斯中学毕业后被父亲安排从商,但他刻苦自学,学识渊博,掌握了英、法等十几种语言,喜欢读黑格尔哲学。他一边博览群书,一边投身于革命运动中,以笔代枪,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抨击资本主义制度。
马克思
恩格斯
德国政治家、社会主义理论家、作家、革命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2、马克思的生平
(1)出生时间:
(2)出生地点:
(3)青年志向:
1818年5月5日
德国特里尔市
①择业的目标应该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②“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追求进步
胸怀世界
大爱无疆、舍弃小我
卡尔·马克思
(4)政治活动:
①德国: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字,抨击普鲁士政府
②法国:结识恩格斯,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③英国:撰写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和文章
(5)逝世: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去世,葬于海格特公墓
马克思墓碑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3.恩格斯的生平
恩格斯出身于一个德国工厂主家庭;
年轻时在父亲的工厂当职员;
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
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大支持;
要整理马克思这样每一个字都贵似黄金的人所留下的手稿是需要花费不少劳动的。但是,我喜欢这种劳动,因为我重新又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 ——恩格斯
“我一生所做的都是我预定要做的事情,就是我演的只是配角,而且我想我还做得不错。 ---恩格斯
恩格斯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4.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1)马克思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他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普鲁士决定查封报纸,马克思被迫转赴法国巴黎。(从事政治活动)
(2)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他们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从此,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结识恩格斯)
(3)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其大部分著作都在这里完成,其中,《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移居写作)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首版出版于1867年9月14日的德国汉堡。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如果英国有一个地方需要法律干预,那就是工厂。工人们常常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有时整夜工作。啊!这是杀人的制度,人法和神法都无法制止他们。
——[英]某牧师
①经济前提: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突出
1831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 英国宪章运动
1844 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缺乏理论指导,工人运动失败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德国:《莱茵报》
法国:恩格斯,《德法年鉴》
英国考察
《德意志意识形态》
参加“正义者同盟”
1842年
1843年
1845年
1846年
1847年
1847年
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1835年·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③阶级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同工人交谈
④理论基础:批判继承其他优秀的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代表作:《资本论》
剩余价值学说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本论》是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首版出版于1867年9月14日的德国汉堡。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工人阶级的“经济圣经”。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政治经济学
③科学社会主义
2.组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诞生标志:
① 揭示规律: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时代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4.《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② 总结现状: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③ 提出方法: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创造性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的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目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党宣言》开篇语
(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3.意义:
《共产党宣言》
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革命武器—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马克思主义的评价/特点:
①是科学的理论
②是人民的理论
③是实践的理论
④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创立了人民实现解放的思想体系
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第一国际的成立
①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联合。
②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⑤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和实际上的领袖。1871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但是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组织也日渐衰弱,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
知识拓展: 历史上三个国际工人组织
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1864年在伦敦成立。
第二国际:1889年恩格斯领导下在巴黎建立。
第三国际:“共产国际”,1919年列宁领导下在莫 斯科建立。
③性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④主要活动: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2.巴黎公社: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巴黎公社 背景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过程 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
②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地位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结果 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意义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第一次伟大尝试、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
公社战士英勇就义
巴黎公社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失败原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巴黎公社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性质: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性质的工人政权
3.巴黎公社:
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所限,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和大发展的时期,资产阶级正与封建势力做最后阶段的斗争,发生于资本主义大工业初期阶段的这次无产阶级起义无法进行其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愿望。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失败。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客观原因:资产阶级势力强大,普法联合镇压。
主观原因: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缺乏斗争经验;没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未能形成工农联盟;未能乘胜追击敌人给其喘息的机会。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的条件。
思考: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欧仁·鲍狄埃是公社领导人之一,公社失败后,以满腔热诚写下了惊心动魄的诗篇《国际歌》。
1888年,狄盖特为《国际歌》谱曲。
一个世纪以来,它以气势磅礴、雄伟庄严的旋律,把无产阶级革命真理传遍全球,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
巴黎公社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国际歌》却在全世界无产阶级中传唱,纪念着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鼓舞着无产阶级继续斗争下去……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欧仁·鲍狄埃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一化
三
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课堂小结
工业革命
阶级矛盾突出
工人运动失败
需科学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
人物:
组成:
标志:
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1848《共产党宣言》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理论
实践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成立:
目标:
国际工人协会
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
随堂训练
1. 844年,一位青年给自己的朋友写信道:“目前,我正埋头钻研英国的报纸和书籍,给我的那本关于英国无产者状况的书搜集材料……我要向全世界控诉英国资产阶级所犯下的大量杀人、抢劫以及其他种种罪行。”这两位通信的青年可能是
A.迪亚士和达·伽马 B.威廉和玛丽 C.华盛顿和杰斐逊 D.马克思和恩格斯
D
2.“投身于火热的革命运动中,了解工人,熟悉工人,与工人相结合,使马克思的理论研究能够正确地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现实的阶级斗争的需要,也推动了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材料主要反映了马克思
A.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领导了无产阶级斗争
C.立志为全人类谋幸福 D.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A
3.《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阶级斗争学说 B.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 C.无产阶级政党学说D.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