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8.1牛顿第一定律 达标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8.1牛顿第一定律 达标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3-24 18:2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牛顿第一定律 达标检测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
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
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
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
【解析】选D。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方法。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也不是直接经过猜想得出的。故选D。
2.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
B.每次实验时,应保持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
D.实验表明,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
【解析】选B。本题考查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应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因此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故A说法正确;为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每次实验时应使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B说法错误;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故C说法正确;由实验数据可以推知,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故D说法正确。故选B。
3.看足球比赛的某同学突发奇想,如果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关于足球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停在空中静止不动
C.飞行路径不受影响
D.竖直下落
【解析】选A。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时,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
A.加速下落        B.匀速下落
C.保持静止 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当物体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然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电灯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故外力全部消失后,仍然保持静止。
5.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改变
6.小明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b步骤错误,因为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了。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图示可知,木板的表面最光滑,则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最长。
(3)由实验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可以推知: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的速度将不变,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1)b (2)远 (3)匀速直线
7.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在2 000多年以前的古希腊,有一个很有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这一结论在当时以及后来很长时间里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没有人怀疑过,直到伽利略的出现。伽利略通过自己亲身经历和反复实验,发现这一结论是错误的,为了让人们确信这一点,他在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实验:他让一大一小两个实心铁球同时从斜塔上同一高度落下,人们惊奇地发现两球几乎是同时着地的。看着人们迷惑不解的眼神,伽利略做了解释:人们平时看到的纸片比铁球下落得慢是空气阻力作用的结果。
(1)大小不同的铁球下落时也都受到空气阻力,但为什么下落得几乎一样快
(2)假设你登上月球,在月球表面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纸片和铁球,它们将    (选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
【解析】本题考查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由于两个铁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对于它们的重力要小得多,其对铁球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其下落的速度几乎一样快。
(2)由于在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两者都不受空气阻力,故纸片与铁球同时落地。
答案:(1)铁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对于其重力要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2)同时
【试题备选】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以下为他的设想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1)把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是   (选填序号)。
(2)在上述的设想实验步骤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属于可靠实验事实的是    (选填序号),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是    (选填序号)。
【解析】本题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
(1)是依据思维程序排序的问题。伽利略的观点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推理概括得出结论,第一步是实验事实,即②;小球滚到右侧斜面的高度与小球自由释放的位置接近,摩擦越小越接近,得出推理,如果无摩擦,小球上升的高度与自由释放的高度相同,即第二步是③;继续推理,在无摩擦的情况下如果改变右侧斜面的倾斜程度,减小倾角,仍能使小球上升的高度与自由释放的高度相同,即第三步是①;继续大胆推理,在无摩擦的情况下,右侧斜面继续减小直至倾角为0,即水平,则小球永远运动,即第四步是④。按照这样的思维程序排列顺序。
(2)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可靠的实验事实,按照实验条件变化的趋势进行的极端化猜想是理想化推论。
答案:(1)②③①④ (2)② ③①④
【一点通】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如图,设想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曲线由A向B运动,当到B点时突然撤去力F,那么此后物体的运动路线为    。
【学生自答】
c
【教师点评】
路线c是错误的,若沿c运动,很明显,物体的运动方向是改变的,即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改变运动状态需要力,而现在物体不受力,因此不会沿c运动。
【正确解答】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