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弹力 课时提升作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面不是利用弹力的物品是 ( )
A.机械手表 B.机械动力小汽车
C.衣服夹 D.橡皮泥
【解析】选D。本题考查弹力的应用。因为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而A、B、C均是由于弹力产生的效果,而橡皮泥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并且不会产生弹力,因此D选项不是利用弹力。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
D.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弹力的理解。压力和支持力、拉力是按照作用效果命名的,都是弹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其他物体对弹簧也有力的作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弹力是指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故选B。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有一物体从弹簧的正上方落下,和弹簧接触后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弹力 (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选A。本题考查弹力的大小。同一物体,其弹力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物体与弹簧接触后继续下落过程中,弹簧被压缩的程度越来越大,所以弹簧对物体的弹力会逐渐增大。
4.估测被测物块的重力小于4 N,在以下几个弹簧测力计中应选用的是
( )
A.量程为10 N,最小分度值为0.2 N
B.量程为5 N,最小分度值为0.2 N
C.量程为5 N,最小分度值为0.1 N
D.量程为3 N,最小分度值为0.1 N
【解析】选C。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选择。选取合适的弹簧测力计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不能超出量程;二是尽可能精确,即分度值越小越精确,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5 N,分度值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故选C。
【易错提醒】在选择弹簧测力计时,要考虑两个因素:量程与分度值,所测的力一定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同时为了测量较准确,分度值一般选择较小的。
5.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 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
A.0 N B.3 N
C.6 N D.12 N
【解析】选C。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我们通常所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由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大小决定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6 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 N。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8分)
6.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量程是 N。
【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量程是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由题图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5 N。
答案:5
7.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是 ,它的工作原理是 。如图所示,用它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滑动,它的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此时它的示数是 N。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实验室中常用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它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由图可知,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是5 N,所以量程是0~5 N;一个大格表示1 N里面有5个小格,所以分度值是0.2 N;根据指针位置可知示数为3.4 N。
答案:弹簧测力计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0~5 N 0.2 N 3.4
8.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关系的图像。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是 。
(2)弹簧伸长0.05 m时,弹力的大小为 。
【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1)由图读出,弹簧的弹力f=0时,弹簧的长度为L0=10 cm,即弹簧的原长为10 cm;
(2)弹簧伸长0.05 m时,长度为15 cm,由图可以看出弹力为10 N。
答案:(1)10 cm (2)10 N
三、作图题(3分)
9.在图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解析】本题考查弹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弹簧被压缩后发生弹性形变,对拇指有弹力的作用,作用点在拇指上,力的方向与弹簧压缩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右。
答案:
四、实验探究题(14分)
10.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所挂钩码数量N/个 0 1 2 3 4 5 6
弹簧长度L/cm 12.56 13.11 13.65 14.2 14.73 15.29
伸长量ΔL/cm 0 0.55 1.09 1.64 2.17 2.73
(1)在数据记录表中,有一个记录不规范的数据是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ΔL与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知,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伸长量为 c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弹力与伸长量关系的实验。
(1)实验中,数据的记录结果应保留相同的小数位,所以不规范的数据是14.2;分析记录的数据,“12.56 c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为mm,所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
(2)根据实验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即可。由图像可知,当挂6个钩码时,对应的弹簧伸长量为3.30 cm。
答案:(1)14.2 1 mm
(2)如图所示
3.30
【培优训练】
1.小芳和晓莉购买了同类的弹力球,小芳说:“我的球的弹力比你的好”。晓莉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给小芳出主意。她该怎样办
( )
A.让两只球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反弹的高度
B.把两只球向墙掷去,比较两只球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C.把两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两只球反弹的高度
D.让两只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反弹的高度
【解析】选D。本题考查弹力的具体应用。让两只球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没有控制变量,故A选项错误;把两只球向墙掷去,比较两只球反弹时离墙的距离,该距离不易测量,故B选项错误;把两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两只球反弹的高度,也没有控制变量,故C选项错误;让两只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反弹的高度,运用了控制变量法,高度又便于比较,故D选项正确。
【点拨】用控制变量法让同一球从同一高度下落,比较反弹的高度就可判断弹力的大小,反弹越高,说明弹力越好,反之,弹力越弱。
2.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
L丙、L丁,则 ( )
A.L甲=L乙=L丙=L丁 B.L乙=L丁C.L甲=L乙【解析】选B。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图甲和图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的长度相同;图乙和图丁上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的长度相同,故有L乙=L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