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5 15:4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莽莽(mǎng) 分外(fēn)
B. 妖娆(ráo) 稍逊(xùn)
C. 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àn)
D. 数风流人物(shù) 今朝(zhāo)
2.下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
C.须/晴日 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B. 分外妖娆 妖娆:娇艳美好。
C. 略输文采 文采:本指文学才华。这里指政治才能。
D. 数风流人物 风流人物:指不务正业的人,多用于贬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是能够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
B.新来的语文老师个子高高的,戴着一副眼镜,大约二十岁左右。
C.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广东省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5. 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朋友,你可曾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B.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C.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D.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字,譬如“父亲”,“母亲”,“妹妹”,“老师”等。
6.将下面几句话正确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②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③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有感情才能产生意境
④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⑤这里并没有直接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⑥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
A. ②④⑤⑥①③      B. ③④⑥②⑤①
C. ②④⑥⑤③①      D. ③④⑥⑤②①
7. 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作上阕写景,大气磅礴,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阕议论,纵论英雄,抒发伟大抱负。
B. 词作上阕中的“望”字统领至“欲与天公试比高”;下阕中的“惜”字统领至“只识弯弓射大雕”。
C. 词中写景动静结合、虚实结合。静景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都为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景。
D. 词中词人用形象的文学语言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加以委婉的批判,对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加以肯定。
8.用原文语句填空。
(1)总写北国之景的句子是:
(2)词中描写作者想象的句子是:
(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9.雪,美丽而圣洁,端庄而素雅,它是冬的盛装,是大自然的娇女。某班级举行了以“我爱你,雪”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图展示的是“雪”字的不同的字体,请在比较鉴赏的基础上,对该字的造字构思进行简要说明。
(2)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咏雪的篇章。请你写出两句写雪的诗句并写出作者。
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0.选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1.这首词分上下两阕,请分别写出两阕的主要内容。
答:
12.请写出词中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答:
14.文中“望”和“惜”领起的诗句分别是什么?
答:
14.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忆秦娥 娄山关①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②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①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的娄山上,位于娄山山脉的最高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长征中占领遵义,并举行了遵义会议。2月,经过激战,夺取娄山关,这首词作于此时。②漫道,不要说。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二两句以烈烈西风、长空雁叫营造战前气氛,场面阔大,气氛紧张、肃杀。
B. 两个“霜晨月”叠用,既点明时间,说明行动在黎明前,同时使气氛变得舒缓。
C. “马蹄声”“喇叭声”以动衬静,虽没直接描写红军战士形象,却有如在目前之感。
D. 整首词以写景作结,描写娄山壮阔的夕照景象,含有不尽之意,引人浮想联翩。
16.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壮士心
臧克家
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
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
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
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
突然睁大眼睛,战鼓在催他,
(深夜里木鱼一声又一声)
跨出门来,星斗恰似当年,
铁衣上响着塞北的朔风。
前面分明是万马奔腾,
他举起剑来嘶喊了一声,
从此不见壮士归来,
门前的江潮夜夜澎湃。
(注)这首诗作于1934年1月11日,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社会正处于日军践踏华北,窥视中原的危急关头。
17.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一位壮士寄寓于江边的一个寺庵,从淹留中奋起,决然上马杀敌的故事,壮士就是爱国志士的缩影。
B.“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主要突出壮士的孤独;“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说尽岁月的蹉跎和英雄迟暮的感慨。
C.“星斗恰似当年”一句,涵盖了很大的时间跨度,包容了丰富的故事,可以想见壮士当年的英勇无畏与艰辛。
D.壮士从梦境中冲向战场,义无反顾,执着地为理想信念而战,充满了英雄壮气,也暗喻了诗人的渴盼之情。
18.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既交代地点又说明时间。“和”在这里是动词,简洁如画的一句诗渲染了一种寂寥的氛围。
B.“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梦能开花,诗人想象奇特瑰丽,慧心独具,一点不落俗套,字里行间,沸腾着诗情。
C.第三节,壮士举剑呐喊,在万马奔腾中前进。这一句留有很大空间,可能是想像中的战斗,也可能是真实的战斗。
D.这首诗弥漫着一种沉郁的色调和凄凉的氛围,并在这种色调氛围中描述了一个悲伤哀婉的故事,收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冰灯
韩静霆
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
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厉厉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描绘冰灯的美丽,语言显得多么乏力。“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你只能用背景去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白天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
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润了泥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遗憾吗?
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白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的黄金年华。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痕迹也不留。
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找到。
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
生命原来也同寓言一样呢,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长寿的庸人,活着时已经在别人心里死掉了:“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样的人却在人们的怀念中获得永生。哦,说到人生,似乎扯远了。那么,朋友,你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之后,并不能留住那乐声呀,但它永久地强化着你的灵魂;你看罢芭蕾舞剧《天鹅湖》,无法阻止帷幕下落,可它依然在陶冶你的情操;你见过月夜悄然迸放的昙花罢?它拚着生命的全部孕蓄,仅作一次短暂的辉煌表演,可你忘得掉吗?
呵,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作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短,我愿意。
19.作者旨在赞美“严冬的冰灯”,却从“绿蒙蒙的春天”落笔,这样写意在表明

20.将第二段的大致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分两层完整地概括出来:


21.综览全文,请阐述作者由冰灯的哪些特点,体悟到怎样的人生哲理?(6分)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在写景状物时,作者先用水晶,白玉作正面渲染,再用月夜、白天等背景作侧面烘托。
B.第三段写到天暖冰融,冰灯无声地融化了,渗入泥土,汇入江水,重作生命的轮回,凸现冰灯的青春活力。
C.文中连用《命运交响曲》《天鹅湖》和昙花三个比喻,意在说明“长寿的庸人,活着时已经在别人心里死掉了”的道理。
D.文章由冰灯的外在形象,写到融化消尽,再写到冰灯的生命永恒,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化地揭示了主题。
E.文章首尾呼应。开头时“执拗地想着”与结尾时“时时想着”突出说明冰灯令作者铭记在怀。
F.本文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将冰灯的温存与凄厉的北风对比,将冰灯的化为乌有与花树、人生的春华秋月、黄金年华对比,将悠远的昭示与缩短的寿命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案
1、B 2.D 3.D 4.C 5.D 6.C 7.C 8.(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1)“雪”字分上下两部分。雪,雨凝结而成,从天空飘落的白色冰花。
(2)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10.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抒发了以诗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
11.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评古论今,赞颂无产阶级革命豪情。
1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内容上,勾画出一幅北方雄伟壮观的雪景概貌图;在结构上,总领起下文的描写,为下文具体分写雪景作好铺垫。
13.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4.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5. C
16. 歌颂了红军的顽强意志,抒写人民的胜利信心;对敌人的鄙夷与蔑视之情;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和无畏勇气。
17、B 18.D
19.① 冰灯令作者难忘;② 冰灯给作者启示的久远。
20、① 冰灯给人热烈如火的感受;② 冰灯的美丽连语言和绘画也无法表达。
21、.冰灯只能存在一冬,却能给人留下永久的印象,由此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不能用长短来衡量,重要的是内容。
22.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