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为国卖萌,义不容辞
初中地理 · 新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
Copyright 地理优课PPT
课程标准
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内容要求解析:一、在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的基础上,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二、说明影响气候的因素。应将重点放在全球尺度中,认识世界气候的总体特征、规律及原理。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通过数据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能够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人地协调 激发学生思索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到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综合思维 通过数据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能够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地理实践力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目录
气候的地区差异
01
影响气候的因素
0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03
气候与人类活动
04
降水
气温
+
不同的气候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1、纬度因素
同一时刻,为什么新加坡的熊猫馆常年开着空调,而俄罗斯的熊猫却可以惬意的耍雪?
北极
南极
66.5°N
23.5°N
66.5°S
23.5°S
太
阳
光
低纬度
地区
高纬度
地区
高纬度
地区
赤道附近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2、海陆因素
为什么日本上野动物园的熊猫泡的是天然温泉,而卡塔尔是定制温泉游泳池。
距海远,降水少
距海近,降水多
海陆因素
同纬度地带,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故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3、地形因素
华蓥山是大熊猫的历史栖息地,最高海拔1704米,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此地开展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适应性饲养合作。
夏季最高气温22℃
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因素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纬度
海陆
地形
赤道附近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距海近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小
距海远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大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
距海近的地方,降水多
距海远的地方,降水少
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认识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或比较不同地方的气候差异,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考虑。
分别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
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地形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图4.27中甲地位于赤道地区,乙地位于南极地区。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气温的差异主要是纬度因素的影响:甲地位于赤道,纬度低,温度高;乙地位于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
降水的差异主要是海陆因素的影响:甲地位于赤道,水汽充足;乙地位于南极大陆,水汽难以到达。
1、气候影响穿衣
新加坡人看熊猫时的穿着
俄罗斯人看熊猫时的穿着
2、气候影响农业
当天,工作人员特地为“叻叻”准备了甘蔗、番薯、葡萄和桃子等丰盛的食物,还有插着数字“2”的竹筒蛋糕。
用俄罗斯本地原料制作的蛋糕味道不错,深受熊猫的喜爱。蛋糕的主料是玉米、大豆和大米,加上鸡蛋,蒸制4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出锅了。
3、极端天气影响生产生活
2022年四川干旱,竹子整片被烤干
2022年夏季,北半球多国遭遇极端持续高温,发生严重干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过度排放
过度砍伐
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气体。
森林面积减少,
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减弱。
认识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气候密切相关。
可以从气温、降水两个方面解释
下面的现象,认识气候与人们生
活的关系。
海南位于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
黑龙江位于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
认识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
我国南方地区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就会严重影响农业的生产,发生旱灾。
沙漠地区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很多地区荒芜人烟,一年不下雨是常有的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
认识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请你结合自己的衣食住行,举出气候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两个例子。
气候影响交通,降水多的地区河运较发达。
气候影响饮食:在海岛上生活的居民,日常生活中食用海鲜比较多。
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划分的。
下图代表四种气候类型,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柯本提出的气温指标:热带——最冷月均温≥18℃;温暖带——最热月均温>10℃,最冷月均温0~18℃。
1.根据柯本提出的气温指标,图中表示的气候类型中,属于温带气候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C
2.柯本在划分气候类型时,也会参照当地的自然景观。下列三幅景观图中,能够反映甲地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A
2023年12月12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
北极年度气候报告,2023年北极平均表面气温是自1900年以来第六高,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速。读北极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北极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提倡( )
A.使用一次性餐具 B.绿色出行
C.禁止火力发电 D.燃烧秸秆
4.北极航道未经过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B
D
跨学科主题实践作业
生存空间的竞争、农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政权之间的利益冲突都可能会诱发战争,战争是在一定时空内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以气候变化为主的自然条件不可避免地会对战争产生重要影响。李四光认为中国的内战频度及治乱周期与气候变化有相当的关系。
两宋时期的气候变化状况,地理学界一致认为大致经历了由温暖期到寒冷期再到温暖期的变化过程。虽说气候变化并不是战争发生与结束的决定性因素,但对战争产生间接且重要的影响。
请查阅史料,分析两宋时期,不同气候对战争的影响。
为国卖萌,义不容辞
初中地理 · 新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
Copyright 地理优课PPT地理优课ppt 让您的课堂更加优秀!
课题 世界的气候(二)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2024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是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进一步系统性学习,也为进一步探讨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做好了知识准备。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难度较大,但是对生产和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后面学习主要地区和国家奠定了基础,在全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 通过地图等数据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的形成因素。 人地协调 激发学生思索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到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综合思维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教师讲述: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的要素,不同的气温和不同的降水就组成了千差万别的气候类型。那么,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讨论: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教师提问:同一时刻,为什么新加坡的熊猫馆常年开着空调,而俄罗斯的熊猫却可以惬意的耍雪?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纬度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少。新加坡纬度较低,四季皆夏;莫斯科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纬度位置对气温影响很大。一般来说,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纬度位置对降水的影响也很大。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全球降水整体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教师提问:为什么日本上野动物园的熊猫泡的是天然温泉,而卡塔尔是定制温泉游泳池。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海陆位置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教师提问:海陆位置对气温有影响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 一般情况下,距海较近,温差变化较小;距海较远,温差变化较大。 教师提问:华蓥山是大熊猫的历史栖息地,最高海拔1704米,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此地开展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适应性饲养合作。为什么要在海拔如此高的地方举办合作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该地夏季最高气温22度。 教师提问:地形会影响降水吗?请观察图4.26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降水: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教师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生活动:课本P89“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承转)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而气温和降水又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气候也和人类息息相关。 课件展示:展示新加坡人和俄罗斯人看熊猫时的穿着。 学生回答:气候影响穿衣。 课件展示:展示新加坡熊猫和俄罗斯熊猫过生日时,生日蛋糕的食材组成。 学生回答:气候影响农业。 教师讲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存在着明显差异,人们的生产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视频播放: 2022年四川干旱,竹子整片被烤干。 学生回答:极端天气影响生产生活。 教师提问:气候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人类活动会影响气候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气体。森林面积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减弱。 学生活动:课本P90“认识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板书设计:略 随堂检测:略 课后实践: 生存空间的竞争、农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政权之间的利益冲突都可能会诱发战争,战争是在一定时空内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以气候变化为主的自然条件不可避免地会对战争产生重要影响。李四光认为中国的内战频度及治乱周期与气候变化有相当的关系。 两宋时期的气候变化状况,地理学界一致认为大致经历了由温暖期到寒冷期再到温暖期的变化过程。虽说气候变化并不是战争发生与结束的决定性因素,但对战争产生间接且重要的影响。 请查阅史料,分析两宋时期,不同气候对战争的影响。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