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8 08:4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运动
(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
2.宗教改革
(16世纪)
4.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3.近代科学兴起
(16-17世纪)
1517
封建统治和教会(基督教)禁锢
500年
共性
500年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初 16世纪 17-18世纪
过程 意大利(源)→西欧 德意志(源)→西欧 英国(源)→法国(中心)
→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
背景
特点 矛头目的
精神内核
领域
方式
实质
意义
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基督教)禁锢,解放人们思想
基督教神学世界观
罗马教皇权威
教会特权、专制王权
贵族特权、等级制度
文学、艺术
宗教yu政治
政治思想
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人文主义
理性



材料一:中世纪教会以上帝的代理自居,要求每个人无条件服从,教会说的一切就等于上帝说的一切,服从上帝就体现为服从教会。……教会统治了人的思想,垄断了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
(1)天主教神学(基督教分支)占据统治地位,禁锢人们的思想(推行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倡导原罪、来世观念、否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安于现状)。
(1)社会原因(必然性):
文艺复兴(14c-17c)一.原因及条件

材料二:神学阴影笼罩下的欧洲,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终身劳苦。人只有抑制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开始出现。……财富新贵不再容忍封建社会和虚伪的神学教义,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陈日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2)经济条件(根本):
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文化基础:
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或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一.文艺复兴(14c-17c)1.原因及条件

佛罗伦萨当时的统治者柯西莫 美第奇说:"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是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
他们依靠从商业、银行和工业活动中获得的财富,能够雇用大批诗人,学者和艺术家…通过这些人,资产阶级得以抒发他们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
——坚尼 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4)新兴资产阶级(市民阶层)的扶持与推动,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中坚力量]。
(4)阶级基础及中间力量:
文艺复兴(14c-17c)一.原因及条件

文艺复兴的巨人
初期
14C—15C中后期
“文学三杰”
发展
15C中后期—16C
“艺术三杰”
高潮
16C后
英国
2.代表人物作品及主张(文学艺术领域)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材料……只有开怀吃喝,自找快活,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纵情玩笑,才是对付疫病的灵丹妙方。他们说到做到,尽力付诸实现,日以继夜地从一家酒店转到另家,肆无忌惮地纵酒狂欢……我们的城市陷入深重的苦难和困扰,以至令人敬畏的法律和天条的权威开始土崩瓦解 ---【意】薄伽丘:《十日谈》
3、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提升人第地位,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展示身体之美,人的力量与智慧
用服装掩盖肉体,神情颓废
基督教会

米开朗琪罗 《大卫》
人文精神
凸显母性的光辉,鲜活的人生,明快的颜色
眼神呆板,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感受不到母爱
人文精神

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禁欲苦行
来世观念
蒙昧主义
实质:

3、精神内核:人文精神(主要主张)
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的腐败和守旧思想
重视发挥人的才智与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幸福生活
崇尚理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政治:天主教权威受到质疑,封建秩序一定程度受到冲击,推动宗教改革。
①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②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的动荡
③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
文艺复兴

4、影响和局限
思想: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更多关注人本身和现世
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文化: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共性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初 16世纪 17-18世纪
过程 意大利(源)→西欧 德意志(源)→西欧 英国(源)→法国(中心)
→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
背景
特点 矛头目的
精神内核
领域
方式
实质
意义
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基督教)禁锢,解放人们思想
基督教神学世界观
罗马教皇权威
文学、艺术
宗教yu政治
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人文主义
资产阶级新文化



因信称义,教随国定
1.原因及条件
天主教教皇
我和天主教会才能决定人死后能否升上天堂;
购买赎罪券的钱“叮当”落柜时,你的灵魂得救了;
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
资产阶级
能否升入天堂,凭什么教皇说了算?
赎罪券是在敲榨,钱应用来创造更多财富;
各国国王
王权应高于教权;
建立民族国家,本民族事务教皇无权干涉;
①思想:文艺复兴解放思想,冲击天主教会权威;
②政治:西欧王权强化,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③社会:人们对罗马教廷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宗教改革(16c)

④导火索:1517年教皇到德国兜售赎罪券(直接原因)
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1) 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因信称义);
(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3)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否定教皇和教会的特权和权威,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有利于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强化王权的政治要求。
教会: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路德
教徒
(信仰上帝)
直接对话、得救
教徒
神职人员
上帝
间接对话、得救
上帝
——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宗教改革(16c)

3.马丁.路德主要主张 《九十五条论纲》1517
5、意义及性质:
(2)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西欧其他国家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教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4.结果:4分。

宗教改革(16c)
(1)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
材料: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欧文明的现代化。当时,识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跃;民众觉醒和参政的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
(2)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3)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成长;
(4)推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共性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初 16世纪 17-18世纪
过程 意大利(源)→西欧 德意志(源)→西欧 英国(源)→法国(中心)
→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
背景
特点 矛头目的
精神内核
领域
方式
实质
意义
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基督教)禁锢,解放人们思想
基督教神学世界观
罗马教皇权威
教会特权、专制王权
贵族特权、等级制度
文学、艺术
宗教yu政治
政治思想
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理性批判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资产阶级新文化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运动



因信称义,教随国定
(1)文化: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政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2、进程:
18世纪后期
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地区
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17世纪
18世纪
法国成为启蒙
运动的中心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休谟(英)
亚当·斯密(英)
康德(德)
洛克(英)


启蒙运动:1、背景:
3、精神 内核:理性。
时期 国家 代表人物 主 要 主 张
各 自 主 张 精神内核
高潮 18世纪 法国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扩张 18世纪后期 英国 亚当 斯密
德国 康德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相互监督、制衡
“开明”君主立宪制
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现代经济学之父”;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民主、自由、平等;
A天赋人权、B平等自由、C法治、
D权力制衡
启蒙运动(17c-18c)

(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教会统治了人的思想,垄断了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
“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他们说到做到,尽力付诸实现,日以继夜地从一家酒店转到另家,肆无忌惮地纵酒狂欢……我们的城市陷入深重的苦难和困扰,以至令人敬畏的法律和天条的权威开始土崩瓦解 ---【意】薄伽丘:《十日谈》
英国(源)→法国(中心)
(4)阶级基础及中间力量:
民众觉醒和参政的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1)文化: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眼神呆板,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感受不到母爱
思想解放推动科学进步,科学进步再促进思想进一步的解放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
(1)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
启蒙运动(17c-18c)
3、精神 内核:理性。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当时,识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跃;
①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成长,③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各 自 主 张

③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人只有抑制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
(3)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成长;
4、意义
(1)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启蒙运动(17c-18c)

英国(源)→法国(中心)
人只有抑制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
代表人物作品及主张(文学艺术领域)
→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
(2)经济条件(根本):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有利于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强化王权的政治要求。
(2)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西欧其他国家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教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文艺复兴(14c-17c)一.

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
→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米开朗琪罗 《大卫》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陈日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
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政治:天主教权威受到质疑,封建秩序一定程度受到冲击,推动宗教改革。
用服装掩盖肉体,神情颓废

③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
共性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初 16世纪 17-18世纪
过程 意大利(源)→西欧 德意志(源)→西欧 英国(源)→法国(中心)
→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
背景
特点 矛头目的
精神内核
领域
方式
实质
意义
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基督教)禁锢,解放人们思想
基督教神学世界观
罗马教皇权威
教会特权、专制王权
贵族特权、等级制度
文学、艺术
宗教、政治
思想、政治
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神学异端
理性批判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资产阶级新文化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运动
早期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②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③经济、④文化意义?
①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成长,③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①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②直接推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资产阶级统治建立;③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因信称义,教随国定
近代科学兴起

14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文艺复兴(14C-17C初)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17C-18C后半期)
思想解放推动科学进步,科学进步再促进思想进一步的解放
理性化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精神内核“理性”
近代科学兴起(16c-17c)


(意大利)伽利略
从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英国)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完整的力学体系
(波兰)哥白尼
“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
2
3
近代科学的兴起,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让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基督教世界观所笼罩的意识形态和神学体系)。
“科学革命”
路德宗1517
加尔文宗1536
英国国教
1534
24
虽然拥有数位情妇与7名儿女,(亚历山大六世)仍能在1492年当选为教宗,这主要是因为他能够以较高价钱购得教职,打败其竞争对手。
——麦格拉斯:《宗教改革运动思潮》
亚历山大六世
(1431-1503)
(1517年)修士约翰·台彻尔受命在德国口若悬河地销售赎罪券……他居然说:如果某人与基督的母亲睡觉,教皇也有权在天国和人间赦免他,只要他肯把钱扔进钱箱里。只要教皇宽恕了他的罪,那么上帝也会宽恕他。
——弗里德里希:《宗教改革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