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这儿真美
习作
天门山
洞庭湖
西 湖
西沙群岛
海滨小城
小兴安岭
说一说:这个单元我们领略了祖国壮美山河,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里?为什么?
按照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上到下。
其实,美丽的风景处处都有。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观察插图,你能发现图中的美吗?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
写之前仔细观察,看看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仔细观察一处景物。
习作内容
1.仔细观察一处景物。
2.围绕一个意思,写写这个地方的美景。
3.用上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写出样子
用上积累的词语
围绕一个
意思写
习作指导
校园美景
迷人的花坛
绿毯般的草坪
美丽的林荫小道
精致的假山景观
郊外美景
空旷辽远的田野
波光粼粼的池塘
郁郁葱葱的树林
峰峦迭起的高山
聊话题,定选材
老师,如何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呢?
要想让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就要发现美的眼睛去仔细的去观察,选材时注意抓住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写法指导
1. 细致观察,抓住特点。
什么是观察?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
“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如何细致观察呢?
调动各种感官,从不同的感觉,观察事物的特点。
多重感官进行观察
视觉
颜色、形状、大小、
数量、姿态……
如诗如画的美景跃然纸上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多重感官进行观察
听觉
声音……
滴答、滴答,咦,这是什么声音?好似竹笛吹出的幽静,又好似小鼓敲出的小奏曲。走进一听,是雨滴落在小水洼中的声音,那漾起圈圈涟漪的小家伙正嘻嘻哈哈地和大家打招呼。真逗,真逗,逗得让人捧腹大笑。
恍如身临其境一般
多重感官进行观察
嗅觉
气味……
那一朵朵黄白色的小花,挂在树枝上,散发出一阵阵
扑鼻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那香味浓厚,像奶油,像蜂蜜,使人感到神清气爽。香气中还有一丝丝的清凉味,仿佛在提醒人们秋天到了。
让我们也沉陶其中
多重感官进行观察
触觉
冷、热、滑、涩、软、硬、痒、痛……
奶奶的手摸起来是那
样的粗糙有力,那样的
凹凸不平,那样的充满
褶皱的……我希望奶奶的手能变得光滑起来!
让人感慨不已
2.把握顺序,条理清晰。
在细致观察,生动描写景物的特点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吗?
我们还要精心排序,才能生动而有条不紊地表达。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本单元的课文中有哪些景色让你印象深刻呢?
课文里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将这些美丽的景色呈现出来的呢?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面
海底
海岛
地点转移顺序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夏
秋
冬
时间顺序
《海滨小城》
大海
沙滩
小城
公园
空间转移顺序
方法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周围环境,制造画面感,有身临其近的感觉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方法二:运用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树叶的颜色不同,味道、口感的介绍让人身临其境。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方法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西沙群岛的鱼多的特点。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方法四:“咯吱咯吱”突出了作者的触感,描写美景时,可以将看到、摸到、闻到的事物的感受描写出来。
本单元的文章都与用了同一个方法来描些美丽的景色,你们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那里风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方法五:围绕一个意思来介绍小兴安岭、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的美景与特点。
校园真美
环境清幽
书声朗朗
活动丰富
公园真美
繁花似锦
曲径通幽
树木葱郁
春天:
鲜花怒放
夏天:
浓浓树荫
秋天:
红叶飘零
冬天:
堆雪人
打雪仗
美丽的校园
按时间顺序:一年四季
校门:
烫金题匾
花坛:
浓浓树荫
操场:
欢声笑语
教室:
书声琅琅
美丽的校园
按地点顺序:由外及内
拟题思路
2.景色的特点+名称拟题。
1.直接用习作题目。
美丽的街心公园
迷人的田园风光
这儿真美
1.你所选的地点是哪里?
2.这个地方“美”的特征是什么?
3.你将怎样写出这些特征?
4.以时间为序还是以地点为序进行描写?
5.能否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加习作的形象性?
6.你打算拟个什么题目?
习作提纲要求
选一处地点,细致观察,按顺序描写。
开头
校园的花坛真美
经过
结尾
春天桃花美
夏天柳树美
秋天落叶美
冬天红梅美
总结:一年四季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起,以 “美如画”统领全文
开头
家乡秋景
经过
结尾
农田里的黄豆
果园里果实累累
树林里的银杏树和松树
表达赞美之情
以“家乡的秋天风景秀丽”总起
开头
村庄真美
经过
结尾
路边长长的天线和高大的树木
农田四季如画
总结:美景说不完道不尽,留有想象的空间。
总写村庄之美
思维导图
这儿真美
花园、果园、村庄、田野、小河、海滩、公园……
有什么
什么样
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这儿”是哪儿
景物美在哪儿
精彩句子
云朵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地飘动,或浓或淡,或大或小,在蓝天妈妈的怀抱中不时地变换形态,互相嬉戏。
一阵瑟瑟的秋风吹过,一片片金黄色的叶子在空中打着旋飘落下来,好像一只只金色的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精彩开头
1.对比总起式
有人喜欢娇艳欲滴的玫瑰,有人喜欢雍容华贵的牡丹,而我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为此,我常到我们村旁的湖边观荷。
(节选自《夏日观荷》)
精彩结尾
夕阳献出了最后一丝余晖,笑着离开了。然而,明天的朝霞又会冉冉升起……
(节选自《观夕阳》)
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仿佛燃起了大火,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红色。 (节选自《日落美景》)
1.自然意境式
美丽的大山包
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地方:迷人的西沙群岛,壮美的黄河,金色的海滩……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大山包。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大山包玩。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景区入口。
①开门见山,列举众多美丽的地方,突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是大山包。
①
进入大山包景区,需要骑一匹当地的乌蒙马。骑在马上,我仔细观察着前面一望无际的草原,发现它们都是湿漉漉的,像刚洗完澡一样。当马行走到又陡又窄山路时,我突然发现前方路上方有几只山老鼠,它们黑灰色的,在草原上肆意的奔跑着,如果不是注意到它们身后的尾巴在摇晃,我还真看不出来它们原来是老鼠呢!想到电视里面的“老鼠精”,我马上害怕起来,需要爸爸的保护。
我吓得直哆嗦,爸爸却轻轻地拍拍我的后背,“不用怕,难不成它还会跑到你面前来?除非你是大米!”说得对呀,我又不是大米!
②观察仔细,写出大山包草原的特点:湿漉漉的。更有趣的是小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写出了草原里特殊的景物——山耗子,突出了旅游的情趣。
②
随后,我们下马步行到大山包最高处,见到了大山包最漂亮的地方---观景台,站在那里就像站在天上,可以望见很远的山,远处的山有的像猴子,在给我拜年,有的像武松打虎,还有的像仙人指路。它们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呈绿色,有的是黑灰色,还有的是淡黄色,我想也许是阳光映照的效果和雾气的笼罩,才显得如此美轮美奂吧。
③写形态各异的山形,表现大山包之美。
③
就在我和爸爸登上大山包著名景点鸡公山的时候,我惊喜地看到右边山崖上有一大一小紧紧挨着的两个石,它们多像两姐弟呀!你看,“姐姐”低头亲切地看着“弟弟”,还用手扶着“弟弟”的胳膊,“弟弟”高兴地张开双臂,好像在跟我们说:“欢迎你们下次再来呀!”
④这是一组特写镜头,为大山包之行留下了靓丽的一笔。
④
技巧总结
选材范围广,但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
写作前列好提纲,看看按照什么顺序写。
观察要仔细,写出“真美”的情感。
发挥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