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知识梳理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知识梳理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5 14: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知识梳理卷
知识点1 重庆谈判
1.小智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1945年8月”“双十协定”“和平建国”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二·九运动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平解放
2.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现在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许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材料描述的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局势
C.解放战争全面爆发的背景 D.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
3.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社评:“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文中所说的“毛泽东来重庆”是做什么大事( )
A.参加重庆谈判 B.协调西安事变 C.筹办遵义会议 D.协商合作抗日
4.1945年,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其主要目的是( )
A.争取时间发动内战 B.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C.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D.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
5.这次谈判历时43天,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这次“谈判”( )
A.反映了共产党争取和平的努力 B.指明了抗战胜利后的光明前途
C.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 D.避免了国共两党的冲突和矛盾
6.对“重庆谈判”这一当时的最大新闻,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的报道少、短,通常安排在新闻版的右下方,例如《毛泽东昨抵渝》这条消息,还不如《我驻沪宪兵队开始执行任务》的消息突出。这反映了国民党( )
A.攘外必先安内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假和平,真内战
7.图片无言,历史有声。如图记录了重庆谈判期间,参加会议人员的合影。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停止了内战
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中国共产党争取到了国内和平
知识点2 国民党发动内战、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蒋介石为了争取内战准备时间,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B.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赴渝谈判
C.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
D.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2.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著名论断的时代背景是( )
A.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B.北伐战争进入高潮阶段
C.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解放区 D.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3.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
A.华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 D.陕甘宁解放区
4.1946年6月,中共中央致电各军区负责人说:“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向解放区军民发出的号召是( )
A.避免内战 B.战略反攻 C.武装自卫 D.解放全国
5.1946年中期以后,蒋介石决定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共产党问题,以便证明他可轻而易举地消灭敌人。于是他( )
A.发动了三大战役 B.占领东北三省
C.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D.进行重庆谈判
6.华东野战军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一举全歼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这一战役是( )
A.青化砭战役 B.羊马河战役 C.沙家店战役 D.孟良崮战役
7.历史的发展表现如此出人意料,蒋介石占领延安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却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B.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三大战役
知识点3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下列对解放区土地改革过程中现象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地主在嚎啕大哭
B.农民在为给地主交租发愁
C.很多青年农民在排队当兵
D.政府干部在找中农做工作,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2.“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是1947年土地改革的内容。这次土地改革( )
A.使地主土地所有制基本被废除 B.使边区农村经济得到逐步恢复
C.满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 D.满足了解放区农民的土地需求
3.中国共产党一贯非常重视农村政策的调整。与右图有关的农村政策是( )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D.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4.“解放区的实践正在把一个延续了两千年的关于土地的梦想变成现实。”“解放区的实践”指的是( )
A.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C.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5.解放前,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中国共产党颁布了(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6.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西柏坡举行的全国土地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得到土地的农民纷纷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官兵60万,支前民工达到230万。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的领导地位
B.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政府和军队的腐败
C.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保障
D.土地改革使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7.丁玲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写道:“他们对地亩熟悉,一个人说了,别人全懂得那块地在哪里,那块地的好坏应该列在哪一等,块头有多大;谁家的地四邻是谁,水路在哪儿,能打多少粮食。他们对人熟,谁种着的,地主怎么种,种地的人怎么样,给谁合适,他们谈得热闹,他插不下话。”小说中的情景反映的是( )
A.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1947—1948年,华北地区的土地改革工作
C.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
D.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1月2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抗日民主政权规定:在未实行土改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则上须按照战前的原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承认战前的借贷关系,但年利息一般不得超过一分半……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哪一土地政策?这一政策主要在中国什么区域实行?
材料二: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约占有农村70%—80%的耕地,而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则只占有20%—30%的耕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却不得温饱。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农村存在着什么现象?
材料三: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
第十一条分配给人民的土地,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及债约,一律缴销。
............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属于哪一文件的内容?根据这一文件解放区实行了什么样的土地制度?
知识点4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如果此军事行动成功,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陇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瞰制中原,直接威胁敌人长江防线以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统治,迫使敌人的主力从山东、陕北回援,从根本上改变战局。”“此军事行动”指的是
( )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2.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由此,中共中央决定( )
A.进行战略防御 B.发动三大战役
C.展开战略进攻 D.发起渡江战役
3.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先后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其中,在平津战役中获得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
A.锦州 B.徐州 C.北平 D.天津
4.1949年初,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与此相关的战役是(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淞沪会战 D.辽沈战役
5.电影《大决战》共分三部,影片以史诗般宏伟的气魄再现了中国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战役。这三次决定性战役的意义在于( )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东北的战役令蒋损失了47万最精锐的部队,并对整个国民党军的士气给予了致命的打击……它“揭开了国民政府崩溃的开端”。材料中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1948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发起了一场重大战役,历时66天,解放了以徐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这场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1949年初,经过三大战役,包括144个整师正规军在内的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人民解放军控制了大片国土,国民党政权已濒临崩溃。“三大战役”指的是( )
①台儿庄战役②淞沪会战③辽沈战役④淮海战役⑤平津战役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9.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中说:“(几十万民工)骏马高车运粮食,随军旋转逐东西。”这种现象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 )
A.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B.共产党正确的战略战术
C.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D.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10.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毛泽东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警卫员给他梳头,忽然,警卫员发现了一根白发,他叫出了声:“哎呀,主席,你有白头发了。”“噢——”毛泽东轻轻呵出一声,看着警卫员拔下来的白发,风趣地说:“白了一根头发,胜了三大战役,值得!”下列不属于三大战役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1.“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进驻.入城仪式。解放军部队从永定门进入,沿着永定门大街和前门大街,过前门后进入东交民巷……”这段回忆反映的史实是( )
A.辽宁锦州被攻破 B.北平和平解放
C.渡江战役胜利 D.解放军攻占南京
12.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这反映了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
A.中原野战军作战勇敢 B.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国民党的独裁不得人心
参考答案
知识点1
1.C 2.D 3.A 4.B 5.A 6.D 7.C
知识点2
1.D 2.C 3.C 4.C 5.C 6.D 7.C
知识点3
1.B 2.D 3.D 4.D 5.B 6.C 7.B
8.(1)减租减息政策;抗日根据地。
(2)地主、富农人口少,占地多;农民人口多,占地少,终年劳动却不得温饱。(意思相近即可)
(3)《中国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
知识点4
1.B 2.B 3.C 4.A 5.C 6.A 7.B 8.D 9.A 10.D 11.B 12.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