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1-25 15:0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2024-2025学年秋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Ca-40 Cu-64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下列古文或诗词的解读错误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曾青得铁则为铜”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C.“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涉及丁达尔效应
D.“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表达了对于世界体系的分类概念
2.“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符号表征”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分析反应类型: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分析物质种类:图中反应物均为电解质
C.分析反应价值: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D.分析表示方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列变化需加还原剂才能完成的是( )
A. B.
C. D.
4.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若有泄漏,喷洒浓氨水时会有大量白烟生成,其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氨水和液氯均属于混合物
B.该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
C.该反应中每生成,转移6mol电子
D.烟属于分散系,分散质颗粒直径大于100nm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钾、钠等碱金属着火时,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B.用饱和溶液除去中混有的少量HCl
C.有色布条上滴加新制氯水,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漂白性
D.可用紫色石蕊溶液来区别盐酸、NaCl溶液、NaOH溶液和新制氯水
6.有两支试管,分别装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下列方案中判断正确的是( )
方案 操作 判断
A 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 产生沉淀者为溶液
B 分别加入过量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 反应较剧烈者为溶液
C 分别测pH pH较大者为溶液
D 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者为溶液
7.某气体体积为4.48L,质量为6.4g,含有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32 B.64 C.96 D.124
8.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2L二氧化碳气体和9g水中所含的分子数均为
B.25℃,101kPa下,22.4L氧气的分子数为
C.常温常压下,14g由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D.1mol任何物质均含有个原子
9.下列各组物质的除杂(括号内为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
A.固体(NaOH):溶于水通入
B.固体:在空气中加热
C.溶液加入适量溶液后过滤
D.固体:加入适量水
10.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可能发生的是( )
A.
B.
C.
D.
11.某澄清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B.、、、
C.、、、 D.、、、
12.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Na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B.验证能与反应放出
C.检验溶液中是否有钠离子 D.比较、的稳定性
13.可用于制备一种新型、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高铁酸钠(),主要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B.该反应中,还原剂是和
C.由上述反应可得,的氧化性比的强
D.上述反应中,理论上若有电子发生转移可生成
14.下列除杂试剂的选择或除杂操作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操作
A 饱和NaCl溶液 通入足量饱和NaCl溶液洗气后干燥
B NaCl固体() 盐酸 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C 溶液() Fe粉 加入过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3
D 溶液() 通入过量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溶于水产生
B.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碳酸氢钠溶液与稀反应: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6.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固体,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B.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一定量澄清石灰水,若最终仍为澄清溶液,则样品中不含
C.取一定量的样品,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样品中的含量,若球形干燥管增重,则所取样品中含有0.1mol
D.已知固体样品同时含有和。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配成溶液,滴加溶液至沉淀完全,根据白色沉淀的质量不能求出的含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L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③固体④熔融KCl⑤蔗糖⑥铜⑦⑧⑨KOH固体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
II.在工业上次磷酸常用于化学镀银,发生的反应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3)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该反应中,被_____(填“氧化”或“还原”)。
(4)配平该离子方程式:_____。
(5)若反应中生成1.08gAg,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
(6)是一元弱酸,写出其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18.(14分)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图中分别为钠和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二维图中缺失的化学式:①_____;②_____。
(2)物质③常用于实验室制取,则③的化学式是_____。
(3)从化合价角度看,HClO具有_____(填“还原性”或“氧化性”或“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已知少量与溶液反应有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标准状况下生成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是_____。
(5)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用代替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可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化合物。能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是因为具有_____。(填“强还原性”或“强氧化性”)
19.(12分)数字化实验主要是运用各种功能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开展实验,数据实时变化更加直观。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溶液与溶液的反应,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溶液时,溶液的浑浊度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已知:a点浑浊度最大,视为a点时与恰好完全沉淀;b点溶液呈中性。
(1)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
(2)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a点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a点到b点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该化学兴趣小组继续进行了如下数字化实验: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溶液,常温下测得溶液的电导率与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图中AB段电导率变化的原因:_____;C点溶液pH_____(填“>”“<”或“=”);若用等浓度的溶液替换溶液,则完全反应时混合溶液的电导率比B点的电导率______(填“大”或“小”),原因为_______。
已知: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其导电性越强。
20.(14分)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以探究潮湿的与反应得到固体物质的成分。
(1)试剂X的化学式_____。A中制取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试剂Y的名称为_____。
(3)通入一定量潮湿的反应后,经检测,D中只有一种气体,C中除含一种氯盐外,同时含有等,某同学对C中所得固体残渣的成分进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存在两种成分:和_____,
假设2:存在三种成分:和_____。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硝酸、溶液、澄清石灰水、溶液、试管、小烧杯。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溶液 _______
步骤3:_____ _______
(4)已知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则D中进入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选择题:1-5BBABD 6-10CBCC 11-16ADDDDA
17.(共12分)
(1)④⑥(2分)(2)①②③④⑧⑨(2分)
(3)①.+1(1分)②.氧化(1分)
(4)(2分)
(5)或(2分)
(6)(2分)
18.(共14分)(每空2分)
(1)①或者。②NaClO。(2)③。
(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4)。(5)强氧化性。
19.(12分)(1)(2分)
(2)①(2分)
②(2分)
(3)①.(2分)②.<(1分)
③.大(1分)④.与反应有HCl生成,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仍有大量的、存在。(2分)
20.(14分)
(1)(1分)(2分)
(2)饱和食盐水(1分)(3)①NaCl(1分)NaCl、(1分)
②共3空,每空2分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若无明显现象,证明固体中不含 ②若溶液变浑浊,证明固体中含
步骤3:向B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溶液 溶液变浑浊,结合步骤2中①,则假设1成立;结合步骤2中②,则假设2成立。
(4)(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