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最快的“信使” 课件 (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9.1 最快的“信使” 课件 (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25 16:3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十九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第1节 最快的“信使”
思考:电视机、收音机、手机等等,是通过什么传递信息的?
新知导入
电视、收音机、手机等都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电磁波的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快、效率高。
1.知道电磁波,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理解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
3.了解电磁波家族及应用。
学习目标
小实验:用导线时断时续地接触电池(旧电池),从收音机里能听到什么?
听到咔咔声。
说明产生了电磁波
19世纪末,电磁波的发现为信息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它使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应用,大大加快了现代生活的节奏。
新知学习
01 认识电磁波
思考回答:
(1)为什么用旧电池?
(2)听到咔咔声说明了什么?
导线接触时,会短路,损害电池
说明产生了电磁波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迅速变化的电流,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水面振动
水波
空气振动
声波
迅速变化的电流
电磁波
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一定条件下确实存在,可以给我们传递各种信息。
【想一想】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呢?
小实验
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入真空罩中,拨打这个手机的号码,手机有反应吗?
结论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以水波为例,了解描述波的物理量:波长、频率、波速。
当把一个小球仍入水中时,会发现小球上下振动,形成水波,并且向四周传播。
1.电磁波的几个要素
(1)波长(λ):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单位:米
波峰
波谷
波长
波长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真空中:c =3×108 m/s
  空气中:接近真空光速
(3)波速(c):波传播的快慢。 单位:米/秒
(2)频率(f):在1 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
单位:赫兹(Hz) 、千赫(kHz)、 兆赫(MHz)。
2.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关系
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满足:
波速=波长×频率 即: c =λf
时间t
波长λ
不同频率(或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频率较大的电磁波波长较短。
1. 电磁波谱: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如果把每个波段按频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它们是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及γ 射线。人眼可看到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 nm 至700 nm 之间,称为可见光。
光波实际也是一种电磁波。
02 电磁波的应用
2.电磁波的应用
电磁波种类 应用
无线电波 收音机、电视机
微波 微波炉、微波雷达
红外线 电视机、空调等设备的红外线遥控器;红外线还可以用于取暖器、红外夜视仪、红外热感照相机等
可见光 从红色到紫色的可见光
紫外线 用紫外线灯消毒杀菌,用紫外线还可以验钞
X射线 X 射线透视人体内部情况
γ射线 γ 射线检测金属中的裂纹;医生用γ 射线做脑部手术
1.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
B.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
C.用手机打电话
D.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
D
课堂练习
2.关于声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 人听到的声音大小只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C. 它们都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D. 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3.对于在空气中传播的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越低,波速越大 B.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C.波长越长,波速越大 D.电磁波的波长都相等
B
4.如图所示是某学校为学生配备的智能学生证。智能学生证除了记录学生个人信息资料外,还具有定位(判断学生“在校”或“离校”)及紧急呼救等功能。智能学生证实现定位或呼救功能时,主要是利用(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无线电波
D.红外线
C
最快的“信使

产生:电流的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传播
不需要介质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c=3×108m/s
特征
波长λ
频率v
波速c
应用
电磁波谱、不同频率的应用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