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5 17: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粗的字,读音或含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缀行甚远(zhuì 连接、紧跟)
B.苫蔽成丘(shàn bì 覆盖、遮盖)
C.目似瞑,意暇甚(xiá 从容、悠闲)
D.狼亦黠矣(jié 狡猾)
2.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加粗词词性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犬坐于前        前狼
B.以攻其后        自后断其股
C.久之          毙之
D.意将隧入        身已半入
4.课文结尾的议论在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A.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讽了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恶狼,赞扬了机智勇敢的屠户。
B.赞扬了屠户敢于与恶狼相斗的勇敢精神。
C.指出恶狼狡诈的手段还不高明。
D.揭示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的道理。
5.翻译下面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            。
(2)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目的的句子是:            。
(3)文中描写“径去”之狼动作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
(4)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7.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______,世称______,山东淄川人,____代著名文学家。用二十年时间写成了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
8.全文共有五段,请在下面横线上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动词(限一个字),使之成为各段的大意。
遇狼→_____狼→_____狼→____狼→____狼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9、对“其一犬坐于前”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
10、解释加点词语。
A、恐前后受其敌( )B、屠自后断其股( )
11、翻译句子。
(1)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夫”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13、文章里的狼有什么性格特征?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列子学射,中①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②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③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④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中:射中箭靶。②退:回去。③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④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14.根据括号内的要求,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其 一 犬 坐 于 前。(限一处)
②非 独 射 也 为 国 与 身 亦 皆 如 之。(限两处)
15.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①缀行甚远( )
②一狼洞其中( )
③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7.【甲】文在刻画狼时,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表现了狼 的特点?
18.下面对【乙】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B.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C.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D.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宁越困穷,欲谒齐桓公,自卫至齐,幕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越望见桓公而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日:“异战,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赐之衣冠而见,说以天下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也,以人之小恶而忘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选自汉刘向《淮南子道应训》)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间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
B.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
C.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
D.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间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详成现代汉语。
以人之小恶而忘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宁越热爱音乐,有次在家唱歌时被齐桓公听到了。
B.齐桓公觉得宁越是个优秀的歌唱家,主动求见他。
C.群臣坚决反对齐桓公重用宁越,还派人调查宁越。
D.齐桓公不同意群臣的意见,表明了他的用人之道。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吴隐之传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邛城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年十余,丁父忧①,每号泣,行人为之流涕。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②过礼。
迁左卫将军,禄赐皆班③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④亲族,家人绩⑤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廉士以为荣。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释】①丁父忧:遭父丧。②毁:特指居丧时,因哀痛过度而伤害身体。③班:分给,赐予。④振:同“赈”,救济。⑤绩:把麻纤维拧成线。
22.文中“行人为之流涕”中“涕”的意思是__________。
2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冬 月 无 被 尝 浣 衣 乃 披 絮
24.博雅小组以“养德修身”为主题进行交流,请你参与并围绕以上两文中的人物分享个人体会。
小博:我要像曹刿一样,心怀家国。
小雅:我要像吴隐之一样,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我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D 3.D 4.D
5.(1)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6.(1)目似瞑,意暇甚 
(2)盖以诱敌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7.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清 聊斋志异
8.惧 御 杀 悟
9、B
10、 攻击、胁迫 大腿
11、 骨头已经丢完了,但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追赶。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添笑料罢了
12、开始很害怕,丢骨头给狼,后来镇定下来,跑到柴堆下,拿走屠刀,最后坚定下来,用到砍死狼。
13、贪婪、狡诈、凶狠。告诉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妥协、要坚决斗争,才能胜利。
14.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15.①连接、紧跟 ②打洞 挖洞 ③……的缘故(原因)
16.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7.动作和神态 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
18. A
19.A
20、因为一个人的小毛病而忽略他的大优点,这是君主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
21.D
22.眼泪
23.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
24.示例一:我要像吴隐之一样,孝顺父母。
示例二:我要像鲁庄公一样,虚心听取他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