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蓬莱阁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 滕王阁序
王勃 “九月就日,都督大宴滕王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新唐书》)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作者(注释补充)?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初中我们学过王勃的诗《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的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本文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为论者所激赏。第一课时学习重点:通读全文,疏通文意1、朗读全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
2、看注释,粗通文意
3、字词辨析训练初读奇文1、翼轸( )
2、襟( ) 三江
3、鹤汀( )
4、凫( )渚( )
5、川泽纡( )
6、孤鹜( )
7、樽( )
8、迥( )
9、南溟( )
10、胜筵( )
11、梓( )泽yìzhěn二十星宿之一jīn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tīng水边平地fúzh? 凫:野鸭。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yū迂回曲折wù野鸭,名词。(骛:纵横奔驰,动词)zūn古代盛酒器具ji?ng远míng海yán古代席地而坐时铺的席子z?梓树,与“桑”相连,借指故乡通假字俨骖腓于上路
云销雨霁
所赖君子见机通“严”,政整治通“消”,消散通“几”,预兆词类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川泽纡其骇瞩
屈贾宜于长沙
窜梁鸿于海曲都为意动,以······为襟、以······为带都为名词作状语,像雾、流星那样意动,对······感到惊骇使动,使······屈居使动,使······窜逃再读奇文方式:集体齐读课文(注意: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准确性)步骤:
1、各自诵读
2、集体齐读 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有少数七字。四字句的停顿只有一种模式:二二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
(1)孟学士/之词宗(2)临/帝子之长洲
(3)钟鸣/鼎食/之家(4)气凌/彭泽之樽
(5)扶/凌云/而自惜七字句的读法有四种:(1)襟三江/而带五湖(2)宾主/尽/东南之美
(3)秋水/共长天/一色(4)都督/阎公/之雅望课后作业1、熟读全文
2、看注释,进一步理解文意
(划出自己不好理解的句子)
3、完成课后练习三、四第二课时学习流程
1、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2、分组讨论疑难字句,老师巡回答疑
3、齐读课文
4、理清思路、重点段落鉴赏明确: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概写风貌,引出与会人物。
第二部分(2-3)三秋时节,滕王阁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盛况,发人生感慨。
第四部分(6-7)叹知己难遇,胜宴难再讨论:文章可分为几部分?1、思考这两段描写了哪些内容?齐读2、3段并分析鉴赏明确:
第二段:滕王阁在山水之间
第三段:登高所见人烟之胜(富庶祥和)
自然之景(雨后景色—高潮)
生活之乐及自然情景评:注意意境和谐美,想象要自然生动,色彩要明丽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
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故曰一色。鉴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句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是本文最为闪光的一句。相传都督阎某拂袖而去后,闻此句矍然而起,说:“此真天才,当传不朽矣。”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一景色。 前人写水天(或天地)相接景象的句子很多,阅读下面前三句子说说王勃的句子好在哪里。
即云似岭,望水若天。(袁宏《东征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萧绎《荡妇秋思赋》)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庾信《马射赋》)
旌旗共云汉齐高,锋锷同霜天比净。(释僧懿《平心露布》) 王勃把这种景象用对偶句的下句来表现,描绘出一个旷远的背景,在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野鸭,构成色彩明丽的画面。
前人又曾指出,王勃的句法出自最后两句,但最后两句都显得雕琢造作,意境也不如王勃的优美动人。庾信的落花与马射队伍中绘着芝草的车盖齐飞,联想欠自然。王勃写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的色彩对照;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构成的画面更为明丽鲜活,超出前人甚远。一、当堂背诵2-3段
二、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一、二、五
2、思考:怎样看待4、5两段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学习要点:
1 鉴赏四-五段
2 归纳总结骈文的特点及本文特点讨论:这两段写了哪些内容?齐读四五段,体会作者情感明确:
第四段:
第五段:
写宴会盛况管弦之胜,哥声之美
宴会豪华,人物高雅兴尽悲来叹天地之大,宇宙无穷(反村人之渺小)人生无常,盛衰有时,
怀才不遇,报国无路言自己虽时运不济,但因之自勉,从消沉中振起,理想、志节不变 分析这,就应联系王勃的际遇。他外露的才华和不羁的作风,被时人看作露才扬己、恃才傲物,因而为社会所不容。所以他的不遇之悲,是对社会(“盛世”)现实的控诉和揭露。他慨叹宇宙无穷,表露出对人生短暂和功业不就的感伤;他悲悼盈虚有数,表明自己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他引用众多典故,从各方面说明自己的困顿处境,在这里既表现出嗟悲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又感情急转,表示自己壮怀白首不移,清操愈厉,困而弥坚。
这样,文笔跌宕,写失意的悲哀,成为对时代的抨击;又写积极的壮怀,表现出一种用世的乐观。2、讨论:怎样看待王勃的思想感情? 从六朝到初唐,骈文统治了文坛,其特点是:要求通篇文章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意藻辞和用典。 请同学们结合完成了的练习一、二、五,归纳一下骈文的特点你认为骈文有什么缺点? 太注重形式,排比事典、牵扯古人,使古典知识不多的人难以理解。例如本文:为了硬凑四六对句,把杨得意缩为杨意,把徐孺子略为徐孺,这早被前人指为荒谬。但对本文来说是白玉微瑕,文中对现实和人生的感受和认识,是骈文僵化凝固的形式无法束缚住的,作者如同戴着镣铐跳舞一样,在束缚中表现自己高超的技巧。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2、骈俪藻饰,辞系华美
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一、总结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二、找一下,文中运用了哪些典故?三、找一下,本文运用了哪些成语?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姓名
付善修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年级
邮件
单位
嘉祥一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滕王阁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滕王阁序》是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美的真谛。《滕王阁序》脍炙人口,描写了滕王阁壮美的图景,宴游的欢乐,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慨叹。学习本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学生分析
《滕王阁序》是千古传唱的奇文、妙文,但同时又是教学中的难文、硬文。它是骈文的优秀篇章,用典太多,文辞简奥,给学生的诵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学 生必须在课前预习中做一些充分而必要的工作,如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疏通文意,找出文中运用的典故,理解其意图;诵读时注意句式的错落变化、句子的节 奏划分等。课堂上教学重点放在深入探究作者情感的变化以及对写景和抒情名句的鉴赏上。
三、教学目标
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掌握相关文言知识点和成语。
2、感悟本文的景物描写语句,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文中出现的典故。
3、学习作者命途多舛但却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视频展示滕王阁。导入是每节课的窗户和眼睛,精彩的导入能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如果只凭教师向大家介绍只会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兴趣,视频的播放内容丰富,信息充足,既满足了学生的视觉需求又能满足学生的知识和精神需求。
2.教学过程中,通过PPT展示人物图片,吸引学生兴趣。PPT展示有关诗句、意象、意象象征、结论等,使教学更直观,学生学起来更方便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古几重阳,依然天高地迥;东南一都会,正是彩彻区明。王勃兴来,诗文题阁楼,一序占千秋;我辈登临,乐趣寄山水,三江抒豪情。让我们跟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 一起登上滕王阁,品读其美景,赏析其真情。文章的全称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这些标题已介绍了文章的内容:秋天在滕王阁举办的一次大型宴会上所作的开场白。此类文章开篇多为介绍宴会地点、集会人物,极尽溢美之词,结尾多为总结全文提出号召展望未来。我们不妨来验证一番。
体会意境、情感
视频?音乐
讲授??探究
PPT展示有关问题,有步骤加以分析
1、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内容。
2、学生自己读最后一段,归纳内容。
3、重点学习2-6段,这一部分才是全文的精华部分。教师配乐诵读,并预先设置问题
4、赏析2-3段,男女生分读。
5、鉴赏4-6段,前后分排读。
思考老师展示的问题,并分组探讨
ppt
拓展延伸
文以阁而名于世,阁以文而传天下。设想某一天,你与王勃相遇在滕王阁,你想对他说什么?写下给王勃的一两句话。
对理想的执著往往在遭遇挫折时会产生巨大的痛苦,面对人生的困境,有的人以老庄、佛家的出世思想为寄托,去寻找诗意的人生,一如陶渊明;有的人执著于其 中,痛苦而不能自拔,进而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一如刘伶;有的人以天下为己任,勇于进取、积极向上,一如曹操。身处初唐的王勃当时很年轻,却感受到了生命 的短暂,正如落霞,但即使生命如此短暂他也要以孤鹜一“飞”的矫健姿态去迎接,去挑战!他的理想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昂扬,他以飞翔的姿态定格于滕王阁的秋 水长空,那青春的宣言响彻了历史的天空,今天听来仍旧让人怦然心动、热血沸腾。我想起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小说《老人与海》里的一句名言:“一个人生来不是 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你不可以打败他!”
ppt??图片及视频
?
?
?
?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设计亮点:?
分析课文时视野广阔,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学生参与的热情。
2、自主朗诵
学生根据音乐和视频创设的情景有感情的朗读、分读、对读,置身于情境之中,让自己完全成为本诗的主人,切身感受作者的命运与沉浮。感受失意人的报国无路、济世无门的慨叹,天下乐观者的不甘沉沦、豪情壮志。
3、自主探究
通过朗诵、分析、探究真正理解本文景与情的统一,神与形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环境与气氛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山水与人文的统一,欢快与凝重的统一,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这些也正是本文脍炙人口、千古不衰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