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九年级半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秋季学期九年级半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5 16:29:31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半期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D B B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A D B
1.A
【详解】依据题干“古埃及文明”的信息和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A项正确;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不属于古埃及文明,排除B项;古印度建立了种姓制度,不属于古埃及文明,排除C项;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不属于古埃及文明,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所以古巴比伦王国诞生在两河流域,A项正确;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属于中国,排除BC项;古印度诞生于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A项正确;帕特农神庙是雅典的典型建筑代表,排除B项;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属于古希腊文明的代表,排除C项;二里头遗址属于中国夏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他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D项正确;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排除A项;耶稣自称“救世主”,在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创立了基督教,排除B项;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根据题干“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可知节庆娱乐日的费用有国库开支,随着节庆娱乐日天数的的增加财政负担加剧,B项正确;2世纪,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内湖”,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出罗马从欧洲发展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的过程,排除C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与题干所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题干“每名自由的雅典男公民大约拥有两名奴隶,如果没有这些从战场上如来的奴隶,雅典的公民就不会有闲暇去学习演说和参加投票,成为活跃的公民,同样雅典的贵族也就无福享有财富,无暇研究哲学”可知雅典奴隶制是发展的基础。正是因为奴隶的辛勤劳动,雅典的公民有闲暇去学习演说和参加投票,成为活跃的公民,同样雅典的贵族享有财富,可以研究哲学,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雅典公民如何参政,因此不能证明民主政治高度发达,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奴隶制是雅典发展的基础,非奴隶没有参政机会,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奴隶制是雅典发展的基础,非文学艺术的繁荣昌盛,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根据题干“12世纪在教皇支持下西欧最早产生大学,推动欧洲文化教育发展”和“教会判处‘异端’布鲁诺(科学家)火刑说明神权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可知西欧思想受基督教影响,C项正确;根据题干“教会判处‘异端’布鲁诺(科学家)火刑说明神权控制了人们的思想”,也说明基督教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排除A项;题干没有说明王权和教会权利的关系,排除B项;根据题干“教会判处‘异端’布鲁诺(科学家)火刑说明神权控制了人们的思想”说明了基督教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但是题干“12世纪在教皇支持下西欧最早产生大学,推动欧洲文化教育发展”说明了基督教推动了社会进步,因此基督教阻碍了科学发展的说法片面,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根据题干“中世纪西欧庄园,其生产以农业为主,同时兼及林业、牧业、渔业等各业,还有开发矿藏、武器制造,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手工业者”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庄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政治单位,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庄园内设有手工作坊,可以生产日常生活所需的工具和产品,庄园内设有共享设施,因此庄园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A项正确;精耕细作是耕种方法,与题干所述不符,排除B项;庄园领主是统治阶级,自由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是被统治阶级,排除C项;佃户只能在本庄园内进行生产生活,不能随意到其他庄园进行生产活动,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根据题干“封君封臣关系、中世纪的西欧庄园、大学的兴起”可知,反映的是欧洲封建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B项正确;根据题干中世纪的西欧庄园可知是欧洲文明而非亚非文明,排除A项;近代文明的曙光是指租地农场的出现、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等,排除C项;早期殖民掠夺属于走向近代,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项正确;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与中世纪教育无关,排除A项;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人们的精神支柱,并非“最美好的花朵”,排除B项;中学属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兴起与在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相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依据题干“当西罗马帝国在蛮族入侵浪潮的冲击下罹遭覆亡之际,它却依然维持不堕,终于渡过难关,恢复生机,保存并继承了古典文化遗产,一直存续近千年”,结合所学知识,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保持了长期的稳定与繁荣,为保存和发展欧洲古典文化,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C项正确;奥斯曼帝国兴起于13世纪,灭亡西罗马帝国的西欧封建国家法兰克王国是在843年,排除A项;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排除B项;亚历山大帝国是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位时建立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的节日,不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C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了佛教,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于巴基斯坦一带,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故世界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佛教在汉代时即已传入我国,是三大宗教中最早传入的,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先后传到了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于巴基斯坦一带,此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随着战争和征服传播到了亚洲和非洲地区,后来又传播到了西欧和北美等地,也是对世界影响深远的一大宗教,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于印度,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佛教向南,传入泰国、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入中国新疆及中国大部分地区,伴随着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向朝鲜、日本、越南传播,故题干图示反映的是古代佛教的传播,A项正确;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关于古埃及的任何信息,不能得出古埃及文明的形成,排除B项;种姓制度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但未传入中国,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并非古代印度的扩张,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的一句话‘主照亮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圣经》是基督教的宗教经典,“主”指的是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所以这枚校徽体现了基督教对中世纪文化教育的影响,D项正确;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中世纪大学受基督教影响,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世俗文化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根据材料“把广大部民(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作为公民授予‘口分田’,负担一定的租庸调,地位有所改善,百姓大悦,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和所学可知,大化改新时期,政府通过班田收授法等措施,授予公民土地,改善其地位,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说明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公民授予土地,非土地分封,排除A项;大化改新虽然受到隋唐制度的影响,但材料未涉及仿效隋唐制度进行改革的说法,排除C项;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
16.印度河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17.汉谟拉比
【详解】根据所学古代两河流域的知识可知,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18.亚里士多德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19.克洛维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他借助基督教巩固自己的统治,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20. 大学 文艺复兴
【详解】根据所学世界史西欧大学的出现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①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根据所学拜占庭帝国的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在世界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巨大的历史影响力,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②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21.(1)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破解为现代人认识和研究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史料和必要条件。
(2)法老掌握国家一切大权,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领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身;在宗教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胡夫金字塔。以显示法老的威严,表示法老与天上神灵存在密切联系。古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奴隶、平民被奴役、被压迫的见证,许多奴隶因修筑金字塔累死、病死或者致残等。
(4)金字塔设计精密、石块巨大、工期浩大等技术要素、经济实力等都是当时人类社会所不具备的。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商博良破译的古埃及国王与王后名”可知,“陌生文字”指的是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它就是揭开古埃及文字之谜的钥匙,它的破解为现代人认识和研究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史料和必要条件。
(2)依据材料二信息“在古埃及,国王掌握国家一切大权法老自称是主神太阳神的儿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仗责打大臣。
(3)第一问,依据材料三信息“金字塔现存90座,规模最大的金字塔高约146.5米,有近50层楼高”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是国王胡夫的金字塔,它已成为埃及国家和文明的象征。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法老追求和建造高耸、壮观的金字塔的主要用意是显示法老的威严,表示法老与天上神灵存在密切联系。第三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金字塔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许多奴隶因修筑金字塔累死、病死或者致残等。同时,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的建造一直是人们探索而又无法确证的一个谜。其中有人提出:“金字塔不是古埃及人建造的”的观点。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金字塔设计精密、石块巨大、工期浩大等技术要素、经济实力等都是当时人类社会所不具备的。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善于观察图片中的隐含信息“商博良破译的古埃及国王与王后名”,可判断出“陌生文字”是象形文字。解第(2)题时,注意定向词“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答案一定在教材和材料中,依据材料有效信息和结合教材回答即可,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解第(3)题时,抓住信息“规模最大的金字塔”是解题的关键,这是国王胡夫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外形近似中国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它们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也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2.(1)伯里克利;雅典。
(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写出两个即可)
(3)外邦人;妇女;奴隶等(写儿童也可以;写出两个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这句话出自伯里克利之口。“我们”指的是古代希腊的雅典城邦。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机制。在他主政时期,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这就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陪审法庭是最高法庭;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因此这个奴隶制城邦最重要的国家机构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
(3)根据材料二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但是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力,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力。因此“其余居民”包括外邦人、妇女、奴隶等。
【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城邦最重要的国家机构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力,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力。
23.(1)目的:为维护中央集权的统治。
特点:维护王权,严厉执法。
(2)社会基础:自由民;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是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制度。(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占雅典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和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答出1点即可)
(3)法律:《十二铜表法》;优点:公平合理;影响:对西方政治思想、人权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法律文献。
(4)背景:中世纪后期欧洲城市的兴起与社会的变迁。
关系:罗马传统的法权观念有利于城市法的制定,为城市法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5)认识: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推动;民主、法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应坚持和完善民主、法制;人类的民主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等。(围绕“民主和法制”言之有理,答出1点即可,2分)
【详解】(1)目的:依据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为维护中央集权的统治”的信息可知,《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目的是为维护中央集权的统治;特点:依据材料一“增加了惩治违反王命的条文,特别对带有某种谋反作乱迹象的罪行更是从严惩处,这无疑打击和限制了包括旧贵族在内的一切分裂保守势力”的信息可知,这些法典条文突出的特点是维护王权,严厉执法。
(2)社会基础:依据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的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实质:依据材料二“其中自由民为16.8万,外邦人为3.2万,奴隶为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占雅典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和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3)文献:依据材料三“在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激烈矛盾和斗争中,产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律”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优点:依据材料三“为了确保帝国境内各民族都能和平共处,罗马人制定出许多‘公平且合理’的法律”的信息可知,罗马人制定法律的优点是公平合理;影响:依据材料三“《罗马民法大全》对西方政治思想、人权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法律文献”的信息可知,《罗马民法大全》颁布对西方政治思想、人权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法律文献。
(4)背景:根据材料四“城市法是指伴随着中世纪后期欧洲城市的兴起与社会的变迁而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法律体系”的信息可知,城市法产生的背景是中世纪后期欧洲城市的兴起与社会的变迁;关系:依据材料四“ 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更和罗马传统的法权观念有关系”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罗马传统的法权观念和城市法之间关系是罗马传统的法权观念有利于城市法的制定,为城市法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5)认识:本题是开放型题型,学生可依据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谈认识,描述出民主法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都属于积极正面的内容,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推动;民主、法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应坚持和完善民主、法制;民主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半期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
1.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下列成就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金字塔 B.楔形文字 C.种姓制度 D.儒略历
2.古巴比伦王国诞生在( )
A.两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恒河流域
3.下列古代文明的遗址中,属于古代印度文明代表的是( )
A. B. C. D.
4.佛教的创立者是( )
A.穆罕默德 B.耶稣 C.黄帝 D.乔达摩·悉达多
5.“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导致罗马帝国( )
A.进入黄金时期 B.财政负担加剧 C.版图不断扩张 D.法学系统完备
6.每名自由的雅典男公民大约拥有两名奴隶,如果没有这些从战场上如来的奴隶,雅典的公民就不会有闲暇去学习演说和参加投票,成为活跃的公民,同样雅典的贵族也就无福享有财富,无暇研究哲学,这反映出雅典( )
A.民主政治高度发达 B.奴隶制是发展的基础
C.奴隶没有参政机会 D.文学艺术的繁荣昌盛
7.下表是某同学学习《基督教的传播在西欧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时所做的部分卡片内容。由此可见,该卡片反映了( )
史事 影响
12世纪在教皇支持下西欧最早产生大学 推动欧洲文化教育发展
教会判处“异端”布鲁诺(科学家)火刑 神权控制了人们的思想
A.基督教推动了社会进步 B.教会的权力在王权之上
C.西欧思想受基督教影响 D.基督教阻碍了科学发展
8.中世纪西欧庄园,其生产以农业为主,同时兼及林业、牧业、渔业等各业,还有开发矿藏、武器制造,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手工业者。从中可以推断出庄园经济的特点是( )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平等有序 D.自由开放
9.下表是某中学历史社团举办讲座的内容。讲座的名称可能是( )
历史大讲堂
讲座名称
关键词: 封君封臣关系、中世纪的西欧庄园、大学的兴起
主讲人 李华
地点 求知楼报告厅
时间 2024年1月17日
A.古代亚非文明 B.欧洲封建时代
C.近代文明的曙光 D.早期殖民掠夺
10.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
A.庄园 B.教会 C.中学 D.大学
11.当西罗马帝国在蛮夷入侵浪潮的冲击下遭覆亡之际,它却依然维持不堕,终于度过难关,恢复生机,保存并继承了古典文化遗产,一直存续近千年。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奥斯曼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2.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
A.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 B.最先传入我国的是佛教
C.圣诞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 D.三大宗教都得到了广泛传播
13.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下图反映的是( )
A.佛教的传播 B.古埃及文明的形成
C.种姓制度的发展 D.古代印度的扩张
14.13世纪初,牛津大学形成。下图为牛津大学校徽,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 )
A.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 B.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15.大化改新,把广大部民(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作为公民授予“口分田”,负担一定的租庸调,地位有所改善,百姓大悦,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这说明,大化改新( )
A.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B.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C.仿效隋唐制度进行改革 D.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填空题
16.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流域。
17.他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他是 。
18.古希腊哲学家 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19.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 ,是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20.12世纪, 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拜占庭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 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三、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9年,法国士兵在一个名叫罗塞塔的村落旁偶然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陌生的文字。后来,法国文字学家商博良凭借渊博的语言学知识和镇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破解了碑上的陌生文字(如图)。
商博良破译的古埃及国王与王后名:托勒密与克娄巴特拉
材料二 在古埃及,国王掌握国家一切大权法老自称是主神太阳神的儿子。在文献中,法老的名字用象征太阳的椭圆环绕,下面有一道象征土地的竖线-意指法老是神灵佑护下的大地主人。古埃及确立了最早的君主专制制度。法老的专制统治是通过一系列制度来实现的。
材料三 金字塔现存90座,规模最大的金字塔(如图)高约146.5米,有近50层楼高;塔底每边长230米,占地约5.3万平方米;据说用了230万块巨石,每块石料平均重2.5吨,有的重达15吨。石块之间是自然叠合,但严丝合缝,连刀片都插不进去Q高耸、壮观的金字塔见证了古代埃及人的血和泪。
(1)材料一中商博良破解的“陌生文字”指的是什么文字?该“陌生文字”的破解有何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埃及君主专制统治下,法老有何特权?
(3)材料三中的金字塔指的是哪一座金字塔?法老追求和建造高耸、壮观的金字塔的主要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说金字塔的构建是古埃及人的血和泪?
(4)关于金字塔的建造一直是一个谜,其中有人提出:“金字塔不是古埃及人建造的”的观点。请你为这一观点举例佐证,说明理由。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句话出自谁之口 “我们”指的是古代希腊的哪一个奴隶制城邦
(2)这个奴隶制城邦最重要的国家机构有哪些
(3)材料二图示中的“其余居民”包括哪些人 (写出至少2个)
23.人类社会民主与法制的传统源远流长。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为维护中央集权的统治,增加了惩治违反王命的条文,特别对带有某种谋反作乱迹象的罪行更是从严惩处,这无疑打击和限制了包括旧贵族在内的一切分裂保守势力。
——宋瑞芝《上古西亚两河流域文化生成断想札记》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其中自由民为16.8万,外邦人为3.2万,奴隶为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
——摘编自哈蒙德《希腊史》
材料三:古罗马人最大的贡献是“立法”。在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激烈矛盾和斗争中,产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律……为了确保帝国境内各民族都能和平共处,罗马人制定出许多“公平且合理”的法律。《罗马民法大全》对西方政治思想、人权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法律文献。
——何勤华、贺卫方《西方法律史》
材料四:城市法是指伴随着中世纪后期欧洲城市的兴起与社会的变迁而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法律体系……特许状就成为城市法的一个主要渊源(根据特许状,市民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著名学者顾准指出: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更和罗马传统的法权观念有关系。
——王国金、张镭《中世纪欧洲城市制度及其法律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目的,并分析该法典条文突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律是指哪一部文献 并根据材料三指出罗马人制定法律的优点及《罗马民法大全》颁布的重要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法产生的背景。并分析罗马传统的法权观念和城市法之间有何关系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