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8.2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单元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8.2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单元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1-27 09:5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单选题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B.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就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草原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最强。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下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北极苔原 D.非洲沙漠
3.在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田鼠、蛇等野生动物,若人们大肆捕杀蛇,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庄稼会减产 B.田鼠的数量会马上减少
C.蛇的数量会减少 D.田鼠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4.以下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
5.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种类保持不变
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总数量保持稳定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D.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不变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低
B.寿光蔬菜博览会基地蔬菜品种繁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临朐石门坊地区高
C.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等不良行为的共同特点是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森林生态系统中食虫鸟数量会随着害虫数量增加而增加,说明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7.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鹰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最好有可能的如图中的(  )
A. B.
C. D.
8.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这是因为(  )
A.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巨大的 B.生物界存在生存竞争
C.生物界存在自然选择 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二、综合题
9.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鱼菜共生”走进河南商城。“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的特点是: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从而实现了“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如图1为鱼菜共生系统示意图,图2为两种培养方式下植物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图1中起关键作用的亚硝化单菌属、硝化杆菌属和硝酸螺菌属等生物在鱼菜共生生态系统中属于   ,它们能将鱼粪和食物残渣中的   分解为无机物,被蔬菜吸收利用。
(2)在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
(3)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鱼菜共生组”和“普通水培组”,探究蔬菜的生长状况,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分析可知,   组的蔬菜根系生长情况更佳。
(4)鱼菜共生系统中由于生物的物种数量比较少,所以   能力比较弱。
10.《狮子王》是一部精彩的动画片,片中有一段主人公小狮子辛巴和它父亲的对白,请根据对白回答问题:
辛巴:“我以为国王可以凡事随心所欲。”
父亲:“你错了,国王也不能凡事随心所欲。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身为国王,你不但要了解,还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
辛巴:“但是,爸,我们不是吃羚羊吗?”
父亲:“是呀,我来跟你解释一下:我们死后呢,尸体会成为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以在这个生命圈里面各个生命之间是有关联的。”
(1)根据对话信息,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   。如果狮子的数量下降,羚羊的数量会   ,这说明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2)羚羊和狮子牙齿的分化比较,不同之处是   。
(3)辛巴和父亲在草原上的“价值”是   。
(4)辛巴的父亲所说的:我们死后呢,尸体会成为草.这句话是否科学?请解释说明   。
(5)辛巴和它父亲的对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
11.我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相对含量,图三表示图一所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①一⑤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一中与图二相对应的一条食物链   。与图一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能力较强,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   。
(2)生态系统中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参与循环,图三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   (填序号)。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图三中植物的【 】   (生理过程),使生物圈中   相对平衡状态。
(3)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人类提供了能源,但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容易造成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为响应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采用哪些力所能及的措施?   。
(4)仅凭某个或几个国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远远不够,也做不到,只有各国积极交流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全球“碳中和”,因为生物圈是一个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5)全球变暖导致多种植物大量死亡,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12.生态瓶是一种微型生态系统。图一为同学们设计的生态瓶示意图,图二为该生态瓶的物质循环模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瓶中的成分,1~7表示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组成成分为   ,用细沙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要想使密闭的生态瓶实现自给自足,所选动物与植物之间要具有   关系,并放置在有光照的地方,从而将各种成分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图二中,生态瓶中的能量流动从过程   开始(填数字),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   (填数字)。
(3)某同学通过观察对生态瓶中生物的捕食关系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记录:
被捕食者 捕食者 绿萍 金鱼藻 黑壳虾 螺蛳
孔雀鱼
√ √
螺蛳 √ √
黑壳虾 √ √

根据以上取食关系,该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黑壳虾属于第   营养级。理论上,若孔雀鱼的能量增加1千焦,最多需要消耗植物   千焦。
(4)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生态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的原因是生物种类少,   。
13.塞罕坝被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努力,塞罕坝由荒原变成万顷林海,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图是塞罕坝生态系统的一角,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如图所示,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源是   。生态系统中猫头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
(2)生态系统中青蛙的发育方式为   发育;
(3)该生态系统中,如果大量捕杀青蛙和食虫鸟,在一定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是   。
(4)我国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碳”的“排放”与“吸收”的平衡,其中的“碳”指的是   ,“吸收”指的是图一中的   (填序号)过程。
三、资料分析题
14.科学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生态系统 海洋 热带雨林 其他森林 草地 湿地 农田
单位面积价值(美元/hm2a) 252 2007 302 232 14785 92
(1)单位面积湿地的价性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农田,这为“退耕还湖、退耕还湿”策略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
(2)若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   (填“增强”或“减弱”),导致其多样性价值大幅度下降。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   的多样性,
(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十分紧迫。那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   ,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四、读图理解题
1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生产者是   .
(2)图中生态系统中,蛇和鹰的关系是   和   .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不断地变化着,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   能力
(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则图中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五、实践探究题
某学校规划了生物劳动实践基地。同学们讨论认为南充是“中国绸都”,可以在基地进行“栽桑养蚕”实践。由于同学们没有种植和养殖经验,于是老师带领大家来到南充某“桑蚕种养科研所”研学。请根据他们的学习经历回答下列小题:
16.首先科研所的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所内采用的“桑基鱼塘”生态循环模式,如图所示,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
①请将食物链补充完整:   →家蚕。
②该生态系统中,家蚕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
③塘泥中含有大量的   ,能够将鱼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   等物质,这些物质又被桑树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④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你认为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   (填“强”或“弱”),理由是   。
17.同学们又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桑园,学习桑树的种植与维护。图一是同学们总结绘制的桑树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用a、b、c表示),图二是科研人员记录的智能种植大棚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作答:
①桑树吸收水分的动力由图一中的生理过程【   】   提供,进行b过程的场所是   。
②根据图二曲线分析判断,BD段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桑树光合作用的强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一天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   时。
③工作人员建议同学们露天种植桑树时要确定好树间距,采用   方法,以确保桑叶充分地接受光照,提高产量。
18.同学们离开桑园来到家蚕养殖中心,了解家蚕的饲养。小华发现个别蚕的皮肤与其他蚕不同,像油纸一样透明,于是向科研人员请教。科研人员告诉同学们这些皮肤透明的蚕是油蚕,皮肤正常的叫做正常蚕,他们对家蚕的皮肤做过相应研究,结果如下:(分别用A和a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
组合 亲代 子代
组合一 正常蚕×油蚕 全部正常蚕
组合二 正常蚕×油蚕 正常蚕、油蚕
组合三 正常蚕×正常蚕 全部正常蚕
组合四 正常蚕×正常蚕 正常蚕、油蚕
①家蚕的发育会经历受精卵、幼虫、   、成虫四个时期,被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②组合四亲代均为正常蚕,子代出现油蚕,这种现象被称为   ,通过该组合的结果可知皮肤透明是   性状,推测子代正常蚕的基因组成为   。
③组合二中子代油蚕所占比例理论上为   。
④组合一和组合二亲代表现型完全相同,子代出现差异的原因是:
   。
19.回校后,同学们将科研所赠送的桑树嫩枝进行扞插种植,发现生根时间较长,成活率也比较低。向科研人员请教后,同学们用ABT生根粉处理桑树嫩枝。为ABT生根粉对扞插效果的影响,同学们选择了100株桑树嫩枝均分为甲、乙两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甲组 乙组
处理方法 清水400mL浸泡基部3小时 ABT生根粉溶液400mL浸泡基部3小时
生根率85%以上所用时间 42天左右 15天左右
六个月成活率 40% 82%
①从生殖方式上看,扞插属于   生殖;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组。
②实验所用100株桑树嫩枝的长短、粗细、腋芽数量、生长状况等特征应大致相同的目的是   。
③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
④为使结论更科学、准确,还应进行   。
六、实验分析题
20.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并制作了四个大小相同的简易生态瓶,分别编号为A、B、C、D,每个生态瓶各加入等量的清水,放入2条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鱼,观察小鱼的生存时间,记录结果如下。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实验图示
实验处理 不加水藻不加河泥光照 加水藻不加河泥光照 加水藻加河泥光照 加水藻加河泥黑暗
生存时间 3天 12天 27天 2天
(1)实验中每个生态瓶都加入等量的清水并放入2条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鱼,其目的是   。
(2)A瓶与B瓶相比,B瓶中小鱼生存的时间更长,是因为B瓶中的水藻通过   作用,为小鱼的呼吸提供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与其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   (答出一点即可)。
(3)请写出C瓶中包含的食物链   。C瓶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稳定,但与池塘生态系统相比,C瓶中的生物种类   ,自我调节能力   。
(4)根据实验结果,要延长D瓶中小鱼的生存时间,应将D瓶放置在   处。
(5)如果将B瓶和C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请你提出一个与此相关的探究问题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圈的概述
2.【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7.【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8.【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答案】(1)分解者;有机物
(2)太阳能
(3)鱼菜共生
(4)自动调节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0.【答案】(1)草→羚羊→狮子;先增加后减少
(2)羚羊没有犬齿
(3)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4)不科学.因为动物死后,尸体不是直接变成草,而是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再被植物吸收利用
(5)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
11.【答案】(1)草→鼠→蛇→鹰;营养结构复杂
(2)②③④⑤;①光合作用;碳—氧
(3)绿色出行、骑自行车、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植树造林等
(4)统一的整体
(5)保护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2.【答案】(1)绿萍、金鱼藻;捕食
(2)6;7、3、4
(3)6;二、三;1000
(4)营养结构简单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
13.【答案】(1)太阳能;捕食和竞争
(2)变态
(3)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4)二氧化碳;②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4.【答案】(1)大于
(2)减弱;生态系统
(3)栖息环境;生态系统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5.【答案】(1)4;草
(2)捕食;竞争
(3)自动调节
(4)鹰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16.桑树;太阳光;细菌真菌;无机盐;弱;生物种类较少
17.a;蒸腾作用;叶绿体;大于;18;合理密植
18.蛹;变异;隐性;AA或Aa;50%;组合一的亲代正常蚕基因组成为AA,组合二的亲代正常蚕的基因组成为Aa
19.无性;甲;控制单一变量;ABT生根粉对扦插效果有影响,可以缩短生根时间,提高成活率;重复实验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光合作用的实质
20.【答案】(1)控制变量唯一
(2)光合;氧气;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3)水藻→小鱼;多;强
(4)光照
(5)瓶中加入的河泥与小鱼的存活时间有关吗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光合作用的实质;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