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主题情境卷(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主题情境卷(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5 17:1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主题情境卷
卷首语
班级语文学习小组决定组织开展“漫步诗画山河,赓续传统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任务一:诗画山河
一、积累和运用(共9小题,计24分)
下面是小语为本次主题学习活动绘制的一份手抄报,请你帮忙完成。
人与山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雎鸠相依,和鸣起兴 关关雎鸠,__①▲__。(《关雎》) 天涯海角,心意相通 __③▲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缘林而行,山水相依 __⑤▲__,便得一山,山有小口,__⑥▲__。(陶渊明《桃花源记》) 望穿秋水,逆流追寻 __②▲__,道阻且长。(《蒹葭》) 水波浩渺,波澜壮阔 __④▲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潭水清澈,游鱼灵动 __⑦▲__,__⑧▲__。(柳宗元《小石潭记》)
巍巍高山,潺潺流水。追sù诗歌的源头,漫步于诗文林苑,山水题材诗文虽历经演变,但人们钟情山水的情怀不变。人们通过观山品水,领悟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摆脱束fù,寻觅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1.“”造字六书,“山”“水”均是哪种造字法? (  )(2分)
A.会意     B.指事    C.象形     D.形声
2.写出手抄报中加点字的读音。(2分)
潺潺(  )        寻觅(  )
3.小语在制作手抄报时遇到了不会写的字,请帮忙书写。(2分)
追sù(  ) 束fù(  )
4.根据积累,补全手抄报各板块中的诗文原句。(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中,一位同学写下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请修改完善。
①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山水,就像是一面镜子,投射出他们的热爱与品性。②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③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幽深冷清;王维喜欢的山水,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净;苏东坡的山水,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④读了他们寄情山水的诗文,就如同了解了他们的丰功伟绩,不禁令人心生敬意。
5.请提取第①句的主语中心语,写在下面。(1分)
6.第②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1分)
7.第④句表达欠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8.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对联,但不小心打乱了顺序。请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一副描写山川秀美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2分)
①绿水无弦万古琴 ②白首壮志驯大海 ③海到无边天作岸
④山登绝顶我为峰 ⑤青春浩气走千山 ⑥青山不墨千秋画
上联: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
9.你建议同学们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 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结合这三篇的内容及【小贴士】,说说你的看法。(4分)
【小贴士】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实用文本可以采取“冷读法”, 文学作品可以采取“热读法”; 还有“浏览跳读法”“选择性阅读法”……
任务二:品文悟理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以笔书义,聚焦社会热点 】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2题。(9分)
【材料一】
2024年央视春晚上,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艳惊四座,四名女演员及十余位汉服展示者身着中华传统服饰,分别演绎了汉之古朴、唐之飘逸、宋之淡雅、明之端庄,展现了不同朝代的服饰、妆造之美,传递了吉庆安泰的新年祝福。节目中呈现了二十余款专家学者从历代数百纹样中精选的纹样,这也是传统汉服在央视春晚中的首次亮相。另一个节目《上春山》中,三位男艺人则穿上了新中式男装,呈现了翠竹元素、水墨风格,也有立领、长款等剪裁设计巧思,诠释了温润如玉的新中式儒雅风。能在央视春晚闪亮登场,说明曾经被大众视为戏服、古装、角色扮演服装的汉服和新中式服装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身着此类服装,也是在彰显大胆创新的青春态度,这种态度无疑又增加了不少时尚感,让这类服装在近年来的传统节日中日渐风行,甚至火遍线上线下。
(选自《汉服新中式服装成新年俗,传统文化在创新中活化》,有删改)
【材料二】
①2024年1月,某短视频软件线上商城好物年货节期间带有“国潮”“新中式穿搭”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超过5亿。在大量优质国风短视频和直播间内容推介下,新中式服装在该软件电商走红,销量同比增长超21倍,已经成为拉动消费的一股新势力。“新中式宋锦外套”“儿童秋冬马面裙”……一款款色泽华丽、图案精致的新中式服装,屡屡登上热搜。
②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在头部服装品牌从事设计相关工作的何平(化名)向记者介绍道:“从设计元素上看,可以加入盘扣、云肩等经典中式元素;从款式上看,可以结合旗袍等中式服装板型;从面料上看,可以在绣布上加入现代特殊设计……”与严格讲究形制的汉服不同,新中式服装在设计环节上往往可以更加大胆乃至更具有突破性,最终呈现出一种既典雅又符合现代审美追求的形态。
③新中式服饰持续走俏,并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更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文化自信的进一步提升。春节将至,消费者姜女士购买了一件带有盘扣的新中式羽绒服,她说:“国泰民安的穿搭是过年的最优解。”在国力强盛的年代,人们身上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几乎与生俱来。
④新中式服饰风格是从传统中式服饰风格中演变过来的,一定不能丢掉它的基调,而要保留传统中式服装里最精华、最具代表性的一些特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中式服装在保留传统美学特点和传统服饰特点的前提下,在功能性上会更加适合现代人的日常穿着,可以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不同场合上的角色的需求。
【材料三】
“国潮”是“国”与“潮”的相加。“国”即为中国风、中国元素。“潮”即为潮流。国潮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创造出来的时尚品牌和产品。在国潮蓬勃兴起之前,国潮大多指代特定品牌,即由中国本土设计师创立的潮流品牌,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小众文化代表。“国潮”的崛起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激活了想要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市场、重塑品牌活力的国产品牌。越来越多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制造出来的品牌,既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时尚、个性的追求,也将传统文化带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出圈”,从汉服文化、新中式穿搭的兴起、古代典籍的流行到歌曲、舞蹈的相关演绎,再到众多文创产品的推广,无不体现出“国潮”的魅力。人们推崇“国潮”并不是在排外,而是在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国外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吸收和借鉴,让中国文化真正发扬光大……
(选自《“国潮”正当红,到底为何物?》,有删改)
【材料四】
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可是,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是浅层次的,往往重其表而轻其里。弘扬传统文化,表现国风,首先要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选择与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相伴而行的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创作者可以从古典文献和民风民俗中寻找创作源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还原历史,创意表达,使国风国潮更具有标志性,更易传播。此外,还要从非遗传承、古法制造中开发兼具艺术美感和实用价值的文化产品。
10.根据【材料二】,概括消费者越来越青睐“新中式”风格的原因。(4分)
11.根据【材料四】,用简洁的语言谈谈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国潮”。(3分)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汉服和新中式服装在央视春晚首次亮相,彰显了大胆创新的青春态度,增加了不少时尚感,说明传统服装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B.汉服、新中式服装火遍线上线下,国潮品牌备受大众喜爱,中国元素已经成为拉动消费的一股新势力。
C.如今,国潮品牌既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时尚、个性的追求,也将传统文化带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国潮文化让中国文化真正发扬光大。
D.国潮产品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不能只重其表而轻其里,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
【以文感怀,赓续传统文化】
(二)摄制组打算将下面这篇散文拍成微电影,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21分)
桃花园里唱秦腔
邹 冰
①那一年,我八岁。塬上的桃花开了。早上喝罢汤,老人和孩子们穿上鲜亮的衣服,年轻姑娘们脖子上缠着粉红色的纱巾,相约去塬下看戏。平时鲜有人影的小路上,叽叽喳喳的声音,汇成了一条欢乐的河。我在桃花园里锄草,一阵春风拂过,桃花纷纷落下。我听着小路上的欢笑声,手执锄头,暗自独吟。不大的桃花园仿佛是我的戏台,我也想唱一出秦腔大戏。
②有一天,我放学回家。路上,肚子饿得咕咕叫。忽然,从麦田地里“冒”出来一个人。那个人,是我的本家二哥。
③那时,在我们村子,二哥就是秦腔,秦腔就是二哥,二哥是一个为秦腔活着的人。二哥如果在村里遇见唱戏的好苗子,一定会激动不已,欢天喜地找到人家。村里的娃儿们,分不清他是活在生活中,还是秦腔戏里。二哥在生活和秦腔戏里跳出跳进,举手投足间,全是秦腔戏里的范儿。
④二哥热情地迎上来,递给我半块点心。我连忙囫囵吞下。二哥帮我背书包,一路走,一路说秦腔戏给我听。起初,我听不惯他沙哑的嗓音。但因为吃了二哥的半块点心,不好意思拒绝,便任由他絮絮叨叨说戏。
⑤从那以后,放学回来的路上,二哥一定会在麦田地里等我,他要给我说戏。
⑥二哥说戏的时候喜欢手舞足蹈,眼中闪着光。【甲】他常常是一手叉腰,另一只手如刀一样,在空中往下砍,显得很有气势。他所讲的那些戏文,与我后来看到的真正现场全都符合。有一年,县里的剧团来村里唱戏,一本《秦香莲》里的戏文和二哥讲的,竟然一字不差。
⑦二哥说,三尺戏台演的是人生。二哥又说,秦腔来源于生活,秦腔和秦人的性格一样,不拐弯子,直抒胸臆。
⑧我听得有些蒙,却莫名地觉得二哥的话有些道理。二哥鼓励我说:“我在麦田里割草,在桃花园里锄地,听过你唱戏,你声线开阔,是唱戏的好材料。”那时候在乡村,没有多少娱乐活动,大人们喜欢在田间地头哼唱秦腔,年少的我耳边“逮”到几句戏腔,便也胡乱地哼唱起几声调调,没想到,二哥竟然听进去了。
⑨能得到二哥的鼓励,我很是高兴。二哥给我说戏,让我单调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回家后,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说,你二哥先前在县里的剧团唱戏,做功和唱功盖过了名角,可有一天,嗓子伤了,唱不出音来了,才回到村子里。
⑩我知道二哥沙哑嗓子的秘密之后,不知是出于同情,还是出于对秦腔的热爱,开始积极地配合二哥。二哥也更加认真起来,正式教我唱戏。教戏的二哥格外严格,他右手执柳条,左手上下打拍子。我哪个地方唱得不对,二哥的柳条便落在我身上。
那一日,塬上空无一人,我和二哥在桃花园里唱戏,唱的是《三击掌》,王宝钏彩楼飘彩的那段戏。桃花园里静极了,二哥酝酿片刻,然后登场。他一个人在塄坎上面负责演,我在塄坎下面负责唱。【乙】二哥一会儿演相府老爷,一会儿演丫鬟,一会儿演小姐王宝钏。二哥演得很投入,我唱得很动情。那一日,桃花园里,我们两人珠联璧合。那场景,让我至今难忘。
一晃多年过去了,我终究还是没有走上二哥期待的那条路。今年4月,我在西安的城市公园里漫步。那一日桃花灼灼,一帮戏迷请了专业团体的老师前来辅导,唱的也是《三击掌》。男演员一声吼,桃花纷纷飘落。
我从旁边经过,瞬间有点恍惚。那一刻,我想起了在台上唱秦腔的二哥。在乡间教戏的二哥,弟子已经遍布各地,如今,他们活跃在秦腔的各个舞台上。而我,每次听到那熟悉的唱腔,心依然会为之悸动……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26日,有改动)
13.【拍摄总纲】摄制组同学用鱼骨图梳理文章内容,请你帮他们完成拍摄总纲。(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特写镜头】特写镜头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画线的【甲】【乙】两处文字,哪一处更适合用特写镜头来拍摄?请结合小贴士谈谈选择的理由。(3分)
小贴士 特写镜头是强调人物或者物体某一局部细节的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手段,它能清晰反映人物或事物的局部细节,引起受众的关注,达成揭示物体特征或人物情感的目的。
15.【景物镜头】景物镜头可以增强微电影表现力,请为微电影开头和结尾各设计一个景物镜头,并结合文本内容阐述设计意图。(4分)
16.【研读剧本】演员在研读文本时,不明白为什么作者以儿童和成人的双重视角来写,请运用你的学习经验,简要分析本文这样写的好处。(6分)
17.【撰写片尾词】视频最后的片尾词往往用于总结剧情,表达主题,深化观众对作品的理解。请为本微电影撰写片尾词,120字左右。(5分)
【以文触情,感受文人之思】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①。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②,犹蟹两螯③,时一动摇,行者兀兀④,不可入。转缘南山趾⑤,稍北,回视如树圭⑥。又折而入东崦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⑧,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口张,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节选自李孝光《大龙湫记》)
【注释】①楹:房屋的柱子。②谽谺(hān xiā):山谷空旷而险峻的样子。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长在前面的第一对像钳子一样的脚,能开合,用来取食或自卫。④兀兀:这里指心情紧张而小心翼翼的样子。⑤趾:山脚。⑥圭:一种玉制礼器。⑦崦(yān):山。⑧诺讵(jù)那庵:罗汉庵。
1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日光下澈____________
(2)悄怆幽邃____________
(3)行过二百步____________
(4)相去五六步____________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如鸣珮环,心乐之 忘路之远近
B.乃记之而去 见渔人,乃大惊
C.又折而入东崦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D.则相顾大笑 入则无法家拂士
20.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
21.【甲】【乙】两文都利用感官来描写景物,请分别举出一例分析。(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2—23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2.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2分)
23.本诗尾联是如何抒情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任务三:下笔有神
三、作文(50分)
24.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会被树枝上的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会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幼鹰开始坠向谷底时,它们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本领——飞翔!
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答案
一、1. C 2. chán  mì 3. 溯 缚
4. ①在河之洲 ②溯洄从之 ③海内存知己 ④气蒸云梦泽 ⑤林尽水源 ⑥仿佛若有光 ⑦潭中鱼可百许头 ⑧皆若空游无所依
5. 山水
6. 将句号放到引号内。
7. 读了他们寄情山水的诗文,就如同了解了他们的丰功伟绩,令人不禁心生敬意。
8. 上联:⑥ 下联:①
9. 示例:《经典常谈》这种涉及面较广的作品适合选择性阅读,可以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主要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讲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及《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将这三篇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二、10. ①大量优质国风短视频和直播间内容推介;②新中式服装设计更加大胆乃至更具有突破性,呈现出一种既典雅又符合现代审美追求的形态;③消费者文化自信的进一步提升;④新中式服装在功能性上适合现代人的日常穿着,可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场合上的角色的需求。(每点1分)
11. 领悟传统文化内涵,选择与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相伴而行的内容进行艺术加工;从古典文献和民风民俗中寻找创作源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还原历史,创意表达;从非遗传承、古法制造中开发兼具艺术美感和实用价值的文化产品。(每点1分)
12. C 点拨:A.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可知,应该是传统汉服在央视春晚首次亮相,而不是“汉服和新中式服装在央视春晚首次亮相”。B.根据材料二相关内容可知,是新中式服装成为拉动消费的一股新势力,而不是“中国元素”。D.根据材料四相关内容可知,国潮产品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不是“最重要载体”。
13. ①二哥在麦田地给“我”点心,在路上给“我”说戏
②二哥鼓励“我”唱戏
③二哥教“我”唱戏(每空1分)
14. 【甲】处更适合用特写镜头拍摄。(1分)理由:【甲】处通过“一手叉腰,另一只手如刀一样,在空中往下砍”这一手部动作描写,清晰展现二哥说戏时的投入和气势,突出二哥对秦腔的热爱,(1分)引起观众对二哥形象和情感的关注。(1分)
15. 开头:设计一个春风拂过,桃花纷纷飘落的镜头。(1分)意图:营造优美、充满生机的氛围,为下文“我”想在桃花园唱戏做铺垫,烘托“我”对秦腔的向往之情。(1分)
结尾:设计一个桃花灼灼,花瓣飘落的镜头。(1分)意图:与开头的桃花镜头相呼应,渲染美好的氛围,借桃花的美丽和易逝,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和二哥的怀念。(1分)
16. 以儿童视角叙事,如儿时对二哥说戏的好奇,充满童真童趣,展现出孩子的单纯和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使故事更真实亲切,能引起读者共鸣。(2分)以成人视角叙事,如多年后对二哥的怀念和对秦腔的感悟,更深刻地理解二哥对秦腔的热爱以及秦腔的魅力和价值,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厚重感。(2分)两种视角交织,使读者既能感受到儿时学戏的欢乐和纯真,又能体会到长大后对过往的怀念和思考,丰富了文章的内涵。(2分)
17. 示例:在那片桃花园,二哥的热爱与期待,“我”的梦想与成长,都融入了秦腔的旋律。时光流转,秦腔依旧,那动人的唱腔,永远激荡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岁月中铭记这份热爱与深情。(5分)
18. (1)穿透 (2)凄凉 (3)行走 (4)距离
19. B 点拨:A.代词,代指“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结构助词,的;B.连词,于是,就/连词,于是,就;C.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D.连词,于是/连词,如果。
20. (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跑进罗汉庵躲避,瀑布的余沫仍然会飞溅入屋,好像暴雨来了一样。
21. 示例:【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从视觉角度描写,表现出水清心静的感受;【乙】文“轰然万人鼓也”从听觉角度描写水,表现出瀑布水势浩大。
【乙参考译文】阴雨连绵,日夜不停。这一天,大风从西北刮起,才见到太阳出来。大龙湫的水势正大,进入山谷,还不到五里多路,就听到巨大的声响从谷中传出,跟随者都胆战心惊。望见西北方的一块立石,做出人低头的姿势,又像很大的房屋柱子。走过二百步,就见到此石变得好像是两腿互相支撑站立。再前行一百多步,此石又像是竖立着的大屏风了。它的顶部空旷又险峻,仿佛螃蟹的两只螯足,有时一摇动,游人心神紧张而不敢再往里走。转身沿着南山脚,向偏北方向走去,回头再看那石头就像是竖立着的玉圭了。而后转弯进入东山,抬头就看见大水从天上直落到地上,水一点也不沾挂四边石壁,有时水在半空中回旋久久不落,刹那间又迸落如雷霆万钧。东山脚下有罗汉庵,相距五六步远,山风横吹过来,水就飞射到人的身上。跑进罗汉庵躲避,瀑布的余沫仍然会飞溅入屋,好像暴雨来了一样。瀑布向下冲击大水潭,轰然震响如同万人击鼓。游人互相拉手说话,只看见嘴巴张开,却听不见声音,于是相视大笑。先生说:“壮观啊!我走遍天下,没有见过如同这样的瀑布。”
22. 示例一:颔联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汽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似要摇撼岳阳城的景象,表现了洞庭湖一带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示例二:颔联描绘了洞庭湖一带雄浑壮阔的景象,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云梦泽丰厚的蓄积,“撼”字表现出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
23. 运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另翻新意,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能引荐自己的愿望。
三、24.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