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课时作业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课时作业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5 22: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科学家
1.(跨学科·物理)发现下面所示的公式的科学家是(  )
F引=G
A.牛顿 B.达尔文 C.诺贝尔 D.法拉第
2.“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弥漫四周、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它的规律可用反光镜和透镜来研究,它的颜色可用三棱镜来分析……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驱赶。”可见,牛顿的光学成就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动摇了传统宗教信仰
B.为工业革命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
C.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极大地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
3.中国近代维新人士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4.(2024保定期末)1859年的伦敦,一本绿色封面的书,在刚刚出版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被抢购一空。书的扉页上写着:“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适者被保存的物种起源。”该书的出版(  )
A.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展现了法国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文学巨匠
5.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描绘的社会各阶层生活场景主要是在(  )
A.法国 B.德国
C.俄国 D.美国
6.在这里,不受任何传统思想的羁绊,可以在一起欢快地生活,真挚地相爱,享有人间幸福的生活情趣。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既是作家对俄国封建农奴制及其罪恶的否定,也是作家对理想生活的探求。这部作品是(  )
A.《哈姆雷特》 B.“人间喜剧”
C.《复活》 D.《战争与和平》
7.(时空观念)追光文学巨匠,感知近代文化。下图所示的主要生平对应的文学家是(  )
A.但丁 B.莎士比亚
C.列夫·托尔斯泰 D.巴尔扎克
音乐美术大师
8.(2024邢台月考)一个是战功赫赫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另一个是双耳失聪的德国著名作曲家。但一部伟大的作品把两个伟大的人物紧紧地连在一起。这部作品是(  )
A.《最后的晚餐》 B.《英雄交响曲》
C.《马赛曲》 D.《国际歌》
9.右图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每朵葵花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和葵花叶则像跳跃的火苗。该画的名称是(  )
A.《向日葵》 B.《最后的晚餐》
C.《格尔尼卡》 D.《记忆的永恒》
1.文学艺术只有源于生活现实,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天方夜谭》——阿拉伯帝国
B.《战争与和平》——拿破仑入侵俄国
C.“人间喜剧”——巴黎上流社会变迁史
D.《英雄交响曲》——“俄国革命的镜子”
2.(2024邯郸期末)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由此可见,两位著名作家的作品都(  )
A.抨击了沙皇封建专制
B.反映社会的客观现实
C.找寻人类解放的途径
D.完善了近代文学题材
3.小历同学在网上下载了很多关于贝多芬、梵高、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的资料。如果将它们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该是(  )
A.古代思想文化 B.文艺复兴
C.近代文学艺术 D.启蒙运动
4.(史料实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奥秘】
材料一 牛顿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运动物体的科学规律以数学的精确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他的三条“运动定律”构成了所有深入研究的基础。
——摘编自科林·A.罗南《剑桥插图世界科学史》
材料二 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达尔文的时代是19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
——摘编自大卫·布林尼《进化论》
(1)据材料一,说明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牛顿的成就为人类历史的哪一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据材料二,指出达尔文的主要贡献。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你是如何理解的?
(3)结合以上问题的解答,说说你对科学与理性关系的认识。
【文艺魅力】
  
(4)图一人物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5)“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结合图二人物的遭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中为万有引力公式,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牛顿,A项正确;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排除B、C、D三项。故选A。
2.A 解析:根据材料“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驱赶”可知,牛顿在光学上的成就使人们通过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来认识世界,从而动摇了传统宗教信仰,故选A。
3.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项正确;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排除A项;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排除C项;巴尔扎克创作小说集“人间喜剧”,是法国著名作家,排除D项。故选B。
4.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书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一切物种都经历了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B项正确;《物种起源》是生物学方面的书籍,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C项;《物种起源》与法国社会无关,排除D项。故选B。
5.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故选C。
6.C 解析:根据材料“俄国”“封建农奴制”可知,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根据内容可知是《复活》,C项正确;《哈姆雷特》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小说,排除A项;“人间喜剧”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排除B项;《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
7.D 解析:根据“出生于法国”“《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可知,该文学家是巴尔扎克,故选D。
8.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作品是《英雄交响曲》,德国的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04年,原本是为拿破仑所作的,歌颂了拿破仑打败反法同盟,维护法国大革命成果的丰功伟绩,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B项正确。故选B。
9.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画的作者是荷兰著名画家梵高,名称是《向日葵》,故选A 。
课后提升
1.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在1804年创作的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搭配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2.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故两位著名作家的作品都反映社会的客观现实,B项正确。
3.C 解析:材料中提到的贝多芬是近代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列夫·托尔斯泰是近代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梵高是一位有世界影响力的画家,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故选C。
4.(1)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
变革:工业革命。
(2)主要贡献:提出进化论。
理解:他出版的《物种起源》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3)科学与理性相互促进。
(4)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社会现实:他的作品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
(5)贝多芬两耳失聪,但面对命运的挑战,他没有屈服,勇敢战胜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