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5 22:5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凡尔赛条约》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操纵巴黎和会的国家是(  )
A.英、法、日 B.英、美、日
C.英、法、美 D.法、美、日
2.巴黎和会上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
A.成立联合国 B.武装干涉苏俄
C.限制海军军备 D.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
3.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一方面坚持“强权即公理”,他们凭借实力和特权,共同对战败国及弱小国家进行掠夺;另一方面,主要战胜国又为各自的掠夺计划尽力削弱对手。这说明巴黎和会(  )
A.与会国之间矛盾重重 B.维护了战胜国的利益
C.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D.对弱国利益置若罔闻
4.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因博学广才、工于辞令而享有“百灵鸟”之称,但其美好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和“狐狸”,顿时变成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此处的“老虎”和“狐狸”分别是(  )
A.法国和英国 B.德国和日本
C.英国和日本 D.法国和德国
5.(2024承德期末改编)位于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学校既教法语,也教德语。1871年该地区由法国割让给德国,1919年又重新回到法国怀抱。法国重新拥有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得益于(  )
A.《和平法令》的通过 B.《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九国公约》的签订
6.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从会议签订的《凡尔赛条约》看,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
B.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C.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
D.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7.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委任统治”的实行(  )
A.使殖民地人民获得了民族自决的权利
B.使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C.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
D.提高了战败国殖民地的国际地位
8.某一国际组织由美国倡导建立,以“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宗旨,却最终由英、法操纵成为维持战后新秩序的工具。这一国际组织是(  )
A.国际联盟 B.“南部同盟” C.同盟国 D.协约国
9.(2024唐山期末)凡尔赛体系是一个以维护战胜者和平为目标的体系。在凡尔赛体系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20年代,欧洲基本上保持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凡尔赛体系的(  )
A.历史背景 B.建立过程 C.历史影响 D.参与国家
10.(史料实证)亲历其事并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外交家顾维钧这样写道:“这对我、对代表团全体、对中国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的缺席必将使和会、使法国外交界,甚至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观点来看,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材料中“中国的缺席”是指(  )
A.中国没有派兵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B.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C.中国政府没有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
D.巴黎和会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九国公约》
11.(2024张家口期末)近年来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频繁军演,插手中国东海、南海事务,其狼子野心与20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20世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
A.参加巴黎和会 B.签订《凡尔赛条约》
C.加入国际联盟 D.签订《九国公约》
12.(回归教材)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1921—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一公约虽然在形式上表示尊重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状况。说明“这一公约”的影响是(  )
A.为世界持久和平奠定基础
B.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与独立
C.抑制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D.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
13.下列描述属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点的是(  )
A.都消除了战胜国在欧洲的矛盾 B.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的新的世界体系
C.都对美、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制裁 D.都实现了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1.《凡尔赛条约》中某一条款明确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此条款最能反映协约国的用意是(  )
A.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
B.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C.阐述协约国参与战争的被动性
D.证明协约国向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的合理性
2.(2024邢台期末)当德国被迫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的消息传回国内时,全体国会议员起立高唱《德意志高于一切》以示不屈。这反映出《凡尔赛条约》(  )
A.缓和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B.维护了战胜国利益以及战后和平
C.是各战胜国妥协的产物 D.未能彻底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矛盾
3.1919年,为了安抚日本,美、英在巴黎和会上同意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1921年,为了遏制日本,美、英在华盛顿会议上主张“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美、英对日本态度的变化是因为(  )
A.中国人民反日斗争高涨 B.日本扩张侵犯了美、英利益
C.企图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 D.中国是国际联盟的参加者
4.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一“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
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D.顾及了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而日本利用一次大战的天赐良机,扩充了实力,对美、英构成威胁。限制日本扩张,维护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美国倡议召开国际会议进行讨论。
材料二 在决定召开会议后,美国休斯在与日本币原喜重郎的一次谈话中说道:“必须了解……人们普遍确信,从前德国在山东占有的东西都必须还给中国。”英国外交大臣寇松也曾说道:“中国可以被分割成势力范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它的前途也不在于要由日本来充当远东的霸主。”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倡议召开国际会议”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召开此次会议的真实意图及日本的命运。
(3)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此“国际会议”的特点。
6.(史料实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课上,两位同学就某一国际秩序进行了评价。
小红:“它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埋下了更大的冲突的种子,特别是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
小明:“它暂时调整了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不能维持长期的世界和平。”
材料二 1919年5月,《凡尔赛条约》草案传到德国后,全国上下群情激奋,柏林等地举行了抗议示威。鉴于战败国的处境,德国还是同意接受大部分条款,同时提出参加会议、加入国际联盟、公正调查战争责任及修改条约、减轻处罚等要求,战胜国出于私利,拒绝德国的所有要求,还限其在5天内必须作出答复,否则将诉诸武力。6月,德国政府最终被迫签署条约。签约后,德国许多报纸都在第一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并号召准备复仇。
——摘编自郑寅达《德国史》
材料三 1920年苏俄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开始寻求与英、法等国的平等对话与合作,但未取得成果。1922年4月,苏俄与德国签署了《拉巴洛条约》,该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和个人完全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德国放弃对它在俄国的国有和私有财产被苏俄政府收归国有而产生的赔偿要求;立即恢复两国的领事和外交关系;两国按平等互利和最惠国原则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
——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位同学是对哪一“国际秩序”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针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条约》的诉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凡尔赛条约》相比,《拉巴洛条约》有何不同之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巴洛条约》对凡尔赛体系的影响。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操纵巴黎和会的国家是英、法、美,故选C。
2.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故选D。
3.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和会上,列强一方面对战败国和弱小国家进行掠夺,另一方面又各怀鬼胎,相互削弱,说明与会国之间存在重重矛盾,A项正确;巴黎和会的参与国都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是为了维护战胜国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和对弱国利益置若罔闻,排除C、D两项。故选A。
4.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狐狸”是英国,英国的野心是维持自己的海上霸权地位,同时让德国保留一定的实力,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老虎”是法国,法国企图削弱甚至肢解德国,以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故选A。
5.B 解析:根据材料“1919年又重新回到法国怀抱”可知,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主要内容包括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B项正确。
6.D 解析:材料表明巴黎和会的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条约》规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最能体现这一实质,D项正确。
7.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委任统治”的实行只是殖民地换个主人,殖民统治的实质并没有改变,C项正确;在“委任统治”之下,战败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并没有获得民族自决的权利,排除A项;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排除B项;战败国殖民地的国际地位没有提高,排除D项。故选C。
8.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际联盟,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实际上成为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A项正确;“南部同盟”是美国南北战争前南方7个州组成的,排除B项;协约国与同盟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大军事集团,排除C、D两项。故选A。
9.C 解析:根据材料“在凡尔赛体系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20年代,欧洲基本上保持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可知,凡尔赛体系维持了欧洲和平环境,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项正确。
10.B 解析:材料强调中国缺席对整个和会和国内国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缺席”指中国代表拒绝在条约上签字,B项正确;中国没有派兵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派出大量华工远赴欧洲为协约国一方服务,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巴黎和会,排除C项;D项是中国外交代表拒绝在条约上签字的原因,排除。故选B。
11.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为此,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由美国主导,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故选D。
12.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使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受到打击,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九国公约》使中国的主权遭到了严重损害,排除B项;“抑制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
13.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制裁了德国,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华盛顿会议调整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A、D两项错误,排除;这两次会议后分别形成了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B项正确;C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B。
课后提升
1.D 解析:根据材料“明确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可知,此内容为协约国向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提供了合理依据,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阐述协约国参与战争的被动性”也不是协约国的用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D 解析:根据材料“被迫……签字”“以示不屈”可知,材料反映出德国人对《凡尔赛条约》极为不满和愤怒,复仇情绪高涨。《凡尔赛条约》未能彻底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故选D。
3.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后,日本势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极为不安,因此在华盛顿会议上采取遏制日本的措施,B项正确;帝国主义不会因为中国人民反抗而改变态度,排除A项;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4.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这个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关系,其本身隐藏着许多矛盾: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故选D。
5.(1)限制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维护美国利益。
(2)真实意图:实现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获取在华利益。日本的命运: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意思相近即可)
(3)大国主导,维护本国利益。(意思相近即可)
6.(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参加会议、加入国际联盟、公正调查战争责任及修改条约、减轻处罚等。
(3)《拉巴洛条约》是处理苏、德两国关系的条约;苏、德双方地位平等;条约内容主要与和平、合作与发展有关。(意思相近即可)
(4)《拉巴洛条约》打破了协约国孤立苏俄、压制德国的局面;条约不利于协约国追索战争赔款和维护既得利益;冲击了凡尔赛体系。(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