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5 22:5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从繁荣到危机
1.(时空观念)某年10月24日,某国股市出现了空前的抛售风潮,一天内有1 289万股股票易手,价格暴跌;在10月28日的“黑色星期一”,股指更是狂泻了13%;到10月29日,股市崩溃达到极点,有1 638万股股票易手,再跌22%,再次打破历史纪录……上述情景发生在(  )
A.1936年的莫斯科
B.1929年的纽约
C.1919年的柏林
D.1917年的彼得格勒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了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危机。下面是对此次危机爆发原因的表述,属于根本原因的是(  )
A.物价上涨太快
B.生产相对过剩
C.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下表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说明(  )
项目 工业产量下降 外贸缩减 失业人数
美国 46.2% 70% 1 700万
德国 40.6% 69.1% 600万
英国 28.4% 50% 近300万
法国 16.5% 48% 85万
日本 8.4% 50% 300万
世界 1/3 2/3 3 000万
A.经济危机破坏性大
B.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C.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长
D.经济危机下的各国矛盾
4.(2024唐山月考)以下两幅图片反映了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是(  )
   
     
A.银行倒闭,金融混乱
B.工厂停业,工人失业
C.产品积压,生产过剩
D.社会动荡,人民困苦
5.1930年3月6日,美国125万失业工人在全国各大城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英国工人阶级不断掀起示威游行和罢工,甚至发生了水兵暴动。这反映了经济大危机(  )
A.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B.为法西斯势力崛起提供了契机
C.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D.导致世界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罗斯福新政
6.(跨学科·物理)下图中,一辆小车缓缓地将美国拉出深渊。“小车”指代的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经济大危机 D.罗斯福新政
7.(2024邯郸期中)在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美国能够较快地消除危机,实现经济复苏,使资本主义统治得以稳定,这主要归功于罗斯福的“新政”。其“新”的本质含义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整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8.1933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6月,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建立由联邦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这说明新政(  )
A.以整顿金融体系为核心措施
B.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大危机
C.挽救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9.(2024唐山期末)1929—1933年,美国破产的银行超过1万家。为此,罗斯福政府(  )
A.建立“福利国家”
B.整顿金融体系
C.提出“殖产兴业”
D.调整农业政策
10.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建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允许该局建造和管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坝。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述成效是因为罗斯福新政(  )
A.整顿金融体系
B.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1.(2024衡水期末)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罗斯福则采取折中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这种“折中的办法”主要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  )
A.背景 B.特点 C.目的 D.实质
12.《罗斯福》一书中写道:“新政的实施是在诸多因素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时美国民众对摆脱经济危机有着极大的心理渴望,特别是那些社会改革立法,在资产阶级民主的框架内,对某些资本主义弊病加以改良和限制,对暂时改善劳动人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这里,作者重点强调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因素是(  )
A.罗斯福的个人魅力
B.美国民众的大力支持
C.改革立法的推行
D.劳动人民生活的改善
1.“当时,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居于支配地位,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世界各国。”上述内容主要说明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
B.经济大危机最先在金融业爆发
C.经济大危机迅速波及资本主义世界的缘由
D.经济大危机持续时间长
2.(2024石家庄期末)罗斯福上台后,美国国会授予罗斯福紧急处理事务的权力,罗斯福可以直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而不用经国会的批准。罗斯福本人也曾说:“国会出于对国家和全体民众的考虑,扩大了我的权力。”据此可知(  )
A.美国政府的权力超越了国会的权力
B.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C.国会支持罗斯福新政的开展与实施
D.美国总统权力不受国会制约
3.“尽管新政有非正统的财经政策,尽管它扩大了政府的行政权力,扩充了政府官僚机构,但它保持和重新肯定了美国对其民主制度的信心——而且是在民主政体在其他地方摇摇欲坠或受到威胁的时候做到这一点的。”材料旨在强调罗斯福新政(  )
A.未实现完全的复兴和充分的就业
B.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C.维护、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4.1934年,洛雷纳·希科克在美国访问数月后感慨道:“我原以为至少在大工业中法规会起作用,但我现在敢断言,99%的美国大企业正试图撕毁法规,而小企业则连假装遵守都不干。”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克服了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B.遭到了部分资本家的抵制
C.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D.实施了全面公有制政策
5.罗斯福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现在必须由政府介入并指导创建新的社会秩序……他的结论来自对200多年自由市场经济和大萧条的重新审视,充满了创新性的思维……因此,这篇演讲也被人们誉为“某种意义上的‘新政’宪章”,事实上这一演讲影响了此后70多年美国的经济政策。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通过颁布法律稳定了经济秩序
B.实行自由市场的经济模式
C.政府干预经济对美国影响深远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6.从不同角度感知美国的历史,能加深对美国兴起历程的理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数据证史】
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
(1)图中1926年美国失业率达到最低的原因是什么?1933年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名言析史】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罗斯福
(2)在“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罗斯福实行了什么政策?
【名著忆史】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在传记《罗斯福》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时候都迅猛而激烈。”
(3)罗斯福执政时期推翻先例的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7.(史料实证)罗斯福新政在二战前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但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纽约证券交易所前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急剧下跌。交易所里的人们陷入巨大的恐慌,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股票价格下跌的速度非常快,甚至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出最新价格。一天之内,数万投资者破产。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我们没有必要去躲闪。……合众国的人民并未气馁,他们已经选择我来作为实现他们愿望的工具,我也是以这样的精神来担当的。
——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三 “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同资本家进行谈判,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摘编自《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
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由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二战后,这种干预经济的方式在西方国家普遍得到加强。
——摘编自李纯武、严志梁著
《简明世界通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首先从哪个部门爆发?
(2)材料二中的“愿望”指什么?罗斯福总统面对经济大危机表现出了怎样的个人品质?
(3)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中保障民生的内容。
(4)据材料四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对美国社会的效果如何?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引发了经济危机。很快,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蔓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故选B。
2.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D项正确;B、C两项都是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物价上涨太快”不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经济大危机的原因,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3.A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量下降、外贸缩减和失业人数激增,可以直接用于说明经济危机破坏性大,A项正确;B、C、D三项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
4.D 解析:经济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图片反映了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使社会动荡,人民困苦,D项正确;根据图片不能确定银行是否倒闭、工厂是否停业、产品是否积压,排除A、B、C三项。故选D。
5.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抗议示威”“水兵暴动”等正是政治危机的表现,A项正确。为法西斯势力崛起提供了契机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和导致世界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D两项。故选A。
6.D 解析:根据“1929年”“1933”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美国正在遭受经济大危机,将美国从经济大危机中带出来的事件是罗斯福新政,D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的时间是1775—1783年,排除A项;美国内战是1861— 1865年,排除B项;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的是冲击,而不是将美国拉出深渊,排除C项。故选D。
7.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选A。
8.D 解析:根据材料“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建立由联邦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可知,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了其权力,故选D。
9.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B项正确;建立“福利国家”,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A项;殖产兴业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提出的政策之一,与“美国破产的银行”不符,排除C项;调整农业政策的目的是稳定农产品价格,与银行无关,排除D项。故选B。
10.C 解析:根据材料“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可知,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故选C。
11.D 解析:根据材料“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故选D。
12.B 解析:根据材料“当时美国民众对摆脱经济危机有着极大的心理渴望……对暂时改善劳动人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可知,当时美国大多数人民对改革充满希望,主张对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加以改良和限制,这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罗斯福的个人魅力,排除A项;改革立法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不属于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因素,排除C项;“劳动人民生活的改善”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不属于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因素,排除D项。故选B。
课后提升
1.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的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迅速波及资本主义世界的缘由,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金融业首先爆发经济大危机,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大危机持续时间,排除D项。故选C。
2.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享有立法权、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享有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罗斯福新政时期只是客观上扩大了总统权力,总统的权力仍受国会制约,国会授予罗斯福紧急处理事务的权力,为新政的实施铺平了道路,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时期只是客观上扩大了总统权力,总统的权力仍受国会制约,排除A、D两项;材料没有涉及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排除B项。
3.C 解析:根据材料“保持和重新肯定了美国对其民主制度的信心”可知,材料强调罗斯福新政有利于维护、巩固资本主义制度,C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罗斯福新政未实现完全的复兴和充分的就业,排除A项;材料重点强调对制度的巩固而非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排除D项。故选C。
4.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用以规范工业生产,但遭到部分资本家的抵制,B项正确;材料是说部分资本家对新政的态度,不是说新政的作用,排除A、C两项;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排除D项。故选B。
5.C 解析:根据材料“现在必须由政府介入并指导创建新的社会秩序……这一演讲影响了此后70多年美国的经济政策”可知,政府干预经济对美国影响深远,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颁布法律,排除A项;“现在必须由政府介入并指导创建新的社会秩序”表明不再实行自由市场的经济模式,而是增强政府干预,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排除D项。故选C。
6.(1)原因: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
主要原因: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罗斯福新政。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7.(1)金融业(或股市)。
(2)“愿望”:摆脱经济大危机。
个人品质:勇于担当,积极应对危机。(意思相近即可)
(3)“以工代赈”(或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工人有权与资本家谈判;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禁用童工。
(4)特点:国家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或恢复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重大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