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1922年10月,墨索里尼率领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这标志着( )
A.意大利法西斯党正式建立
B.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C.意大利开始走上武力扩张道路
D.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西斯国家进行疯狂的侵略扩张。1935年,意大利军队在非洲点燃了侵略战火。意大利军队首先进攻的非洲国家是( )
A.埃塞俄比亚 B.纳米比亚 C.埃及 D.利比亚
3.墨索里尼曾经说:“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包括石油在内,我就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这对我将是个无可估量的灾难。”这段话说明( )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正义性
B.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成功的军事冒险
C.意大利侵略得逞是由于英、法的纵容
D.英、法对意大利的侵略实行了经济制裁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2024沧州期末)面对图示中德国的经济状况,德国的应对策略是( )
A.建立法西斯专政 B.积极进行对内对外的改革
C.发动对外战争,吞并埃塞俄比亚 D.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结成同盟
5.希特勒曾对他的党羽说:“我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条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下列能够反映这种思想的事件是( )
A.制造了“国会纵火案”
B.国民经济军事化
C.掀起大规模排犹运动
D.思想文化的专制
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纳粹德国吞并的国家有( )
A.奥地利、荷兰
B.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
C.波兰、丹麦
D.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7.(2024廊坊月考)下列选项中,对下面地图所反映的形势解读最准确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B.纳粹德国正对外疯狂扩张
C.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欧洲正在组建军事集团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8.在经济大危机期间,日本的重要出口商品生丝、棉制品价格暴跌、数量锐减,出口数额减少44.6%,到1932年减少了62.5%。为此,日本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实施新政,摆脱经济大危机
B.实行“文明开化”,学习西方
C.进行革命,以拓展海外市场
D.走上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
9.(2024石家庄月考改编)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大危机,日本采取的办法是( )
A.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通过纳粹党建立法西斯专政
C.实施罗斯福新政 D.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10.(2024唐山期末)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这是日本在亚洲战场上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B.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C.波兰遭到法西斯国家的突袭
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11.1931年,日本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1938年,日本提出“建设东亚新秩序”;1940年,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这说明( )
A.日本成为二战的罪魁祸首
B.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不断壮大
C.日本资源匮乏,陷入经济困境
D.日本在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1.(2024保定期末)有学者认为:“意大利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尤其是资本主义在意大利的形成与发展的滞后性,以及南部、岛屿和农村地区都还处于封建残余桎梏下的情况,是法西斯得以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首要因素。”该学者认为意大利法西斯的兴起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B.源于其经济和政治的落后
C.经济大危机下的产物 D.源于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
2.下列史实的共同影响是( )
1933,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1936年3月5日下午,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拜谒天皇,接受了组阁大命,建立法西斯专政。9日,所有阁僚人选最终确定
A.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
B.世界人民开始了反法西斯斗争
C.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D.世界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3.意大利、德国和日本不满战后的世界格局,加上其国内经济局势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三国相继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三国此举( )
A.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挑战 B.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工业的起飞,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德国这个后起的国家不能容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只留给它一点残羹剩饭,因此其统治集团叫嚷着“缺乏空间”“领土太少”,迫切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材料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28年 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9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1年 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
1933年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不久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始实施新政
1936年 苏联公布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1)材料一中“缺乏空间”“领土太少”反映出当时德国怎样的对外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日两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给世界局势带来的影响。
5.(史料实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德国纳粹上台】
材料一 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中,美、英、德、法、日各国的工业产量下降情况。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46.2% 28.4% 40.6% 16.5% 8.4%
材料二 我们要求得到较多的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们的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这场经济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为了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从材料二的内容看,这是哪个政党的主张?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党执政后有哪些暴行。
【亚洲战火挑起】
材料三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秘密奏折(1927年)
(3)材料三中的“田中义一的秘密奏折”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什么野心?
(4)为实现“田中义一的秘密奏折”中的目的,日本在中国制造了哪些暴行?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起来,B项正确;A项发生在材料所述情景之前,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应是指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排除A、C、D三项。故选B。
2.A 解析: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故选A。
3.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虽然实行制裁,但是没有实行真正有效的经济制裁,实际上是采取绥靖政策,纵容意大利的侵略,由此得出意大利侵略得逞是由于英、法的纵容,C项正确;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属于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并不具有正义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成功的军事冒险,排除B项;根据“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包括石油在内”可知,英、法对意大利的侵略并没有实行真正有效的经济制裁,排除D项。故选C。
4.A 解析:观察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1933 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A项正确;“积极进行对内对外的改革”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1936年,意大利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排除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结成同盟,排除D项。
5.A 解析:根据材料“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可知,希特勒试图通过打击共产主义来获得凡尔赛诸国的信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特勒上台以后,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故选A。
6.D 解析: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不久,他解散国会,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综上,D项正确;荷兰、比利时、丹麦是在二战全面爆发后遭到德国进攻,排除A、B、C三项。故选D。
7.B 解析:根据图中关键信息“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表现了纳粹德国二战前在欧洲的侵略扩张,B项正确;图中的场景并不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历史背景,排除A项;图中的场景和亚洲并不相关,排除C项;“欧洲正在组建军事集团”在图中找不到依据,排除D项。故选B。
8.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D项正确;实施新政,摆脱经济大危机的是美国,排除A项;实行“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的是明治维新,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
9.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大危机,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专政,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D项正确,排除B、C两项;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A项错误。
10.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国内外矛盾激化,出现法西斯组织。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成为二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D项正确;意大利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排除A项;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排除B项;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排除C项。故选D。
11.D 解析:根据材料“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建设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可知,日本的侵略野心不断增强,表明日本在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故选D。
课后提升
1.B 解析:根据材料“资本主义在意大利的形成与发展的滞后性,以及南部、岛屿和农村地区都还处于封建残余桎梏下的情况,是法西斯得以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首要因素”可知,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后和封建制度的阻碍是法西斯兴起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意大利法西斯的兴起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A项错误;“经济大危机下的产物”的说法错误,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2.C 解析:两则材料说明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其共同影响是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C项正确;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是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A项错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反法西斯斗争,B项错误;1939年,世界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D项错误。故选C。
3.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列强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是意大利、德国和日本不满战后的世界格局,在其国内经济局势恶化的情况下,相继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对外大肆侵略扩张,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A项正确;意大利、德国统一和日本明治维新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三国此举最终导致二战的爆发,给本国和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排除C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排除D项。故选A。
4.(1)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德、意法西斯势力发展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等等。(写出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5.(1)国家:美国和德国。
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逐渐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德国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2)政党:纳粹党。
暴行:制造了“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解散工会;焚烧大量的进步书籍;迫害、屠杀犹太人;等等。
(3)对外侵略扩张,称霸世界。
(4)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