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914
1918
1919
1939
1945
1947
1991
2021
一战
一战后
二战
二战后
冷战
一超多强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单元梳理
单元梳理
一战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十月革命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
帝国主义
社会主义
民族主义
埃及华夫脱
列宁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The World War I
阅读单元前言和第8课导读框内容:
一、一战爆发的原因
(一)新老帝国主义的矛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 目 英 法 德 美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一个邻国”和“另一个邻国”分别指谁?
材料反映了德国怎样的要求?
材料一: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法国和英国
德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想想美、德工业增长最快的共同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之间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新兴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美、德后来居上,反超英、法
政治:经济实力最强的德国美国殖民地最少
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面积是德国的11倍
英
1904年英法签定协约
俄
法
1892年法俄签定军事协定
1879年德奥签定
同盟条约
匈
德
意
1882年
意加入德奥集团
1907年英俄签定协约
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
(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组成国 (核心国)
三国同盟: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目的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德国最大军工厂
——克虏伯军工厂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4年
俄 79.1 67.7 116.2 128.5 135.2
法 53.4 54.2 71.5 76.9 91
德 42.6 50.4 52.4 69.4 89.1
英 36.7 42 62.4 57.1 53.2
奥匈 24.6 34.6 38.5 42.5 44.4
意 21.6 28.4 25.5 32.2 34.5
1880-1914年各国陆海军总人数(万人)
1890-1914年各国国防预算
德 英 俄 法 奥匈 意大利
扩军备战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进行扩军备战,世界局势日趋紧张,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阿拉伯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居的现象,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矛盾重重。19世纪以后,欧洲大国插手、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小规模战争不断,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912年和1913年,巴尔干地区连续发生战争,两大军事集团都插手该地区事务。
(一)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观看视频,梳理过程。
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有人说,一战是一次偶然的突发灾难,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一战就不会
爆发。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谈谈你的看法。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军备竞赛和矛盾积累,已经使战争一触即发,即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之间也会因为其他的事件而爆发战争。
必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观看视频,了解萨拉热窝事件,思考你怎么看待热血青年普林西波的行为?
杀手普林西波
思想崇高,行为愚蠢
反对恐怖袭击,争取和平谈判的办法解决地区冲突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二)一战爆发
“萨拉热窝事件” 发生后,德国皇帝悲喜交加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
在德国的支持下,蓄谋已久的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为借口,
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皇威廉二世
开始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VS
德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亚
英国 法国 俄国
塞尔维亚
同盟国
协约国
意大利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英)帕麦斯顿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二)战争双方
意大利是虽是三国同盟中的一员,却于1914年8月3日宣布中立。意大利以中立和参战为手段,向双方讨价还价,最后协约国方面满足了它的欲望。1915年5月意大利向奥匈宣战。 ——《世界史·现代史编》
西
线
英法VS德
东
线
德奥VS俄
南线
奥VS俄塞
仔细观察一战形势图,小组讨论:
1.你认为一战有几条战线?
2.每一条战线作战的双方分别是哪些国家?
3.分析判断哪条战线战争可能更加惨烈?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三)主战线与主战场
主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主战场:欧洲
马恩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英法联军同德军于1914年和1918年展开一场大会战,双方投入兵力达150万,以法军击退德军告终。
1916年2月至12月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战争中运用各种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毒气和远程大炮等。使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终于破产,成为一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英法联军同德军在1916年6月至11月中旬展开一场会战。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双方损失人数在120万人以上。
(四)重要战役
凡尔登
巴黎
凡尔登是巴黎的西北门户,离巴黎不过一百三十英里
①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
②新式武器大量投入战场,如法国使用大口径炮巨炮,德军使用喷火器和毒气弹
③1916年2月21-12月19日,持续十个月发射4000万发炮弹
德军喷火器
德军用风向释放毒气
战后的凡尔登镇
满地弹壳
被化学毒气灼伤士兵
残肢断臂
被称为:“绞肉机” “地狱” “屠场”
凡尔登战役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五)战局变化
①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思考:美国为什么转变态度?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成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借口。
①美国在大战前期利用“中立”地位大发战争横财,1917年一战已进入尾声,为抢夺战利品及在战后夺取世界霸权,美国参战;
②美国与德国在争夺拉丁美洲的过程中矛盾尖锐;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五)战局变化
②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③1917年中国、巴西等中立国加入协约国一方
1917年8月14日中国参战14万华工以工代兵
美国开赴欧洲战场的
远征军200万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六)一战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1918年11月11日,法国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福煦车厢里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宣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材料一: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元。……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世界史 现代编》
材料二:英国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列宁
材料四:
潜艇
毒气
坦克
飞机
飞艇
①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③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⑤对中国: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数据统计
战争历时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 欧洲、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1800多亿美元
阅读下表和材料,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及性质。
②规模大,涉及范围广
①持续时间长
③危害大,杀伤力空前强大
德国:抢占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美国:捞取战利品,瓜分殖民利益。
英国:保住霸主地位。 法国:同德国争夺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每年11月11日为英国阵亡将士纪念日
启示:
1、战争带来巨大灾难,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2、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3、科技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
4、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识框架
过程
目的:争夺世界霸权,瓜分殖民地
双方:同盟国(德、意、奥匈)vs协约国(英、俄、法)
(集团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开始: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主战场:欧洲(西线最惨烈)
转折:凡尔登战役(“绞肉机” “地狱” “屠场”)
成员变化:美国、中国加入;俄国退出;意大利倒向协约国
结束: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特点:持续时间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损失严重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之间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火索/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背景
时间:1914-1918年
课堂小练
1.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示意图属于一战前“三国协约”的是( )
A. B. C. D.
2. 与“时间最长”“绞肉机” “法德间”等关键词相吻合的是( )
A. 滑铁卢战役 B. 索姆河战役 C. 马恩河战役 D. 凡尔登战役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 B .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C. 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 D. 促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C
D
B
5.(读表)
上表有关一战的统计数据说明,一战( )
A.壮大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 B.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C.阻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C
持续时间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15亿 3000多万 3300多亿美元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