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统编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统编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5 21:3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老兵为什么要在卢沟桥下跪忏悔呢?
2005年5月19日,日本侵华老兵东史郎在卢沟桥下跪。
新课导入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材料一:“鉴于南京政府近来反日行为日益频繁…为维系帝国自开国以来对华之一贯积极政策,为帝国安全和国民生计考虑,务必革除之前保守做法,限期动员80万兵员,给予其全面重大打击…占领华北之北平、天津及华东之上海…并准备战争长期化。”
——《日本1937年度对华作战计划》(1936.12订)
东三省失陷
一、七七事变
速战速决
1.背景
这操作我熟啊!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日军重兵占据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的控制区
平汉铁路
平绥铁路
卢沟桥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经 过
影响
1937年7月7日
北平卢沟桥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也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日本
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反抗
地理位置重要
一、七七事变
2.概况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
报国。”——佟麟阁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赵登禹
一、七七事变
3.英勇抗战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松花江上》歌词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兄弟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
----《大刀进行曲》歌词
结合歌词,从侵略范围、抗日力量比较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不同?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侵略范围:
全国
东北 华北
全面侵华
局部侵华
抗日力量:
东北抗日联军
全国人民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局部抗战
一、七七事变
共产党宣布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决心抗日
阅读材料,思考:国共两党分别是什么样的态度?
总 指 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军长:叶挺
副军长:项英
工农红军主力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南方八省游击队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影响:以国共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回顾历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七七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国共两党表明抗战立场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步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北平失陷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天津失陷
三、淞沪会战
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后,立即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在北方,日军分路进攻华北;在南方,日军于1937年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开始了淞沪会战。
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
1.背景
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一个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第三战区司令冯玉祥
淞沪会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中日第一场海、陆、空全方位的决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对决之惨烈,绝无仅有。
三、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 时间
主要战役
结果
意义
一辆孤零零的中国战车,正在冲向日军的阵地。(日本人拍摄)
“国破山河在!”
——旅日作家萨苏
1937年8月13日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
四行仓库保卫战(谢晋元)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三、淞沪会战
2.概况
①姚子青与宝山守卫战
98师第583团3营600人与日军决一死战
日军动用陆、海、空力量,付出惨重的代价方才占领。姚子青和第3营官兵血战宝山、与城偕亡。连凶暴的日本人也被中国勇士的精神折服,日军进城后将死者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
②谢晋元与四行仓库保卫战
为掩护数十万大军西撤,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消灭日军200多人,激战四昼夜,后奉命撤出。
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坚守四行仓库阵地
三、淞沪会战
四行仓库保卫战
谢晋元率“八百壮士”孤军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三、淞沪会战
上海失陷后,日军向中国军队进行追击,直奔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
陪都:
重庆
首都:
南京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四、南京大屠杀
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烧杀抢掠,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以上。
闻新日日京东 日三十月二十年二十和昭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
四、南京大屠杀
日军的滔天罪行
日军把中国人当作刀靶练习刺杀
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
万人坑内死者尸骸头颅
四、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四、南京大屠杀
对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野蛮行径你有何感想?
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并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为了避免悲剧重演,努力奋斗,振兴中华!
四、南京大屠杀
四、南京大屠杀
课堂小结
1.(2024.云南.中考真题)1937年7月8日,即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此“事变”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一·二八事变
C
2.(2024.重庆.中考真题)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工厂内迁和教育中心大西迁,同时,还有大量川军出川。这些迁移( )
A.催生了民生轮船公司的创办 B.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所致
C.造成了重庆地区人口的减少 D.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
中考链接
3.(2023.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面为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对甲级战犯的判决书内容(部分)。该判决书内容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接着发生的是日本陆军对无力的市民,长期间继续着最恐怖的暴行。日本军人进行了大批屠杀、杀害个人、强奸、劫掠及放火……这种暗无天日的犯罪是从1937年12月13日……开始的,迄至1938年2月初还没有停止。
A.卢沟桥事变 B.淞沪会战 C.南京大屠杀 D.皖南事变
4.(2023.湖北.中考真题)1936年,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方针:1937年7月,中共作出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同年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B.团结抗战是救国的需要
C.国民革命社会基础扩大 D.反抗国民党的力量增强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