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城镇与乡村(课件37张)-六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5.2城镇与乡村(课件37张)-六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2024)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26 08:1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鲁教版六年级(上)——
第2节 城镇与乡村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你家乡所在的地方,是城市、乡镇,还是乡村?根据你的观察,城市、乡镇和乡村的景观各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
课标要求
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地理实践力
区域认知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根据城镇与乡村的图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了解城镇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
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镇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分析城乡分布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能够举例说明乡村、城镇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家乡景观,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了解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1
说一说
你印象中的乡村和城镇景观
甪直古镇
西江·千户苗寨
上海
乡村人口较少,人们主要从事耕种、放牧、捕鱼等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人口相对较多,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乡 村
城 镇
乡村建筑物密度小,高度低
城镇建筑物密度大,高度高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乡村建有农田、果园用地、池塘等
城镇建有各种绿化用地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聚落 建筑特点 道路交通 人口 生产方式
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
高大密集
低矮分散
道路多而宽
道路少而窄
人多、集中
人少、分散
工商业为主
农业为主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①②③三个乡村聚落中,哪个更有可能演变为城市?为什么?
1.地形平坦开阔,为城市规模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条件交通便利;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乡村和城镇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交通便利
自然资源丰富
地形平坦
其他如:气候适宜、政策支持等……
乡村和城镇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课外实践】
了解家乡景观,乡村有乡村的景观特征,城镇有城镇的景观特征。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每处乡村或城镇都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通过对家乡景观的了解,加深对家乡的认知。
(1)简要描述你居住的乡村或城镇的景观特征。
(2)观察家乡某处典型景观,说明其特点。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2
为什么繁华的城镇里会有村名呢?
城镇和乡村自形成以来,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乡村经过发展,可以成为城镇。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城镇以其生活便利、就业和学习机会多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使得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2%,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64.6%。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分组讨论】请看课本图5.10-韩国釜山影岛景观变化图,试从房屋建筑、道路交通、服务设施、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说一说城市景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建筑物很高大,层数趋于增多,配套的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交通道路网更加密集,大部分自然环境已被改造等。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在一些偏远的乡村,由于劳动力外迁,人口减少,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渐落后,不适合居住,这会导致村落的消失。
废弃的村落
长满杂草的村落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原来的牛舍被拆了,改造成活动广场。
建设了自来水管网,家家用上了自来水。
对河道进行清淤绿化,修建了观景拱桥和亲水平台。
道路升级改造,新建停车场。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电力、水力逐渐替代了人力、畜力,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镇更加接近。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人类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自然环境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城乡景观,为人类留下了无价之宝。但是,在城镇和乡村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特色鲜明的村落正在逐渐减少部分特色传统民居被高楼大厦所代替。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特色城乡景观保护的关系受到全人类的共同关注。
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西递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保持了皖南传统的古村落面貌。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
安徽西递
西递乔治城位于马来西亚西北沿海,是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名城。城内15至18世纪的民居与商用建筑保存完好,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特色。
马来西亚乔治城
威尼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最浪漫的城市,建在120个岛上,全市靠400座石桥沟通,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意大利·威尼斯
云南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思与学】认识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意义
(1)特色城乡景观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换回的损失。
(2)加强对特色景观的保护措施;合理规划特色景观的发展;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和培训;
思考:
(1)保护特色城乡景观有何意义?
(2)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特色景观保护的关系?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歌词反映了( )
A.城市景观 B.乡村景观
C.荒漠景观 D.森林景观
2.“我们的家乡”最可能位于图中(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B
A
课堂检测
3.坑根石寨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由泥土和石头砌成的房屋点缀在山水之间,与有着千年历史的梯田共同绘制了古村落的美丽画卷。在坑根石寨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C
4.不同的建筑形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如图是某地民居的景观图,该民居所具有的特点与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墙体厚——为了冬季保温
B.屋顶坡度大——冬季降雪多,抗积雪
C.墙体高——防潮,通风散热
D.白色墙体——淡雅清爽宜人,吸收阳光
C
6.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
A.在古长城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
B.长城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
C.武夷山风景区内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商贩在陶渊明故居设置饮食、烧烤摊点
B
5.“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歌词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有板桥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有道路. 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B
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大多依山坡而建,背风向阳,墙壁用石头垒砌,墙体厚,窗口很小。读青海省碉房景观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传统碉房墙体厚、窗口小的主要目的是( )
A.阻挡沙暴 B.稳固墙体
C.防风避寒 D.防止雨水
8.影响图示碉房分布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水源 B.气温 C.降水 D.地形
C
D
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的党家村古建筑群,地处南北为塬、东西走向呈“宝葫芦”状的狭长沟谷之中,依塬傍水,避风向阳,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读党家村古建筑群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材料可得出,影响党家村古建筑群
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河流 ③矿产资源 ④交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为保护古建筑群,做法合理的是( )
A.保留原貌,任其发展 B.扩容改造,大量仿建
C.全部拆除,原样重建 D.日常维护,精心修缮
A
D
Thanks
5.2 城镇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