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知识回顾:列举社会主义建设的2大失误及产生的严重后果
①经济:1958-1960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政治: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后果:民主法制被践踏,经济发展缓慢,科教事业严重受挫,…… 后果:各种“左”倾错误泛滥,出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经济困难。 第11课 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地点 指导思想 工作重心 重大决策 领导集体 1978年12月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为核心 第二代领导集体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主要内容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北京标志我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走上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历史上的第二次转折。纠正了博古等人
的错误指导思想彻底纠正了“左”
的错误思想确立了毛泽东
领导地位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挽救党、红军、革
命生死攸关的转折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民谣出工一窝蜂,田里打吊工。不管勤与懒,评分一棍通。出工人等人,做事人看人。收工人赶人,评分人骂人。这首民谣反映农村怎样的生产状况?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首发地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公有制,包产到户,责权利分开)意义农村改革 主要形式大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摆脱农业生产长期停滞的困境;
推动农业的大发展。想一想:建国后我国农村体制经过了哪些调整?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国家政策制定要关注民生成功失败成功成功4.见下表,某县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浮夸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
1.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这里所说的“它”是这( )
A. 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 遵义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D 当堂练习
2.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 )
A. 第一届政协会议
B.第一届人大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C 当堂练习
3.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 )
A. 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A 当堂练习
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迈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 )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发展民营经济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设立经济特区 C 当堂练习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深圳“一夜崛起的城市”创建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探究:细读p63页的邓小平给深圳特区的题词和“材料阅读”,结合图中的数据,说说创建特区的好处?好处:
①引进外资和先进生产和管理技术,培养人才,扩大对外影响
②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经验,有力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当堂练习6.分别标出图上1980年创建的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说出所属省份。深圳厦门汕头珠海对外开放1980年,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福建省)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开辟4个经济开放区
1988年,设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
1990年,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格局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点面结合。步骤经济特区—沿海城市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7.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使这里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建立经济特区
D.建立沿海经济开发区C 当堂练习
8.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位于福建省的特区( )
A. 深圳
B.汕头
珠海
厦门D 当堂练习
9.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A. 孙中山
B.毛泽东
刘少奇
邓小平D 当堂练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坚持改革,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制定国策,从本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哪些影响?从中我们得出了什么启示?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发区沿海开放区内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