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病毒(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4)(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4病毒(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4)(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1-26 17:3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即将上课,请做好学习准备!
▲想一想·议一议▲
HIV、H7N9、2019-nCoV分别是什么意思?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
H7N9——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三章 微生物
第四节 病 毒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2024年版)七年级上册
本课主要内容
01
病毒的发现
02
病毒的种类、形态和结构
03
病毒的增值
04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05
概念梳理·总结转化
06
拓展应用·能力提升
本课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初步形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科学思维
通过病毒的发现史,感受科学家的严密的科学推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探究实践
描述归纳病毒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增殖方式;概述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态度责任
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健康生活观念。
https://www./
一、病毒的发现
1.1 伊万诺夫斯基发现病毒
伊万诺夫斯基
患病烟草花叶
榨出汁液
细菌过滤器
感染
正常烟草花叶
正常烟草患病
导致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滤过性病毒。
1.2 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
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引起的,科学家把这种微生物称为病毒。后来,其他科学家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由病毒引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二、病毒的种类、形态和结构
2.1 病毒的大小
右图是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细胞的电镜照片(颜色经人工处理,放大70000倍),比较病毒和细胞在形态大小方面的差异,推测病毒的结构与细胞的有什么不同。
病毒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百万分之一毫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2.2 病毒的种类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病毒感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三种类型。
2.3 病毒的形态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杆形
球形
蝌蚪形
2.4 病毒的结构
下图为电子显微镜下的几种病毒及其结构模式图。结合病毒结构模式图,看看这三种病毒共有的结构特征有哪些?它们的结构与细胞的一样吗?
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三、病毒的增值
3.2 病毒的增殖
病毒的复制:病毒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依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增殖方式。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离开活细胞会以病毒颗粒的形式存在,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又会重新开始。
四、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4.1 分析·讨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截至2020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认可的病毒有9000多种。虽然只有一部分病毒会使人患病,但有些病毒危害极大。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数百万重症病例,数十万人死亡。
②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等禽类中,可表现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异常。已经发现某些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情况。
③利用病毒对昆虫的致病性,科学家发明了多种病毒杀虫剂,如杀棉铃虫的病毒杀虫剂。利用这种杀虫剂可以控制危害棉花的棉铃虫,保护棉田。
检测鸭是否感染禽流感
流感病毒三维模型
4.2 病毒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4.2 病毒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4.2 病毒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五、概念梳理·总结转化
《第四节 病 毒》思维导图
病毒的发现——伊万诺夫斯基发现滤过性病毒
病毒的大小——纳米级,比细胞小得多,需要电子显微镜观察
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杆形、球形、蝌蚪形
病毒的种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的结构——无细胞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的生活——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病毒的增殖——复制,依靠自身遗传物质和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害(致病型),有利(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六、拓展应用·能力提升
▲P118页“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

1.手指接触了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如果不洗手就揉眼睛,人就有可能感染流感病毒。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是否正确。
( )(1)流感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 )(2)流感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 )(3)物体表面的流感病毒有致病性,说明病毒可以独立生活。

×
2. 根据所学的病毒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病毒
大小
观察工具
种类
结构
生活方式
增殖方式
纳米级,比细胞小得多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无细胞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
内部遗传物质
电子显微镜
不能独立生活
寄生在活细胞内
靠自身遗传物质
借助活细胞内的物质
复制制造出新的病毒
▲P118页“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
▲P118页“练习与应用”:二、拓展应用▲
2. 咳嗽或打喷嚏时,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会被喷出2米以外。想一想,如果在感冒时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会给他人带来什么危害?
【解析】(1)直接传播病毒: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一个人咳嗽或打喷嚏时,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飞沫)会含有大量的病毒。这些飞沫可以被他人吸入,直接导致病毒传播。(2)交叉感染的风险:如果飞沫落在公共物品上,其他人触碰这些物品后,再触碰自己的脸、鼻子或嘴巴,就有可能被感染。这种间接接触也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1.口蹄疫、禽流感都属于病毒导致的传染病。有些动物传染病会跨境传播,危害极大。如何防止它们跨境传播?请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并与同学交流。
【解析】不得私自动植物和有风险的物品出入境;加强出入境动植物及相关产品的检疫、筛查;加大外来物种拦截和查处力度;等等。
▲P118页“练习与应用”:二、拓展应用▲
3. 结合第一单元制作细胞模型的方法,选择方便、易得的材料制作一个病毒模型。想一想:你制作的模型应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分别代表病毒的什么结构?
模型应该包括两部分,即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科学·技术·社会——病毒的跨物种传播▲
讨论:人类非法食用野生动物,会带来哪些危害?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到文明养犬?
本课结束,请及时整理笔记并完成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