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的应用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1.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证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科学家和发明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标志等史实。
2.立足史料证实和历史解释,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立足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持不懈、善于思考、永不言弃、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
2022年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课程导入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概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2、背景: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和发展;
(2)经济基础: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且在殖民扩张中获得大量资金;
(3)技术支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步。
3、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2)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
1831 电磁感应
法拉第 英国
3)19世纪70年代,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1866 发电机
西门子 德国
1870 电动机 格拉姆 比利时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
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应用于生产
1.理论基础
1)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示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
新动力:电力(发电机)
新能源:电力
电力在生产、生活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种发明纷纷问世,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气时代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2.广泛应用
2.广泛应用
(1)188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不久比利时人格拉姆又发明了电动机。
(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织灯泡………
爱迪生的主要发明:
投票计数器、普用印刷机、改良打字机、留声机、白炽灯、第一所中央发电厂、活动电影机、大型碎石机、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传真电报、有声电影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水底潜望镜……
爱迪生的生平和故事
1、出身贫寒,但从不放弃努力,他坚信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2、从小就极富想象力,什么事都喜欢刨根问底。空闲时喜欢一个人独处,思考问题。
3、发明电灯时尝试了1600多种材料,进行了几千次的实验,失败无数次,历时三年才终于发明了能点亮1200小时的耐用炭丝灯泡。
从爱迪生的经历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创新精神 善于思考 永不言弃,百折不挠,成功需要艰苦奋斗 ,坚持不懈。
知识链接:发明大王爱迪生
留
声
机
电
影
放
映
机
电影摄影机
投票计数器
打字机
1.内燃机的发明
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时间 发明人 项目
1876年 煤气内燃机
1883年 汽油内燃机
几年后 柴油内燃机
德国人奥托
德国人戴姆勒
德国人狄塞尔
2.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1)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茨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奔驰1号,被称为“汽车鼻祖”。
(2)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福特被誉为“给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卡尔·本茨
宝马—德
凯迪拉克—美
劳斯莱斯—英
日产—日本
法拉利—意
奔驰—德
奥迪—德
福特林肯—美
知识链接——认识车标
2.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3)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升空。飞机的发明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宣告航空时代的来临。
时间 发明人 项目
19世纪60-80年代 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
1867年 现代炸药------无烟炸药
1869年 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1884年 人造纤维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瑞典诺贝尔
美国海厄特
法国夏尔多内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成无烟炸药。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他逝世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知识拓展
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
药品
屠呦呦
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她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知识拓展
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赛璐珞是塑料的老祖宗,英文celluloid的译音。
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10年后,德、英、法等国也出现了赛璐珞工业。
知识拓展
海厄特发明赛璐珞
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法国化学家,工业家。1884年取得制造硝酸纤维素纤维专利。他把硝酸纤维素溶解在醇和醚的混合溶剂中,得到的溶液经很细的玻璃毛细管挤出,并使之在热空气中凝固 ,得到一种类似蚕丝的纺织材料,这是人类最早生产的化学纤维。他在法国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夏尔多内丝",人们称之为人造丝。
知识拓展
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19世纪最后30年,资本主义世界钢产量从52万吨增长到2800多万吨;石油产量从80万吨增加到2000万吨,增长了24倍;铁路从21万公里增加到79万公里,延长了近3倍。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汽车和飞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商品价格更加低廉,人们的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 —摘编自《新全球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生产的集中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91%的食盐生产。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90%的麻织品生产。
垄断组织:垄断组织一般是指某些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独占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联合或兼并而形成的经济实体或经济同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采矿业、制造业等
汽车配件制造、石油开采、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
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美、德领先;
3.重心在重工业部门;
4.有些国家(如日本、俄国)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课后活动
课堂检测
1.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发明耐用白炽灯泡 D.改良蒸汽机
2. 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这里所说的“新兴工业部门”有( )
A.煤炭和钢铁 B.电力和石油 C.治金和采矿 D.交通和化工
C
D
课后活动
课堂检测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 ( )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 18世纪至20世纪初,英语中出现了如electron (电子) relativity(相对论) automobile (汽车)sparkplug (火花塞)gearr - Shift (变速杆)等新的科学技术词汇。促使新词汇涌现的时代潮流是( )
A.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资产阶级革命此起彼伏
C.殖民扩张加紧进行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A
A
课后活动
课堂检测
5. 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手段,牛奶是高风险食物,有钱人对其敬而远之。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消费旺盛。这说明了( )
A.工业化提高生活质量 B.牛奶提高了身体素质
C.科技改变了生活方式 D. 科技提高了半奶产量.
C
6.19世纪末,美国烟草大王杜克凭借工业化生产带来的巨大便利,使其企业的香烟产量占全美国总产量的40%,又收购其他竞争对手,组建了美国烟草公司。这表明( )
A.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B.工业化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C.使用流水线生产烟草 D.经济发展促进垄断组织出现
D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