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鱼我所欲也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苟得(gǒu) 所恶(wù) 故患有所不辟(bì)
B.一豆羹(gēng) 勿丧耳(sāng) 不辨礼义(biàn)
C.一箪食(dān) 妻妾之俸(fèng) 乡为身死而不受(xiāng)
D.蹴尔(jiù) 弗受(fú) 所识穷乏者德我与(y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蹴尔而与之(一起)
B.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C.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D.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4.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
A.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所以动心忍性
D.富贵不能淫
5.下列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得之则生
B.行道之人弗受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为宫室之美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B.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7.下列对各句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鱼,我所欲也(判断句)
B.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倒装句)
C.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反问句)
D.乡为身死而不受(省略句)
8.按要求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
(1)《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句是: 。
(2)《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因为“ ”“ ”。
(3)《鱼我所欲也》中与“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死亦我所恶:
(2)蹴尔而与之:
(3)妻妾之奉:
(4)是亦不可以已乎: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故患有所不辟也”的“患”通过勾连“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中的“患”,可理解为“担心”。
B.“贤者能勿丧耳”中的“丧”按组词法可理解为“丧失”。
C.“一箪食”中的“箪”,根据其偏旁是“?”,可推测其意与“竹”相关,即指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制成的。
D.“蹴尔而与之”中的“蹴”,以成语“一蹴而就”来印证,可知其意为“踩踏”。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2.下列对本文思路、方法、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类比“舍生取义”,举例浅近,说理深刻。
B.文章从“生亦我所欲”开始,分别从“所欲”“所恶”两方面进行论述。
C.作者反复强调“有甚于生者”即“义”,“有甚于死者”即“不义”,在大量对比中说理。
D.文章结尾具有总结性,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人要坚守本心”。
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14.文中第二段列举了哪两种对待“本心”的行为
15.阅读下面材料,说说材料中的“浩然之气”和本文中的“舍生取义”有何相似之处。
【链接材料】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①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②而无害③,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④义与道;无是,
馁⑤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
注:①长:擅长。②养:培养。③害:损害。④配:配合。⑤馁:空虚,失去勇气。
(2024临夏州中考)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懋第①衰绖②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不可,则陈太牢③于旅所,哭而奠之。即以是月二十有八日遣还出都。弘范乃请身赴江南招诸将刘泽清等降附,而留懋第等勿遣。于是自沧州追还懋第,改馆太医院。顺治二年六月,闻南京失守,恸哭。其从弟懋泰先为吏部员外郎,降贼,后归本朝授官矣,来谒懋第。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至闰月十二日,与从行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④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俱以不降诛。
(节选自《明史·左懋第传》,有改动)
注:①懋(mào)第:指左懋第,字萝石,明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富有气节,宁死不肯降清,被誉为“明末文天祥”,专谥“忠贞”。②衰绖(cuī dié):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③太牢:祭品。④游击:武职官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乡为身死而不受:
(3)来谒懋第:
(4)俱以不降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
3.甲文中“不受嗟来之食”的穷人是如何坚守“本心”的 同样面对选择,乙文中的左懋第表现出了哪些可贵品质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四年,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盗郭吉闻飞来,遁入湖,飞遣王贵、傅庆追破之,又遣辩士马皋、林聚尽降其众。有张威武者不从,飞单骑入其营,斩之。避地者赖以免,图飞像祠之。
金人再攻常州,飞四战皆捷;尾袭于镇江东,又捷;战于清水亭,又大捷。兀术趋建康,飞设伏牛头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兀术次龙湾,飞以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兀术奔淮西,遂复建康。飞奏:“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静守,仍益兵守淮,拱护腹心。”帝嘉纳。兀术归,飞邀击于静安,败之。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改)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尤好《左氏春秋》(喜爱)
B.父义之(认为……合乎正义)
C.宜兴令迎飞移屯焉(驻扎)
D.仍益兵守淮(更加)
5.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能节食以济饥者”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不以物喜
C.策之不以其道
D.徐以杓酌油沥之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
(2)兀术奔淮西,遂复建康。
7.有学者称,无锡宜兴是岳飞的“第二故乡”,是“岳家军”的发祥地。宜兴还有岳飞的衣冠冢,有关部门拟在衣冠冢旁设立四个彰显岳飞形象的宣传栏,第一栏取名为《出生神奇》。请依据选段,拟写另外三个栏目的名称。
栏目一:
出 生 神 奇
栏目二:
栏目三:
栏目四:
8.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从四个方面简要概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品格的内涵。
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格具有丰富内涵。
②从《周易》的“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维新志士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种忧患意识寄托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③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朝代不断更迭,天下分分合合,但最后都归于一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爱国主义“根”之深、“蒂”之固息息相关。
④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气节鼓舞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推动民族奋进、矢志报效祖国。
⑤“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在变革中前进的历史,比如在政治上层建筑上从分封到集权,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内阁、军机处,不断探寻着更加适合“大一统”国家发展的政治体制。
(选自《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的历史传承》)
对点练习:见“课堂达标”11题,“课后提升”2题、6题。
常见题型:①翻译下面的句子。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方法指津:翻译文言句子时,应该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首先,把句中关键词的意思写出来,尽量做到字字落实;然后连词成句,将句子的意思写出来。文言文中有些特殊的词(如虚词、古今异义词等)和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翻译时要注意:①留,保留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等;②换,替换那些词义已经发展变化的词;③删,删除在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④补,补出省略成分或将单音节词补为双音节词;⑤调,调整特殊句式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A 解析:B项,“丧”应读“sàng”,“辨”应为“辩”;C项,“俸”应为“奉”,“乡”应读“xiàng”;D项,“蹴”应读“cù”,“与”应读“yú”,“德”应为“得”。
2.A 解析:“蹴尔而与之”的意思是“用脚踩踏着给他”,所以“与”的意思是“给”。
3.C 解析:A项,“得”同“德”,“与”同“欤”;B项,“辟”同“避”;D项,“乡”同“向”。
4.B 解析:A项,“可以”,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B项,“降”不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降落”。C项,“所以”,古义:用这些来……。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D项,“淫”,古义:惑乱,迷惑。今义:放纵。
5.C 解析:“得”同“德”,名词用作动词,这里是“感恩、感激”的意思。
6.C 解析:A项,“为”的意思分别为:为了/做。B项,“得”的意思分别为:取得/同“德”,感恩、感激。C项,“是”的意思均为:这,这种。D项,“与”的意思分别为:同“欤”,语气词/给。
7.B 解析:“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的意思是“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该句为反问句,不是倒装句。
8.(1)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3)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9.(1)讨厌,憎恨 (2)用作后缀
(3)侍奉 (4)停止
10.A 解析:A项,“故患有所不辟也”句意为: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患:祸患,灾难。“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句意为: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交往求教。患:担心,忧虑。B项,“贤者能勿丧耳”句意为: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丧:丧失。C项,“一箪食”句意为:一碗食物。箪:指的是古代用来盛饭食的一种容器,通常是由竹子或者芦苇编制而成的圆形器具。D项,“蹴尔而与之”句意为:用脚踩踏着给他。蹴:踩踏。“一蹴而就”的意思是: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蹴:踏。
11.(1)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2)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2.D 解析:依据读全文内容理解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3.作者认为人人皆有本心,强调人本生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做出正确选择。但有人经不起诱惑,见利忘义,丧失本心,只有敢于坚持正义的人才是贤者。
14.第一种是不为嗟来之食弯腰的守护本心的行为,第二种是为荣华富贵抛弃礼义的失去本心的行为。
15.相似之处:坚持“正直仁义”。“浩然之气”是一种用正义培养且不加损害的正大刚直的精神,是日积月累而不是偶尔的行为;文中面对“生”和“义”的冲突选择时要“舍生取义”,这种舍弃和选择也不是一人一时的行为,是“人皆有之”,是人的“本心”,也是要长期坚守的正直仁义精神。
参考译文
【链接材料】(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擅长哪一方面呢?”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作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合,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
课后提升
1.(1)益处 (2)同“向”,先前、从前
(3)拜见 (4)因为
2.(1)用脚踩踏着给他,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2)懋第说:“这不是我的弟弟啊!”然后斥责他并让他离开。
3.甲文中“不受嗟来之食”的穷人坚守“本心”的方式体现在他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侮辱性的施舍。他坚守了自己的尊严和原则,不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
乙文中的左懋第表现出的可贵品质有:忠贞不渝、勇敢无畏、正直不阿。
参考译文
【乙】左懋第身穿孝服进入都城,到达后被安排在鸿胪寺居住。他请求去祭告各陵及改葬先帝,但不被允许,于是就在住宿的地方陈设祭品,哭着祭奠。就在这个月的二十八日,他被遣送回都城之外。弘范于是请求亲自去江南招降各将领刘泽清等人,并留下左懋第等人不要遣送。于是又从沧州把左懋第追回,改住在太医院。顺治二年六月,听说南京失守,(左懋第)恸哭。他的堂弟左懋泰先前担任吏部员外郎,投降了敌人,后来归附本朝被授官,(这时)来拜见左懋第。懋第说:“这不是我的弟弟啊!”然后斥责他并让他离开。到闰六月十二日,和随行的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都因为不肯投降而被杀。
4.D 解析:益:增加。
5.A 解析:“能节食以济饥者”的“以”是连词,表目的,译作“来”。A项,连词,表目的,来;B项,介词,因为;C项,介词,按照;D项,介词,拿、用。
6.(1)岳飞向周同学习射箭,完全学会了他的射箭技艺。
(2)金兀术逃跑到淮西,(岳飞)于是收复建康。
7.示例:家贫力学 力大无比 有情有义
骁勇善战 除暴安良 智慧善谏 忠君爱国(写出三点即可)
参考译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代务农。父亲岳和,能节省粮食来救济饥民。有人耕种时侵占了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让给人家;向他借钱的人,他从不强迫人家还债。岳飞出生时,有天鹅一样的大鸟,在屋顶上飞鸣,便以此为他取名(“岳飞”)。
(岳飞)家里虽穷但勤奋好学。特别喜爱读《左氏春秋》、孙子和吴起的《兵法》,(他)捡拾柴草作为烛火,通宵达旦背诵学习,不睡觉。不到二十岁,(岳飞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大弓,八石重的硬弩。岳飞向周同学习射箭,完全学会了他的射箭技艺,可以左右开弓。周同死后,(岳飞)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到他坟前摆上供品祭奠。(岳飞的)父亲认为儿子的行为合乎正义,说:“如果你将来能够为国家效力,应该会为国家正义而献身吧。”
建炎四年,金兀术进攻常州,宜兴县令迎接岳飞部移兵驻扎境内。盗贼郭吉听说岳飞前来,逃入太湖之中,岳飞派遣王贵、傅庆追击打败他们,又派遣能言善辩的马皋、林聚前去劝说他们全部投降。有一位名叫张威武的不肯降服,岳飞单人独骑冲入他的营寨,将他斩首。避乱到此地的百姓得以免于盗贼侵扰,画出岳飞像供奉起来。
金军再次进攻常州,岳飞四战皆胜;尾随追击金军到镇江东,又获得胜利;在清水亭作战,又获得大胜。金兀术军趋近建康,岳飞在牛头山下预设埋伏等待金兀术一众。夜里,命令一百名士兵穿着黑色衣服混入金营袭扰。金兵惊慌失措,自相攻击残杀。金兀术军驻扎在龙湾,岳飞率三百骑兵、两千步兵赶至新城,大破金军。金兀术逃跑到淮西,(岳飞)于是收复建康。岳飞上奏说:“建康是要害之地,应选派军队固守,还要增兵守卫淮河,以保卫心腹地区。”皇帝嘉许采纳(他的建议)。金兀术率军北归,岳飞在静安半路阻击(金军),将其打败。
8.①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忧患意识);②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精神;③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④在变革中前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