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送东阳马生序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送东阳马生序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5 23:1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嗜学(shì) 逾约(yú)
叱咄(duō) 负箧曳屣(xiá)
B.皲裂(jūn) 媵人(yìng)
加冠(guàn) 俟其欣悦(sì)
C.烨然(yè) 绮绣(qǐ)
缊袍(yùn) 持汤沃灌(wò)
D.容臭(chòu) 冻馁(něi)
拜谒(yè) 以衾拥覆(qī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穷冬烈风(穷困)
B.预君子之列(预备)
岁有裘葛之遗(给予,赠送)
C.缊袍敝衣(短的)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
D.俟其欣悦(等待)
腰白玉之环(在腰间佩戴)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弗之怠 B.以衾拥覆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戴朱缨宝饰之帽
4.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A.无从致书以观 B.以衾拥覆
C.人多以书假余 D.以中有足乐者
5.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腰白玉之环(名词作状语,像腰带一样)
手自笔录(名词作状语,用笔)
B.戴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宝饰之帽(名词作状语,用珠宝)
C.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不必若余之手录(名词作状语,用手)
D.无鲜肥滋味之享(形容词作名词,鲜鱼和肥肉)
寓逆旅(名词作动词,寄住)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
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手指不可/屈伸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序”是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书序。
B.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C.古代一般称“有才德的人”为“君子”,“犹幸预君子之列”中的“君子”则指有官位的人。
D.“缀公卿之后”“四海亦谬称其氏名”中“缀”和“谬称”皆为谦辞。
8.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作者求学艰难的一项是 (  )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无硕师名人与游
③益慕圣贤之道 ④门人弟子填其室
⑤无鲜肥滋味之享 ⑥缊袍敝衣处其间
⑦同舍生皆被绮绣 ⑧余因得遍观群书
A.①④⑤⑧ B.③⑤⑥⑦
C.③④⑦⑧ D.①②⑤⑥
9.根据课文默写。
(1)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
(2)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        ,         。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      ,      ,
        ”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不敢稍逾约:
(2)援疑质理:
(3)主人日再食:
(4)预君子之列: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2.下面关于选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色愈恭,礼愈至”连用两个“愈”字,强调了作者求知的虔诚和对老师的恭敬。
B.第二段作者以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凄苦来反衬自己求学精神之顽强。
C.本文从食、衣、师三方面写太学之优越条件,并婉转批评了那些条件优越而用心不专的人。
D.作者以鲜明的对照,分辨事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富有波澜,毫无单调呆板之感。
13.选文和链接材料都是序,请从写作目的和内容方面说说有何异同点。
【链接材料】
聊以吾子①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②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③乎 为我谢曰:“明天子④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节选自韩愈《送董邵南序》)
注:①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②望诸君:乐毅,战国时赵人。曾佐燕昭王破齐,晚年避祸归赵,封于观津。③屠狗者:指高渐离。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高渐离曾以屠狗为业。荆轲刺秦王未遂被杀,高渐离替他报仇,也未遂而死。④明天子:指唐宪宗。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节选自《蒲留仙写书》)
注: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③淡巴菰(gū):烟草的旧音译名。④蒇(chǎn):完成。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一处)
寓 意 处 全 无 迹 相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主人日再食  日侍坐备顾问
B.弗之怠  当余之从师也
C.以中有足乐者  渴则饮以茗
D.如是二十余寒暑  问今是何世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4.宋濂先生学识渊博,蒲留仙先生笔法超绝。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他们成功的共同原因。




(2024临沂、聊城、枣庄、菏泽中考)
王公政教
[明]沈德符
王锐,永平府迁安县人,进士。景泰间,为彰德知府,锐长身修髯顾眄生威有权术尚严政。治察郡中吏民,自听其政,吏亡得为奸。深究事情,吏民畏之如神。令民临道屋俱作修廊,檐外浚深沟,雨潦得泄,中道隆,立令水赴沟中。巷口树栅门,有钥,甲夜即阖门钉板,柝竟夜鸣,奸人莫敢入郡地也。尤留心学校,凡朔望①谒先师庙已,坐明伦堂②,听诸生说经。诸生皆居学宫,筹识姓名。政少暇,令隶持数筹,造明伦堂。诸生持筹来,自临试,或背诵书,或作义。其他出及不衣冠居者,受笞。当是时,黉序③间读书声洋洋盈耳。丁祭④,陈钟鼓,鸣弦管,升降揖逊甚都。参政姚龙行部至府,往见之,出而叹曰:“此虽国学⑤,亦无以加也。”
(选自《万历野获编》,有删节)
注:①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日和十五日。②明伦堂:古代讲学、弘道、研究之所。③黉(hóng)序:古代学校。④丁祭:旧时每年于仲春及仲秋上旬丁日祭祀先师孔子。⑤国学:国子监。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景泰”与“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康乐”都是皇帝年号。
B.“吏民畏之如神”与“无丝竹之乱耳”两个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令民临道屋俱作修廊”与“乃重修岳阳楼”的“修”,都是“修建”的意思。
D.“筹”的本义指小竹片,“筹识姓名”这句话意思是用小竹片标识学生的姓名。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锐防涝有法,要求百姓深挖排水沟渠,这样下大雨时可以及时泄洪。
B.王锐重视安全,在巷口处设置栅门,入夜便关门上锁,彻夜有人打更。
C.结尾使用对比,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借参政姚龙的话肯定王锐的政绩。
D.文章以叙为主,从防涝、治安、教育等方面记录王锐施政有为的事迹。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 (  )
锐A长身B修髯C顾眄D生威E有权F术G尚严政
8.借助下面资料,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听其政,吏亡得为奸。
《说文解字》:“聰(听),聆也。从耳,壬声”,“声音通顺于耳”。
“听”的常见引申义有:
①顺从、接受,如“言听计从”;②治理、处理,如“听讼”;③任凭、放任,如“听之任之”。



9.请结合《送东阳马生序》,简述王锐和宋濂分别使用怎样的方法督促后辈学习。



10.为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某班决定开展一次“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


(2)为营造多读好书的氛围,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3)联系你的阅读经历,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读书给你带来的好处。




对点练习:见“课堂达标”6题,“课后提升”1题、7题。
常见题型:①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②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
方法指津: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③句首发语词之后或关联词之前要停顿,即有“顾”“夫”“盖”“其”“至若”等词领起,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④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断开,如“其一/犬坐/于前”;⑤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⑥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⑦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⑧“也”“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提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⑨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现在是一个双音节词,要分开读,如“可/以一战”。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只是朗读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生搬硬套,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C 解析:A项,“箧”应读“qiè”;B项,“冠”应读“guān”;D项,“臭”应读“xiù”。
2.D 解析:A项,“穷”意思为“极”;B项,“预”意思为“参与”;C项,“缊”意思为“乱麻”。
3.C 解析:A项,“弗”:否定副词,不。B项,“衾”:被子。C项,“被”同“披”,穿。D项,“缨”:系帽的带子。
4.A 解析:例句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A项,“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B项,“以”是介词,可译为“用”。C项,“以”是介词,可译为“把”。D项,“以”是连词,可译为“因为”。
5.A 解析:腰:名词作动词,在腰间佩戴。这个句子与上一句“戴朱缨宝饰之帽”是对举关系。“戴”是动词,而此句没有谓语动词,“腰”应该活用为动词,充当谓语。
6.C 解析:A项正确停顿为:先达/德隆望尊。B项正确停顿为:益慕/圣贤之道。D项正确停顿为:手指/不可屈伸。
7.A 解析:《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8.D 解析:①“无从致书以观”表现的是读书的艰难;②“无硕师名人与游”表现的是求师的艰难;⑤“无鲜肥滋味之享”和⑥“缊袍敝衣处其间”表现的是生活的艰难。据此,能表现作者求学艰难的有①②⑤⑥。
9.(1)略无慕艳意
(2)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10.(1)稍微 (2)引,提出
(3)供养,给……吃 (4)参与
11.(1)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
(2)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之心。
12.C 解析:“本文从食、衣、师三方面写太学之优越条件”错误,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比:衣食——“廪稍之供”“裘葛之遗”和“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住宿——“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和“行深山巨谷中”。从师——“未有问而不告”和“未尝稍降辞色”“叱咄”。书籍——“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和“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13.从写作目的上来看,相同点:作为临别赠言,都是为了勉励对方。不同点:本文是希望对方学有所成;链接材料是希望对方为天子效力。
从内容上来看,相同点:都有勉励对方的内容。不同点:本文通过叙述个人早年学习的经历,并与太学生加以对比,勉励青年人专心治学;而链接材料则是通过委托董邵南寻找义士,委婉地表达自己对他的挽留和劝谏。
参考译文
【链接材料】姑且通过您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生努力吧!我因为您的这次前往而产生一些感想。请替我凭吊望诸君(乐毅)的墓,并且到那里的集市上去看看,还有过去的高渐离一类的(埋没在草野的)志士吗?替我向他们致意说:“有圣明的天子在上面当政,可以出来做官为国家效力了。”
课后提升
1.寓意处/全无迹相
2.A 解析:A项中“日”意思都为: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中“之”的意思分别为:代词,指学习或抄书这件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中“以”的意思分别为:连词,表示因为/介词,表示用、拿。D项中“是”的意思分别为:指示代词,这样/表判断。
3.(1)(我)曾经快步走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偶尔听到一个故事,他就会回家进行加工润色。
4.①勤奋刻苦:宋濂因家里贫穷,没有书读,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并亲手用笔抄写;蒲留仙先生每听说一个故事,回去用文笔修饰后,再记录下来。②坚持不懈:宋濂先生手指被冻得不能屈伸的时候,也不放弃抄书;蒲留仙先生听他人讲故事,积累素材,二十多年才完成《聊斋志异》。
参考译文
【乙】蒲留仙先生的《聊斋志异》一书,用笔非常简练,寓意深远而又不露痕迹,可以说它是脱胎于诸子百家的作品,其成就不仅仅可以与左丘明、司马迁的作品相抗衡。传说蒲留仙先生住在乡下时,生活落魄,没有什么朋友,性格尤其古怪孤僻。他当村里的孩子的老师,生活贫困,自给自足,不向别人求助。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他每天早上都会带着一个大磁瓮,里面装着苦茶,还有一包淡巴菰(烟草),然后放在行人大路边上。下面铺上芦席,他就坐在芦席上,把烟和茶放在身边。每当有行人路过,他一定会强行拉住对方说话,搜罗各种奇怪的故事和传说,根据每个人所知道的内容来聊天。如果行人口渴了,他就用茶来招待;或者奉上烟草,一定要让对方畅所欲言才肯罢休。偶尔听到一个故事,他就会回家进行加工润色。这样过了二十多年,这本书才最终完成。因此,蒲留仙先生的笔法非常绝妙。
5.D 解析:A项,“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康乐”指的是南朝宋时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这并非皇帝的年号。B项,“吏民畏之如神”的“之”是代词,他,代指王锐。“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无义。两个“之”意义和用法不相同。C项,“令民临道屋俱作修廊”的“修”是“宽敞”的意思,“乃重修岳阳楼”的“修”是“修建”的意思。
6.C 解析:结合“参政姚龙行部至府,往见之,出而叹曰:‘此虽国学,亦无以加也。’”可知,结尾使用对比,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借参政姚龙的话肯定王锐的政绩。
7.CEG 解析:句意:王锐身体高大,长须飘飘,眼神里散发出威严和震慑力,懂得权谋的本领,崇尚严格的政务。由句意可知,“长身修髯”是外貌描写,“顾眄生威”是神态描写,“有权术”写的是王锐有谋略,“尚严政”指的是王锐的治理特点。故断为:锐长身修髯/顾眄生威/有权术/尚严政。
8.他亲自处理政务,底下的官吏就无法进行邪恶的行为。
9.《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通过亲身经历和感悟,说明学习要勤奋专心,不懈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来督促后辈认真学习。
王锐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尊师重教,亲自督促后辈学生认真学习,检查学习情况,对不遵守规矩和违反规定的人进行惩戒,使他们认真学习。
参考译文
王锐是永平府迁安县人,是个进士。在景泰年间,他担任彰德知府。王锐身体高大,长须飘飘,眼神里散发出威严和震慑力,懂得权谋的本领,崇尚严格的政务。监督和管理郡区的官吏和百姓严格,他亲自处理政务,底下的官吏就无法进行邪恶的行为。他深入探究事情本质,当地官吏和民众对他就像对神一样敬畏。他命令靠近道路的房屋都修建宽敞的走廊,在屋檐外挖掘深沟,雨水能够顺畅地排泄出去,道路中间部分较高,让水流立即流向沟渠中。巷子入口处有一扇树木制成的栅栏门,需要钥匙的,一到晚上就立刻关闭大门,并且用钉子固定木板加固,整个晚上都有人在敲柝,发出声响,那些坏人不敢进入这个地区。(他)特别关注学校教育,每月初一和十五参拜先师庙之后,坐在明伦堂,聆听学生们讲解经文。学生们都住在学宫,用小竹片标识学生的姓名。政事稍有空闲的时候,命令仆役拿着几根竹简(筹),前往明伦堂。学生们拿着竹简来到明伦堂,他亲自考查学生,有的学生背诵书,有的学生完成作文,那些不遵守规矩、衣冠不整的人,将会受到鞭笞。在那个时候,学校里读书的声音洪亮而悦耳。在举行丁祭时,他会安排钟鼓齐鸣,弦歌交响,整个仪式显得非常隆重。参政姚龙巡视到府上,前往拜访他,出来赞叹道:“即使是在国家的最高学府,也未必能超过这里。”
10.(1)示例:让书香伴随花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2)示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示例:读书让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塑造气质,陶冶情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