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选择与坚守 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选择与坚守 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5 23:1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选择与坚守 评估测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1~2题 14分)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学校开展“我为河北举大旗,河北欢迎你”活动。
1.(2024保定竞秀区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①这是一座________(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北控三关,雄冠中原,有永保安定之意。华北平原的辽阔,(yùn)育了它的理想;太行山脉的巍峨,强健了它的脊梁。蔺相如让我们懂得了宰相的肚量,荆轲让我们看到了侠客的悲壮,桃园三结义是历史的赞歌,狼牙山五壮士是中华儿女的(kǎi)模,在新中国的征程里,这里到处都是慷慨悲歌,气壮山河。
②这是一座________(文化/生态)之城。映日莲池红,照月太行白,这里是华北平原上的一幅水彩画;鱼游易水湖,鸟飞白石山,这里是宛若仙境的世外桃源。
③这是一座________(文化/文明)之城。卢照邻的诗篇是文学的浪漫,祖冲之的圆周率是数学的惊叹,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地理的赞美,关汉卿的《窦娥冤》是戏曲的经典。刘伶在徐水醉酒,李白在易水赏砚,苏东坡和定瓷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④故事在路上,诗意在风中。醒来携高山流水,醉后陪满天星河。在饱含岁月的太行里撒野,在写满故事的易水边放歌。出发吧,朋友!想你的风已吹到保定,爱你的“驴火”已热气腾腾。
(1)第①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它们标注拼音。(2分)
脊梁(   ) 荆轲(   )
(2)第①段中有两个字的字形小语把握不准,用拼音代替了,请帮他补充。(2分)
(yùn) ______育 (kǎi) ______模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3分)
(4)有同学读到“在饱含岁月的太行里撒野”时,思考“撒野”的意思。结合语境推测,“撒野”的意思应该是________(①粗野无礼;②任性放肆)。(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1分)
(5)保定古莲花池水心亭有一副楹联,小语不小心打乱了顺序,请你帮他调整好。(2分)
海 鹤 龙 天 是 家 乡 为 世 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4石家庄九年级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西柏坡景区位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会处,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大约90公里左右。西柏坡为国内革命圣地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5A级景区。该景区现可供参观的景点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纪念碑、西柏坡青少年文明园等。目前,该景区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西柏坡(甲)以红色旅游为主,(乙)景区背依松柏苍翠的柏坡岭,前临碧波悠悠的柏坡湖,风景如画,也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 但是 B.不是 就是
C.之所以 是因为 D.一边 一边
(2)下列对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病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句式杂糅 B.语序混乱
C.重复累赘 D.搭配不当
第二部分
(3~19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2024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月考改编)今年中秋节,小冀要参加电视台的《中国古诗文大会》节目,请你帮助他完成需要的资料。(6分)
读经典铸魂。新时代的青年要有苏轼“①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的爱国情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要有宋濂“天大寒,砚冰坚,②____________,弗之怠”的刻苦勤勉,积极学习,自强不息;要有辛弃疾“③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要有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④____________”的使命担当;要有杜甫“会当凌绝顶,⑤____________”的乐观自信;要有孟子“⑥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二)阅读(共18分)
(2024唐山古冶区月考改编)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4~9题。(18分)
时光里的陶渊明
【甲】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丙】陶潜传(节选)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注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  )?”执事者闻(  ),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  )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出自《晋书》)
注:属文:作文章。
4.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时殊世异,有些词语沿用至今,但词义已发生变化。请补充完整《桃花源记》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4分)
词语 古义 今义
妻子 ①________________ 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绝境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论 ④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5.对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
B.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
C.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
D.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
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  )?”执事者闻(  ),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  )酒足矣。”
A.乎 耳 而 B.乎 之 于
C.以 哉 而 D.哉 也 因
8.《桃花源记》中有三处与历史时间有关的词,即“晋太元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请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时光流转,四季更迭,古往今来,陶渊明备受推崇,成为跨越时代的“大家”。唐朝的李白、杜甫、孟浩然,宋朝的苏轼、欧阳修、朱熹,现代的鲁迅、朱光潜等都言之谆谆。请联系以上诗文,探究陶渊明受推崇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
(一)(2024青海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0~12题。(共9分)
无用的境界
黄钰琦
①无用是一种哲学境界,也是一种存在状态,无用即大用。“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中这样写道。山中的林木因为不是良木,反而得以保全,长成参天大树。可见,无用往往在关键之时有大用。文中所写,表面上说的是林木,实则讲的是人生哲理,也在讲述庄子的故事。庄子一生困顿,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在官场上没有名气,一生落魄。世俗之人看庄子,无功无禄,觉得庄子是无用的。但若论超凡脱俗,庄子是漆园傲吏,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更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一生逍遥世外,他获得的,其实是真正的自由。
②无用的第一重境界是“总得花看能几日,最难留惜是芳时”。世间事物纷繁复杂,世人以为诗酒音乐是无用之物,往往因此错过人间诸多美好。作诗,乘舟远去,苏轼在“袅袅风蒲乱,猗猗水荇长”中感悟无用之乐,“不知何所乐,竟夕独酣歌”。苏轼成也诗词,败也诗词,诗词既记载着他的沉浮,也是反哺他的精神食粮。酌酒,远望,李白在“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中感悟无用之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作诗时饮酒,赏月时也饮酒,酒赋予李白诗情逸兴,为他的人生增添无限潇洒。没有酒这无用之物,就没有李白这有用之人。静坐,抚琴,王维在“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中感悟无用之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乐。可见,真正让人精神高贵的东西,大多无用。
③无用的第二重境界是“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在成功学盛行的当下,有用无用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常见的标准。世人习惯于追逐有用之事,如功名,如利禄,但生命中的大多有用之事是被动的,忽略了内心深处的喜好,很容易让人身心疲惫。而无用之事似与成功相离,独忠于自己的喜爱与内心,是人世间最孤独的事。但只要钟情于所爱,纵使无用又如何?所爱之事给人内心深处带去的震撼经久不息,是人世间最潇洒的事,能使人获得极高的精神愉悦。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隐居山林,躬耕田园。这相比于蜚声官场、荣华富贵实在是无用得很,但就在这无用之中,他悟到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真意,乐夫天命,那么随心,那么自如。最终他成了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谁能说他的一生无用?李渔说:“一种本性特别喜欢的东西可以当药。”无用的喜欢可以治愈生活的疲倦,带来身心的愉悦。
④无用的第三重境界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水穷到云起,正如一个人在修行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面对抉择。旁人的三言两语、生活的无奈,都可能成为摧毁无用之物的利刃。如果因此而生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心上。初发时,内心空无一物,似是无用,回望过去,我们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程了吗?春日晴好,看到盛开的玉兰,不该以有用无用看待,而应想到“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若要使无用之物在生命中绽放,唯有以自适之心观世事,超凡脱俗,享受这一刻的美好,抓住心灵颤动的那一刹那,你的人生又是何等幸福美好。守护无用之物,一定要抵住纷扰,坚持己心。
⑤春江花月,诗酒年华,悲欢离合,人生诸多无用事,亦可演绎别样的精彩。
(摘自《读者》2024年第7期,有删改)
10.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请你梳理其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11.请你从第③自然段中找出任意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的感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8题。(共16分)
仿古赵
①清朝乾隆年间,台州府永安县县衙边有一条古玩街。古玩街中段有一间小门面,门楣上挂着一块金字匾额,上书隶书“仿古赵”三字,店内装饰古朴典雅,古色古香。店主赵友明50出头,瘦小干练,十指修长,双目有神,日常悠闲地坐在店堂里,照看生意。店里做的是仿制古玩的生意,顾客不多,生意不咸不淡,勉强度日。
②这天,店门前人影一闪,进来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手里抱着一个朱红漆匣子。青年走到赵友明面前说:“师傅,请您看看我这个铜鼎,您能仿制吗?”说着,他打开匣子,揭开上面盖着的红绸。
③赵友明眼前一亮,这是一只春秋时期的小铜鼎,存世不多,价格在一千两白银左右。
④赵友明不动声色地说:“这铜鼎仿制难度大,至少要一个月,还不一定能仿制出来。”
⑤青年从怀中掏出二十两银子,说:“麻烦师傅费点心,这二十两银子作为酬劳,不知愿意一试否?”
⑥赵友明点点头说:“我试一试,一个月后你来取货。”青年答应一声,悄悄地退出店去。
⑦第二天,赵友明就动手制作模具。他用调制好的陶土,在铜鼎上拓下形状和花纹,然后把家里存着的废铜熔化了,灌入模具,取掉模具,一只铜鼎就出现在了眼前。
⑧紧接着,他开始做旧,用调制好的酸液一次次泡铜鼎。二十多天后,铜鼎上出现了铜绿。他仔细观察青年送来的铜鼎,增减仿制铜鼎铜绿的厚薄、明暗。一个月后,一只仿古铜鼎出现在了眼前,简直可以以假乱真。
⑨青年来取货,见到两只一模一样的铜鼎,啧啧称赞,叹为观止。
⑩赵友明微微一笑,指出真假铜鼎,看青年明白无误了,才让他取走。
过了两个月,赵友明去朋友家做客,这位朋友爱好收藏古玩,家里藏品丰富,琳琅满目。朋友知道赵友明痴迷古玩,便领他去收藏室观看鉴赏。
赵友明欣赏朋友的藏品,不由得点头赞叹,忽然看到博古架上一只铜鼎十分眼熟,他取下一看,分明就是两个月前自己仿制的那只。
朋友见他捧着铜鼎反复看,便得意地说:“怎么样?这铜鼎是我花1 000两银子买来的。我在古书中见过,是春秋的铜鼎无疑。”
赵友明笑笑说:“可以借我把玩两天吗?”
朋友大度地说:“你想玩多久都行,记得还我就行啦。”
赵友明将铜鼎带回店中,他相信那青年尝到甜头,还会再来。
果然不出所料,过了十天,那青年又抱着红匣子来了,也是掏出二十两银子请赵友明仿制,赵友明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过了一个月,青年来取货,赵友明把两只一模一样的铜鼎交给了他。
次日,赵友明把一只铜鼎送到朋友家里。
过了三天,青年气急败坏地冲进门来,把两只铜鼎摔在地上,大声质问:“你为什么给我两只假铜鼎?我要报官抓你!”
原来,当青年再一次卖鼎时,买家拿放大镜一看,在两只鼎内部都看到“仿古赵”三个蝇头小字,明白这是仿品,不值钱。
赵友明不动声色地说:“你不是两次来我店里仿制吗?我当然做了两只仿古铜鼎,这没错啊!”
青年气势汹汹地说:“我那只真铜鼎呢?”
赵友明笑道:“你不是卖了吗?卖了1 000两银子!”随后报出了朋友的名字。
青年一听,知道自己卖假铜鼎的事败露了,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
从此,赵友明仿制古玩时必得在古玩上刻上“仿古赵”三字,以区分真品和赝品,以免别人上当受骗。
他的仿古技艺逐渐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店里的生意也蒸蒸日上。
百年之后,他的仿品也成了古玩。
13.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简述故事情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简析第③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结合具体语境,对第 段中画横线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结合小说内容说说赵友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赝品最终竟然能成为古玩,这样的结尾有何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小说中赵友明擅自把客户的真鼎给了朋友的做法违反道德规范吗?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整本书阅读
19.结合整本书阅读,完成下面题目。(7分)
(1)(2024张家口宣化区月考)莎士比亚在《人间喜剧》中曾写道:“全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上场的时候,也都有下场的时候。”请以《儒林外史》中王冕为例,简述人物“上场”和“下场”时的处境,并分析其“出场”的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阅读《格列佛游记》这本书吗?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出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
(20题 5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50分)
“心中有你,心灵就不会再空虚;心中有你,脸上就不会有泪滴;心中有你,生活就充满了甜蜜;心中有你,生命就拥有了意义……”
请以《心中有你,让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字迹工整,不得少于7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详解答案】
1.(1)jǐ jīng
(2)孕 楷
(3)历史 生态 文化
(4)②
(5)海为龙世界 天是鹤家乡(“海是龙世界 天为鹤家乡”“天是鹤世界 海为龙家乡”“天为鹤世界 海是龙家乡”也对)
2.(1)A 解析:A项,转折关系;B项,选择关系;C项,因果关系;D项,并列关系;“以红色旅游为主,……景区背依松柏苍翠的柏坡岭,前临碧波悠悠的柏坡湖,风景如画”是转折关系。
(2)C 解析:文段中画横线句子“大约90公里左右”中“大约”“左右”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一。
3.①会挽雕弓如满月 ②手指不可屈伸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④奉命于危难之间
⑤一览众山小 ⑥入则无法家拂士
4.①妻子儿女 ②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③没有出路的境地(意对即可)
④不要说,更不必说
5.D 解析:“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的意思是: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善于作文章,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少怀高尚”表现陶渊明少年时的志向,“博学善属文”表现陶渊明的学识丰富,“颖脱不羁”这是陶渊明的个性特点。据此断句为: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
6.(1)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2)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
7.B 解析:第一空,括号前的“可”是可以的意思,再结合后面的问号可知,应填疑问语气词“乎”;第二空,“执事者”作主语,“闻”作谓语,括号处应为宾语部分,“之”是代词,代指这件事,可作宾语;第三空,“令吾常醉(  )酒足矣”中的括号前有动词“醉”,后有名词“酒”,应填介词“于”,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对象。
8.“晋太元中”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使故事真实可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点明来到桃花源的原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点明距今(晋太元中)时代久远,在这里的生活安静平和,引出后文渔人对外面世界的描述,将桃花源的美好生活与外面的世界作对比。
9.陶渊明知识渊博,向往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对黑暗的官场鄙弃和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志向远大,胸怀宽广高洁。
参考译文
【丙】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善于作文章,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写文章不受拘束,有自己的风格,被乡里邻居所看重。
因为他的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解职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他)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身体瘦弱而生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戚朋友说:“我想过弦歌自娱的生活,为隐居积攒一些衣食之资,可以吗?”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他)命令将公田全部种秫谷(可酿酒),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儿女坚持请求种粳米。于是命令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
(他)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地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他)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
10.中心论点:无用是一种哲学境界,也是一种存在状态,无用即大用。/人生诸多无用事,亦可演绎别样的精彩。
分论点1:真正让人精神高贵的东西,大多无用。
分论点2:无用的喜欢可以治愈生活的疲倦,带来身心的愉悦。
分论点3:守护无用之物,一定要抵住纷扰,坚持己心。
11.(示例一)道理论证:引用了“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的诗句及李渔“一种本性特别喜欢的东西可以当药”的话,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无用的喜欢可以治愈生活的疲倦,带来身心的愉悦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权威,更有说服力。
(示例二)对比论证:将有用之事与无用之事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无用之事有大用的观点,使观点更鲜明、突出。
(示例三)举例论证:举了陶渊明的例子,证明了无用即大用的观点,使论证更加真实可信,增强了说服力。
12.示例: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过于追求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东西,比如好成绩、高收入、高职位等。然而,却忽略了那些看似“无用”的事情,比如静下心来读一本闲书、和家人朋友漫无目的地聊天、独自欣赏一次日落。正如文中所说,无用之事并非真的无用,它们往往能在关键时候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滋养和慰藉。我们应该学会在追求有用的同时,也珍惜那些无用之事,因为它们或许才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实的重要因素。
13.示例一:赵友明为青年制出第一个仿鼎,后在朋友家发现仿鼎并借回,当为青年第二次制出仿鼎时把真鼎还给朋友,面对青年的质问时戳破真相。
示例二:青年找赵友明仿制铜鼎,之后将假鼎卖给了赵友明的朋友。他再次找赵友明仿制铜鼎,但在再次售卖仿鼎时被买家识破。他向赵友明索要真鼎,结果得知自己卖假铜鼎的事情败露。
14.为下文写赵友明的朋友说“这铜鼎是我花1 000两银子买来的。我在古书中见过,是春秋的铜鼎无疑”埋下伏笔。
15.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青年比作“泄了气的皮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年知道自己卖假铜鼎的事败露后的沮丧和失望。
16.赵友明是一位技术精湛的手艺人。“一个月后,一只仿古铜鼎出现在了眼前,简直可以以假乱真”是正面描写他技术精湛;“百年之后,他的仿品也成了古玩”是侧面描写他技术高超。赵友明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人。从用假鼎巧妙换回真鼎,惩治青年的做法,可以看出他是有正义感的手艺人。赵友明是一位讲究诚信的人。从“赵友明仿制古玩时必得在古玩上刻上‘仿古赵’三字,以区分真品和赝品,以免别人上当受骗”可以看出。
17.赝品最终竟然能成为古玩,既从侧面表明了赵友明仿古技艺的高超精湛,同时又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
18.示例一:我认为没有违反道德规范。青年不讲诚信在前,收了真鼎的钱却不把真鼎给买家,现在赵友明把真鼎还给买家朋友只是物归原主,顺便教训一下青年。
示例二:我认为违反了道德规范。虽然赵友明的调包行为让付出真鼎价钱的买家朋友最终拿到了真鼎,但擅自调换客户东西的行为本身并不正义。
19.(1)王冕“上场”出现在小说的第一回,他当时是一位喜欢读书、画荷花的年轻人;王冕为了逃避被征召做官,以隐居会稽山的方式“下场”。王冕的“出场”能突出小说主题(批判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批判封建社会的文人在科举制度面前丧失自我、走火入魔、丑态毕现),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示例一:喜欢。这本书充满奇特的想象,具有幽默感,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不喜欢。这本书结构上有些松散,我读不懂作者的写作意图。
20.【写作指导】根据材料“心中有你,心灵就不会再空虚;心中有你,脸上就不会有泪滴;心中有你,生活就充满了甜蜜;心中有你,生命就拥有了意义……”可知,这道半命题作文可写的内容非常广泛。审题时,应确定“你”的指称对象,“你”不仅仅指代人,也可以指代某一动物、植物或工艺品,指代某一片风景,或某一种感悟、思想品质等。就人而言,“你”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接触不多的甚至是只有一面之交的人,还可以是古今中外名人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人或物让“我”怎样呢?可能是因为一个温情瞬间让“我”感动,还可能是因为一个精彩的场景让“我”震撼;可能是因为一段交往加深了“我”的认识,还可能是因为一段心路的感悟深化了“我”的理解。补题的内容,最好是正面的,如:温暖、喜悦、感激、充满力量、不再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