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乡愁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培养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 2.感知诗歌内涵,初步掌握意象和意境;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 2.在分析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在朗读中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 对诗中四种意象的把握,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一2017),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_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________《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二、作品梗概
本诗写于1972年,诗人身居台湾,但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时由于台湾和大陆长期隔绝,这种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都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说:“我庆幸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于是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浅易但韵味无穷的《乡愁》。
三、字音词义
乡愁________: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
海峡________:夹在两个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域的狭窄水道。
一、作品结构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二、品读鉴赏
1.“乡愁”原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是如何将它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的?
2.诗中的四个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共同突出了这四个意象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诗的第4节对诗意的拓展有何作用?
4.《乡愁》中,诗人借助的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请简要分析。
主题概述
诗人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愿望。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一、填空题
1.(2022秋·九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①余光中的幽默和年轻、开放的心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成都武侯祠与读者座谈“诗情与酒兴”,当吟诵起“乡愁”中的诗句“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时,他指向台下的夫人范我存,“今天我的新娘就在那头”,顿时全场欢声雷动。
②余光中逝世的消息传出后,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说:“余光中先生在中国文坛乃至现代诗坛都是有时代象征意义的人物。这样一位优秀诗人的离世是我们大家的损失。我对他充满感念和尊敬,有一种很舍不得的感觉。”
(1)请用正楷将选段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幽默( ) 吟诵( ) 逝世( ) 损失( )
(3)第②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4)第①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二、字词书写
2.(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乡愁是人在灵魂深处对本土文化的juàn 恋,是诗歌创作历久mí 新的主题之一。《乡愁》一诗选取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意象,将思乡之情升华到国家、民族之愁,读来有一种震hàn 人心的力量。多少游子,在读到这首诗时都潸 然泪下。
3.(2023·云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诗人余光中于2017年12月14日去世。余先生一生漂泊,出生在大陆,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 ① ( A pàn B bàn)。很多读者对于余光中赞赏有加,缘自那首脍 ② (A灸B炙)人口的《乡愁》。余先生曾把自己的生命划分为三个时期:旧大陆、新大陆和一个岛屿。他的人生就是一段接一段的 甲 (刻骨铭心B入木三分)的思念。最初,思念的是台湾;后来,思念是祖国;再往后,变成对中国文化——汉魂唐魄的无限眷恋。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 乙 (A苍凉B凄凉)与顽强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处 乙处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很多读者对于余光中赞赏有加。
修改句:
三、基础知识综合
4.(2022·九年级课时练习)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为图中的空缺处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A. B. C. D.
(2)评析这种书法字体及其特点,正确的一项是( )
A.字体属于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B.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
C.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端庄通畅。 D.字体属于篆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3)下列各项与此句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2022秋·山东枣庄·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诗歌《乡愁》,完成下面小题。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5.本诗作者 ,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因《乡愁》一诗,被誉为“ 诗人”。
6.本诗句式整齐,形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其表达效果。
7.诗人选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达“乡愁”,具有怎样的表现力?请写出你个性化的理解。
(2022·九年级课时练习)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8.朗诵这首诗歌时,语调应该(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9.余光中的《乡愁》以什么为线抒发思乡之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0.设喻联想,化抽象感情为具体形象,是本诗的一大特色,使诗歌极富感染力。请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1)把乡愁化作 ,表现对母亲的 。
(2)把乡愁化作 ,表现对妻子的 。
(3)把乡愁化作 ,表现自己的 。
(4)把乡愁化作 ,,表现诗人强烈的 。
11.“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用“浅浅”形容海峡,包含了哪些含义?
12.本诗选取“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四个意象,并且用“一枚”“一张”“一方”“一湾”这四个数量词修饰,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3.(2022秋·九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甲】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下面对【甲】【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
B.【甲】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之间是并列关系。
C.【乙】这首诗歌通过笛声、月亮等意象,表达出作者个人思乡的忧伤之情。
D.【乙】诗思乡带给诗人的是甜美的回忆,对故乡的记忆仿佛清晰地印在诗人的梦中。
(2)根据分析现代诗的方法,说说这两首诗之间的异同。
第4课 乡愁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培养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 2.感知诗歌内涵,初步掌握意象和意境;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 2.在分析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在朗读中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 对诗中四种意象的把握,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一2017),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诗人、散文家。其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二、作品梗概
本诗写于1972年,诗人身居台湾,但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时由于台湾和大陆长期隔绝,这种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都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说:“我庆幸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于是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浅易但韵味无穷的《乡愁》。
三、字音词义
乡愁chóu: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
海峡xiá:夹在两个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域的狭窄水道。
一、作品结构
第1节:写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只好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2节:写成年后,告别妻子,背井离乡,天各一方。
第3节:写与母亲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第4节:写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同胞难相聚,国家未能统一。由此,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祖国之思。
二、品读鉴赏
1.“乡愁”原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是如何将它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 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里,诗人将“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从而将抽象的情感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
2.诗中的四个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共同突出了这四个意象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 把乡愁浓缩到四个面积小、 程度轻的对象之中,这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强烈的思乡之情,而且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氛围。
3.诗的第4节对诗意的拓展有何作用?
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仅隔开了“我”和祖国,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 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升华主题,余味无穷。
4.《乡愁》中,诗人借助的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请简要分析。
不一样。四个意象分别表现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小时候想母亲的时候,可以写一封书信,贴上一张邮票,这张邮票就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送到自己的家乡;船票虽窄,但一张船票可以使作者乘上轮船来到心爱的妻子面前,可以想见,这两个事物都融进了作者深深的乡愁。而坟墓却不同,当作者来到母亲坟前的时候,无论怎样也不能和母亲相见了,纵然有千言万语又能向谁说呢?而第四个“海峡”又进了一层,如果说“矮矮的坟墓”是死别,那么“浅浅的海峡”则是痛于死别的生离。祖国大陆就在对岸,可“浅浅的海峡”就是过不去,他只能眷恋,比眷恋母亲、妻子更眷恋着大陆,至此,诗歌的感情由乡关之思升华到家国之恋。
主题概述
诗人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自己无尽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自己以及台湾人民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一、填空题
1.(2022秋·九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①余光中的幽默和年轻、开放的心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成都武侯祠与读者座谈“诗情与酒兴”,当吟诵起“乡愁”中的诗句“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时,他指向台下的夫人范我存,“今天我的新娘就在那头”,顿时全场欢声雷动。
②余光中逝世的消息传出后,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说:“余光中先生在中国文坛乃至现代诗坛都是有时代象征意义的人物。这样一位优秀诗人的离世是我们大家的损失。我对他充满感念和尊敬,有一种很舍不得的感觉。”
(1)请用正楷将选段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幽默( ) 吟诵( ) 逝世( ) 损失( )
(3)第②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4)第①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答案】 (1)略 (2)mò yín shì sǔn (3)余光中先生在中国现代诗坛乃至文坛都是有时代象征意义的人物。 (4) “乡愁”应为《乡愁》。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所有的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笔画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窄。
(2)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注意“吟”不要读成“yíng”。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余光中先生在中国文坛乃至现代诗坛都是有时代象征意义的人物”中,“文坛”“现代诗坛”构不成递进关系,应将两者互换位置。
(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乡愁”为诗歌的篇名,应用书名号,而不是引号。
【点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 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二、字词书写
2.(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乡愁是人在灵魂深处对本土文化的juàn 恋,是诗歌创作历久mí 新的主题之一。《乡愁》一诗选取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意象,将思乡之情升华到国家、民族之愁,读来有一种震hàn 人心的力量。多少游子,在读到这首诗时都潸 然泪下。
【答案】 眷 弥 撼 shān
【详解】①眷:关心;怀念。注意“眷”与“誉”的区别。②弥:更加。③震撼: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撼”与“憾”形近,注意区分。④潸,读shān,流泪的样子。
3.(2023·云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诗人余光中于2017年12月14日去世。余先生一生漂泊,出生在大陆,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 ① ( A pàn B bàn)。很多读者对于余光中赞赏有加,缘自那首脍 ② (A灸B炙)人口的《乡愁》。余先生曾把自己的生命划分为三个时期:旧大陆、新大陆和一个岛屿。他的人生就是一段接一段的 甲 (刻骨铭心B入木三分)的思念。最初,思念的是台湾;后来,思念是祖国;再往后,变成对中国文化——汉魂唐魄的无限眷恋。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 乙 (A苍凉B凄凉)与顽强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处 乙处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很多读者对于余光中赞赏有加。
修改句:
【答案】 (1)A B (2)A A (3)很多读者对余光中赞赏有加。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脍炙人口”是成语,固定搭配,“畔”很容易读成“bàn”。(2)本题考查学生的词义辨析能力。首先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即可。A刻骨铭心,形容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永远忘不了(多用于形容对别人的感激)。B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结合语境分析,甲处应该填写:刻骨铭心;A苍凉,苍茫,凄凉。B凄凉,寂寞冷落(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结合语境分析,乙处应该填写:苍凉。(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用词不当。“对于”改为“对”。
三、基础知识综合
4.(2022·九年级课时练习)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为图中的空缺处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A. B. C. D.
(2)评析这种书法字体及其特点,正确的一项是( )
A.字体属于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B.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
C.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端庄通畅。 D.字体属于篆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3)下列各项与此句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答案】(1)D
(2)C
(3)A
【解析】(1)
本题考查辨别字体的能力。图片中的文字横平竖直,形体方正,这些是楷书的特点;故选D。
(2)
本题考查分析字体特点的能力。楷书的特点:横平竖直,形体方正,端庄通畅;故选C。
(3)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
“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是地虽千里之隔,而明月却可共享。
A.句意是: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由此可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与“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
B.句意是:恰逢白露时节,故乡的月亮应该更明亮;
C.句意是: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D.句意是: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故选A。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2022秋·山东枣庄·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诗歌《乡愁》,完成下面小题。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5.本诗作者 ,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因《乡愁》一诗,被誉为“ 诗人”。
6.本诗句式整齐,形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其表达效果。
7.诗人选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达“乡愁”,具有怎样的表现力?请写出你个性化的理解。
【答案】5. 余光中 乡愁 6.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意象的变换和叠词的运用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重章叠句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乡愁”主题得到重重渲染、节节烘托,诗人的乡愁之情也更加浓郁而深厚。(紧扣“形式”特点,简析其对“内容”的作用,意思到即可) 7.这几个意象代表着距离,是生离死别的象征,而且从“生别”到“死别”,由“家别”到“国别”,时空层层递进,情感步步深化,对突出“乡愁”主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紧扣具体词句,简析“意象”与诗人“情感”和诗歌“主题”的关系,意思到即可)
【解析】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余光中因《乡愁》一诗,被誉为“乡愁诗人”。
6.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效果。
通读全诗,诗歌四段文字在字数、句式上基本一致:“……(时间状语),乡愁是……(作为意象的具象化的‘乡愁’的载体),我在这头,……(具体的‘乡愁’的对象)在那头”,全诗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一气呵成。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意象的变换和叠词的运用形成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效果,似乎是情感的一唱三叹,余音缭绕,历久弥笃,给全诗营造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而诗歌在语言上纯净、清淡,浅白真率而又意味隽永。“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叠音的形容词,用来修饰中心意象,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乡愁”的主题得到重重渲染、节节烘托,诗人的乡愁之情也更加浓郁而深厚。
7.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赏析。
本题紧扣具体词句,简析“意象”与诗人“情感”和诗歌“主题”的关系,意思到即可。
诗人将抽象的“乡愁”进行物化,诗人把乡愁依次比作“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分别抒发了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家国之思。这四种意象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使乡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了不同的寄托物,使不同时期的乡愁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表现 了不同人生阶段乡愁的内涵,诗人借此传达出渐次凝重的感情,并逐步揭示出呼唤华夏统一的深远意境。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代表了思念和距离,这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不可触摸,思念越来越无法寄托。这四组词,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了,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真切的艺术效果。
(2022·九年级课时练习)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8.朗诵这首诗歌时,语调应该(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9.余光中的《乡愁》以什么为线抒发思乡之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0.设喻联想,化抽象感情为具体形象,是本诗的一大特色,使诗歌极富感染力。请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1)把乡愁化作 ,表现对母亲的 。
(2)把乡愁化作 ,表现对妻子的 。
(3)把乡愁化作 ,表现自己的 。
(4)把乡愁化作 ,,表现诗人强烈的 。
11.“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用“浅浅”形容海峡,包含了哪些含义?
12.本诗选取“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四个意象,并且用“一枚”“一张”“一方”“一湾”这四个数量词修饰,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答案】8.C 9.以时间为线抒发思乡之情。“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像一条红线般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思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逐渐由模糊变得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 10. 邮票 思念 船票 不舍之意 坟墓 孝子之心 海峡 爱国之情 11.海峡浅浅,隔不断台湾与大陆一水相连;海峡浅浅,隔不断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思念;海峡浅浅,却阻隔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实在令人痛心。 12.不是。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厚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寄托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饱满诗情。把乡愁浓缩于四个程度较轻的意象之中,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
【解析】8.本题考查把握诗歌主题和朗读语调的能力。朗读语调分类,①轻快型:语流显得轻快、欢畅;②紧张型:音节短促,语气急促、紧张;③低沉型:语流沉缓,语速偏慢;④高亢型:语速稍快,语气高昂、爽朗;⑤舒缓型:舒展自如,语速缓慢。
根据题目《乡愁》和诗歌的主题思想,本诗表达的浓郁的思乡之愁,朗读时语气应该缓慢、忧伤;
故选C。
9.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本诗以时间为线贯串全诗,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短语有“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前面三节,抒写的是诗人的人生经历,诗人层层铺垫,最后,将感情推向高潮,集中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10.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首先要找到4个意象,然后分析意象中蕴含的情感。
根据第一节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可知,作者把“乡愁”比作“邮票”,表达对母亲的想念、思念之情;
根据第二节诗“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可知,作者把“乡愁”比作“船票”,表达作者对妻子爱恋之情;
根据第三节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可知,作者把“乡愁”比作“坟墓”,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根据第四节诗“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知,作者把“乡愁”比作“海峡”,表达作者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爱国之情。
11.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词语的能力。“浅浅”蕴含的深意与深情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浅浅”形容水不深,这里形容台湾海峡水不深,祖国大陆和台湾隔着台湾海峡,“浅浅”的海峡,表现祖国与台湾联系紧密,不可分割,也更加突显台湾人民和祖国人民情谊深切。但现在却被“浅浅”的海峡隔着,表达作者强烈渴望回归祖国的爱国深情。
1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
诗人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是语浅情深。根据第一节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可知,作者把“乡愁”比作“一枚”“小小的邮票”,作者以小见大,这“一枚小小的邮票”里承载着作者对母亲强烈的想念、思念之情;
根据第二节诗“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可知,作者把“乡愁”比作“一张窄窄的船票”,船票虽窄,却寄托了夫妻深情;
根据第三节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可知,作者把“乡愁”比作“一方矮矮的坟墓”,又“坟墓”可知母亲已然离世,“矮矮的坟墓”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母亲离世的悲痛之情;
根据第四节诗“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知,作者把“乡愁”比作“一湾浅浅的海峡”,“浅浅的海峡”尽显作者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爱国之情。
“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四个意象看似平常,却与人生的四个阶段对应,寄托了诗人的家国之思。“一枚”“一张”“一方”“一湾”这四个数量词修饰也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3.(2022秋·九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甲】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下面对【甲】【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
B.【甲】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之间是并列关系。
C.【乙】这首诗歌通过笛声、月亮等意象,表达出作者个人思乡的忧伤之情。
D.【乙】诗思乡带给诗人的是甜美的回忆,对故乡的记忆仿佛清晰地印在诗人的梦中。
(2)根据分析现代诗的方法,说说这两首诗之间的异同。
【答案】(1)A
(2)同:诗人都是选择几个富有深意的形象或画面来表达同样的主题,两篇都是通过创造性的比喻来书写心中的愁,两首都是抒情诗。异:余诗主要是通过形象来推进诗情,席诗主要通过画面和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余诗的思想深度比席诗要广和深;余诗的结构比较对称,在表达的情感上,席诗相对细腻和缠绵。(意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B.有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之间是递进关系;C.有误,“表达出作者个人思乡的忧伤之情”有误,应读是“所有人的思乡之情”;D.有误,思乡带给诗人的并不是甜美的回忆,而是惆怅的愁绪,毕竟别离太久,对故乡的记忆已经模糊,如同在雾里;故选A。
(2)本题考查对比阅读能力。根据分析现代诗的方法,可知,可以从语言、意象、情感、手法等角度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从结构、情感上分析: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都是抒情诗。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因此,在情感上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因此她的《乡愁》缠绵悱恻。而余诗的结构比较对称,思想深度比席诗要广和深,余诗的《乡愁》中,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后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的乡土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从语言、手法上分析:这两首诗,诗人都是通过创造性的比喻来书写心中的愁,余光中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席慕蓉把乡愁比喻成是一支清远的笛、一种模糊的怅惘、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可知,两首诗都把无形的乡愁形象化,但是余诗主要是通过形象来推进诗情,席诗比喻新异,主要通过画面和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