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壹
贰
叁
肆
本课小结
目 录
监察制度
考核制度
选拔制度
掌握不同时期官员选拔的背景、内容、影响,并理解其发展演变的趋势和规律
壹
官员的选拔制度:
掌握不同时期官员选拔的背景、内容、
影响,并理解其发展演变的趋势和规律
范进中举
生在明朝,广东白庙村人。他出身卑微,大半生穷困潦倒,由于四体不勤,不会营生,范进将自己20到50余岁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只有中举才能改变他的命运。所以,中举成了他唯一的心思。
到50多岁才考进秀才;之后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三年之后,范进进京会试,中了贡士,社会地位一路升高。为官数年后,范进被钦点山东学道,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直到范进离世时,家中还是盛景,可见,范进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
一、西周到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含 义
官位世袭,世代为官(世官制)
存在基础
选官标准
血缘亲疏
世袭
特 点
官位世袭,贵族垄断
分封制、宗法制(政治与血缘紧密结合)
选拔方式
材料:“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
二、春秋战国时期——举荐、军功爵制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战国策·燕策二》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韩非子》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史记·商君列传》
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变革
对统治者来说,在这种时代中需要怎样的官员?
才能、军功
选官标准
二、春秋战国时期——举荐、军功爵制
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变革
对统治者来说,在这种时代中需要怎样的官员?
才能、军功
选官标准
选官途径
举荐、战功
意义:扩大选官范围,突破血缘限制,打击贵族世袭特权,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三、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故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 ——《商君书·定分》
始皇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苏轼《论养士》
选官标准
学法、懂法、守法
这种制度有何问题?
局限: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会造成思想文化专制,扼杀社会活力。
作用: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稳定
四、两汉——察举制(自下而上)
选官标准
品德(孝)、才能(廉)
途径
考察(舆论评价、为官能力)
→推荐
→考核
→任用
从中可以看出察举制有何利弊?
四、两汉——察举制(自下而上)
品德、才能而非血缘
中央考核
积极:①选拔大批人才,提高官员素质
②打破血缘世袭,促进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
③适应汉武帝加强大一统国家中央集权的需要
四、两汉——察举制(自下而上)
由地方郡国长官考察
材料一: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弊端:①后期选官被世家大族操纵,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
②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
③助长官僚集团、门阀士族的兴起,不利于中央集权
主观性强,容易被操纵
④思想上助长评议之风,不重实际,空发议论
“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鲁申公”。
——《汉书》卷六《武帝纪》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自上而下)
选官标准
背景:见纲要上40页
家世、道德、才能
设置中正官(本藉中央高官)
↓
品评人物
↓
按品授官
→后期:家世
从制度运行中看利弊
六、科举制
1.隋唐科举创制的背景
①九品中正制弊端显现(旧制弊端)
材料一: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②南北朝以来,士族衰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
③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需要
(一)科举制:隋唐初创
六、科举制
(一)科举制:隋唐初创
根据教材所述科举制内容回答:为何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旧制弊端:①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②阶层固化
③素质低下
科举进步:①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加强中央集权②扩大统治基础,促进阶层流动
③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④推动文化教育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
选官标准:家世、道德、才能
选官方式:品评授官
选官标准:才学(客观公平公正)
选官方式:分科考试→吏部选拔
六、科举制
(二)科举制:两宋完善
材料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0% 17.2% 24.5% 46.1%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有学者统计,在唐朝290年中,科举共取进士6603人;在两宋316年中,完全依靠考试成绩的进士达43000人。
——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
(二)科举制:两宋完善
1.完善背景:
①门第观念淡化 ②文官需求量增大
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
◎已糊名弥封
◎拆去糊名弥封
①籍贯信息
②三代履历
③所习经典
◎誊录制度
糊名弥封
誊录制度
锁院制度
南北分卷
2.完善表现:①选拔范围②程序
六、科举制
(三)科举制:元朝时断时续
元朝总共才举行科举17 次,取士1200人……而且进士分配名额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数相差极端悬殊,名额却一样……无论乡试、会试,蒙古、色目人都比汉人、南人要少而简单。蒙古、色目人为一榜,汉人、南人为一榜。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元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时断时续
民族区别对待
极不公平
取士人数少
六、科举制
(四)科举制:明清鼎盛与僵化
明清科举制的鼎盛与僵化如何体现?
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考试形式也日益走向僵化, 因循守旧, 漏洞百出, 特别是明清以后实行的八股文制度, 完全脱离现实生活, 无法培养士子们的实际能力, 束缚了人们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 最终败坏了学风, 腐蚀了心灵。
明清科举制的僵化与鼎盛如何体现?
文体限定
八股文形式
句式、声调、字数均有限制
不许自由发挥
内容限定
四书五经
考试形式内容更加僵化
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举行,考中者称贡士
乡试
省试
殿试
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
考中者称为举人
会试后举行,皇帝主持,通过者成为进士
考试程序更加严格细化
科举制的弊端
文体限定
八股文形式
句式、声调、字数均有限制
不许自由发挥
内容限定
四书五经
考试形式内容更加僵化
弊端:
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
②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不利于其他学术文化的发展
③忽视实用性学问,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④重才轻品,使读书功利化,促成官本位思想。
小结: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 演变趋势
先秦
①选拔标准:
②选拔方式:
③选官范围:
④选官权力: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明清 世官制
举荐与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八股取士
血缘
才能
军功
品行
才能
门第
出身
才学
世袭
品评授官
考试
家世门第到学识才能
举荐
举荐到公开考试,逐渐走向
制度化
日益扩大,推动阶层流动
由地方到中央
实质:服务和服从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贰
官员的考核制度
二、官员的考核制度
(一)秦汉:上计制
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簿》
墓主师饶曾任东海郡功曹史,约王莽时期
《集簿》用草体书于木牍正反面,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
考核标准: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
郡国汇总
制成计簿
县、侯国
上报
中央审核
防止造假
作用:①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②澄清吏治,减少贪腐③积极性,行政效率
二、官员的考核制度
(二)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三)隋唐
考核部门
考核方式
考核标准
考核结果
地方报告中央
皇帝遣使巡查州县
品德才能
根据结果确定官员升降与奖惩
尚书省的吏部
《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类考课。其中针对流内官员的考课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各地各部门先行考课并将考课结果编制成册形成“考薄”,然后逐级检勘、汇总、上报,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以待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
特点:①覆盖广泛,把所有的官与吏均纳入考课范围②等级与标准明确、客观,便于执行③制度、流程严密,机构健全④奖惩结合
官员考核
秦汉
隋唐
宋
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
磨勘
二、官员的考核制度
官员考核
秦汉
隋唐
宋
明清
元
考满
考察
明朝考核
初考
再考
通考
结果
称职
平常
不称职
决定
升迁
降调
朝觐考察
京察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清代考课
京察
大计
考察外省文官
考察京官
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疲软、不谨者免职;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
小结:官员的考核制度
朝代 考核制度或归属部门 考核时间 考核对象 考核结果
秦汉 上计制 每年岁末 地方行政长官 官员赏罚的依据
隋唐 两宋 尚书省吏部负责考核 每年 九品以上官员 官员升降的依据
明朝 考满 三年、六年、九年 任职期满的官员 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
考察 三年 外地官员 查处官员贪、酷和作为
六年 京官 清朝 京察 三年 京官 官员奖惩的依据
大计 外省官员 特点:①考核制度渐趋完善、日趋严格、标准细化②品德与政绩并重③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④考奖惩结合,考核与惩贪结合
叁
古代官员的监察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中央 地方
秦朝
汉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御史大夫
监御史
御史大夫
十三州刺史+司隶校尉(京师)
御史台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
御史台
行御史台(省)、肃政廉访司(省以下)
都察院、六科
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按察使司
都察院
按察使司
(科道合一)
(中央、省、市(县)三级监察体系的开端)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十三州部,以刺史监察
特点:以“小”治大、以卑临尊
作用:促进地方监察,强化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元封五年设十三州刺史。刺为刺举不法,史(使)由天子所遣,俸禄六百石。八月巡行郡国,岁末回京奏事。
宋朝中央:台谏合一
御史台
谏院
台谏合一
宋以前各朝台谏职责分明,宋朝开台谏合一之端。谏官并不单任谏职,也常纠举弹劾大臣;御史台御史除主监察外,也有进言规谏之责。二者虽各有侧重,但事权常常相混,故并称台谏。
台谏合一
的
影响
一方面,赋予台谏官员议事权,有利于制约皇权;另一方面,独立于相权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台谏官员有利于抑制相权,有利于防止武将、外戚及宦官专权,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课堂探究】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在历史演进中,监察机构的体系越来越严密,相对于行政机构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历代政府重视监察法规建设,坚持依法监察,监察法规逐步完善。同时,为防止地方分离,整肃吏治,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监察以常驻为主要形式,并辅以不定期的或定期的巡按制。此外,监察御史作为风纪之官,品秩虽低,权势却十分显赫,甚至享有“便宜从事”和“风闻奏事”的特权。但是,监察机关的独立是相对的,其监察功能的发挥受到皇权的极大制约。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监察制度的特点:①体系严密,垂直监察 ②机构独立,与行政机关分离③注重法规制度建设④监察百官与地方事务,监督方式多样⑤以轻制重⑥依赖皇权,为皇权服务
局限: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
②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壹
贰
叁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小
结
实质: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手段。
1.(2024·深圳)如表是两则取自《商君书》的材料。这反映了当时秦国( )
《画策》 “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不打胜仗),无(勿)返’”
《赏刑》 “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A.整体国家实力远超东方六国
B.军队的战斗力及国家动员能力强大
C.变法得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护
D.国家政策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和行为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致使秦国“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不打胜仗不许返回,而且民众听说要战争都相互庆贺,起居饮食的习惯也与战争相关,说明商鞅变法的政策已深入社会,深刻影响着民众的心理和行为,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商鞅变法对秦国民众的影响,没有体现整体国家实力远超东方六国和军队战斗力的信息,排除A、B两项;“变法得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护”,“普遍”一词说法有所夸大,排除C项。
2.(2024·洛阳)1909年10月,江苏谘议局成立后,张謇以议长身份发表声明指出:召开国会是为了合全国人力以“拱卫国家”,犹如“拯溺救焚”,岂可迁延观望;各省士绅一致希望速开国会,如果请愿再三而毫无结果……那时国家前途就不堪设想了。这表明张謇( )
A.主张维护民众民主权利
B.反对采用暴力方式进行革命
C.积极推动政治体制变革
D.政治观点与革命派趋于一致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09年,张謇提出要立即召开国会来挽救民族危机,这表明张謇在积极推动政治体制变革,C项正确;张謇提出召开国会并不是为了维护民众民主权利,排除A项;材料未表明张謇反对暴力革命,排除B项;材料未描述革命派的主张,排除D项。
3.(2024·邢台)改革开放初期,治安犯罪是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频发。为此,我国政府在社会治理上,不仅仅是政府管理,还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参与。这说明政府( )
A.践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注重增强民众的法治意识
C.强调多元主体对社会的管理
D.行政管理职能弱化的趋向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政府管理、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等多种方式,打击治安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说明政府强调多元主体对社会的管理,C项正确;“践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与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政府重视增强民众法治意识,排除B项;“行政管理职能弱化的趋向”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