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诸城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之 《将进酒》课件(11张ppt)+教学设计(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诸城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之 《将进酒》课件(11张ppt)+教学设计(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4 12:46:43

文档简介

“我心中的李白”评价量规
项目

(9-10分)
较好
(6-8分)
需修改
(5分以下)
自评
互评
师评
博文形式
(10分)
能够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博文,图文并茂,整体效果美观和谐,整体布局有一定创意。
有限地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展示博文,图文配合基本合理,但是缺乏创意。
没有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博文,且图片和文章不相配。
内 容
(10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文字表述
(10分)
文章新颖,能体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语言流畅,书写没有错别字。
文章比较长,个人研究成果不突出,文字表述基本流畅,有少数错别字。
文章长短不一,都是简单摘抄,文字表述有较多病句、错字。
感情
(10分)
感情真挚,能引发强烈地情感体验。
感情基本真实,能让人认可。
感情虚假,有造作之感。
结构
(10分)
结构清晰完整,有创新。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按时完成
(10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在规定时间内只完成了主要任务
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主要任务
总分60分
“掌握李白的作品”评价表
评价项目

(9-10分)

(7-9分)
合格
(6-7分)
待提高
(6分下)
是否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成就(10分)
是否能把握李白作品所写的意象的特点(10分)
是否把握住了李白作品中复杂的情感(10分)
是否能把握李白作品的艺术手法(10分)
是否把握住了李白作品“豪放飘逸”的风格(10分)
是否能有感情地朗诵李白的作品(10分)
是否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李白的作品(10分)
是否能准确无误地默写李白的作品(10分)
合计得分(80分)
课件11张PPT。将进酒李白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 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余光中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杜甫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形象,领悟诗歌蕴含的情感。
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正 音将( )进酒
金樽( )
径须沽( )取对君酌( )
钟鼓馔( )玉
恣( )欢谑( )qiāngzūngūZhuózhuànzìxu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李白悟 读 探 究 ( )的李白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725)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744)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李白的人生经历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秦观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愁悲欢狂愤愁人生易逝
蔑视权贵
怀才不遇

众人谈李白白居易
“才矣奇矣”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叶嘉莹
“我以为只有用‘不羁’二字,可以写出太白一生的才气、性情、志意、作品,甚至于太白一生的悲哀。”
我心中的李白姓名
李宁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山东诸城市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将进酒
一、教材分析
???《将进酒》为高中选修课程《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的一个课例。这首《将进酒》用了旧题,却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了心中的不平之气。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有关李白的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送友人》《将进酒》。本专题活动围绕“豪放飘逸”这一核心去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李白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学生分析
????在诗词鉴赏方面:学生已经鉴赏了两个专题,鉴赏诗词的意识较好,但是由于学生基础较差,而且本身鉴赏诗词也有一定难度,所以鉴赏上先以文本翻译解读为重,以问题研讨的形式为辅设计较简单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鉴赏上能有方向有方法,对诗词的意象、意境有所感悟。
三、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形象,领悟诗歌蕴含的情感。
?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使用的信息技术是互联网、ppt、音频、视频、博客、评价量规。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1、学生运用互联网,搜索有关李白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等资料,初步了解李白。搜索古代文人写酒的诗句,初步感知诗人与酒之间的密切联系。
2、结合书下注释,把握诗文大意。
技术手段:互联网、评价量规
阶段二:课堂学习
??1、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时搜索的和酒有关的诗句,从而进入新课学习。
??2、诵读指导
???学生诵读,读准字音、节奏,学生评价。听诵读,指导诵读。
??3、悟读研究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技术手段:ppt、音频、量规
阶段三:课外延伸
??1、完成小论文《我心中的李白》,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2、补充有关李白的资料,拓展学生视野。
技术手段:互联网、ppt、视频、博客、评价量规。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课前学习
搜集学生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在班级群中适时指导。分享有关李白的资料,让学生认识李白。提供学习量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利用互联网查阅有关李白的资料,搜集有关写酒的诗句,结合评价量规自主学习。
互联网、量规
导入
组织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写酒的诗句。
PPT
初读感知
1、解决学生不懂问题
2、多媒体展示诵读要求
3、指导学生点评
4、播放音频
1、交流自主学习时的疑问。
2、诵读、点评
3、听录音
PPT、音频
?
悟读研究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补充李白的人生经历,补充有关愁的名句)
1、默读感悟
2、小组合作,共同交流,老师点拨。
ppt、量规
美读感悟
指导学生诵读(补充众人对李白的评价)
有感情的读诗文
ppt
课后
?1、完成小论文《我心中的李白》,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2、补充有关李白的资料,拓展学生视野。
??3、美读诗文
1、完成习作,在博客交流。
2、观看视频,拓展视野。
3、美读诗文,博客展示。
ppt、博客、视频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节课我本着“朗诵与鉴赏相结合”的原则设计,通过”初读感知——悟读探究——美读体味”几个环节,层层深入,使整节课贯穿了”诵读教学“”鉴赏教学“”情感教学“等诗歌教学理念,其中”诵读教学”贯穿始终。
????课堂教学就应有充分的师生互动,在这里教师作为搭戏台的形象出现,学生才是整个戏的主角,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符合新课程教学的理念。
????教学中,技术支持多样。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料,也有助于他们的学习,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运用互联网有助于拓展视野。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自评
组评
师评
交谈
我的发言始终紧扣主题,始终保持较低的声音,与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很好地交流。我没有打扰其他的小组。
持续工作
我一直在努力地工作。我们设定了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我为主题发表了意见和想法。
责任
我对自己与他人负责。我力争达到小组的目标而不是妨碍目标的实现。
活动
我的活动是工作所需的。我在不打扰、不接触他组的情况下,进行收集资源与材料的活动,并对有困难的同学提供了帮助。
评价
我会对最终结果和自己所承担的那部分工作的进展作出评价。
分享
我与他人一起分享资源、材料、观点、任务与责任。我尽量平分任务,并完成我所承担的那部分并对小组作出贡献。
倾听
我是一个好听众,并认识到每个组员都会有价值的东西提供。我倾听并且能够概括说出每个人的贡献。
合作
我很乐于和同学在一起,我的学习方法是成熟的,既是独立的又是合作的。我不用别人提醒就可以符合我们小组的合作要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