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6 12:5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了解吴承恩及《西游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分析小圣和大圣的人物形象。
3.欣赏文中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体会语言的准确传神、谐趣俏皮。
4.激发阅读名著《西游记》的兴趣,感知其丰富奇特的想象。
学习任务: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任务二 梳理故事情节
任务三 解读变化
任务四 品精彩语言,明写作特色
【新课导入】
前情提要:
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觅得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数百年后石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驾驭筋斗云等本领,又向龙王讨得金箍棒,后大闹天宫。玉帝命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无果,于是观音菩萨推荐小圣二郎神前去擒拿。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
2.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到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作者简介】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他虽自幼聪颖好学,却在科举中屡遭挫折。晚年绝意仕进,专心著述。代表作为《西游记》。
【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玄奘从长安出发去往天竺(古印度)游学。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佛经600多部。此次西天取经,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辑录成《大唐西域记》12卷。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吴承恩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西游记》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作品链接】
《西游记》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这部小说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被林庚先生称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与《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
【文体知识】
白话小说
白话小说,相对于“文言小说”而言,是唐宋以来用通俗语言(白话)所写的小说的统称,它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
明清白话小说的特点有:
①讲究情节的曲折和故事的完整,往往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②叙述时常带有说书人的印记,如“看官听说”“且把闲话休提”“且听下回分解”等;
③为了需要而设置巧合,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神魔小说
【字音字形】
多音字
【理解词义】
任务二 梳理故事情节
1.听读课文,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大胆非凡的想象。
2.划分文章层次。
3.请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的经过,概括故事情节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遭二郎真君与梅山六兄弟围困,大圣败走。
第二部分(2):详细记叙大圣与二郎神的智斗场面。
第三部分(3-4):记叙大圣与二郎神的具体斗法过程。
第四部分(5):记叙大圣与二郎神周旋,再次被围。
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的经过。
课文所叙述的孙悟空和二郎神两人的打斗,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孙悟空变禽鸟、游鱼、蛇等,二郎神相应地变成其克星来应对;
第二阶段,孙悟空变成土地庙,被二郎神识破,悟空使了个隐身法,逃跑了;
第三阶段,孙悟空去了灌江口,变成二郎神,二郎神赶回来,二人又缠斗起来。
情节:
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时眼见群猴惊散,准备逃跑不战,却被堵住去路。孙悟空变作不同形象,企图蒙混过关,二郎神则依次变作克制悟空的形象来牵制他。最后两人激战起来,胜负难分,孙悟空被天兵天将围困。
任务三 解读变化
1.说“变”:
将二郎神与孙悟空变化争斗的过程设计成表格。
2.品“变”:
品读悟空的七次变化,说说你的发现;斗法过程中,二郎神和他的手下梅山六兄弟对孙悟空的称呼发生了变化,在文中找出这些变化并探究变化的原因。
3.思“变”:
孙悟空与二郎神的变化,体现了二人怎样的形象特点?
1.说“变”:将二郎神与孙悟空变化争斗的过程设计成表格。
2.品“变”:品读悟空的七次变化,说说你的发现。
变化特点
大圣从小鸟变到大鸟,从飞禽变到鱼类,从鱼类变到蛇类,从空中变到水里,从水里变到陆地,从动物变到事物,从事物变到人物,从动态变到静态,从静态变到动态。
小圣随大圣变化而相应变化。
孙悟空变作花鸨后,二郎神却不再变化,而是现出真身。
古时认为花鸨是较为低贱的鸟。孙悟空无所顾忌,不管花鸨高贵还是低贱,一心只想戏耍二郎神,体现了他“顽童”的性格:爱闹腾、好耍赖、喜欢恶作剧。而心高性傲的二郎神看重自己作为神仙的身份地位,见孙悟空变作一只低贱的花鸨,不屑于和他争较变化之术,便取过弹弓射打孙悟空。
二郎神和他的手下梅山六兄弟对孙悟空的称呼变化
二郎神:猢狲—那猴—畜生—猴王—齐天大圣
梅山六兄弟:泼猴—猴精—大圣
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起初对孙悟空的称呼都是蔑称,因为在他们看来,孙悟空只是一只扰乱天宫秩序的妖猴,是他们要捉拿的要犯。经过几次斗法后,孙悟空跟二郎神竟然斗得难分胜负,势均力敌,这让他们对孙悟空刮目相看。这些称呼的变化,体现了他们对孙悟空的态度从轻视到欣赏、佩服的转变。
3.思“变”:孙悟空与二郎神的变化,体现了二人怎样的形象特点?
变化万千(孙悟空)本领高强,英勇无畏,滑稽俏皮,古灵精怪
以变应变(二郎神)机智聪明,本领高强,神通广大
任务四 品精彩语言,明写作特色
【品味语言】
1.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
“捏”“藏”“飞”“钉”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悟空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
2.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做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
动词“收”“撇”“卸”“抖”“飞”等,写出了二郎神变身的详细过程,准确传神,生动形象,表现了二郎神的法术高强。
3.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做一个鱼儿,淬入水内。
“按”“入”“淬”三个动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大圣的随机应变、机敏和神通广大。
4.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
“滚”和“伏”突出了孙悟空作为猴子动作的迅速与灵巧。“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的行为,表现了孙悟空的可爱、诙谐、有趣。
5.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做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
这几句话语言幽默诙谐,既写出了猴性的戏谑,又刻画出了一个机敏可爱的大圣形象。
【写作特色】
1.一波三折,曲折的故事情节
小说写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智斗法,大圣一次次变化,小圣一次次识破,波折不断出现,情节不停发生变化,又极力避免出现重复,使文章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2.巧妙烘托,饱满的形象塑造
一是用次要人物(四太尉、二将军、众鬼判等)烘托主要人物孙悟空、二郎神,如以“四太尉、二将军”(梅山六兄弟)无法辨别出变成麻雀儿的大圣,而二郎神轻易发现大圣变成麻雀儿,烘托孙悟空和二郎神的法力高强、神通广大;二是主要人物孙悟空、二郎神之间的相互烘托。在烘托中塑造了孙悟空和二郎神两个鲜活可感的形象。
3.想象丰富,生动的细节刻画
文中写孙悟空和二郎神的多次变化,都是作者巧妙想象的成果。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水;一会儿变成麻雀儿、饿鹰儿,一会儿变成大鹚老、大海鹤……在描写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及各种变化时,作者抓住典型细节,精选各类动词,精细刻画,让人如临其境。
【问题探究】
一个“趣”字贯穿了孙悟空和二郎神打斗变化的整个过程、文中哪处情节最有趣?
同学1:我觉得最有趣的情节是孙悟空变作土地庙,把无处安放的尾巴变作一根旗竿,特别有画面感,让人感觉到孙悟空的调皮可爱。
同学2:我觉得最有趣的情节是孙悟空变作二郎神的模样,跑到庙里点查香火,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板书设计】
【主旨归纳】
本文讲述了齐天大圣孙悟空与真君二郎神在打斗过程中各自施展法术变化万千的故事,紧张中透出诙谐,展现出一个妙趣横生的神魔世界,塑造了大圣和小圣这两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流露出对孙悟空的赞赏之情。
新课标﹒文化自信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独特语言形式,通常包括由比喻、双关等关联起来的两个部分。歇后语风趣、形象,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从《西游记》这部经典文学名著,生发出了许多歇后语,比如
“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
“猪八戒打败仗——倒打一耙”
“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等。
课外再搜集一些和《西游记》有关的歇后语加以积累。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孙悟空翻跟头——十万八千里
唐僧西天取经——多灾多难 唐僧的徒弟——只有三个
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道味儿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来
铁扇公主的本事——煽风点火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头换面
如来佛捉孙悟空——易如反掌 孙悟空变土地庙——露了尾巴
想一想与四大名著相关的歇后语有哪些?
【课后练习】
1.观音的大徒弟叫 ,他是 的二太子,使用的兵器是 。
2.观音举荐 擒拿悟空,他是 的外甥,居住在 使用的兵器是 。
3.“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中的“会”是什么会 “小圣”指谁 “大圣”指谁
答案:
1.惠岸,托塔李天王,铁棍
2.二郎真君(二郎神),玉帝,灌江口,三尖两刃枪
3.“会”是“蟠桃会”;“小圣”指二郎神,大圣指”指孙悟空
4.“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一章回中,小圣是如何降住大圣的
孙悟空与二郎神及众神苦战时,太上老君从空中扔下兵器“金刚镯”,打在孙悟空的天灵上,孙悟空跌了一跤,又被二郎神的细犬在腿肚子上咬了一口,倒在地上,最后被二郎神等众神趁机捉住。
【课后作业】
新课标﹒语言运用
发挥想象进行仿写
文中孙悟空和二郎神在斗法过程中展现了各种神奇的变化,精彩至极,让人眼花缭乱,拍案叫绝。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思考孙悟空和二郎神还会变化成什么动物,仿照文中内容写一写。
【课文在线】
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做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嗛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
【写作策略】
选取合适的动物。本文中大圣和二郎神变化的动物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物降一物”,类似于生物学中的“食物链”,可结合食物链知识选取两种或多种。
【跨学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