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上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必修上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6 11:2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必修上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同步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所谓抗日战争的起点,简言之,就是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的开始时间问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一个从小到大,由局部地区抗战逐渐发展到全国性抗战的历史过程。”据此观点,“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
A.1931年,东北 B.1932年,上海 C.1935年,华北 D.1937年,北平
2、1937年9月3日,英国人在上海发行的《字林西报》发表社论称:“无论数星期前中国之地位若何,而中国今日已团结一致……在新时代中,中国从未若今日之一心一德者也……中国男女平民之尽劳于国家奋斗,此在中国,亦属创见。”这反映了(  )。
A.中国抗战得到英国支持 B.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空前高涨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正确把握,并据此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相关。当时国内局势的基本特征是( )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势在必行 B.国民党失去民众的支持
C.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业已形成 D.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4、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华北并准备吞并全中国的行动,向着四万万人的中华民族送来亡国灭种的大祸,这个大祸就是把一切不愿当亡国奴,不愿充当汉奸卖国贼的中国人,迫得走上一条唯一的道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汉奸卖国贼展开神圣的民族战争。”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已经成熟 B.联蒋抗日战略方针的意图实现
C.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D.准备组建东北抗日联军来抗日
5、1935年12月,某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指出:当前时局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并吞全中国;中国人的惟一出路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汉奸展开神圣的民族战争;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该会议( )
A.促使了革命重心的转移 B.标志着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C.使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D.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6、1935年,国民党通过了《请积极发展民营重工业以充实国力案》《青年党员应急施军事训练案》《西北国防之经济建设案》《提请在困难严重时期应集中一切力量充实国防建设案》等20多个经济、军事方面的提案。这反映出当时的国民政府(  )
A.意在加紧对陕北红军的进攻 B.放弃了对日妥协的幻想
C.加大政府对经济统制的力度 D.根据形势调整内外政策
7、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兄弟姐妹们团结起来,组织全国统一的抗日联军。这一号召(  )。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顺应了民族革命的需要
C.使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D.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8、下图为一位同学研究抗日战争某一时期的相关地图资料,符合该地图所反映历史事件、说法的是( )
A.标志全国抗战局面开始 B.是对日军作战的重大胜利
C.标志全面抗战路线形成 D.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
9、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军摧毁了沦陷区原有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宣传抗日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新闻媒体,禁止爱国书刊和电影传播,对文化教育事业实行统制,大肆鼓吹日本民族优秀论,竭力开展亲日、反共和卖国教育,灌输“中日满亲善”思想。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
A.改造中华传统文化 B.扶植中国傀儡政权
C. 泯灭中华民族意识 D. 大肆掠夺中国财富
10、1935年12月12日,上海文化界发表宣言:“尽量的组织民众,一心一德的拿铁和血与敌人作殊死战。”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1936年5月通过了《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并申明此会是“一个全国统一的联合救国阵线。”上述现象反映了( )
A.全面抗战路线得到广泛拥护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级基础扩大
C.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D.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11、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各方力量反应强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青年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间政派要求团结抗日……材料表明(  )
A.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B.中华民族已全面觉醒
C.国共由对峙到合作 D.共产党成为中流砥柱
12、毛泽东在1937年9月29日《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中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否只是限于国共两党呢?不是的……两个党仅是这个统一战线中的一部分。抗日统一战线是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统一战线”。毛泽东这一论述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民性和广泛性 B.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势被扭转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收效显著 D.国共团结抗日精神日益凸显
13、1938年,伪满“新学制”开始实行:沈阳市所有中学堂一律改为职业性中学,在国民高等学校中,普通文化课和基础科学课程分量大幅减少,实业类课程占到全部课时的二分之一,女子国民高等学校开设烹饪、缝纫、纺织等相关实业课程。这一改变(  )
A.服务于日本侵华的总体政策 B.体现实业救国战略的紧迫性
C.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D.有利于实现文化的交流互鉴
14、“到边疆去”“到西北去”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是相当流行的口号。《良友画报》开辟专栏反映西北地区风土民情,报道了对绥远、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省的考察印象。此现象( )
A.推动了国民政府的工业建设 B.体现了国家对边疆的重视
C.体现了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5、“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国抗战开始
C.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6、南京国民政府在《告全国国民书》中称:“国际联合会之设立,本为防止战争,且谋合各国群力,以防止侵略。今兹事变起后,政府已立即将日人之暴行,报告于国联,并要求第一步先使日军立刻撤退。”这里的“事变”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7、2022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85周年祭,也是第九个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
A.忘记历史,铸剑为犁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记住历史,铭记仇恨
18、中共某次会议提出,“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这一会议(  )
A.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标志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形成
C.说明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D.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19、1932年,《国闻周报》在《我们的希望》一文中对南京政府表示“我们希望以对外的“镇静’功夫来对内,以对内的强硬态度来对外;我们希望以对外的‘涵养’功夫来对内,以对内的勇猛精神来对外”。这篇文章( )
A.回应了攘外必先安内的要求 B.表达了团结御侮的民族意志
C.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D.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
20、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21、德国人拉贝在1937年12月14日的日记中写道:“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日记可以直接证实日军(  )
A.在重庆大轰炸的暴行 B.在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C.实行疯狂“扫荡”的暴行 D.731部队灭绝人性的暴行
22、日军侵占华北以后,利用演说、唱歌、演剧和散传单、办报纸等文化形式,宣传“日华提携”“共同防共”等理论,还插手大中小学教育,在北平各级学校大力推广日语教育,将日语设为中小学必修课。日本侵略者的这些做法( )
A.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具有极强的文化扩张性
C.消磨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D.确保了占领地区的稳定
23、下图为抗战时期的一幅漫画,从国共两党对“全国抗战”这个问题的认识角度来看,最终达成共识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洛川会议的召开 B.遵义会议的召开
C.蒋介石庐山讲话的发表 D.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的发表
24、1933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爱国将领为反蒋抗11发动福建事变,中共中央并未与之联合;华北事变发生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则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中共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 B.社会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共产国际的正确指导与帮助 D.国共关系从对峙走向合作
25、1933年10月,《勤奋体育月报》创刊词疾声呐喊:“强邻压境,国难当头,积极地注重国民体育训练,准备疆场强劲的战士,养成耻雪保国的健儿。这是今后全国体育界的动向,也是全国体育界的责任。”这表明当时(  )
A.中国传统体育向科学化发展的趋势
B.七七事变后国人尚武意识被激发
C.体育界自觉担当起抗日救亡的责任
D.民众的体育观念得到极大的增强
二、解答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卢沟桥事变后,蔡元培在他的日记中对中日战事的最新进展多有记载,经常转载媒体报道,以“我军”之称与日军针锋相对。如7月13日记,大井村日军于12日晚向距北平市广安门约5华里的财神庙进攻,“我军还击,日军退去”。7月14日记,上午1时日军集结兵力千余向南苑猛攻,“我军御敌于大红门”。
竺可桢对中日战事进展的记录更为详细。如8月8日,“尚要谈抵抗,则惟有焦土政策,即是用昔年江西共产党人方法来对付日本人,否则不如不唱高调,与日本人言和为是”;8月19日,“适又警报,倭寇来犯”;12月24日,“今日《东南日报》载……北平则汤尔和已就伪教育部长。如陶本军阀走狗,尚可原谅,汤则素称教育界稳健人物,何以认贼作父耶?”
身在北平的顾颉刚坚主抗日。7月15日,他联合20余人致电宋哲元,“劝其抵抗”。7月18日,得知“日人开欲捕者之名单,顾颉刚列首数名,似有不能不走之势”。7月21日,他离开北平,走上逃亡之路。7月31日,“平津皆失陷矣!……国土又经大块分裂,将何以光复之?宋氏误国之罪,万死不足以蔽其辜矣”。
著名学者吴宓也同样密切关注中日战况。7月12日,“昨夜闻炮声。宓个人无所忧惧……每经事变,乃深感且痛恨宓之无德无才,既未尽职国家,亦有负诸友好之人也”!8月31日,“宓闻中国战事不利,南口、张家口均于数日前失守,心中甚为悲忧也”!
——摘编自李金铮、邓红《从五部日记看卢沟桥
事变后中国主流知识精英之反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蔡元培、竺可桢、顾颉刚、吴宓对卢沟桥事变的反应。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四人的反应进行整体评价。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明确宣布实行“五族共和”。民国建立后成立的“中华民族大同会”在其电文中号召:“鉴民国初建,五族涣散,联络感情,化除畛域,共谋统一。”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中强调:“今民国建立,凡我民族,不问何种何教,权利义务皆属平等,无所轩轾。利害与共,痛痒相关,同心协力,以肩国家之重任。”至此,中华民族从几千年形成的“自在的民族实体”开始发展为“自觉的民族实体”。
——摘编自郭盛民《“五族共和”及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1932年,明确以“民族复兴”为办刊宗旨的《再生》《复兴月刊》等杂志先后在北平、上海创办,《东方杂志》《独立评论》《大公报》等报刊也纷纷以“民族复兴”为话题刊文,认为“民族复兴”是从目前的落后、衰落状态中走出,恢复世界强国的民族地位,恢复文化古国的灿烂辉煌。当时还出版了一些以“民族复兴”为主题的书籍,如吴赓恕的《中国民族复兴的政策与实施》、张君劢的《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等。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民族复兴”的话语和观念很快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复兴”也被国共两党高度关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观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民国初年相比,20世纪30年代民族观的发展,并分析其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D 4、 C 5、 D
6、 D 7、 B 8、 A 9、 C 10、D
11、A 12、A 13、A 14、C 15、C
16、A 17、C 18、B 19、B 20、A
21、B 22、B 23、D 24、A 25、C
二、解答题:
26、(1)反应:蔡元培:时刻关注战事进展,主张坚决抗日。竺可桢:对日军使用蔑称“倭寇”,表达愤怒之情;提出焦土政策;对有些中国人沦为汉奸表示愤慨。顾颉刚:主张继续抗日;对当前战事十分担忧。吴宓:对日本侵华表示痛恨,又为报国无力而深深自责,乃至悲观忧愤。
(2)评价:密切关注中日战事的发展进程,持比较坚决的抗日态度,反映了中华民族抗日的总体趋向;体现了民族国家的主流意识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预示着中国抗日战争必将胜利的结局;弘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是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任答3点)
解析: (1)反应:蔡元培:根据材料“以‘我军’之称与日军针锋相对”“我军还击,日军退去”等信息可知,时刻关注战事进展,主张坚决抗日。竺可桢:根据材料“适又警报,倭寇来犯”可知,对日军使用蔑称“倭寇”,表达愤怒之情;根据材料“尚要谈抵抗,则惟有焦土政策”可知,提出焦土政策;根据材料“今日《东南日报》载……北平则汤尔和已就伪教育部长。如陶本军阀走狗,尚可原谅,汤则素称教育界稳健人物,何以认贼作父耶”可知,对有些中国人沦为汉奸表示愤慨。顾颉刚:根据材料“身在北平的顾颉刚坚主抗日”可知,主张继续抗日;根据材料“平津皆失陷矣!……国土又经大块分裂,将何以光复之”可知,对当前战事十分担忧。吴宓:根据材料“每经事变,乃深感且痛恨宓之无德无才,既未尽职国家,亦有负诸友好之人也”“宓闻中国战事不利,南口、张家口均于数日前失守,心中甚为悲忧也”可知,对日本侵华表示痛恨,又为报国无力而深深自责,乃至悲观忧愤。
(2)评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蔡元培、竺可桢、顾颉刚、吴宓四人从不同渠道关注日本侵华战事,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中日战事的看法。整体而言,虽然他们的反应有不同点,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相同点,可从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等角度进行评价。
27、(1)特点:体现近代民族国家意识;蕴含民主、平等色彩;中华民族自觉意识增强。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民主共和观念的广泛传播;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仁人志士的推动。
(2)发展:着眼于“民族复兴”;“中华民族复兴”成为社会思潮;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关注。
意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发展;坚定了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心;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奠定了基础。
解析:第(1)问第①小问,据材料“鉴民国初建,五族涣散,联络感情,化除畛域,共谋统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据材料“今民国建立,凡我民族,不问何种何教,权利义务皆属平等,无所轩轾。利害与共,痛痒相关,同心协力,以肩国家之重任”并结合所学可知,蕴含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等特征;据材料“自觉的民族实体”可知,中华民族自觉意识增强。第②小问,据材料“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明确宣布实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工具,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今民国建立,凡我民族,不问何种何教,权利义务皆属平等,无所轩轾。利害与共,痛痒相关,同心协力,以肩国家之重任”并结合所学可知,向西方学习的政治理念及仁人志士的推动。第(2)问第①小问,据材料“1932年,明确以‘民族复兴’为办刊宗旨的《再生》《复兴月刊》等杂志先后在北平、上海创办,《东方杂志》《独立评论》《大公报》等报刊也纷纷以‘民族复兴’为话题刊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着眼于“民族复兴”;据材料“‘中华民族复兴’的话语和观念很快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可知,“中华民族复兴”成为社会思潮;据材料“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复兴’也被国共两党高度关注”可知,国共两党高度关注;等等。第②小问,据材料“1932年,明确以‘民族复兴’为办刊宗旨的《再生》《复兴月刊》等杂志先后在北平、上海创办,《东方杂志》《独立评论》《大公报》等报刊也纷纷以‘民族复兴’为话题刊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复兴”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据材料“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发展,坚定了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心;据材料“‘中华民族复兴’的话语和观念很快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可知,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奠定了基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