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
【基础达标】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2024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逝世85周年纪念日。时间过得真快,抗日战争的 ① 烟,白求恩大夫在晋察冀前线抢救伤病员无私无畏的身影,都还历历在目,然而已是85年过去了。与85年以前相比,我们的祖国和世界的形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从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走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
85年前,白求恩同志殉职时,毛泽东同志曾在延安举行的追悼会上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讲话,这便是那篇产生影响广泛的《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在毛泽东同志的倡导下,一个时期里,白求恩同志的事迹在我国家喻户晓,路人皆知,白求恩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为祖国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xìn 蜂 B.xìn 锋
C.xùn 烽 D.xùn 蜂
2.文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私无畏
B.历历在目
C.翻天覆地
D.路人皆知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便是那篇产生广泛影响的《纪念白求恩》的文章
B.这便是那篇广泛产生影响的《纪念白求恩》的文章
C.这就是那篇产生影响广泛的《纪念白求恩》的文章
D.这就是广泛产生影响的那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
4.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干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求恩激励奋斗
B.白求恩激励中国人民
C.精神激励奋斗
D.精神激励中国人民
【能力巩固】
课内阅读
阅读《纪念白求恩》,回答问题。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第4段开头的句子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无限惋惜、遗憾、悲痛的心情。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是双重否定句,更加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白求恩并为其精神感动的事实,比一般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C.全文不仅仅是为了纪念白求恩,更重要的是为了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学习他高贵的精神品质。
D.“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从侧面突出了白求恩的高贵品质。
7.阅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归纳各段要点。
8.本文第2、3段通过对比手法,将“不少的人”与白求恩同志进行比较,请任选两处加以分析。
9.文章第2段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你更喜欢用哪种称呼 为什么
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纪念白求恩同志
朱 德
白求恩同志是真正充满着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优秀党员,从他身上,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纯朴的品质。
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国际主义精神的模范。他清楚地知道,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一切劳动人民、解放一切民族、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所以他忠诚地帮助一切被压迫人民、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自己解放的斗争。他曾经参加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者和反对本国反革命军阀的斗争,又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在他致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中热烈地表示:“我在此间不胜愉快,且深感我们应以英勇的中国同志们为其美丽的国家反对野蛮搏斗的伟大精神,来解放亚洲。”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
白求恩同志的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还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他的实际主义作风,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无限热忱。他已五十多岁了,不顾战地各种危险和困难,亲自跑到火线附近,在炮火下抢救受伤的将士,他说:“一个革命医生坐在家里等着病人来叩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医生应该跑到病人那里去,而且愈早愈好。”甚至在意外的情形下,即使不能赶到作战地区,至少也可以在半路上找到伤兵运回后方。他的技术高明,在我军中为第一位,但仍精益求精,研究在游击战争环境下如何进行医疗工作。他不但以这种极端负责任的精神来执行自己的业务,并且教育了他周围一切人,从医生、护士到勤务、马夫,告诉他们“没有哪一件工作是小的,没有哪一件工作是不重要的”,鼓励他们每个人“要学习独立工作,不要那半斤八两的帮助” 。
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富于实际主义精神的人,他看到我军许多医生技术水平低,便把教育和提高医生、护士作为自己的职务,他自己写课本,办学校,走到哪里,教到哪里,没有夸夸其谈、言多于行的坏习气。他说“空谈代替不了行动,话是人们发明来描写行动的,照它本来的目的去用它吧。”白求恩同志的工作和著述中正充满着这种明亮清透的实际主义的光辉。
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忱,坦白正直。他对一切伤病员、一切同志、劳动人民,表现了他无限的忠诚热爱和无条件地帮助他们,平等地看待他们中的任何人,体贴关心,无微不至。他也最能坦白正直,批评他们的缺点,严正地指斥工作中的毛病,帮助改正。凡是受过他治疗或看见过他工作的人,莫不为之感动,至今晋察冀的军民心中,仍怀念着白求恩这个亲切的名字。
白求恩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然而我们将永远记得白求恩这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也诚如加拿大民主书报俱乐部古柏先生来函所说:“加拿大的人民,因为有如此伟大光荣的子孙而感觉骄傲。”世界一切反法西斯战士,首先是我党党员,应当学习和发扬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和许多优良品质,来最后战胜法西斯主义,完成白求恩同志未了的伟大事业。
(有删改)
10.选文主要突出了白求恩怎样的精神品质
11.选文中“他曾经参加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者和反对本国反革命军阀的斗争,又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这个事实,可以放到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的哪个段落中,并说明你的理由。
12.本文与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有什么相同之处
1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请你结合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和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两文中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品质对李阳同学进行劝说。
【链接材料】在一次校园卫生大清扫劳动课上,李阳同学把扫帚一扔,生气地说:“我不扫了,这种事也要我来做,我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搞卫生的。”
【素养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韩素音:笔走中国的华裔英文作家
裴高才 沐仁
1917年中秋,韩素音出生于河南信阳的一个中西合璧的家庭。“韩素音”是她发表处女作《目的地重庆》时开始用的笔名,意为“小而平的声音”或“为卑贱者呐喊”。还有一种解释是,“韩素音”即英籍华人之谐音“汉属英”。
韩素音的父亲周炜是四川近代首批留学生之一,于1903年赴比利时攻读工科。1913年,周炜偕妻子玛格丽特·丹尼斯(比利时人)回国。玛格丽特认为长女韩素音是“最丑的孩子”,这使韩素音的童年充斥着咒骂、打架和各种激烈的情绪,而玛格丽特好斗、任性和叛逆的性格也遗传给了韩素音。
与此同时,韩素音几乎每天都要在中餐与西餐、中国学校与法国修道院、孔夫子与基督教之间徘徊,东西双重文化的轮番影响加深了她的困惑。在家里,关于孩子们将来“是做中国人还是西方人”的争论持续不断。玛格丽特希望儿女们将来在欧洲生活,韩素音却“要做中国人”。
1935年夏天,在父母的旧识、比利时驻中国领事馆官员赫斯的帮助下,韩素音获得了每年一万五千法郎的留学奖学金,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开始为期三年的医科学习。1938年,日寇铁蹄大举南侵,践踏中华河山。韩素音毅然决定放弃外祖父馈赠的一笔巨款,弃学回到中国参加抗战。她不仅以一个医务人员的身份投身抗战,而且将沿途所有的见闻如实记录下来,写下了抗战题材处女作《目的地重庆》初稿。1942年年末,由韩素音主创、玛利安修改的英文版图书《目的地重庆》,在美国正式出版。处女作的脱销驱散了韩素音的自卑感,但她依然认为医学才是她自幼的梦想。于是,她继续深造,并于1948年在英国取得医生资格,接着在皇家自由医院担任了一年的住院医生。
“我不能袖手旁观,至少要到中国的大门口去观察。”于是,她带着女儿乘飞机先后到了香港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尼泊尔、印度,一边行医,一边搜集整理亚洲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她还到大学任教,积极宣传中国和优秀的中国文化。
1952年,韩素音根据自己的恋爱经历创作的小说《瑰宝》,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这奠定了她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韩素音尽管当时已经在欧美文坛异军突起,但仍乐于出诊,照顾病人。直到1964年,她才正式关闭了自己的诊所,开始其职业写作生涯。她将全身心研究中国和中国革命定为新生活的第一个计划,同时开始写作自传。在法国,她的多部作品一度十分畅销,她的影响力远远超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小说《大地》的作者赛珍珠。
新中国成立后,韩素音归国,目睹了祖国的变化,她的写作方向、题材和内容逐渐具有政治性了,一部部有关中国的著作,如《亚洲的风雷》《2001年的中国》《早晨的洪流》《风满楼》等相继问世。
韩素音因“过度亲华”,遭到西方意识形态偏执者的蓄意抵制,又因向西方客观地介绍中国,驳斥欧美媒体的僵硬立场,被美国中央情报局列入黑名单。
1976年,韩素音走访西藏,写下了《拉萨——星辰之花》,向世人展现她实地考察的情况。此书作为历史见证,至今依旧是对西方一些所谓“人权斗士”恶意宣传的有力抨击。
刘心武曾说过:“我曾在南特和巴黎询问十名受过高等教育、职业不同的法国人,问他们读过哪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其中九人都肯定地回答‘韩素音’。”
韩素音真挚感人的中国情结,令她的作品中蕴藏着对中国深刻的了解,饱含着对中国执着的热爱。她既真实又富文采的回忆与记述也使她的书成为西方读者认识中国、研究中国的必读作品,这使她在国际文坛上有了重要影响。
晚年,韩素音居住在瑞士小城洛桑。1998年手骨折前,她一直坚持写作。晚年的韩素音曾写道:“我虽客居烟波千顷的瑞士莱蒙湖畔,又因身体原因,已十余年没有回到中国看看了,但这丝毫不能冲淡我对她的感情,因为中国是我的祖国,是我的骨肉,我的灵魂,我的生命。”
2012年11月2日,韩素音去世。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链接】中国在解放初期和外界隔绝,她因为身份特殊,认识的朋友又多,在外交上做了很多政府不能做的事情,许多国家把她当作了解中国的渠道。
——《韩素音:一个热爱中国的混血儿》
14.简要概括韩素音在医学道路上的经历。
15.韩素音的家庭对韩素音有哪些影响 请简要概括。
16.文中引用作家刘心武的话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17.小时候就立志“要做中国人”的韩素音是否做到了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C
6.A 【解析】第4段第一句“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表达作者对白求恩的怀念和牵挂之情。
7.第1段: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第2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3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4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8.①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作对比,突出白求恩有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②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作对比,突出白求恩有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③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与有的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进行对比,突出强调白求恩同志精益求精的精神。
9.示例一:我喜欢“白求恩”这个称呼,这个称呼能体现一种亲切感,能够展现我们和白求恩关系的亲密。
示例二:我喜欢“白求恩同志”这个称呼,“同志”是对志同道合的人的称呼,用这个称呼能够展现白求恩和中国人民的志向是一致的,是亲密的伙伴。
示例三:我喜欢“白求恩医生”这个称呼,这个称呼能展现白求恩的职业,体现其专业性,对于展现其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非常有利。
10.示例: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②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实际主义作风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无限热忱;③坦白正直。
11.示例:第1段。因为选文中的这个事实表现的是“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国际主义精神的模范”的观点,与课文《纪念白求恩》第1段对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的论述是一致的。
12.示例:都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其优良品质,都表达了对白求恩的怀念之情。
13.示例:李阳同学,我们来学校不仅是为了学习书本知识,更是为了培养优秀的精神品质。所以,我们应该学习白求恩同志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他尽职尽责甘于奉献的品质。打扫卫生不仅可以让大家处在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里,而且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14.①1935年,韩素音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开始为期三年的医科学习。②1938年,她放弃学业,回到祖国后以一个医务人员的身份参加抗战。③1948年,她在英国取得医生资格,后在皇家自由医院担任了一年的住院医生。④1948年后她在亚洲各地行医,此后一直到1964年她都在行医。
15.①韩素音的家庭为她的成长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她幼年受到的中西方教育奠定了她未来的写作基础;②她遗传了母亲好斗、任性和叛逆的性格,这使她在日寇侵华之时毅然回国投身抗战,英勇无畏;③母亲对她的看法使她的童年充斥着咒骂、打架与各种激烈的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她性格中的自卑。(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16.①说明韩素音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以及她在法国的影响力较大,因为被问及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法国人大部分都读过韩素音的作品。②证明上文中的“在法国,她的多部作品一度十分畅销”等内容的真实性。
17.韩素音做到了。在日寇侵华时,韩素音放弃学业和外祖父馈赠的巨款,毅然回国参加抗战。她记录抗战沿途的所见所闻,发表了抗战题材的处女作《目的地重庆》。她搜集整理亚洲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积极宣传中国和优秀的中国文化。新中国建立后,韩素音的写作方向、题材、内容等逐渐具有了政治性,她的作品与中国息息相关。她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在外交上做了许多中国政府不能做的事情。她已经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融入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