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三章
【基础达标】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赣粤交界处( )梅岭大梅关,地势极为险要。唐代丞相张九龄曾在梅山劈开关隘,设立关卡,此后,大梅关就成了赣粤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934年10月,主力红军从江西瑞金中央苏区转移,开始长征。项英和陈毅率部在敌人的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多年头。1935年6月,陈毅腿伤复发无法行走,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一日,陈毅蛰伏在草莽中,旧伤隐隐作痛,胃病重新复发,心中异常焦虑,不知能否逃过这个劫。思虑中,陈毅突然诗思泉涌,倾刻之间,把十几天得到的诗句联接成章,默吟出豪气冲天的“绝笔”诗《梅岭三章》。梅岭是“赣南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根据地,如今,大梅关古驿道沿途建筑已修复,遍植梅树,重立诗碑, ,成为当地一道人文风景。
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隘(ài) B.转(zhuàn)
C.难(nàn) D.虑(lǜ)
2.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险要 B.突围
C.隐隐作痛 D.倾刻之间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梅关就成了赣粤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B.坚持了将近三个多年头
C.心中异常焦虑,不知能否逃过这个劫
D.默吟出豪气冲天的“绝笔”诗《梅岭三章》
4.在文段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赣南三年游击战争过后
B.重新修建的大梅关古驿道
C.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梅岭
D.《梅岭三章》诗碑与梅关碑林连成一片
6.学校要编辑一期《寻找课本里的“种子”》校刊,请你从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寻找一粒“种子”,参照例句加以表述。
示例:《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是一粒高尚的种子。
理由:他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 》中的 ,是一粒 的种子。
理由:
【能力巩固】
课内阅读
阅读《梅岭三章》,回答问题。
7.说说“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中“去”“斩”的表达作用。
8.你怎样理解《梅岭三章》以“人间遍种自由花”这一句诗结束 请简要分析。
9.三首诗是怎样整体构思又各有侧重的 请简要分析。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甲】《梅岭三章》
【乙】别云间①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②。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③空际看。
【注释】①云间:上海松江区古称云间,是作者家乡。时年17岁的他在这里被逮捕。②南冠(guān):被俘虏的人。③灵旗:战旗。古代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
10.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章追述往昔,豪情无限;次章面对今日,勉励战友;末章展望未来,信心满怀。
B.【甲】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憎,表现了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想象力。
C.【乙】诗以少年的热血、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悲壮动人的生命之歌。
D.【乙】诗风格清新豪健,高度的爱国热忱构成其诗作的内在生命,造成了文品和人品的完美结合。
11.《梅岭三章》与《别云间》虽不出自同一时代同一人之手,但两者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请比较一下它们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
【素养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接 头 暗 号
王伟锋
拂晓,老钟起床,腰里塞着短斧,悄悄摸上野马岭。
老钟隐身伏在一块大石后查看。野马岭上,血迹斑斑,可见昨夜双方交火之惨烈。但老钟仔细看了,没发现游击队的踪迹,或者有价值的线索。很显然,战场被清理过。老钟暗自懊悔,自己来晚了。
昨天夜半,密集的枪声忽然响起来。老钟从睡梦中惊醒,侧耳倾听,坏了,像是从野马岭传来的。没多久,枪声渐稀,零星的几声枪响过后,浓得化不开的夜,重又陷入深沉的死寂。
下山的路上,他想起一处隐秘的山洞,摸了进去。
山洞里的人,已经奄奄一息了。老钟认识,是游击队的李队长。老钟的儿子也在队伍上。李队长几乎用尽最后的气力,交给老钟一个绣着荷叶的烟荷包,用微弱的声音告诉他,去镇上裁缝铺,接头暗语是:“今晚有出远门的大船吗 ”答:“有。渡船上是新修的桅杆!”暗号对上了,就把这个烟荷包交给对方。
“要是……裁缝铺……有敌人,就去找疯,疯……”
“风什么,李队长,风什么 ”
然而,无论老钟怎么呼喊,李队长再也没有任何声息了。
老钟紧紧攥着烟荷包,抹着眼泪下山。离开前,他用短斧砍来许多枝蔓,把遗体严严实实掩盖住,三鞠躬,说,李队长,对不起了,以后再给您修墓立碑。
老钟回家换了衣服,乘渡船来到镇上。
镇上倒显得平静,除了敌寇正常的巡逻,就是为数不多的乡亲低头匆匆购买些日用急需品。一个不知哪里来的疯婆子,拄着根竹竿,端着豁碗,“笃笃笃”在前面走,边走边对路人说:“可怜可怜我吧,给点儿吃的吧。”
老钟警惕地躲在暗处,仔细观察裁缝铺许久。
觉得没什么异样,又摸了摸腰间的烟荷包,这才决定前去接头。他压低头上的斗笠,若无其事地踩着石板路,低头慢慢向裁缝铺走去。
快到裁缝铺时,一阵吵嚷声传来。
“疯婆子,找死啊!快滚,滚远点儿!”
随着一声呵斥,只见两个衣着体面的人,推推搡搡地把疯婆子从裁缝铺轰了出来。疯婆子跌倒,手里的竹竿和豁碗摔在地上。那碗骨碌碌地,在青石板上滚出去老远。老钟吃惊地左右看看,心知有变。
老钟赶上前去,替疯婆子捡起竹竿,又把滚落的豁碗追回来。疯婆子唠唠叨叨,对着那俩人骂个没完。看到疯婆子,老钟想起了自己的老母亲,他把豁碗递过去,说:“老人家,您在哪儿安歇 俺送您过去。”
疯婆子夺过豁碗,抱住,突然一把攥住老钟的手腕。
老钟一惊,看起来瘦弱的疯婆子,竟是有把子力气。
疯婆子目光一凛,迅疾低声道:“别说话,跟我走!”
出镇子很远,确定安全无虞了,疯婆子才指指老钟腰间的烟荷包,举起竹竿做威胁状,厉声道:“说,哪里来的 ”见老钟慌乱,又压低声道:“今晚,有出远门的大船吗 ”
老钟恍悟,回道:“有。渡船上是新修的桅杆!”李队长的遗言里,万一裁缝铺有变,应是要他找这疯婆子。老钟遂镇定下来,将烟荷包从腰间解下,郑重交到疯婆子手里。
“李队长呢 ”疯婆子急切地问,“他怎么样了 ”
老钟望向远处的船渡口:“他,牺牲了……”
疯婆子无言,艰难地哽咽了一声,转身踉跄走远。
第二年,抗战胜利,镇上插遍了红旗。
渡口的老船工年事已高,老钟接替他撑起了渡船。大军南下的时候,老钟和乡亲们摇着橹,送走了一船又一船的解放军战士。看着这些年轻的朝气蓬勃的面孔,老钟就想起牺牲在前线的儿子,禁不住热泪盈眶。
夜来大雨,湍急的河水,迈着铿锵的脚步奔向远方辽阔的江面。
晨光给天际抹上一把红晕,哗哗的流水声里,老钟蹲在船尾,给病中的老母亲熬中药。急剧的咳嗽声不时从船舱里甩出来,老钟听得心惊肉跳。老母亲病势严重,总不见好,老钟隐隐有些担心。
“船家,过河吗 ”岸上忽听有人喊。
老钟抬起头,眯着眼,隔着稀薄的河雾打量。来人穿军装,女的,有些面熟。
女人微笑道:“大哥,可找到您了。怎么,不认识了 ”见老钟沉吟不语,又说:“我是李队长的爱人。解放了,想接老李回去……今晚,有出远门的大船吗 ”
女人说着,用力抹了抹脸上的泪水。
老钟忽然就泣不成声了。他极力按捺起伏的心绪,站起身高声回答道:“有,有啊!渡船上是……新修的桅杆!”这句话,老钟在睡梦中,已经自问自答不知多少遍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2.仔细阅读全文,在横线上将相关情节补充完整。
老钟在隐秘的山洞,发现奄奄一息的李队长→(1)
→
(2)
→
抗战胜利,老钟和乡亲们送走了一船又一船的解放军战士→(3)
。
13.文中的老钟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14.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5.批注式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惑,用简洁的语言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请为文中两处文字做批注。
文字批注
一个不知哪里来的疯婆子,拄着根竹竿,端着豁碗,“笃笃笃”在前面走,边走边对路人说:“可怜可怜我吧,给点儿吃的吧。”(1)
女人微笑道:“大哥,可找到您了。怎么,不认识了 ”见老钟沉吟不语,又说:“我是李队长的爱人。解放了,想接老李回去……今晚,有出远门的大船吗 ”(2)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D
6.梅岭三章 陈毅 革命 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即使身负重伤,依然坚持开展游击战争,担任红军指挥。在被敌人围困的日子里,写下绝命诗,表示即使断头,也要“死亦为鬼雄”,继续革命。
7.示例:一个“去”字,斩钉截铁,凸显了诗人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怀;一个“斩”字,笔力千钧,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率领“旧部”,踏平“泉台”(阴间),拿下阎王首级的壮烈场景。
8.示例:诗人通过借喻这种修辞手法,展现光明美好的革命前景。诗人认定共产党人的鲜血断不会白流,革命者的献身精神必将在全国播下革命的种子,亿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开创出一个自由解放的新中国。
9.示例:三首诗围绕“断头”整体构思,扣住“意如何”展开,分别从“追怀往昔”“审视当下”“展望未来”三个角度来回答。三首诗各有侧重,又浑然一体,完美地表达了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曲共产党人的“正气歌”。
10.D 【解析】“风格清新豪健”有误,应该是“沉郁顿挫”。
11.示例:①诗题都有表示地方的名词。《梅岭三章》写于梅山;《别云间》是作者诀别故乡之作。②作者与背景有相似之处。《梅岭三章》是作者陈毅被敌人军队包围,“虑不得脱”而写下的三首绝命诗;《别云间》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③用词有相似之处。《梅岭三章》中用“泉台”“旌旗”分别表示“阴间”“军士”;而《别云间》中用“泉路”“灵旗”来表示。④两者都使用了典故。《梅岭三章》用了“头悬南门”“取义成仁”两个典故;《别云间》使用了“南冠”和“毅魄”这两个典故。⑤体现的人物精神同中有异。《梅岭三章》表现了陈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体现他“刚”的一面;而《别云间》不但表现了夏完淳视死如归的精神,还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永别故乡的悲苦之情,真是亦刚亦柔。⑥两者在写作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现实与理想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12.(1)李队长让老钟送烟荷包到裁缝铺或给疯婆子
(2)裁缝铺有变,老钟将烟荷包交给疯婆子
(3)李队长的爱人(疯婆子)找到老钟,接李队长遗骸回去
13.示例:老钟是一位对革命者充满敬意的人,他把李队长的遗体严严实实掩盖住,并三鞠躬;老钟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不仅亲自为游击队传送情报,而且儿子也牺牲在战场;老钟是一位老革命,非常警惕,从容镇定,敏锐细致;老钟是一位十分孝顺的好儿子,他时时刻刻惦记生病的老母亲,并亲自为她熬药。
14.示例:运用(社会)环境描写的方法,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通过密集的枪声把老钟从睡梦中惊醒,以及枪响过后重又陷入深沉的死寂的气氛,既从正面又从侧面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渲染出)昨夜双方交火之惨烈,为后面写李队长牺牲做铺垫,也突出了革命者的英勇顽强。
15.(1)示例一:疯婆子第一次出现,她是个什么人 带着疑问往下读。
示例二:李队长牺牲前,说过“有敌人,就去找疯,疯……”,这会是同一个人吗 带着疑问往下读。
示例三:人物描写生动形象,突出疯婆子“疯”的特点。
(2)示例一:“想接老李回去”与前文相呼应,李队长牺牲的时候,老钟把遗体严严实实掩盖住。
示例二:“今晚,有出远门的大船吗 ”这句接头暗号,瞬间激活了老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