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6 诫子书(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作业】16 诫子书(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6 17:4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诫子书
【基础达标】
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jiǎn)以养德。
B.非淡泊(bó)无以明志,非宁静(jìng)无以致远。
C.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zào)则不能治性。
D.遂(suí)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lú),将复何及!
2.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书体展现出不同的风采。下面是学校书法鉴赏会上的两幅作品,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A.此作品是行书,笔画相互牵连,疏密得体,舒展自如,流畅洒脱。
B.此作品是篆书,笔画圆转,有古代象形字的特点。
C.此作品是隶书,用笔有力,蚕头燕尾,体态扁宽,中正典雅。
D.此作品是楷书,笔画平正,结构整齐,布局匀整,端庄方正。
甲:(  )   乙:(  )
3.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则宣传标语。下面是这则标语的上半句,请你补写出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严家训时时记,  
(2)某同学随爸爸妈妈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吃饭时,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拿起筷子,一个劲地把爱吃的菜往自己碗里夹,小孩的妈妈劝阻无效,小孩的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你同意小孩奶奶的说法吗 请说明理由。
【能力巩固】
课内阅读
阅读《诫子书》,回答问题。
4.解释下面的词语。
(1)致(  )  (2)广(  )
(3)日(  )  (4)庐(  )
5.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提醒自己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6.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 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7.作者是从哪两方面展开论述的 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8.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为学四字勖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而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两弟如以为然,望常以此教诫子侄为要。
(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改)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曾以为学四字勖儿辈(  )
(2)一曰温旧书宜求熟(  )
(3)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  )
(4)望常以此教诫子侄为要(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
(2)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而深知之深悔之者。
12.选文主要介绍了哪四件有关“为学”的事 请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13.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选文与课文《诫子书》在“为学”方面的相同点。
【素养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诫子书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 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 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 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清末散文家。②掌:同“长”。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14.【释义·懂文】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
(1)示(  )
A.上天对人类显现吉凶祸福
B.给人看
C.告诉,告知
D.教导
(2)谕(  )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16.【圈点·品味】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性,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1)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2)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
17.【摘录·明理】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 ⑤忍让为居家美德 ⑥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 ⑦生于忧患,存乎疢疾
  读书须注重方法,务实求知,我们可以按照古人说的“(1)  ”去做;面对困境,我们可以用古人的话“(2)  ”来勉励自己;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我们可以提醒自己“(3)  ”;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我们可以告诫自己“(4)  ”。
参考答案
1.D
2.C A 【解析】甲作品字体扁平,蚕头燕尾,化圆为方,强化提按,是隶书。故选C。
乙作品字体笔画连绵,粗细相间,线条流动,是行书。故选A。
3.(1)示例:好家教人人夸(好家风代代传)
(2)示例一:不同意。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
示例二:同意。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什么“特效药”,做不到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4.(1)达到
(2)增长
(3)岁月,时光
(4)简陋的房屋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应记住,在静中求学,在学中广才,切勿浮躁,切莫虚度光阴。
6.学习和做人。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他对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7.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进行论述。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需要静,学习需要静,获得成就也需要静。把失败归纳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8.示例: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志向呢 必须“宁静”,即清心寡欲、专心致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此说来,一个人要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修养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养品德呢 必须以宁静修养身心,以俭朴涵养品德(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来,“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这也正是诸葛亮的观点所在。
9.(1)曾经
(2)温习,复习
(3)也
(4)告诫,劝勉
10.C
11.(1)不擅长写字便好比身上没有(穿)衣,山上没有树。
(2)四者缺一不可。这是(我)阅历一生才知道的深为后悔的地方。
12.示例:一是看新书应该追求速度;二是温习旧书应该追求熟练;三是学习写字应该有恒心;四是创作文章应该苦苦地思索。
13.示例:①“不多阅则太陋”“非学无以广才”均体现出要多读多看,努力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的观点。“习字宜有恒”“才须学也”均体现出学习要勤奋、要有恒心和毅力的观点。
14.(1)D 【解析】注意“示”是一词多义,在解释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示儿”的意思是教导儿子,“示”的意思是“教导”。
(2)B 【解析】“谕”是一词多义,在解释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谕儿书”的意思是告诉儿子(一些道理)的信,“谕”的意思是“告诉”。
15.(1)爱惜书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贵人家)藏书的人所做的事,我们贫穷人家没有空闲(余力)效仿这种做法。
(2)凡是遇到逆境(不顺的处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
16.(1)示例:“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语气坚决,强调了要读书就不必爱惜书,表现了孙枝蔚要儿子务实求知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2)示例:“安得……乎”以反问的语气告诉儿子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难,要学会忍让,表现了吴汝纶对儿子拥有美好德行的殷切期望。
17.(1)④
(2)⑦
(3)③
(4)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