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6 14:5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两汉时期,崇侠尚任,养士与游侠活动盛行。除正史文献外,民间歌谣时谚与史相依,广泛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游侠活动的生动内容,并从社会生活史的视角,保存、补充或拓展了正史的相关记载,为古代咏侠诗的创作发展提供了现实素材、文学形象和审美指向,成为我国古代咏侠诗的直接源头,哺育启迪了古代文人咏侠诗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在游侠现实存在的重要历史时期,尚武任侠作为当时普遍性的社会风气,虽未引起文人的审美观照,但作为大众追慕的对象,反映游侠生活的民间歌谣时谚开始繁荣。作为古代咏侠诗滥觞和咏侠主题雏形的咏侠谣谚,简单直白,且多与史传、辞赋等相混,反映着处于实录阶段游侠的自由流动、血性张扬和侠义观念,以及超越世俗的荣名和气节,展现着侠义之士冀知报恩、重诺轻生、借躯报仇的任侠精神以及言信行果、急难救困的侠客之义和温良泛爱、轻财好施的人格风范。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女性中亦多侠义有气节者,并得到歌咏。且从其行为可看出当时人们对侠义精神的认可和自觉践行,如《伍子胥歌》等。
先秦两汉咏侠谣谚是中国古代咏侠诗从民间歌谣到成熟的文人诗创作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源发和承继关系十分清晰。比如,咏侠歌谣《长安为尹赏歌》等对乐府咏侠诗《结客少年场行》《游侠篇》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先秦两汉咏侠谣谚通过描写当时炽烈的任侠风气、歌咏任侠之士,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一种成品或半成品式的文学素材。古代文人借任侠张扬自我,抒发豪气干云的气概,并不断对其进行“义化”改造和理想化、英雄化的艺术创造,最终使咏侠题材成为绵绵不绝的咏侠诗潮,并使咏侠谣谚所歌咏的侠义行为及人格精神,沉淀为咏侠诗创作中稳定不变的主题内涵,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咏侠主题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先秦两汉咏侠谣谚中所歌咏的荆轲等古游侠,为后世文人咏侠诗的创作提供了侠义形象和素材。对荆轲、季札与秦女休的歌咏见于历朝历代咏侠诗。从后世咏侠诗的创作内容看,一些基本的、稳定性的内容来自先秦两汉咏侠谣谚的积淀与影响。先秦两汉是中国侠文化的发轫期和其文化基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咏侠谣谚表现的任侠风气和游侠行为与史相融,成为基础性的、稳定的侠文化因素,对中国咏侠诗文化基质的形成、侠义人格精神的确立产生了广泛影响。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先秦两汉咏侠谣谚,把清新、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带入其中,为后世咏侠诗创作带来了本质性的风格特征,而自然质朴也就成为中国古代咏侠诗基本的艺术风格。先秦两汉时期,游侠不仅广泛存在于民间社会,而且成为民间文学口头诵唱的一个基本母题。
(摘编自汪聚应《先秦两汉咏侠谣谚的文学史料价值》)
材料二:
先秦两汉咏侠谣谚是咏侠诗的源头,对咏侠诗的产生发展具有先导影响和奠基作用,后代文人咏侠诗由此孕育发展。它们在传唱中为咏侠诗的产生积累着必要的文化基质和审美要素,为古代咏侠诗的创作发展提供了生动的现实背景和审美指向,形成了咏侠诗最基本的审美视点和价值观念,成为我国古代咏侠诗的直接源头。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咏侠诗主题题材的确立和创作发展期。曹植《白马篇》首开风气,开启了文人咏侠诗的创作。其塑造的边塞游侠儿形象,立体展现了游侠的人格魅力与精神风貌,是诗歌中游侠第一次以正义的英雄形象进入文学殿堂。诗人通过在游侠形象中注入国家观念、民族意识、牺牲精神等人格内涵,将其人生价值引导到“效功当世”“捐躯赴国难”上,大大提升了侠的人格境界,树立了经典化的侠意象。咏侠诗作为新的抒情言志题材,融入到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进程之中。
魏晋南北朝咏侠诗出史入文、创新立意,展现了新的时代侠意识,创造了以乐府为主的传统艺术体制。既肯定侠的功业名节观念,又肯定侠的自由放荡和世俗享乐追求。内容除对古游侠的歌咏外,多是对游侠从军边塞和贵族子弟游侠生活的描写,并采用张弛自由、气韵贯通的乐府形式,塑造了鲜明生动的游侠形象,为游侠进入文学殿堂注入了鲜明生动的艺术魅力,为侠文化的发展积攒了正能量。从对古代咏侠诗艺术体制的影响看,魏晋南北朝文人乐府咏侠诗《白马篇》《结客少年场行》等诗题对游侠的集中歌咏,形成了咏侠诗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为后世咏侠诗创立了乐府模式,形成了诗歌传统,成为中国历代咏侠诗永恒的主题,标志着咏侠题材类型及其艺术体制的正式确立。
中国古代咏侠诗创作有着深刻的现实动因和深厚的文化渊源,并和时代任侠风气、文人建功立业等结合在一起,与古代文人的人格理想、价值观念及社会大众的审美追求具有一致性。经过历代文人的创造,侠的文学形象焕发出光彩夺目的英雄气概与正义附加值,为中国侠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道德价值。
(摘编自汪聚应《中国古代咏侠诗之流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歌谣因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记录先秦两汉的游侠活动而具有了重要史料价值和文学史意义,并成为后世咏侠诗的源头。
B.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咏侠诗的创作,唯一的影响因素就是先秦两汉咏侠谣谚,没有先秦两汉咏侠谣谚,咏侠诗就必定不会出现。
C.先秦两汉民间谣谚能拓展正史记载的内容,说明其能与史书对游侠的实录共同作用,反映当时的任侠风尚和游侠活动。
D.魏晋南北朝文人创作的乐府咏侠诗的独特性使之成为咏侠诗发展史上的独特现象,并确立了咏侠诗的题材类型等。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两汉时游侠盛行,文人的孱弱使得他们并不欣赏这种尚武任侠精神,但民间因为社会风气很仰慕游侠。
B.历代歌咏古游侠的诗篇中一些基本的、稳定的内容,比如游侠的侠义人格精神几乎是沿用先秦两汉咏侠谣谚。
C.曹植《白马篇》开启文人咏侠诗创作,与先秦两汉谣谚相比大大提升了侠的人格境界,其中的主人公成为正义的英雄。
D.魏晋南北朝咏侠诗涉及古代游侠、游侠从军和贵族子弟游侠生活,体现了他们的功业名节观念和自由享乐追求。
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首先概括性地指出了先秦两汉咏侠谣谚的重要价值。
B.材料列举了先秦两汉咏侠谣谚所反映的内容,说明了当时反映游侠生活的民间谣谚开始繁荣。
C.材料先后论证了先秦两汉咏侠谣谚在确立古代咏侠诗题材和形成其文化基质等方面的作用。
D.材料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末段和首段一样,总括先秦两汉咏侠谣谚的价值。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材料一中说“咏侠歌谣《长安为尹赏歌》等对乐府咏侠诗《结客少年场行》《游侠篇》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概括先秦两汉咏侠谣谚对后世咏侠诗的创作有哪些重要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骑桶者【注】
[奥地利]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
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我因此骑着煤桶前去。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了,妙哉,妙哉;平趴在地上的骆驼,在赶骆驼的人的棍下摇晃着身体站立起来时,也不过尔尔。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我极不寻常地高高漂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
“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煤店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行行好吧,我有了钱,就会给你的。”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头去问他坐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织毛衣的妻子,“我没有听错吧?是一个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编织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
“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么来打动我的心。”
“你怎么啦,当家的?”妻子说,她把毛衣搁在胸前。暂歇片刻,“没有人,街上空空的,我们已经给所有的顾客供应了煤;我们可以歇业几天,休息一下。”
“可是我正坐在这儿的煤桶上,”我喊道,寒冷所引起的没有感情的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请你们抬头看看,你们就会发现我的;我请求你们给我一铲子煤;如果你们能给成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所有别的顾客你们确实已供应过了。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只桶里滚动的响声!”
“我来了。”煤店老板说。他正要迈动短腿走上地窖的台阶,他的妻子却已经走到了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待在这儿。如果你还固执己见的话,那就让我上去。想想你昨天夜里咳嗽咳得多么厉害。只为一件买卖,而且只是一件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你就忘了你的妻儿,要让你的肺遭殃。还是我去。”
“那么你就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煤的品种;我来给你报价格。”
“好。”他的妻子说。她走上了台阶,来到街上。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见;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遗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你这个坏女人,”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我还回头喊着,“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有删改)
【注】本篇小说作于1917年冬,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因缺煤度过了一个艰难的冬天。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去借煤之前做了各种设想和准备,认为一定会借到煤,说明“我”是一个心思缜密、信心满满、乐观阳光的社会底层小人物。
B.“我时常被升到二层楼那么高”,用被动句表现出“我”的骑行状态,与“我”不能主动掌握自己的人生、任人宰割的生活处境一致。
C.小说用“轻”来化解“重”,“飞翔”本是一种很轻灵的举动,但在这里却成了让人心酸的事件,因为它的目的是去“借煤”。
D.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暗示主人公理想的彻底破灭,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冷峻的幽默色彩。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对“我”生活环境的描写,交代了人物出场的背景,折射出人物内心的悲凉,奠定了文章沉重的基调。
B.小说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全方位地展现了“我”在借煤时所遭遇的残酷打击。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既展现了主人公“我”在借煤时的复杂心理,也便于读者走进骑桶者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鸣。
D.《骑桶者》和《变形记》都具有荒诞性和隐喻意味,曲折再现了客观生活,体现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
8.文中的“我”骑着空桶飘浮在空中去借煤,《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变成了甲虫。卡夫卡的虚构之中蕴含着隐喻,请结合文本分析“空桶”与“甲虫”的隐喻含义的异同。
9.文章结尾“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一句话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其内涵。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药元福,并州晋阳人。幼有胆气,善骑射。开运初,契丹陷甘陵,围魏郡。少帝驻军澶渊,契丹阵于城北,元福以左千牛卫将军领兵居阵东偏。澶民有马破龙者告契丹曰:“先攻其东,即浮梁可夺。”契丹信之,尽锐来战。元福奋铁挝击契丹,左右驰突,无不披靡,契丹兵溃。少帝登城,见元福力战,召抚之曰:“汝奋不顾命,虽古之忠烈无以过之。”明日将战,面授元福郑州刺史,为权臣所沮,止刺原州,俄改泰州。
明年,契丹复入。命元福与李守贞等御之于阳城。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契丹顺风扬尘,诸将皆曰:“彼势甚锐,俟风反与战,破之必矣。”守贞与元福谋曰:“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反出战,吾属为虏矣。彼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以击之,此兵家之奇也。”元福乃率麾下骑,开拒马出战,诸将继至,契丹大败。
会灵武节度王令温以汉法治蕃部,西人苦之,共谋为乱,三族酋长拓跋彦超、石存、乜厮褒率众攻灵州。令温遣人间道入奏,乃以河阳节度冯晖镇朔方,召关右兵进讨,以元福将行营骑兵。元福与晖出威州土桥西,遇彦超兵七千余,邀晖行李。元福转战五十里,杀千级,禽三十余人。朔方距威州七百里,无水草,师须赍粮以行,至耀德食尽。彦超等众数万,扼要路,据水泉,以待晖军,军中大惧。元福曰:“彼知我军饥渴,邀我于险,迁延至暮,则吾党成禽矣。”晖惊曰:“奈何?”元福曰:“彼虽众而精兵绝少,元福请以麾下骑先击西山兵,公但严阵不动,俟敌少却,当举黄旗为号;旗举则合势进击,败之必矣。”晖然其策,遂率众进击,敌众果溃。
后周世宗高平之战,刘崇败走太原,遂纵兵围其城。以元福为同州节度。时攻具悉备,城中危急,以粮运不继,诏令班师。元福上言曰:“进军甚易,退军甚难。”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崇果出兵来追,元福击走之。
(选自《宋史》卷二百五十四,有删节)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节选自《阿房宫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B.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C.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D.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皇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刘彻开创了年号纪年的先例。
B.“麾下”指将帅的大旗之下,也可以借指部下,还可引申为对将帅的敬称。此处的“麾下”与下文“以麾下骑”均指部下。
C.“关右”是古代的阵法之一。在古代战争短兵接战的条件下,为着要求战场上统一的指挥和协同动作而产生的,具有重要的实战意义的
D.“班师”即“还师”,指调回出征的军队或出征作战的军队胜利归来,文中的后周世宗并未打胜仗,只是把军队调回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药元福作战英勇,奋不顾身。他在澶渊同契丹军队作战时奋力打击契丹军队,所向无敌,得到后晋少帝的高度评价。
B.药元福敢用奇兵,出其不意。他与李守贞在阳城同契丹军队作战时,力排众议,利用风向优势,果断出击,打败了敌军。
C.药元福处险不惊,沉着应战。敌军人数众多、占据地利,他毫不慌乱,自告奋勇主动出战,和冯晖相互配合,取得胜利。
D.药元福知己知彼,分析精准。后周世宗因为粮草运送跟不上,打算退兵,药元福了解敌我形势,并做出了准确判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将战,面授元福郑州刺史,为权臣所沮,止刺原州,俄改泰州。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
孙应时
潇潇雨作对床声,小语灯前睡不成。
诗礼一庭真自乐,江山千里若为情。
远来正觉亲颜喜,别去其如心事惊。
孟氏小园①能辨否,径须归共白鸥盟②。
【注】①孟氏小园:杜甫《孟氏》诗中有“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句。②鸥盟:与鸥鸟为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标题可知,诗人的兄长远道而来为母亲祝寿,在将要离开时诗人写下了本诗。
B.首联描绘了兄弟久别相聚,在潇潇夜雨中难以入睡,倾心交谈的温馨画面。
C.“诗礼”一句写家族中以诗礼传承,寿宴上亲人欢聚吟诗作赋,其乐融融。
D.颈联紧承“若为情”,采用互文的手法,在“远来”“别去”,“喜”“惊”的对照中展现出亲情。
15.本诗以“情真”而著称,请就此从虚实的角度对尾联进行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即使像《逍遥游》中的“ , ”那样,虽会飘然免于跋涉之苦,但最终也只能借此感慨“逍遥”难得。
(2)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 , ”两句描写了琵琶女在梦中忆起昔日锦绣年华而感伤落泪的情形。
(3)“人间”常作为展示生存环境或表达生命体验的载体在古诗词中出现,比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离开土地之后开始写东西,之后又悄悄“回到”①了这片土地。在这片被称为里下河平原的土地上,我只占据了一个村庄的位置,但这个村庄在我的纸上却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世界。南角墩和其他村庄一样,静默而华丽地书写着自己的世界。土地、村庄、农民,这几个朴素的词语有人们意想不到的力量和精彩,它们着墨不多的书写中暗涌着无声的壮阔——②
春天,当菜花从节令里醒来,金黄用一种革命者般的豪迈占据了黝黑的土地,那色彩是如此孤独而壮美;夏天,蝉鸣的节奏和草木的生长鼓动着土地的不安,就像父亲们带着酒味的鼾声,聒嗓而充满着激情;秋天,当最后一茬收割结束之后,平整的土地被翻阅一遍,阳光给了它暂时的安息,(1)______,而是忙着新一轮的孕育。③ 冬天,寒冷渗透每一个角落,可无论好日子还是穷打算,土地都会给人生计。
时序就是这样机械而木讷,一年四季、一日三餐而又一往无前。村庄的坚强就在于不管日子多么枯燥地循环,但生计总是在人们忙碌的手上。通急了,人们跺跺脚说:“有得忙就有得噇(无节制地狂吃狂喝)④!”这就是村庄赖以生存的最高哲学,是人们从泥土里找到的终极生存密码。(2)______,其他的村庄也有,所有的土地上都有。
17.文中标有序号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金黄的菜花开在黝黑的土地上。”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从化学上说水都是一样的,但现实中的水不是化学意义上的“纯水”, ① ,这些微量成分虽然少,但是对于水的风味口感以及其他物质的互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泡茶,茶界人士说“水为茶之母”,而茶圣陆羽早在唐代就对此进行过一些探索,总结出了“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经验。
水中有多种矿物质,含量丰富,影响最大的一般是钙离子和镁离子。它们的含量可以用水的“硬度”来衡量,含量越高, ② ,硬度高的水燃烧开之后,壶底会出现一层“水垢”,就是钙和镁沉淀析出产物。
硬度较高的水本身对健康没有什么不良影响,但对泡茶的影响比较大。虽然烧水使许多钙和镁沉淀了出来,也还是会有不少留在水中。泡茶的过程是把茶中的可溶性成分萃取到水中的过程。萃取出来的多,味道就浓郁;萃取出来的少, ③ ,钙镁离子会影响萃取的效率,抑制茶中可溶性成分的溶出,茶汤的味道也会变得寡淡。
20.请在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用祈使句给大家一条泡茶的建议并且说明原因,不超过70个字。
四、写作(60 分)
22.微写作,按要求作答。
校学生会面向全体同学征集了关于“珍惜粮食,减少浪费”的标语,拟从中选出一条张贴到学生食堂的墙壁上。请从下面入选的标语中选择一条进行推荐,并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自圆其说。150字左右。
①桌上一粒饭,农民一滴汗。
②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珍惜粮食开始。
③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
参考答案:
1.C 2.A 3.D 4.首先论述先秦两汉咏侠谣谚对后代文人咏侠诗创作产生的影响;
然后通过介绍曹植《白马篇》的内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作用,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咏侠诗主题题材的确立和创作发展期;
接着写魏晋南北朝的咏侠诗创造了以乐府为主的传统艺术体制,并为后世咏侠诗形成了诗歌传统;
最后总结中国古代咏侠诗的价值。 5.①提供了主题性素材。先秦两汉咏侠谣谚的内容及其体现的游侠的侠义行为和人格精神等,为后世咏侠诗的创作提供了写作的内容和不变的主题内涵。
②提供了侠义形象。为后世的咏侠诗提供了侠义形象,比如荆轲、季札与秦女休的歌咏见于历朝的咏侠诗中。
③提供了艺术风格。先秦两汉咏侠谣谚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世咏侠诗基本的艺术风格。
6.A 7.D 8.异:①“空桶”隐喻人物质方面的匮乏、一无所有。煤桶可以骑是因为空无所有,空到了轻飘的程度,进而写出了人的一无所有。
②“甲虫”隐喻人精神方面的扭曲、异化。格里高尔奔波操劳、受尽压迫,如同背着沉重甲壳的甲虫一样,是工作和挣钱的机器,无法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在。(或:隐喻人精神方面的孤独,与外界的隔绝。虫子的外壳和外形将其从人类世界隔离开。)
③同: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隐喻现实社会中人们陷入的深深困境。 9.①这里的“冰山区域”是一种冷酷的象征,揭示了那个社会冷酷的本质,它使无数穷人陷于无助与绝望的境地。
②“我”终于从期望他人道德救助的白日梦里清醒过来,对人性丑恶的一面有了清醒的认识。
③“不复再见”表现“我”已经对此世界不抱幻想,将另外寻找新的充满温暖的世界。
10.A 11.C 12.B 13.(1)第二天将要作战,(少帝)当面任命药元福为郑州刺史,被当权大臣所阻止,只担任原州刺史,不久改任泰州刺史。
(2)秦国人没有空暇来哀叹自己,后世人为它哀叹,可是后世人只是哀叹它却不引以为鉴,也会让更后的人又来为他们哀叹。
参考译文:
药元福,并州晋阳人。自幼有胆量勇气,善于骑马射箭。开运初年,契丹占领甘陵,包围了魏郡。后晋少帝(石重贵)在澶渊驻扎军队,契丹军队在城北布阵,药元福作为左千牛卫将军率领军队位于军阵东侧。有一个叫马破龙的澶渊百姓告诉契丹军队说:“先攻击后晋的东边,就可以夺取入城的浮桥。”契丹军队相信他,竭尽精锐部队来作战。药元福举起铁挝击杀契丹人,左右奔驰冲击,所向披靡,契丹军队溃败。少帝登上城头,看到药元福奋力作战,召见抚慰他说:“你奋不顾身,即使古代的忠烈将士也不能超过。”第二天将要作战,(少帝)当面任命药元福为郑州刺史,被当权大臣所阻止,只担任原州刺史,不久改任泰州刺史。
第二年,契丹再次入侵。(朝廷)命令药元福与李守贞等在阳城御敌。后晋军队排列成方阵,设可移动障碍物作行寨。契丹出奇兵从阵后出击,切断粮道,后晋军队缺水,兵士、马匹又饥又渴。他们凿井没有见到水,土壁就倒塌填塞。契丹军顺风扬起尘土。将领们都说:“契丹军气势非常旺盛,等风向改变同他们作战,就一定能打败他们。”李守贞同药元福商量说:“军队中人马饥渴已很严重,如果等到风向改变了再出去作战,我等就都成为契丹的俘虏了。他们认为我们不能逆风作战,我们应当出其不意地攻击他们,这是用兵者的奇谋。”药元福于是率领手下骑兵,打开障碍物出战,各位将领跟着到来,契丹军队大败。
当时灵武节度王令温用汉法来管理当地少数民族,蕃人感到困苦,共同谋划叛乱。三个部族的首领拓跋彦超、石存、乜厮褒率领部众进攻灵州。王令温派人从小路入朝上奏,(朝廷)就命令河阳节度使冯晖镇守朔方,召集关右军队进兵征讨,让药元福统率行营骑兵。药元福同冯晖出兵威州土桥西边时,遇到拓跋彦超部队七千多人,他们拦劫冯晖的军用物资。药元福辗转作战五十里,斩杀敌军千人,生擒三十多人。朔方距离威州七百里,沿途无水草,部队必须携带粮草行军,到耀德时粮食吃完了。拓跋彦超等部众有数万人,把守要道,占据了水源,等待冯晖军队的到来,后晋军士非常惊恐。药元福说:“他们知道我军又饥又渴,在险要的地方拦截我们,拖延到傍晚,我们这些人就都被活捉了。”冯晖大惊说:“那怎么办?”药元福说:“他们虽然人多,但真正精锐的士兵极少,我请求用我的骑兵先击溃西山的敌军,您只管摆好严整的阵势不动,等到敌军稍稍后退,我们以举黄旗为号令;黄旗一举就合力进军出击,敌军必败。”冯晖同意了他的计策,药元福率部进军出击,敌军果然被击溃。
后周世宗柴荣在高平作战时,刘崇被打败逃往太原,于是发兵包围了太原城,任命药元福为同州节度。当时攻城的器械都已准备齐全,城中形势危急,因为粮草运送跟不上,周世宗只能下令调回军队。药元福上书说:“进军十分容易,退军却非常困难。”世宗说:“一切都委托你了。”于是把士兵按部分列方阵向南退兵,药元福带领所属部队殿后。刘崇果然出兵追击,药元福击退了他们。
(选自《宋史》卷二百五十四,有删节)
啊,消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啊,而不是秦国;消灭秦国的是秦王朝自己啊,不是天下的人。可叹呀!要是六国都能爱护自己的人民,就完全能够抵挡住秦国了。要是秦国能够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皇位就可以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们哀伤;如果后人哀悼他们却不把他们作为鉴戒,只怕又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呢!
(节选自《阿房宫赋》)
14.D 15.①实写仲兄将要离家远行,诗人对其殷切叮咛。
②想象仲兄他日归来,自己和仲兄也像孟氏兄弟一样一起养亲尽孝,共享田园乐趣,这是虚写。
③虚实结合,饱含着对离别的不舍、别后的牵挂和对重逢欢聚的期盼,感情真挚。
16. 夫列子御风而行 泠然善也 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7.C 18.①原句“醒来”“用一种革命者般的豪迈占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菜花旺盛的生命力,比改写句更加生动形象,感情浓烈,与上下文语境更加和谐一致;②原句“那色彩是如此孤独而壮美”单独成句,是对菜花开放盛况的概括和强调,内涵丰富;③改写句是一个单句,平淡直白,而原句是一个复句,长短错落,节奏和谐。 19.(1)土地却不沉迷于舒适(2)这一密码南角墩有
20.①总是有着各种微量成分;②水就越“硬”;③味道就寡淡。 21.高硬度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烧水也不能完全去除,它会影响萃取的效率,抑制茶中可溶性成分溶出,使茶汤的味道变得寡淡。因此请选择低硬度水泡茶。
示例:推荐③“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作为宣传语,该标语主旨明确,旨在教育我们节约粮食、勤俭节约;形式上对称,运用对偶句式;内容上突出“小”与“大”的对比,“礼义廉耻”“兴国安邦”从传统美德的角度突显节俭的意义,站位高,格局大;语言文雅有内涵,有利于弘扬勤俭节约的美德,适合张贴在学生食堂的墙壁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