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物态变化综合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是小陆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温度值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D )
A.上海市夏天的最高气温约为50 ℃
B.人体正常体温为39 ℃
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 ℃
2.(2024·乐山)有一种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后,干冰吸热迅速变为气态二氧化碳,达到灭火效果。上述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
A.升华 B.液化 C.凝华 D.汽化
3.《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A )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4.(2023·菏泽)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C )
A.夏日清晨草叶上出现了露珠
B.冰柜内壁表面结霜
C.铸造铜器时铜材料被熔化成液体
D.冬天屋檐下形成冰锥
5.(2024·乐山期末)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晶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C )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冰 铅 铜
-39℃ -117℃ 0℃ 328℃ 1083℃
A.放在0 ℃的房间中的水会凝固结冰
B.可以将铜放到铅制容器中熔化
C.-120 ℃的酒精是固态的
D.在气温为-40 ℃的地区可选用水银温度计
6.(2024·广安)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悟生活之理。对下列诗句所蕴含的热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C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会放热,温度降低
B.“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需要吸热
7.(2023·辽宁)小明帮妈妈从冰箱中取出一块结满霜的冻肉,在肉上撒了一些盐,肉很快就“解冻”了,同时观察到盛肉的碗上出现了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肉表面结霜是凝固现象 B.冻肉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C.撒盐可以提高冰的熔点 D.水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8.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在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9.水是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下列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升华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10.(2024·重庆期末)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在-117 ℃时,酒精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1.有三支温度计,它们的测量范围分别是甲:35 ℃~42 ℃;乙:-30 ℃~50 ℃;丙:-10 ℃~110 ℃。如果要用来测量气温,应选择温度计__乙__;如果要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择温度计__丙__;如果要用来测量体温,应选择温度计__甲__。
12.(2024·河南)如图,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汽化__,此过程中酒精__吸收__热量。
13.神舟十七号返回舱返回过程中,舱外温度达2 000 ℃以上,科学工作者在舱体外围涂上防热材料,固态的防热材料在高温下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从而__吸收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保证舱内温度在25 ℃左右,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14.(2023·黄冈)如图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196 ℃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__吸收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__凝固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酸奶上冒的“冷气”是由于液化产生的__小水滴__(选填“小水滴”或“水蒸气”)。
15.(2023·遂宁)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我国科技工作者将“热棒”插入冻土,成功解决了“冻土工程”这一世界性难题。如图所示,热棒是碗口粗细的铁棒,高出地面约2 m,在路基下还埋有5 m,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氨__吸收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散热,气态氨发生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沉入了棒底。这样不断循环,避免冻土融化造成路基崩塌。
16.(2024·西安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段细线、一小块冰块和少许盐表演了个小魔术。他先将打湿的细线搭放在冰块上,向细线和冰块的接触位置撒少许盐使冰__熔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__吸收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静置一分钟后,在低温下,绳子里的水就会__凝固__(填物态变化名称),和冰粘在了一起,就可以利用细线把冰块提起来了。
17.纸的着火点(纸可以燃烧的最低温度)大约是183 ℃,酒精灯火焰温度约400~500 ℃。将一次性纸杯里装适量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过一会儿水__会__沸腾,纸杯__不会__(以上两空均选填“会”或“不会”)燃烧。这是因为__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__。
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因素的情景,他在四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观察图示情景并结合生活经验,情景①②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__表面积__有关;情景 __①③__(填序号)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是否有关时,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是水的质量、温度和水的__表面积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9分)
19.(15分)(2024·重庆期末)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 ℃,酒精的凝固点为-117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 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8
状态 液 液 液 液 液 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 固
(1)当实验进行到22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B__(选填“A”“B”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__-11__℃。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6__℃,当实验进行到17 min时,该混合液所处的状态是__固液共存__态。
(3)由上表可知该混合液固体属于__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水中掺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低__(选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_越低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20.(16分)小南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
(1)实验室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原理制成的。
(2)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为__98__℃,此时的大气压可能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BC段表示物质处于__固液共存__状态,冰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__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吸热__。
(4)小南完成实验后把剩余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_凝华__,这个过程中要__放出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1.(18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小明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其中错误之处是__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__。
(2)图乙是小红同学在实验某时刻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92__℃。
(3)小明、小红两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完全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99__℃;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小红烧杯中水的初温较低__。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撤去酒精灯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__由小变大__(选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气泡内放出的__水蒸气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在烧杯内壁形成小水珠,观察图丁中烧杯内壁a、b两处,可以发现__a__处出现的水珠较多,这是因为__a处的位置较高,温度较低__。第5章 物态变化综合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是小陆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温度值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上海市夏天的最高气温约为50 ℃
B.人体正常体温为39 ℃
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 ℃
2.(2024·乐山)有一种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后,干冰吸热迅速变为气态二氧化碳,达到灭火效果。上述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液化 C.凝华 D.汽化
3.《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4.(2023·菏泽)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夏日清晨草叶上出现了露珠
B.冰柜内壁表面结霜
C.铸造铜器时铜材料被熔化成液体
D.冬天屋檐下形成冰锥
5.(2024·乐山期末)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晶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冰 铅 铜
-39℃ -117℃ 0℃ 328℃ 1083℃
A.放在0 ℃的房间中的水会凝固结冰
B.可以将铜放到铅制容器中熔化
C.-120 ℃的酒精是固态的
D.在气温为-40 ℃的地区可选用水银温度计
6.(2024·广安)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悟生活之理。对下列诗句所蕴含的热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会放热,温度降低
B.“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需要吸热
7.(2023·辽宁)小明帮妈妈从冰箱中取出一块结满霜的冻肉,在肉上撒了一些盐,肉很快就“解冻”了,同时观察到盛肉的碗上出现了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肉表面结霜是凝固现象 B.冻肉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C.撒盐可以提高冰的熔点 D.水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8.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在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9.水是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下列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升华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10.(2024·重庆期末)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在-117 ℃时,酒精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1.有三支温度计,它们的测量范围分别是甲:35 ℃~42 ℃;乙:-30 ℃~50 ℃;丙:-10 ℃~110 ℃。如果要用来测量气温,应选择温度计__ __;如果要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择温度计__ __;如果要用来测量体温,应选择温度计__ __。
12.(2024·河南)如图,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 __,此过程中酒精__ __热量。
13.神舟十七号返回舱返回过程中,舱外温度达2 000 ℃以上,科学工作者在舱体外围涂上防热材料,固态的防热材料在高温下__ 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从而__ 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保证舱内温度在25 ℃左右,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14.(2023·黄冈)如图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196 ℃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__ 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__ 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酸奶上冒的“冷气”是由于液化产生的__ __(选填“小水滴”或“水蒸气”)。
15.(2023·遂宁)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我国科技工作者将“热棒”插入冻土,成功解决了“冻土工程”这一世界性难题。如图所示,热棒是碗口粗细的铁棒,高出地面约2 m,在路基下还埋有5 m,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氨__ 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散热,气态氨发生__ 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沉入了棒底。这样不断循环,避免冻土融化造成路基崩塌。
16.(2024·西安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段细线、一小块冰块和少许盐表演了个小魔术。他先将打湿的细线搭放在冰块上,向细线和冰块的接触位置撒少许盐使冰__ 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__ 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静置一分钟后,在低温下,绳子里的水就会__ __(填物态变化名称),和冰粘在了一起,就可以利用细线把冰块提起来了。
17.纸的着火点(纸可以燃烧的最低温度)大约是183 ℃,酒精灯火焰温度约400~500 ℃。将一次性纸杯里装适量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过一会儿水__ __沸腾,纸杯__ __(以上两空均选填“会”或“不会”)燃烧。这是因为__ __。
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因素的情景,他在四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观察图示情景并结合生活经验,情景①②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__ __有关;情景 __ __(填序号)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是否有关时,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是水的质量、温度和水的__ 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9分)
19.(15分)(2024·重庆期末)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 ℃,酒精的凝固点为-117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 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8
状态 液 液 液 液 液 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 固
(1)当实验进行到22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 __(选填“A”“B”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__ __℃。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 __℃,当实验进行到17 min时,该混合液所处的状态是__ __态。
(3)由上表可知该混合液固体属于__ 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水中掺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 __(选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_ 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20.(16分)小南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
(1)实验室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 __原理制成的。
(2)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为__ __℃,此时的大气压可能__ 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BC段表示物质处于__ __状态,冰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__ __。
(4)小南完成实验后把剩余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_ __,这个过程中要__ 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1.(18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小明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其中错误之处是__ __。
(2)图乙是小红同学在实验某时刻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 __℃。
(3)小明、小红两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完全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 __℃;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 __。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 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__ __(选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气泡内放出的__ 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在烧杯内壁形成小水珠,观察图丁中烧杯内壁a、b两处,可以发现__ __处出现的水珠较多,这是因为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