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点串讲)-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点串讲)-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6 18:1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点串讲
第4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ONTENT
导图架体系
中外同时空
考点大串讲
重难来点拨
2
3
4
1
5
过关斩六将
导图架体系
1918年
1919年
1915年
新文化运动
世界
中国
1922年
1923年
1917年
1918年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五四运动
中共二大召开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俄国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中外同时空
1919年
巴黎和会
1921年
中共一大召开
1921年
1922年
华盛顿会议;苏俄新经济政策
苏联成立;《九国公约》签订
考点大串讲
问题1:新文化运动为何兴起?
材料一:
袁世凯称帝,率领大臣祭拜孔子
材料二:
1911-1919面粉厂发展情况
材料三: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①政治上: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②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③先进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激进派)认识到,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的思想
考点大串讲
问题2:新文化运动概况?
开始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北大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
考点大串讲
问题2:新文化运动概况?
主要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 倡导文学革命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主张用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主张推翻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考点大串讲
问题2:新文化运动概况?
积极影响
局限性
性质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开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绝对否定)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究竟“新”在哪里?
它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民主与科学
点拨1:根据材料,说说中国近代化经历的三个阶段的大事件
重难来点拨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近代化探索的特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考点大串讲
问题3:五四运动概况?
导火线 过 程 时间
中心
主力
形式
结果
口号 意义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②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1919.5.4 - 6.3
北京
学生
罢课、游行
1919.6.3-6月底
上海
工人
罢课、罢工、罢市
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性质)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生被捕
点拨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重难来点拨
上海商人罢市
学生游行
上海工人罢工
民气一致之效果(时政漫画)1919年马星驰作
广泛的群众基础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
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罢去。
——1919.6.12《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工人、学生、商人团结一致
点拨3: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里?
重难来点拨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新的群众基础: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1840
1919
1949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奋斗目标:资本主义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考点大串讲
问题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
长辛店劳动补习所旧址
A.组织工会;
B.开办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C.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马克思主义开始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考点大串讲
问题4: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概况。
会议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时间 1921年 1922年7月
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上海
内容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 中央局 陈独秀 (书记) 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中共诞生,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在一大的基础上更加具体,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点拨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重难来点拨
无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领导核心 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奋斗目标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工人阶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由此,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考点大串讲
问题5:中国共产党引领罢工高潮
归纳与整合
过关斩六将
1.(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材料。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国民大革命
D.实业与救国
B
过关斩六将
2.(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号召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由此可知,五四运动( )
A.是一场发生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B.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D.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C
过关斩六将
3.(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新申报》是民国时期上海颇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民国八年五月五日,该报印发了一份“号外”,内有“北京学生界发表宣言书,联合各校一致行动”等内容。这一“号外”的发行( )
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反映了爱国运动声势浩大
C.加剧了国民政府统治危机 D.促进了国共合作深入发展
B
过关斩六将
4.(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1920年春,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与李大钊等人多次座谈,向他们介绍十月革命,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轮廓”。这反映( )
A.新文化运动的逐步兴起 B.中共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C
5.(2024·广东·中考真题)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搜集了一些有关上海的资料。下表中“____________”处应填的是( )
A.护法运动开始 B.护国战争发生
C.五四运动爆发 D.中共一大召开
过关斩六将
D
搜集的资料 探究主题
1.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集中地; 2.俄侨较多,便于掩护苏联使者; 3.陈独秀开展活动的中心; 4.共产国际在华联络点; 5.政治活动十分活跃。 ____________于上海的条件
感 谢 聆 听
同课章节目录